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活动总结 登革热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时间:2023-09-17 23:14:49 作者:MJ笔神 登革热活动总结 登革热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一

登革热作为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越来越频繁。作为一位年轻医生,我有幸参与登革热疫情的防控工作,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思考和理解。

在我第一次接触登革热时,我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非常有限。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皮疹。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出血、器官损害甚至死亡。我深深意识到,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了巨大威胁。

第二段:疫情的警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疫情的爆发速度和危害范围。登革热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尤其是在气候适宜蚊子繁殖的地区。当疫情爆发时,医疗资源常常不足以满足需求,病房床位紧张,医护人员不堪重负。这让我认识到,疫情的警示和预防控制至关重要,以减少对社会的冲击和人员伤害。

第三段:多措并举,综合防控

针对登革热,综合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其次,要加强蚊虫防控,例如消灭孳生源地、灭蚊、降低蚊虫密度。另外,要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科学研究和疫苗研发也是关键。综合上述措施,才能从多个角度全面抵御登革热的危害。

第四段:个人责任与行动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刻认识到个人责任与行动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提供医疗服务,还要向公众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在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尽力减少病人的痛苦。此外,我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登革热的预防措施,提醒公众保持清洁、避免蚊虫叮咬。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共同应对登革热疫情。

第五段:未来展望

尽管登革热仍然存在,但我相信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这种疾病。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将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新的手段和解决方案。同时,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每个国家都应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中。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减少登革热的患者人数,保护人类的健康。

在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我认识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使命,要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决心,为人类的健康献一份力量。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二

1、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2、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3、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4、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5、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6、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7、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8、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9、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10、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11、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12、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13、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14、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15、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16、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17、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18、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19、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三

近日,我校举行了一场关于登革热防控的班会。通过听取专家的讲解和互动交流,我对登革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了登革热的危害性。在班会上,专家介绍了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登革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疫情高发时期,我们应该加强个人卫生,特别是要注意防蚊灭蚊,避免让蚊子滋生繁殖。

其次,我了解到了登革热的应对措施。专家告诉我们,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消灭传播病毒的蚊子,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我们要定期清理周围的积水,穿长袖长裤,使用防蚊液等。此外,专家还强调了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和消毒,以及注意饮食卫生等。只有做到防控措施到位,才能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再次,我认识到了个体责任的重要性。在班会上,专家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登革热的知识,还要主动宣传和教育他人,形成全民防控登革热的良好氛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遵守防控规定,做到自己不添麻烦,不给他人添麻烦,共同维护整个社区的健康安全。

最后,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防控登革热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防控工作中,宣传知识、清理周围卫生。我们还计划开展一些有趣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登革热防控的行列中来。只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登革热这个共同的敌人。

通过这次登革热班会,我对登革热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拓展和加深。传染病防控是一个全社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团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提高防控登革热的效果。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防控登革热的这场战争。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建设一个健康、安全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四

登革热病一种发生在南方的疾病,北方的人似乎很少听到这样的病名。而且这也是一种传染病,是由蚊虫叮咬以后传播的,这种疾病来势也很凶猛,也会危及到生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1)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呈现反复状态,一些人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起起伏伏。不过,如果儿童感染此病,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而与感冒发热不同的是,发热期脉搏不快相反可出现相对缓脉。

(2)不仅发热,还可出现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不过,如果体温退了,斑也会退去。

(3) 发病后的5~8日会开始表现出血的症状,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 此病还会表现为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如果是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而一旦重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1、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2、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3、轻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可以使当地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7.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

8.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同时要快速隔离(安置区域尤其要注意灭蚊)。

9.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

10.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1.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轻者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典型登革热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骨关节痛,在病程3-6天可出现皮疹,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

1、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注意清理阳台等地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

2、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5、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

6、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7、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请教医生。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五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热带病。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全球化的不断进展,登革热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给全球范围内的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威胁。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如何参与登革热的防疫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呢?以下是我在防疫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适宜环境是防疫的基础。登革热是通过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的,而这种蚊子多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活动,并且主要在白天或黄昏飞行叮咬人类。因此,为了预防疫情的扩散,我们需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以及定期清除积水,以消灭蚊子孳生的场所。同时,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蚊帐和驱蚊剂,尽量避免在蚊子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外出,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和动员群众参与防疫工作。防疫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通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清洁和环境整治行动,消除蚊子滋生的隐患。社区组织也可以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倡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个人做起,从细微之处注意卫生。

第三,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早发现和预防疫情的扩散,对于登革热的防疫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疫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早性,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医疗机构和社区的联动,共同开展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此外,公众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监测工作,主动报告相应的症状并参与相关调查和检测,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第四,重视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作为个体,我们要自觉加强个人防护,做好最基本的卫生习惯培养。在登革热高发季节,应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暴露皮肤。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驱蚊剂和蚊帐等防护措施,有效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此外,我们还要养成勤洗手、妥善清洁环境、保持室内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最后,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主动参与防疫工作。在登革热疫情暴发或扩散的情况下,我们应密切关注疫情信息,遵循相关部门的防控指导,主动参与防疫工作。可以通过支援物资、资金或劳动力等方式,为防疫工作提供帮助,共同抗击疫情。同时,我们还要遵循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和消除登革热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威胁。

总之,登革热防疫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程。作为个体,我们应该从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环境适宜条件着手,加强宣传教育和动员群众参与,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体系的建设,重视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主动参与防疫工作。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登革热活动总结篇六

任务要求 我校的灭蚊工作,既是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当前登革热控制工作的关键措施。要继续坚持点面结合,预防与控制结合,清除蚊虫孳生地与化学消杀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的原则,广泛组织发动市民群众和专业杀虫队伍,认真履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义务和行业服务职责,抓好环境治理和灭蚊措施的落实。蚊虫孳生地,把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相关重点地段除按一般要求实施外,加强防制工作: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场所要彻底检查清理。

通过持续的灭蚊行动,大幅度减少蚊切断登革热传播媒介,有效防止登革热在 清除孳生地。实行化学防制。疫点楼宇及周边场所要立即组每月发动学生教室内熏蚊一次,公共外环境专业人员消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落实技术措施,清除各种蚊虫孳生地,特别是生物园地、秋季开学前一周,各学校要组织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周,各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上各校园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不留死角位。

革热预防主要的措施: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管理卫生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篇五: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天河区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达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要求。

2、总务处周静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负责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

3、教导处王偶偶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

4、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瑞丽市户育乡班岭小学

2017年9月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