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化石鱼教学设计(优秀9篇)

时间:2023-10-12 09:33:51 作者:字海 最新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化石鱼教学设计(优秀9篇)

自我介绍应该简洁明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重要经历等。下面是一些岗位职责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我在进行《化石鱼》的教学时努力体现,从读入手,让孩子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学写。《化石鱼》是一篇科普短文,通过小金鱼和和公公的对话,介绍了鱼类的祖先,目的只是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化石鱼离现在已经有四亿多年了,时间之久远,就让孩子在读中走进化石鱼吧!

如在读词语“祖先”时我问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没想到孩子说是龙,这时我对孩子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但是我们的祖先不是龙。有谁知道?”很自然的孩子们就知道了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猿猴,介绍一下他的样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知道的很多,了解了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道了我们和祖先长的不一样,为了解化石鱼的祖先埋下了伏笔。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教师讲解化石,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l)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五、练习: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和()叫做活化石。()、()和()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 学会写“化、孙、植”三个生字,理解“活化石、珍贵、辨认”等词语的意思。

2、 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活化石。

3、 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银杏树的名字公孙树、白果树的由来。能深刻地感受银杏树的珍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1、 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各个方面感受银杏树的珍贵。

一、导入

1、 出示图片:仔细看看,它是谁?——化石

2、 指导书写“化”。看老师范写,临写一个。

3、 有一些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到现在还活着,我们叫它活化石。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珍贵的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银杏树是活化石?(第二自然段)

2、把第二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3、认读词语:珍贵、辨认、公孙树

4、它怎么会那么珍贵呢?请你再读读课文,想想。

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1)、看地球在几亿年间的变化。

几亿年前就已经在了,真是古老啊!请你读出古老的感觉。

几亿年前到现在还活着,所以称它是活化石。

(2)、读读课外资料,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只留下一点点,都在我国)

这真是十分珍贵,请你有感情的再读这句话。

5、这么珍贵的银杏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你能找到吗?

6、找对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7、 很多很多的叶子我们叫“一片片”,像很多小扇子我们叫“一把把”,这些小叶子多么的特别啊,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8、我们从那么多的树叶中找出银杏树的叶子就叫“辨认”。谁来辨认,送给你。(你小心一点哦,很珍贵的。)

9、银杏树的叶子除了像扇子还像什么?说的好就送给你?

它的样子真特殊,当然十分容易辨认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10、你还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公孙树)

11、这个公孙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到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12、银杏树长得可真慢啊!谁来读读着句话。

白果还可以救人呢?(读课外资料)

14、今天我们辨认了银杏树的叶子,尝了银杏树的果子感受到银杏树真是十分珍贵。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15、你们读的真棒,金老师准备了奖品奖励给你们。(欣赏银杏树的图片。)

四、作业

银杏树叫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是(植)物中的活化石,非常珍贵。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检查预习:

a)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b)检查朗读情况。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结合字音,初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增强找资料、学知识的兴趣。

这是一篇常识性较强的课文,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生喜欢这样的科普文章,但他们所喜欢的并非朗读和思考,而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及多媒体呈现的缤纷图片。

1、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1第一学时

活动1

【导入】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恐龙吧!从哪知道的?你们知道现在还有恐龙吗?既然恐龙已经死了亿万年,现在人类又是怎么知道它张什么样的呢?(化石)科学家通过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活化石”。

活动2

【讲授】图文对照,理解新课。

1、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学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观察树的特点和树叶的形状。

(2)齐读“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指名读。再说说类似的词语,例如“一棵棵树木”。

(3)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说说银杏树在生长上有什么特点。

(4)师讲述银杏树的其他用途、特点。

(5)指导朗读,注意重点词语。

4、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说谜语“圆滚滚的身子黑白配,爱吃竹子、爱爬树,是我们的朋友、是国宝。”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熊猫)

(2)看图,学生说说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及对大熊猫的了解。

(3)教师介绍大熊猫生长的时代及以前的生活特点,以前大熊猫是吃肉的,叫“猫熊”

(4)学生朗读,带着喜爱的语气。

5、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鲟、麟、核、缺、稀”这些字形较难的字。

(2)出示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它的样子。

7、教师介绍其他活化石的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球生物的保护意识。

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加强了解

1、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字音及标点符号的停顿。

2、教师范读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自由朗读。

3、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活化石”,谁来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活动4【讲授】板书设计

33、活化石

银杏树:像把扇子长得慢

大熊猫:爱吃竹子真可爱

中华鲟:身体重样子怪

33活化石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33活化石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恐龙吧!从哪知道的?你们知道现在还有恐龙吗?既然恐龙已经死了亿万年,现在人类又是怎么知道它张什么样的呢?(化石)科学家通过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活化石”。

活动2【讲授】图文对照,理解新课。

1、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学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观察树的特点和树叶的形状。

(2)齐读“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指名读。再说说类似的词语,例如“一棵棵树木”。

(3)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说说银杏树在生长上有什么特点。

(4)师讲述银杏树的其他用途、特点。

(5)指导朗读,注意重点词语。

4、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说谜语“圆滚滚的身子黑白配,爱吃竹子、爱爬树,是我们的朋友、是国宝。”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熊猫)

(2)看图,学生说说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及对大熊猫的了解。

(3)教师介绍大熊猫生长的时代及以前的生活特点,以前大熊猫是吃肉的,叫“猫熊”

(4)学生朗读,带着喜爱的语气。

5、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鲟、麟、核、缺、稀”这些字形较难的字。

(2)出示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它的样子。

7、教师介绍其他活化石的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球生物的保护意识。

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加强了解

1、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字音及标点符号的停顿。

2、教师范读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自由朗读。

3、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活化石”,谁来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活动4【讲授】板书设计

33、活化石

银杏树:像把扇子长得慢

大熊猫:爱吃竹子真可爱

中华鲟:身体重样子怪

龙沛歆评论第一学时板书设计

优点:

板书设计抓住课文重点有助于孩子们学习

缺点:

没有

龙沛歆评论第一学时朗读课文,加强了解

优点:

回归文本了解活化石

缺点:

没有

龙沛歆评论第一学时图文对照,理解新课。

优点:

读悟结合图文结合

缺点:

创设的情境不够

龙沛歆评论第一学时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优点:

交代了学习任务,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缺点:

没有

龙沛歆评论重点难点

优点:

教学重难点互相结合

缺点:

没有

龙沛歆评论学情分析

优点:

能从文本和学生出发进行分析

缺点:

没有

龙沛歆评论教学目标

优点:

能根据文本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缺点:

论述不够具体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叠词的使用,初步感受叠词的语言表达作用。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策略和手段: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2课时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今天电脑博士将带大家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去吗?(播放课件)(出示博物馆图片)师:你看咱们来到了哪儿,拼一拼它的名字吧!(博物馆)

师:让我们走进神秘的古生物世界吧!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2、学生质疑。师归纳整理:什么是活化石,课文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好吗?(设计理念:上课伊始,通过媒体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并解决了学生对化石的原始积累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化石,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并由化石导入了活化石,引起学生思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按要求读书:

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读不通的词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课文读完了,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用上上面的词语来回答。(出示: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三种活化石。)个别说、齐说。

如学生出现错误,如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活化石。

师引导:课文介绍了3种活化石,为什么有4名字呢?(结合理解“公孙树”)读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3、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认读词语,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文本传达的主要信息。)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2-4小节,结合训练:

(一)学习第2小节。

1、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3种化石,让我们进入活化石博物馆参观吧!你们想先去哪儿?(课件出示: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及图片)请你选一种活化石再自由地读一读。

2、学生选读课文

3、师:小游客们,欢迎你来到活化石博物馆,先让咱们走进“植物园”吧!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资料?小游客可要听仔细了,等会儿还有问题要问你们呢!

4、生个别读。师生正音。

5、辨认树叶,感悟用词。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点拨评价:银杏树叶真多呀!银杏树叶真可爱!你一定很喜欢这树叶,听你的声音中还透着喜悦,仿佛真拿着一片银杏树叶在细细端详呢!

6、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银杏树。(交流:古老的、长得慢、珍贵的)

(二)学习第3小节。

师过渡:小游客们,走出珍贵的银杏树植物园,让我们迈进可爱的动物吧!哪个小讲解员继续为我们做精彩的讲解。

1、生个别读

2、正音:熟悉、灭绝、食肉

3、交流:你觉得对大熊猫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师点拨:呀,大熊猫真顽强!是呀,真不可思议,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居然也吃肉呢!大熊猫可爱极了,你们见过吗?可课文却没有写到底有多可爱?小讲解员能把它的'样子介绍具体吗?我们学着刚才银杏树的介绍方法来介绍。

出示句子: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像是。同桌练说,指名说。

(三)学习第4小节。

师过渡:告别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我们走进水族馆吧!

1、生个别读

2、正音:正音:硬鳞、核桃、缺乏、稀有

3、小结: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中华鲟。

四、巩固识字,深化情感。

师:听完了三种活化石的介绍,我们还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再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1、指读黑板中的词语。

熟悉、食肉、核桃、硬鳞、历史灭绝、珍贵、保护、稀有缺乏个别读、齐读。

2、用词说话

现在你还能来说: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的活化石。

4、交流、质疑。为什么会伤心,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愤怒?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自主写字。

课文中还有3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写写“代、孙、植”,比比谁的字儿最漂亮、最匀称。生练写。师反馈。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1、训练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重要语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提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内涵的能力,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

3、培养学生联系已学知识,了解化石相关知识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训练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重要语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化石的有关知识,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一课时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要学生猜猜这是什么,说说自己由此想到了什么。(感知化石,导入新课。)

二、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积累下列词语。

骸骨乌有潜行裹藏

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结合课文,说说化石为我们讲述了哪些“奇幻的神话”?(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回答)概括课文内容。

三、大声朗读课文,用下面说句式说话。

我认为应该读出的语气,因为(先列举课文语句证明观点并阐述理由,再大声范读)。

四、自由朗读课文,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1、勾画出不理解的或有什么不同看法的语句,准备交流。

2、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看法,探究、释疑。

五、拓展延伸:

选择教材p77的三幅化石图画中的一幅,以“奇幻的神话”为主题,,题写解说词。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收集与化石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板书课题《活化石》,引入新课。

三、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教师讲解化石,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l)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五、练习: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和()叫做活化石。()、()和()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化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1、小朋友们,这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样样?(播放课件)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始祖鸟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枝蒎厥化石,考古学家正在挖掘化石”)

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明白它们都是什么吗?(板书:化石)

引入化石:你们明白什么是化石吗?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2、学生质疑。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好吗?

1、按要求读书:

(1)轻声读课文,借助“树叶”里的生字,读准字音。

(2)找一找,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节读课文。

4、师生评议。

5、结合读好几个生字:悉稀鳞肉乏

6、再读课文,找一找一共写了几种活化石?作上记号。

7、汇报: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7、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此刻,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齐来看看吧!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能够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2)理解“公孙树”“白果树”:为什么叫“公孙树”“白果树”?

师:老师找到了一棵名副其实的“公孙树”,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师描述)在山东省最南端的新村乡,当地群众为一株被冠为“银杏王”的古老银杏树过了3000岁“生日”。

此树高41.9米,胸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老树王虽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师:其实,银杏树是一中很美的树,有位小朋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一齐来欣赏欣赏吧!

(配乐师诵读)我很喜欢银杏树,因为它很美丽。我发现,它的叶子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四季的形状我都喜欢。

春天,银杏树枝头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夏天,日照充足,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在酷暑难耐时,如坐在银杏树下阅读,一阵风吹过,千万只小扇子为我煽风,那份凉意,那份舒畅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里一般。

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冬天,银杏树落光了叶子,将自己包裹起来,等待着严冬的来临。他似乎苍老了,却仍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顽强地挺立着。

银杏树也开花,但很小,常常被人忽略。它开的花是白里带点淡黄色的。小花结出的果子却是人们喜欢的。银杏的果子像一只只小橄榄球,乳白色壳子里面躺着一个淡绿色的胖胖的果仁,十分好吃,还带有一点微微的苦味。我常跟妈妈用微波炉烤着吃,只需小火一分钟,就听到微波炉里传出“叭叭”的声响,不一会儿,果壳裂开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师:你们觉得美吗?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吧!

此刻你喜欢银杏树了吗?那就让我们一齐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给读得个性好的小朋友奖励一片银杏叶片作为纪念)

1、课文还写了两种“活化石”——————大熊猫和中华鲟,小朋友们能自己读懂吗?试一试吧!也像刚才老师那样,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同桌合作,把读懂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齐解决,好吗?开始吧!

2、学生合作学习第三、四小节。

3、汇报交流:

(1)“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十分可爱。”

你明白“熟悉”的意思吗?你对什么很“熟悉”?请说一句话。

(2)“灭绝”是什么意思?谁明白其他动物为什么会“灭绝”的呢?

师:一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大概90—135千克。四脚站立时,肩膀部位的高约0.9米,身长大约1.5米。雄性大熊猫比雌性约大10%。

大熊猫的体形十分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它甚至能够用后脚够到脑袋。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灵活的身体使它们能简单地穿过茂密的竹林。大熊猫腿短,走起路来离地面很近,因此走得很慢,即使是逃离险境时,也只但是是慢腾腾地迈着小步连跑带颠。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3)“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貌怪怪的。”

“稀有”,稀少,少见。

为什么中华鲟会“稀有”呢?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师生评议。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貌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向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3、(小组合作)选取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5、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对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从远古时代生存至今的生物,我们一齐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欣赏:)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

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浙江百山祖冷杉。

1、请你写一写:仿写一篇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2、请你读一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