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粽飘香(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7 08:06:22 作者:笔砚

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需要具备独特的思考和理解。借鉴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经验,对我自己的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清爽的夏风拂面而来,温温柔柔,周围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气,轻吸一口气,甜到心底;再深吸一口,这香气便浸入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带来别样的欣喜和舒畅。

放眼望去,楼下成行的洋槐挂满了白色的风铃,一串串,一层层,洁白如雪,温婉似玉。伴随着清风,好似一群群蝴蝶翩然起舞。

朝霞似锦,花香为伴,我开心地做好早餐,回屋招呼儿子起床。

小家伙一改往日的慵懒,已然自己醒来,看着我进来,躬身坐起,忽又仰靠在床头,挑起长长的睫毛,伸出莲藕般的小胳膊一下子环住了我的脖子,宝石般的黑眼睛注视着我:“妈妈,节日快乐!”

透过窗子放眼望去,洁白的槐花如雪般,在绿叶间快乐地盛开着。再看那满身皱纹的老槐树,它在春天里默默地酝酿着蓓蕾,精心地孕育,耐心地守护。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各大超市早就有粽子卖了,广告都打得热火朝天的,什么口味的都有。可是不知为什么自己还是没有一点过节的感觉,倒是特别想念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

那时候很少有卖现成的粽子和粽叶的,总是春天竹笋脱衣时,大人就会拿端午粽子诱惑小孩子,让我们去捡笋叶。那时为了端午能吃上香香的粽子,我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总是中午不睡觉,悄悄地去别人家的竹林捡笋叶。

端午节终于让我们盼来了,总是前几天都兴奋得不得了。老妈总是头一天就把米泡上,然后把笋叶也泡上。看到盆里的米总是忍不住去用手摸摸,好象看到的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忍不住口水都要流出来。呵呵。然后老妈总是在闲下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把粽子包好的,第二天起来时就能看到锅里早已煮好的粽子和鸡蛋,还有大蒜……激动地端起老妈早已剥好的粽子,一口咬下去,那个心里高兴就别提了,远远比现在吃得满汉全席都够味!

给老妈打电话,问今年包不包粽子?老妈说:你们都不回来,我和你老爸去买几个吃就行了,不包了。呵呵,现在真是方便,什么都有得卖了,就是乡下也是这样了。可是为什么还是特想念小时候的情景呢?为什么现在过节再也没有那时的心情了呢?虽说都把端午纳入法定节日了。

又是一年粽飘香初中作文

好香啊!妈妈你在煮什么?”那是我第一次闻到粽子的气味,从客厅跑到厨房里,扒拉着妈妈手里的活问妈妈,妈妈俯身轻声对我说:“是粽子,小时候你可喜欢吃了,你不记得啦?”

原先小时候的我,早已吃过了这飘着叶子清香的食物了,却因为年幼无知,没有把其纳入气味清单里进行认知,当我开始对其进行认知时,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粽子的味道是特殊的叶子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当然,这已经是离家上学之后才明了的事情了,过去对粽子的味道,都是对粽叶的感受。

父母带着我去摘过几次粽叶,是在乡下的田地边上,长着一簇簇看起来和田边其它野草没有太大区别的叶子,要说区别,区别或许在它们比其它野草的叶子要大许多,够放得下一掬糯米,也够包粽子的人将糯米严严实实包裹在其中。也就是这看起来不怎样起眼的叶子,将我们平常会吃到的糯米变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状的粽子,每当端午节来临之时,直接咬下去,或拌白糖,或拌其它的佐料,成为了节日必吃的食物。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是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亦是要祭奠屈原的节日。小时候是跟着父母去屈子文化园祭奠屈原,之后长大了一些,是自我背着书包骑着单车去那里祭奠屈原,总是能够拿出纸笔在那里写下一些给屈原的话。

又是一年粽飘香,闻着厨房里飘来的妈妈在煮的粽子香,回忆将我带出去好远,好远。我又重新看见第一次闻到粽子气味的自我,看见那个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去田边摘粽叶的自我,看见每年从学校赶回来过端午节的自我,也看见带着纸笔去屈子文化园里祭奠屈原的自我。她们和着粽子的香气,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哲人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以为意,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也许吧,只有在这个时节,我才能意识到时光的匆匆。去年今日要三五个朋友在树下畅谈人生和未来,可以说是不亦乐乎。而今又是槐花飘香的时节,虽然那些朋友如今都不在身边,但是去年的情景却依旧历历在目,一如发生在昨日。

我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一个村庄,我不敢说我的家乡盛产槐树,但是我可以说在我的家乡槐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树。每年槐树开花的时节,我们的村庄就像是被淹没在花的海洋中一样,一到落花的时候,颇有些桃花源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意境。比起这样的景象我更喜欢的是槐花盛开时给我们村庄带来的清香。我的童年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而那清香的感觉也就成为了我童年罄香的回忆。那种淡淡的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总之每当闻到那味道我都会莫名的兴奋。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去摘那宝塔似的成串的花瓣来吃,我们是不吃那花瓣的,只吃那花的心儿,当你将一粒放在口中咀嚼,你会感到丝丝的甜意,咀嚼后你的口中除了有甜甜的感觉,还有一种清新,我认为那效果一定比吃“绿箭”来的更真实自然,更有韵致。我想那些无比逍遥的神仙如果知道人间有这么好的东西,也应该纷纷下凡一尝这人间的美味吧!

在我们的家乡,用槐花酿造的槐花蜜是公认的极品。这种蜜不但蜜质清冽而且喝道口中是满嘴的清新感觉。它不会像用菜花酿的蜜一样有一种菜的味道。而如今我到了这个地方来,知道用槐花洗干净后揉碎和面做饼,却又是诱人的美味。

前几天晚自习结束后,走在校园的路上,突然嗅到一阵阵的清香,心中突然的兴奋起来。四处张望才看到原来是槐花开了。那些美丽的白色的玲珑小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挂上了枝头。嗅到这诱人的香味,真的还有再去摘花吃的冲动。

上次在图书馆借完书后,我一个人在二楼的大厅的休息椅上静静地坐着,看着开得绚烂的槐花,嗅着清香的花香,想着我的亲人和朋友,想着家乡的槐花盛开,想着又有一群孩子在怀揣着未来的梦想在咀嚼着槐花......我心里是欣喜和欣慰。

最后我醉了......为了这绚烂的花开......为了这个槐花飘香的时节.......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

眼看着端午节又要到了,一年之际粽叶飘香的时候又来了。

中午下班时回到宿舍,看到三楼的丁大姐拿着一个大大的方便袋,里面满盛着碧绿碧绿东西。

我问:“大姐,你手里拿着个什么呀?”

她扬了扬手中的方便袋,一脸喜悦,说:“你看,这是什么?这是粽叶啊!这不是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吗?端午粽子飘香,好馋人的。”

我看着那鼓鼓的一大包,说:“哟!哪来这么多粽叶啊?!在街上买的吗?这个卖多少钱一斤啊?”

她说:“不是买的,我们从来不买这个。这都是我老家的亲戚送的。我大姑家门前就有一个很大的池塘,那个池塘边上长满了粽叶。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送我们粽叶和糯米。这不,今年她又送了那么多给我。”

顿了顿她又说:“你看这粽叶好吧?你跟我来,我到家拿个方便袋,转赠些给你好不好?!它们包起粽子特清香,比外面卖的那些个陈旧叶子好多啦!”

我透过那个方便袋,看到那些个粽叶整整齐齐躺在里面。那粽叶虽隔着一层白色的方便袋,但依旧绿意盈然,绿得特惹人喜爱,绿得让人心生出一丝丝地清凉。或许,那个白色的方便袋子把它们映衬得更绿了。这就是每年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飘出清香的粽叶啊!

她见我在发呆,又重复了一遍说:“来啊!我来分赠一些给你。”声音是那么地轻柔,那么地好听悦耳。

我忙说:“不客气,不客气。我不要这个,我们家也没人会包这个。”

我觉得这话说得有点那个,于是又说:“每年老妈都会在家里包好了,捎些过来给我们。”

“是这样啊!那么待我包好了,我再送些给你们。好啊?!”她说。

我慌忙摆手,说:“不要那么客气啊!不客气啦!”

到了晚上,我正在五楼的家中码字,儿子在写作业。忽然门铃响了,儿子放下笔去开门。

“哟呀!丁阿姨,你拿那么多粽子干吗?”儿子虽小,可讲话却像小大人似的。

“小宝宝,听说你最近表现的好棒!我特地送些粽子来表扬你一下啊!”话音刚落,丁大姐就端着一个不锈钢的小盆走进门来了。那个盆里面堆满了一个个碧绿绿的粽子。

我从电脑前转过身来,对她说:“丁大姐,你怎么那么客气呀?你送那么多粽子给我们,你家不要吃啊?!”

她说:“不要紧的,我家里还有许多呢!”说着,她就把盛有粽子的小盆撂在了桌子上。

我说:“丁大姐,你这样让我怎么好意思啊?做邻居那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家吃了你们多少东西啊?!我们也没有东西给你们。”

“唉呀!你不要那么客气,都是好邻好居的。远亲还跟不上紧邻呢!”她说。

她又说:“这也是亲戚送我的,也不算什么好东西。平时你帮我们干了多少活啊?我们也没有好东西赠你。你可千万别嫌弃这东西不好啊!”

“丁大姐,看你说哪儿去了?这么好的粽子了,街上都没处买去。”

她说:“这个粽子的馅都是糥米夹红枣和肉的包的。你家小宝宝肯定爱吃。这些个东西都是玩艺儿,还专为小孩子的。端午节本身就是娃娃节嘛!”

这样,她又在这儿坐了坐才离开。

面对这绿意盎然地粽子,真让我有点不好意思。自从我们搬来这个宿舍区以来,丁大姐就断断续地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吃食。前次送了那么多烧好的小杂鱼,再前次又送给我们两条她家四爷钓的草鱼,还有……反正接接连连我们吃了人家不少东西啦!虽然这些个东西都是很家常的,但是礼轻人意重,人家那份心情真是浓情厚意啊!

这边厢丁大姐刚走了,我的腰间手机就响了。我接通了,原来是老妈打来的电话。

“二子,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在家里从你二姨家拿了许多粽叶回来,先前家中还有许多糯米。我准备包粽子。”老妈说。

我说:“端午节还有几天呢!那么忙干什么呀?!刚才楼下的丁大姐才送些粽子给我们,我们还没吃呢!”

老妈说:“人家能送多少给你呀?!还是我们自家包的吃起来泼辣。你问我那宝贝孙子,看他想吃什么馅的。”

我说:“怎么光想着他呀?我们能吃多少啊?不行我们从街上买点就行了。何苦要忙你在家里包。”

她说:“哟!我又不是包给你吃的。我是包给我那宝贝孙子吃的。你快让他接电话。”

儿子在一边听到了她奶奶的话,特高兴。他一把抓过电话,就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

顿了顿他又说:“我吃那个肉馅的,还有红枣馅的。奶奶,我最爱吃你包的那个粽子和饺子了。”瞧!这小子,他还得陇望蜀了。

然后他又说:“奶奶,你那么长时间没来,我都想死你了。”这小子重来就是嘴巴都很甜,我那个老妈哪里经得住他那样甜言蜜语哄的。

他挂了电话,我收起手机。我就想啊,真正是可怜天下的这些做爷爷奶奶的,他们疼孙辈比疼子女还厉害呢!俗人话,隔代亲的呀!

“爸爸,我们现在就吃丁阿姨拿来的粽子。”说着,他就从厨房里拿出筷子和小刀,急勿勿地解开粽叶。

粽叶一解开,就露出了里面雪白的糯米馅。那个馅儿真是白,白得那么地显眼,白中还透出一股粽叶的清香。儿子狠命地咬了一口,露出的是一脸地馋相。

“爸爸,我这个是肉馅的,威威的,真好吃。”

我也解开了一只,轻轻地咬了一口。立马就有濡滑酥柔的糯米伴着一股粽叶的清香弥漫在口腔。我的这只是枣馅的,那份浓甜真正是泌人心脾。

这离端午还有好几天呢!我们就已经尝到了可口的粽子了。我们真是太幸福了。端午节可是传统的娃娃节。我今年算是又沾了一遍娃娃的光。这不由又让我想起了儿时过端午的种种情形。

记得儿时每年一到端午节,老妈就会到我们家附近的河边打来芦苇叶给我们包粽子。同时她还为我们洗兑了雄黄的热水澡,洗完澡为我们手腕上、脖子上系上崭新的五色的绒线。那时的我们浑身一派清新,人显得特精神,就像一年当中我们就再也无病无灾成功僻邪了似的。再吃上那粽子,感觉那时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那时的粽子也特别地好吃特别地香。剥去清绿的粽叶,里面是雪白的粽子。那上好的煮熟的糯米发出淡淡的清香,沾上糖咬上一口是齿唇留香。粽子里面包的是红枣,咬开时红红的枣在雪白的粽里显得特别地红,显得特别地抢眼,显得特别地有热情,显得特别地张扬,红得那样的喜气洋洋,红得那么地热热烈烈。整个粽子就像一个面冷心热的人一样,深沉中蕴含热烈,沉静中蕴含奔放,淡雅而不失热情。那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品粽时可什么都是以我们娃娃为中心的,谁让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娃娃节呢!?那份情其乐也融融,那份爱其深也真挚浓厚。那场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当时老妈常给我们讲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过的。当时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投进汩罗江以喂鱼,以免江鱼咬食先师的的遗体。后来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纪念先师的风俗。

现在想想那遥远的上古时代的先师,他忧国忧民、愤世嫉俗,举世皆醉而唯他独醒。他怀着一颗报国的忠心进呈忠君为国的直言,而当时的历史发展也正如他预见的一样:秦国一统、楚国败亡。可他却被贬蛮荒之地。他披发行吟,他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走向洪荒,他唱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走向汩罗江,自沉汩罗江。他的自苦,他的自沉,他的文人士大夫心胸,他的光同日月照耀千秋的文章,让后人万世敬仰。“屈平文章悬日月,楚王楼台空山丘”。先师的文章伟哉大矣!

现在的我充数于文人之列,曾数次读《史记.屈原传》。曾为先师的深明远见而折服,为先师的忧国忧民而感动,为先师的愤而沉江而痛心,也为当时的楚国忍父仇而妻秦女的不争而可怜可恨,为秦国的杀楚父而劫其子的残暴无道而愤怒。当历史成为云烟随风散去的时候,我们再读历史只能有轻轻地喟叹。

当然,先师的历史,是我们这些庸庸小民所不能尽描尽述的。我们只能在端午这天吃粽纪念,以示对他无限的敬意和无限的缅怀。

又是一年粽飘香.现在再过端午再吃粽子,想到如此的种种,此时心情当然不同于儿时,又别于刚才的喜悦了,而是别有一翻别样滋味在心头了。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四月槐花开正浓,清爽宜人沁心脾。夜半伴我读书忙,纵使未成心不悔。我爱槐花,可以追溯到上高中时期。那个时候,邻居家后院有几棵大槐树,每到夏日,铺展如伞的树枝伸展到了我家后院,遮天蔽日,甚是凉爽。为了便于我静心学习,父母亲把远离主建筑的后院那座杂物间改做我的卧室。这样一来,家人的迎来送往,两个跑运输的弟弟晚归的喧闹便被远远地隔开了,我好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除了父母偶尔过来看看我需要什么或者送点东西外,便再也没有人来打扰或陪伴我。

由于已进入高三,加之社会越来越认可知识和文凭,从老师到学生甚至家长都非常重视学习。尤其是我家自从爷爷后就再也没有出过文化人,姐姐弟弟都不爱好上学,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跑运输,姐姐出嫁后,两个弟弟又接替了父母。他们起早贪黑,酷暑寒冬,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父母亲和退休的爷爷则承担了全部家务和农活。他们这样辛辛苦苦,尽管我“好吃懒做”,他们却从不骂我或者抱怨我。由于我乖巧好学,成绩优异,喜欢看文学书,家人把振兴家风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事事顺着我,尽我所需。那时候虽然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但我领导出身,喜欢看书的爷爷和同样喜欢看书的母亲却十分开明,全力支持我,总是有求必应。

有家人这样关心呵护,我虽然感到有压力,但相比其他生活比较窘迫的同学来说,我的心情却是快乐轻松的。我总是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所以,我虽然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我却并不孤独,总是学习或看书到深夜,这时,喧闹了一天的村庄完全静下来了,人们都沉入了香甜的梦乡。时值四月,正是槐花开的最盛最浓的时节,那淡雅清纯的香气在清静凉爽的深夜更加沁人心脾,她们从门缝飘进来,悄无声息的,无怨无悔的陪在我身边,好似关爱我的家人一般。有了她们的陪伴,我总是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做了大量的习题,写了好多被老师称赞的好作文,我好像看到了光明大道已经在我眼前铺开,学习更有劲头了。

谁知造化弄人,由于自身及其他诸多原因,我与大学失之交臂。后来虽曾在父母的鼓励下复读一年,但心境却大不如前,觉得真是白白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和无声无息地陪伴我的清雅的槐花。终于以落榜者的身份进工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过着三班倒的生活,整日浑浑噩噩,心灰意冷。上完班就嘻嘻哈哈玩闹,一直陪伴我的曾被我视如生命的书籍彻底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而我所在的单位由于比较寒冷,离家也相对较远,我也绝少见到槐树,更别说感受那亲切暖人的槐花香了。我像一个无线的风筝飘荡着,不想跟任何朋友联系。由于网络通讯落后,我终于跟最要好的两个挚友和文友彻底断了联系,成了“孤家寡人”。

如果不是企业在被内部的蛀虫掏空,设备落后而停产,我这辈子可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带着遗憾在这落后的小县城虚度余生了。感谢上苍使我在四月槐花盛开的季节又回到了这生养我的故乡并找到了新的工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我不再虚度光阴。我和关爱我的家人常常见面;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又能沐浴在淡雅宜人的槐花香中了;我又设法联系上了我的挚友,在她们的鼓励和感召下,我又拿起我心爱的书,日夜攻读,刻苦写作。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但在挚友帮我注册的网站上书写着生活中的所感所想,听编辑老师中肯的点评,并在不断的写作中发现自己的肤浅和知识的贫乏欠缺,由此而更加刻苦地看书钻研,充实自己。随着阅读面变宽,我对生活有了更多思考,感觉写的文章也慢慢有了深意,人也变得不再急躁,深沉成熟多了,后来又一步步改掉了在单位养成的说粗话的习惯,我重新找回了自信乐观文雅的自己。

现在的我每天除了工作,其余时间都在看书或写作,生活充实而有趣。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的灵感总是比平日更多。

有这清香淡雅的槐花时时陪伴,我想我会越来越自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也再不会回到在单位混日子空虚乏味的状态吧。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作文

我从来不知道桂花是那样的娇小,小小的淡淡的黄,却发出很诱人的幽香,每次路过它,我总喜欢停下来,深呼吸,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香将我熏倒,呵呵可是,我突然就闻不到了,才发觉,它已落了,好干脆,香不再了,我随便的拾起一片落叶,幻想它曾经编织过的梦,渐渐的枯萎,模糊想到自己曾经的疯狂,曾经的梦想,曾经的呓语,都变成了怀念,人去楼空今又是,几时休?怎奈何?岁月笑世人多烦忧!

也该回学校了,离开了这里,去了另一个地方,就要笑着面对另一个我,继续未完成的梦。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作文

那次我又来到桂花树下,一阵微风拂过,桂花的香味扑鼻而来,香味还是那麽的迷人,那麽的令人陶醉,只可惜,吸吮桂花香味的人已经不是两个了。

最喜欢夜晚,浩瀚的夜空和朦胧的月光永远是那麽迷人,我和a坐在桂花树下吃着刚烙好的桂花饼,哎,给我留点儿呗我天生要强。不,我还没吃够呢!我噘着小嘴,有些生气。似乎天生就善解人意哎呀,我不吃啦,逗你玩呢!你还当真。说着,她把最后一块儿饼放在了我的手里。一阵晚风吹来,有一丝凉意,我打了一个寒战,但心是暖的。

4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

400字桂花落了,就不再香了,人影远了,就剩留恋了,笑容淡了,就变僵了每天都是晴天,我有点不习惯,也许风雨的日子,我会觉得生活更加有趣,可偏偏外面灿烂,里面下雨,心......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有的地方还要划龙舟。今天我就在萧山日报小记者活动里好好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

老师先发给我们每人两片粽叶。粽叶长长的'、宽宽的、青绿色,带着一股特有的植物清香。我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先把两片粽叶略微交错重叠在一起,然后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这“漏斗”里面就可以装米和馅啦。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包一个红豆馅的粽子。老师拿来一盆拌好的粽子馅,里面有糯米、红豆、白糖等很多料,我左手拿着刚才包了一半的粽叶,右手舀了满满一勺馅料,正好把刚才的“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老师发下来的粽绳在粽腰处扎紧并打结。哇!一个还像那么点回事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诞生啦!

接着的第二项任务是包一个肉粽。有了刚才初次成功的经验,现在我就“轻车熟路”了:拿上两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然后放入猪肉馅料,再加上糯米把“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粽绳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嗯!这回比上次那个包得更好看一点了!

我兴致勃勃地又包了第三个粽子,还是个肉粽,因为我喜欢吃肉粽。而且我觉得,端午节学习包粽子,既体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又锻炼了巧手能力,还品尝了美味,真是一举夺得啊!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令世界都着迷和陶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节,都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端午节。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心报国而不被理解,在楚国灭亡后,屈原便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江自尽了,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因为害怕屈原在河里没有吃的,便在荷叶里包上饭团,扎上红丝绳,扔进河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今年端午节,学校放了假,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发去奶奶家,到了门口就看见奶奶已经在门上插上了艾草。奶奶正在屋里为大家包粽子。只见奶奶先将粽叶1/3处折成漏斗状,再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勺一点一点放入“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再用汤勺轻轻的把糯米压平,将粽叶一层一层的'卷裹起来,裹成锥形,最后用粽绳把它牢牢系紧,一个粽子就做成了。整个过程既精细又繁琐,但奶奶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我喜滋滋的蹲在旁边,如痴如醉的看着,仿佛已经闻到了粽子的香味。

我干点什么呢,我来煮粽子吧,奶奶刚包完粽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它们全放进锅里,打开了燃气灶,盯着锅盼望着水赶紧烧开,不一会儿香味真的飘了出来,整个屋子都升腾着粽子的清香味道。来不及等它凉下来,我捞起一个肥实的粽子对着水龙头冲了一下,剥去粽叶,轻轻咬了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唇齿留香。奶奶慈祥地笑了起来,说我简直是一个吃不饱的小猪猪。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粽子了。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这一天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妈妈让我在端午节的时候挨家挨户吃粽子,打糕。

我们坐车来到外婆家,在很远的地方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跑进外婆家的厨房,亲切地叫了“外婆”。我匆忙抓住刚从锅里出来的一个粽子吃了。剥红豆叶,沾棉花糖,一口咬下来,红豆的香气和糯米相结合,充满了红豆粽子的味道。

我等不及要撕掉第二张粽子了。好像第一个粽子没有满足我。我又咬了一大口,在肉进肚子之前闻到了培根的味道。啊~真香。我感慨万千。又像饿狼一样吃完了第二个粽子。

我咽下嘴里的粽子,顺手又第三次……。

过了一会儿,肚子鼓起来,妈妈问我吃了什么,我回答了三个粽子。妈妈的表情简直是又爱又恨我。她说“:”“傻瓜,粽子糯米做的,不能吃太多,糯米鼓的,吃两个就够了。她宠爱我的头发,爱惜地说话。

我躺在床上闻着外面的饺子,为什么不闭嘴,啊~粽子真好吃。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五月里我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到了端午家里总是会有做粽子。记得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平时吃不到粽子,也总是到端午妈妈才会给做一些。记得当时端午的时候,家里有了苇叶,然后家里就用糯米加蜜枣放进苇叶当中,然后包起来进入蒸笼里蒸熟。

记得当时家里包的粽子我最喜欢吃了,糯米很软很香,粽子当中还有一颗大蜜枣在等着自己。当时一家人会在端午节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就着肉羹汤(箬山当地知名小吃)吃。

时间匆匆忙忙到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粽子不再是端午节才有的食物了。基本上想吃就可以包起来吃,而且想吃什么馅的都可以有。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平时吃粽子跟端午节吃粽子的气氛与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我还是更愿意在端午吃粽子,眼看今年现在已经到了四月,再没过多久我们就会步入五月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闻到香喷喷的粽子香气。

“五月端午粽飘香,我心依然向往之”好诗好诗!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斜风细雨。独自倚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细雨,远处一片模糊,五月的细雨,伴着粽叶的清香,今年的端午节如期而至。

五月五日,你站在河边,充满矛盾。你期望为国家服务多少,但君主愚蠢无能,不懂人才。而你,无助地看着土地被侵蚀,但你无能为力“我已经呼吸太久,无法掩盖我的眼泪。我为人民生活的困难感到难过。”你轻轻地叹息,泪水从眼角流出。

强风使河水更加湍急,拍打着河岸。你轻轻地跳跃,成为数千年的'传奇。

此后,每年5月5日,人们都会以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怀旧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民俗。在我心中,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

在这一天,粽子的香味飘荡在千山万水之中。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今天中午,我走在路上,隐隐约约闻到一阵竹叶和糯米的香味,这时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

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妈妈早已买好了粽叶,看到我回来了,叫我和她一起刷粽叶。首先,把两片粽叶的正面对起来,揉一揉。在冲洗一下就行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刷完了。

来到厨房,准备包粽子。事先准备好糯米、白糖、棉线等配料。妈妈在手上放上一片粽叶,放进糯米、红枣等东西,再用手卷好,一层一层翠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手里娴熟的来回折转,用细线三绕两绕把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美观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边包一边数,马上就包完了。

开始煮粽子了,锅里的水早已沸腾,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屋子里就飘出了香甜的气味。粽子熟了,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叶一层层剥开,看到红白相间的糯米露出,口水也早已流出来了。撒上一层糖,美美的咬上一口。哎呀!香香甜甜的,真好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了吧!妈妈则在一旁不断的提醒我:“慢点吃,别噎着!”

从这次包粽子中,我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辛苦和对子女那深深的爱。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又是端午节。街上到处都有淡淡的粽子香味。十多年来,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妈妈包的粽子。

我母亲40岁了。在他们这个年龄,很少有人能做粽子。他们通常带着自己的袋子去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食物,这些袋子也是祖父母那一代人做的。每年端午节,邻里的阿姨阿姨看到妈妈做粽子时,都会说:外面卖粽子的人太多了。花点钱买它们是不够的,但制作它们太麻烦了。每次我母亲听到这些话,她总是笑着说:外面的东西不如我自己做的好吃。孩子们喜欢吃我自己的粽子。

事实上,我母亲做的粽子的味道和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不仅包含独特的枣和糯米,而且还包含我母亲对我无尽的爱。

我的家乡沧州盛产金枣。枣树是沧州人制作粽子的`必备材料。而且每一个枣都必须是一个没有虫子的好枣,而且粒必须饱满。如果一个粽子里有一个糟糕的日期,它会影响整个粽子的味道。

妈妈做的粽子不仅使用了好的无蛾枣,而且使用了最好的无籽枣。这种枣子饱满多汁,肉质细嫩,味道甘甜。吃粽子很容易一个一个地咬。没有必要研究枣核。

妈妈做这个特别的粽子是出于她的原因。在我七岁的端午节,妈妈把煮好的粽子剥皮给我吃。当我沉迷于美味时,我突然咬了一口枣核。当我换牙时,一颗活牙被切掉了,我的血液立刻流出。我害怕、害怕、哭泣。从那以后,我妈妈再也没有用枣子包粽子。当没有无籽枣时,妈妈会先把无籽枣煮好,然后把核一个一个地去掉,然后包在粽子里。有了无籽红枣,妈妈省去了摘红枣的麻烦,用美味的无籽红枣包着粽子。每年端午节,当妈妈看到我无忧无虑地品尝粽子的甜味时,我快乐的脸总是像一朵盛开的花。

又是粽子香的一年。我妈妈正忙着准备香喷喷的粽叶、甜无籽枣和白糯米。我仿佛闻到了汤锅里飘着的粽子的香味。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俩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今年的端午节我过的别开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再次到来,高老师让我们也来包一下粽子,让我们也体会体会这种气氛。我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一些糯米和红枣。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组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诺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粽子就要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一开始包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团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长时间。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无比!

在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劳的果实。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清晨,淅沥小雨给早行的人们送了来点点凉意,洗去了翠绿艾蒿上的灰尘,送来了是独属于端午的那份清香。

一大早,我就被奶奶忙活的声音吵醒,起床拉开窗帘,空气平滑的进入胸腔,呼吸着天空的余味,带来清透的寒凉。门外屋蓬下,奶奶早已备好了糯米甜豆盛在大木盆里,粽叶在水池里浸泡。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笑说:“起来啦?快去洗漱洗漱。”

洗漱过后,我搬了把小凳子坐在奶奶旁边,从篮子里抽了一片粽叶,卷成圆锥状。盛好糯米压实后递给奶奶—没办法,每次我给粽子“上盖”时,要么糯米露出来,要么粽叶被扎破。看着奶奶手法迅速地包好一个粽子扎上棉线,我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尝试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不一会儿大家都起床了,小孩儿们盛糯米,大人们扎线,也算是“各司其职”。伴着飘飞的细雨,粽子包好了。

洗锅,烧火,粽子下锅。噼哩啪啦,树枝在燃烧。亮堂堂的火焰把奶奶的脸照得亮堂堂的。我能听到锅中水咕嘟咕嘟的欢唱。

粽子还没煮熟,搬把椅子做到院前,几只母鸡在雨中漫步,雨滴溅起地上的沙土,鸡啄着沙土。

粽子出锅,配着绿豆汤,就当早饭吃。糯米团白嫩晶莹,蜜枣甜度刚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谈论着自家即将升学的孩子们未来的.学业,我们就专心吃粽子,时不时分享着吃到两颗蜜枣的喜悦。还拣一个稍小一点的粽子给还没断奶的小狗吃。

吃桃子,吃豆子,分黄鸡蛋装五彩绳边的小袋兜里,这些可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个早晨,我们伴着细雨度过,丝毫没用减却节日的气息。这个端午,一丝清香飘进千千万万户家中,飘进万万千千人们的心底。

又是一年粽飘香初中作文

曾几何时,那些曾经滋养过我青葱岁月的往事已背景模糊,如时光的青藤,已在秋风中老去。故乡五月的雨却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底涌现,然后窜升到我的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

故乡的五月,绿肥红瘦。山林中的野果、田野里的野菜,曾满足过我们多少张馋馋的小嘴,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时像一泓清泉淡淡漫过我心间的,是那浸润着母亲味道的从童年一路飘来的粽子的清香。

从我记事起,端午节包粽子是母亲必须做的事,不管农事有多忙,家里的景况有多不好,端午节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早早的起床做完当天必须做的农活,然后,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用的材料。糯米是自家种的,粒粒晶莹饱满,香糯爽滑,回味绵长;棕叶是新采摘的,我家房屋后面长满了一丛丛的粽叶,五月的雨把它们洗得格外的清翠、鲜嫩,刚采摘下来时,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难忘;包裹粽子的绳子是父亲早就准备好的,那是从棕树上割下来的当年刚发芽长起来的嫩黄的棕芯,撕去中间的茎,晾干水分,韧性十足,是包棕子最好的绳子。

在我们兄妹慢慢长大后,洗粽叶就成了我们的工作。从井里打上一桶清水倒进一个大盆里,把粽叶放进去,用一张柔软的布把上面的脏东西洗干净,再用另一个盆里的水清洗一遍,然后一张一张的整齐地放进簸箕里。等我们洗完一堆粽叶后,直累得腰酸背痛腿发麻,这时才知道以前母亲一个人做时是多么的辛苦。等我们洗好棕叶后,母亲把头一天就泡在缸钵里的糯米捞出来沥干水分,就等奶奶的晚饭摆上桌,吃了饭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吃过晚饭,天已经渐渐黑了,母亲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一起后,首先把一条长凳竖起来,用一根木棍挑起粽芯横放在凳子上,粽芯从高处掉下来就好捆粽子了;然后母亲端来一条矮一点的凳子坐下,把粽叶和糯米放在顺手的一边,开始包粽子,她先用两张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圆锥形,再将糯米用勺子舀进去,装满整个“圆锥”后,用筷子轻轻插几下,使糯米之间不留空隙,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不会松垮,煮的时候才没有米露出来。母亲把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包在上面,这时粽子上棱角分明,煞是好看,包粽子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是用粽芯把粽子捆起来,这道工序看似简单,简单得只见母亲两手一绕就把一个粽子捆得严严实实,一粒米也不会露出来,在我看来却是那么复杂,复杂得到今天我也没有学会。

在我看来那样繁杂的工序,母亲那双灵巧的双手做起来却如龙飞凤舞一般。我蹲在母亲身边,双手托着下巴,歪着头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轻轻上扬,眼角露出浅浅的笑容。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沁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面颊红润如花。母亲的手不停地翻飞,挂在棕芯上面的粽子越来越多,在淡淡的灯光中,母亲竟是那样的美丽,如一幅素美的画,永远留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

当粽子的香味飘满屋子时,已是清晨了,我们兄妹三人揉着睡意惺忪的双眼摇摇晃晃地来到厨房,一夜未眠的母亲已将一大锅粽子煮得满屋飘香,待我们洗漱完毕后,母亲已将粽子从锅里捞起来放到饭桌上,粽子的清香争先恐后地往鼻孔里钻。我们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大的,用拇指对准一个角轻轻往下按,捆粽子的绳子一下就掉了下来,剥开粽叶,轻轻咬上一口,便觉芳香四溢、满口生津、唇齿留香,这个除了糯米和粽叶的完美结合、再也没有添加任何辅料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粽子,它的香甜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深处,母亲包粽子时那优美的姿势如一幅珍贵的画定格在我童年的梦中,温情满满,清晰如昨。

现在居住的城市里,离端午节还有好些天,超市里、市场上早已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香的、甜的、肉的、素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的还被商家包装成精美的礼品盒,成为送礼的佳品,我也曾赶时髦买过各种口味的粽子,却总也吃不出母亲包的粽子的清香。

年复一年,母亲总要从老家包几提粽子,用文火慢慢熬煮一晚上,天一亮就从乡下赶车给我们兄妹送来,粽子还是那粽子,清香还是那清香,不同的是母亲一天一天的衰老了,两鬓已斑白,步履已蹒跚。

这粽子淡淡的清香,如一首温馨而渺远的歌,从童年一路飘来,飘成我记忆深处永不消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清香,它是母亲的味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