2023年立秋节气活动方案(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8 16:32:08 作者:翰墨 2023年立秋节气活动方案(精选17篇)

活动方案是指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内容和安排。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活动的策划与方案。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学校每月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正好利用冬至节气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包饺子,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达到亲子交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活动,让孩子懂得食物的不易,锻炼动手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__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比赛规则。

每组选出6名选手参加比赛,每组分面1盆、馅1盆、案板1个、擀杖2只、刀1把。

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部工序,比赛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打分,数量方面每包出一个的完整饺子得1分,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质量方面按照饺子“成品”的质量来打分,如果包出的饺子出现漏馅情况,属质量问题,出现一个扣1分。

最终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三个等次的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风尚奖1名。

(二)最靓饺子比赛。

最靓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2名选手参赛,要求参赛选手至少要包出3种以上花色的饺子,由裁判组评选出6名获奖选手,荣获最靓饺子奖。

(三)吃饺子比赛。

吃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3名选手,比赛以在1分钟内吃完饺子数量作为评分标准,数量越多得分越高,比赛分3轮进行,每轮每组派1人参加,每轮有2名选手胜出,三轮评选出6名参赛选手,荣获吃饺子最快奖。

活动主题:

庆冬至共分享。

活动宗旨:

发扬中国传统习俗。

活动主办单位:

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21日。

活动地点:

校园里。

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体会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3)其次活动负责人应该在班里征求每位同学的建议,由活动策划人将每位同学的意见进一步整理,制成活动策划书。

(4)活动尽可能地代表班级每位同学的意愿,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从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从而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最大的满意.

活动目的:

(1)在万物懒散的冬季里举办此次活动,为了能够扬起同学们的激情,活跃财经系同学们地气氛。

(2)举办此次活动,为了增强各班同学们的凝聚力,团结力。让同学们在学校在班级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

(3)举办此次活动亦能够提高同学们对节日,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进而调动起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活动具体内容及安排:

(1)庆祝冬至的到来,同学自己动手包饺子,冬至日吃饺子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习俗,在班级里进行包饺子,同学们一起吃大家共同包好的饺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感受学校的温暖。

(2)随着冬至和圣诞节的到来,各班组织“庆双节”节目,要求各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一起欢度双节。(节目不限,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艺等等~)。

(3)在节目表演娱乐之际,班级同学可以自制圣诞贺卡,互相赠送,共同感受圣诞节带来的欢乐之情。

(4)在班级同学共同庆祝双节之时,别忘了邀请导员和老师们共同参与其中。可以请各位老师品尝自己班同学包的饺子,并赠送老师们节日礼物,同时送给老师们最真诚的祝福。

(5)在包饺子制贺卡的同时别忘了评选一下呦!各班可以评出饺子包的最好最多,贺卡制的最精致最漂亮的给予其表扬或奖励其节日小礼品,并同时选出较差的,活动后的家务就有他(她)们担任主角了,嘿嘿。

(6)如果各班有兴趣也可以到邻班一起拉节目,娱乐,互相分享自己班的节日欢乐之情,活跃活动气氛。

(7)在各项节目活动结束之余,各班每位同学不妨将自己对纪律部的看法,建议写下来,最后由各班负责人收缴纪律部,以此来完善纪律部,为财经系营造一个更好地学习氛围。

活动注意事项:

(1)将活动用品准备充分,以免活动中途误事而扫(活动具体用品由各班负责人与同学们共同制定备齐)。

(2)在班级如果用电(如煮饺子时)请给位同学注意安全,小心谨慎。

(3)活动旨在让每位同学能够满意,并从中受益,因此,各班同学应该和谐友好相处,避免活动中因意见不同等问题而带来的不快现象。

立秋节气有哪些风俗活动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对于耕农的人们来说,秋天意味着一整年的收获,也是好的意头的节气。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四年光阴,如流水般悄然而逝。四年的大学生活一定让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新的征程的学姐学长们收获颇多。而那些见证了他们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路陪伴他们走过大学生活的书籍,功不可没。但随着他们的离去,这些书籍却面临这被当作废品回收亦或被遗弃的命运。有鉴于此,我校职业发展协会本着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原则,以及为了丰富学院文化知识,促进书香校园的气氛,拓宽在校学生知识面。所以在此山大职业发展协会和山大sdu360创业团队一起共同举办“倡议大三、大四学生献爱心捐书活动”,希望大三、大四学生在本次活动中以书籍捐赠的形式丰富学院图书馆藏书,让以后的学弟学妹可以更广泛阅读书刊杂志,拓宽知识面,从而更好的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从而体现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时代主题。让书本在校园之中传递,让知识在你我之间共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传递书本,知识共享。享受阅读生活培育校园文化。

首先,有利于构建节约、和谐、向上的“毕业文化”,为即将毕业的有责任感的学姐学长提供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避免闲置资源浪费,为后来者树立一个榜样。其次,有利于我校各级同学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各方面的书籍,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让书籍的价值和同学们的思想同时得到升华。最后,有利于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的构建,亦可一展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风采,扩大其影响。

节约资源实现共享捐赠爱心留存书香用爱心传递真情送书籍成就梦想。

山大职业发展协会。

山大职业发展协会,山大sdu360创业团队。

20xx年6月1日。

山大中心校区食堂南门。

山大全体师生。

(1)专业教材类:包括专业教科书、公共课教材、选修课教材。

(2)各种辅导资料、练习册等。

(3)工具类书、词典、字典等。

(4)报刊、杂志、故事书等课外读物。

(5)名著、小说、散文书籍。

(1)办公室制作一份合理的倡议书(见附录1)或者宣传页,活动前发放到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宿舍进行宣传。

(2)由宣传部制作本次活动所用海报3张。分别贴于海报栏上。

(3)制作一张海报张贴于建工楼。

(一)前期准备。

(1)打印一张横幅挂于食堂南门前。

(2)活动当天提前准备好所用工具:所贴标签﹑胶水﹑双面胶﹑剪刀﹑照相机﹑若干袋子和纸箱﹑笔。

(3)活动当天提前将所用桌子﹑凳子摆放到指定位置。

(4)提前打印好捐赠图书分类登记表。

(二)活动中期。

(1)职业发展协会干事在活动的前一天下午进入学生宿舍发放倡议书或者宣传页,向学生解释此时活动的目的,所捐书的去向。

(2)活动的当日将人员在活动地点接待前来捐书的学生收集书籍,然后搬运到建工楼下进行处理。

(3)会场的工作人员对所捐书进行正确分类,贴标签。

(5)活动中挑选一人进行摄影留念工作、

(三)活动后期:

(1)将图书搬运到指定地点。

(2)整理活动地点。

(3)各部做工作总结。

(4)对捐赠突出者出榜公示以表感谢。

(1)办公室:写出本次活动的策划书﹑倡议书及工作总结﹑短文写作﹑维。

护会场秩序、统计图书数目。

(2)宣传部:出海报、宣传板、公示榜、活动中扶着拍照。

(3)活动部:准备活动中所用的所有工具,标签,胶水,双面胶,剪刀,照相机,等等。

十四:活动经费预算:

条幅x1条。

胶水x2瓶。

双面胶x2卷。

登记表x10张。

xx职业发展协会。

5纸张颜料x20宣传页x若干彩报x3张总计。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发扬中国传统习俗。

xx。

20xx年12月21日。

校园里。

(1)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体会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3)其次活动负责人应该在班里征求每位同学的建议,由活动策划人将每位同学的意见进一步整理,制成活动策划书。

(4)活动尽可能地代表班级每位同学的意愿,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从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从而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最大的满意.

(1)在万物懒散的冬季里举办此次活动,为了能够扬起同学们的激情,活跃财经系同学们地气氛。

(2)举办此次活动,为了增强各班同学们的凝聚力,团结力。让同学们在学校在班级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

(3)举办此次活动亦能够提高同学们对节日,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进而调动起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庆祝冬至的到来,同学自己动手包饺子,冬至日吃饺子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习俗,在班级里进行包饺子,同学们一起吃大家共同包好的饺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感受学校的温暖。

(2)随着冬至和圣诞节的到来,各班组织“庆双节”节目,要求各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一起欢度双节。(节目不限,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艺等等~)。

(3)在节目表演娱乐之际,班级同学可以自制圣诞贺卡,互相赠送,共同感受圣诞节带来的欢乐之情。

(4)在班级同学共同庆祝双节之时,别忘了邀请导员和老师们共同参与其中。可以请各位老师品尝自己班同学包的饺子,并赠送老师们节日礼物,同时送给老师们最真诚的祝福。

(5)在包饺子制贺卡的同时别忘了评选一下呦!各班可以评出饺子包的最好最多,贺卡制的最精致最漂亮的给予其表扬或奖励其节日小礼品,并同时选出较差的,活动后的家务就有他(她)们担任主角了,嘿嘿。

(6)如果各班有兴趣也可以到邻班一起拉节目,娱乐,互相分享自己班的节日欢乐之情,活跃活动气氛。

(7)在各项节目活动结束之余,各班每位同学不妨将自己对纪律部的看法,建议写下来,最后由各班负责人收缴纪律部,以此来完善纪律部,为财经系营造一个更好地学习氛围。

(1)将活动用品准备充分,以免活动中途误事而扫(活动具体用品由各班负责人与同学们共同制定备齐)。

(2)在班级如果用电(如煮饺子时)请给位同学注意安全,小心谨慎。

(3)活动旨在让每位同学能够满意,并从中受益,因此,各班同学应该和谐友好相处,避免活动中因意见不同等问题而带来的不快现象。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四年光阴,如流水般悄然而逝。四年的大学生活一定让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新的征程的学姐学长们收获颇多。而那些见证了他们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路陪伴他们走过大学生活的书籍,功不可没。但随着他们的离去,这些书籍却面临这被当作废品回收亦或被遗弃的命运。有鉴于此,我校职业发展协会本着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原则,以及为了丰富学院文化知识,促进书香校园的气氛,拓宽在校学生知识面。所以在此山大职业发展协会和山大sdu360创业团队一起共同举办“倡议大三、大四学生献爱心捐书活动”,希望大三、大四学生在本次活动中以书籍捐赠的形式丰富学院图书馆藏书,让以后的学弟学妹可以更广泛阅读书刊杂志,拓宽知识面,从而更好的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从而体现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时代主题。让书本在校园之中传递,让知识在你我之间共享。

二、活动主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传递书本,知识共享。享受阅读生活培育校园文化。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首先,有利于构建节约、和谐、向上的“毕业文化”,为即将毕业的有责任感的学姐学长提供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避免闲置资源浪费,为后来者树立一个榜样。其次,有利于我校各级同学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各方面的书籍,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让书籍的价值和同学们的思想同时得到升华。最后,有利于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的构建,亦可一展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风采,扩大其影响。

四、活动宗旨。

节约资源实现共享捐赠爱心留存书香用爱心传递真情送书籍成就梦想。

五、主办单位。

山大职业发展协会。

六、承办单位。

山大职业发展协会,山大sdu360创业团队。

七、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日。

八、活动地点。

山大中心校区食堂南门。

九、活动对象。

山大全体师生。

十、捐书种类。

(1)专业教材类:包括专业教科书、公共课教材、选修课教材。

(2)各种辅导资料、练习册等。

(3)工具类书、词典、字典等。

(4)报刊、杂志、故事书等课外读物。

(5)名著、小说、散文书籍。

十一、活动宣传。

(1)办公室制作一份合理的倡议书(见附录1)或者宣传页,活动前发放到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宿舍进行宣传。

(2)由宣传部制作本次活动所用海报3张。分别贴于海报栏上。

(3)制作一张海报张贴于建工楼。

十二﹑具体流程。

(一)前期准备。

(1)打印一张横幅挂于食堂南门前。

(2)活动当天提前准备好所用工具:所贴标签﹑胶水﹑双面胶﹑剪刀﹑照相机﹑若干袋子和纸箱﹑笔。

(3)活动当天提前将所用桌子﹑凳子摆放到指定位置。

(4)提前打印好捐赠图书分类登记表。

(二)活动中期。

(1)职业发展协会干事在活动的前一天下午进入学生宿舍发放倡议书或者宣传页,向学生解释此时活动的目的,所捐书的去向。

(2)活动的当日将人员在活动地点接待前来捐书的学生收集书籍,然后搬运到建工楼下进行处理。

(3)会场的工作人员对所捐书进行正确分类,贴标签。

(5)活动中挑选一人进行摄影留念工作、

(三)活动后期:

(1)将图书搬运到指定地点。

(2)整理活动地点。

(3)各部做工作总结。

(4)对捐赠突出者出榜公示以表感谢。

十三、活动安排。

(1)办公室:写出本次活动的策划书﹑倡议书及工作总结﹑短文写作﹑维。

护会场秩序、统计图书数目。

(2)宣传部:出海报、宣传板、公示榜、活动中扶着拍照。

(3)活动部:准备活动中所用的所有工具,标签,胶水,双面胶,剪刀,照相机,等等。

十四:活动经费预算:

条幅x1条。

胶水x2瓶。

双面胶x2卷。

登记表x10张。

__职业发展协会。

5纸张颜料x20宣传页x若干彩报x3张总计。

立秋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

1、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中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2、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3、“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冬至节气活动方案

学校每月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正好利用冬至节气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包饺子,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达到亲子交流的意义。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活动,让孩子懂得食物的不易,锻炼动手的能力。

xxxx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每组选出6名选手参加比赛,每组分面1盆、馅1盆、案板1个、擀杖2只、刀1把。

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部工序,比赛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打分,数量方面每包出一个的完整饺子得1分,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质量方面按照饺子“成品”的质量来打分,如果包出的饺子出现漏馅情况,属质量问题,出现一个扣1分。

最终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三个等次的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赛风尚奖1名。

(二)最靓饺子比赛。

最靓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2名选手参赛,要求参赛选手至少要包出3种以上花色的饺子,由裁判组评选出6名获奖选手,荣获最靓饺子奖。

(三)吃饺子比赛。

吃饺子比赛为个人比赛项目,由每组推荐3名选手,比赛以在1分钟内吃完饺子数量作为评分标准,数量越多得分越高,比赛分3轮进行,每轮每组派1人参加,每轮有2名选手胜出,三轮评选出6名参赛选手,荣获吃饺子最快奖。

庆冬至共分享。

发扬中国传统习俗。

20xx年12月21日。

校园里。

(1)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体会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3)其次活动负责人应该在班里征求每位同学的建议,由活动策划人将每位同学的意见进一步整理,制成活动策划书。

(4)活动尽可能地代表班级每位同学的意愿,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从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从而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最大的满意.

(1)在万物懒散的冬季里举办此次活动,为了能够扬起同学们的激情,活跃财经系同学们地气氛。

(2)举办此次活动,为了增强各班同学们的凝聚力,团结力。让同学们在学校在班级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温馨。

(3)举办此次活动亦能够提高同学们对节日,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进而调动起同学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庆祝冬至的到来,同学自己动手包饺子,冬至日吃饺子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习俗,在班级里进行包饺子,同学们一起吃大家共同包好的饺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感受学校的温暖。

(2)随着冬至和圣诞节的到来,各班组织“庆双节”节目,要求各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一起欢度双节。(节目不限,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艺等等~)。

(3)在节目表演娱乐之际,班级同学可以自制圣诞贺卡,互相赠送,共同感受圣诞节带来的欢乐之情。

(4)在班级同学共同庆祝双节之时,别忘了邀请导员和老师们共同参与其中。可以请各位老师品尝自己班同学包的饺子,并赠送老师们节日礼物,同时送给老师们最真诚的祝福。

(5)在包饺子制贺卡的同时别忘了评选一下呦!各班可以评出饺子包的最好最多,贺卡制的最精致最漂亮的给予其表扬或奖励其节日小礼品,并同时选出较差的,活动后的家务就有他(她)们担任主角了,嘿嘿。

(6)如果各班有兴趣也可以到邻班一起拉节目,娱乐,互相分享自己班的节日欢乐之情,活跃活动气氛。

(7)在各项节目活动结束之余,各班每位同学不妨将自己对纪律部的看法,建议写下来,最后由各班负责人收缴纪律部,以此来完善纪律部,为财经系营造一个更好地学习氛围。

(1)将活动用品准备充分,以免活动中途误事而扫(活动具体用品由各班负责人与同学们共同制定备齐)。

(2)在班级如果用电(如煮饺子时)请给位同学注意安全,小心谨慎。

(3)活动旨在让每位同学能够满意,并从中受益,因此,各班同学应该和谐友好相处,避免活动中因意见不同等问题而带来的不快现象。

立秋节气的传统活动

1、立秋有“秋老虎”

早晚凉爽中午仍有余热“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此时天气通常依旧很炎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说明秋天正式的到来了。

2、立秋期间末伏还在。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3、立秋南北天气有差别。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经接近新年的元旦时节了。

立秋节气有哪些风俗活动

立秋之后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气象专家指出,其实立秋的早晚和天气炎热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未来会不会出现高温天气,还要看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的情况。如果像前段时间那样台风频繁,或者冷空气南下的脚步加快,那么出现炎热的概率就小。一般立秋以后,会重新出现暑热的现象,这时候“秋老虎”就会出现了。

立秋节气传统习俗活动

-->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

4、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5、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6、秋社。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社日节现在民间一般举办春社,南方沿海地区仍沿祭社(土地神)习俗,每到社日节时,普遍奉祀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7、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8、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9、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立秋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通常就会出现麻烦: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乡下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所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4、摸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5、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实现目标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6、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黑熊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而是hold住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掰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掰。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掰。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7、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的场所。饮食小常识上说,他们把嫩包谷穗掰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8、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10、戴楸叶:寓报平安。

在民间,有在立秋戴楸叶的习俗,楸叶就是楸树的叶子,楸树最可以长到3丈,楸叶嫩时时红色,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在古时人们认为立秋戴楸叶可保一方平安,《临安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

戴楸叶的习俗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有传承,如河南郑县在立秋时节男女都要戴楸叶,在山东地区的人们会去捡来楸叶,剪成各种花样,有的拿来佩戴在胸前,有的用来插在头上。立秋戴楸叶,意味着秋天来临。

立秋节气的活动和养生知识

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到了冬季怎能不吃萝卜呢?而萝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采用传统栽培方式在秋季栽种的萝卜是最好吃的,特别是霜打以后。而从八月份下旬开始,就可以栽种萝卜了,一直可以持续到十月份的中旬。而且胡萝卜也是可以在八月中旬就开始播种了的。

2、白菜。

老农民都知道,在民间有着“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而既然种了萝卜,怎么能少得了白菜呢?在大冬天的时候,吃经过霜打的白菜会更甜更脆。大白菜的话,一般在立秋后就可以播种了的。但是需要注意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在出苗了以后记得勤浇水,同时还要避免暴雨伤苗。同时,小白菜也是可以播种了的。

3、油菜。

喜欢吃青菜的话,可以种一些小油菜的,这种蔬菜属于速生叶菜,其生长周期不长,一般从播种到采收差不多只要四十天。如果没有多余的空地的话,也是可以把它套种在一些高秆作物地。建议在八月的中下旬播种最佳,这样在九月底差不多就可以收获了,而这个时候正是绿叶菜比较少的季节。

4、红菜苔。

这种蔬菜在南方比较的常见,北方地区应该很少种植。其实红菜苔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炒肉是特别好吃的。在南方地区,红菜苔一般都是8月份播种,然后到了9月份在移栽,等到冬季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这种蔬菜和韭菜类似,是越采摘长得越快。并且红菜苔的采收期非常长,能从12月份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

5、香菜。

你爱吃火锅吗?喜欢吃火锅的话,那怎么能少了香菜呢?这可是无数火锅爱好者的标配啊。打算种植香菜的朋友们,可要开始做准备了。一般香菜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八月份中旬以后。因为香菜的病虫害较少,而且也容易管理。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生长周期的话一般是50天左右。

6、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家中有小孩的话,可要多吃一点菠菜哦,有利于长个子。秋菠菜的话则可以在八月中下旬就可以播种,因为这种蔬菜的生长比较缓慢,一般要60天左右才可以采收。

7、四季豆。

既然叫四季度,那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播种的。不过由于四季度是不耐霜冻,又怕高温,所以在立秋前后播种是最佳时节。如果是室内种植,建议选择矮壮的品种。豆类的话,还可以种植秋豇豆。

立秋节气有哪些风俗活动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小雪节气活动方案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小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小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欢迎关注公众号:幼儿教案,老师们可依照图片自己画,然后打印多份给幼儿)。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

(1)小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节虫;阅读区,自制绘本;建构区,搭建节节虫。

立秋节气各地习俗活动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立秋交节,天象变化的方向。

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小雪节气活动方案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小雪问答知多少?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小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