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粽飘香(汇总15篇)

时间:2023-12-03 21:55:38 作者:念青松

优秀作文是通过用词精准、结构紧凑、表达流畅等手法,使文章达到较高的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路。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榆钱簌簌落,铺满了一地的吉祥。

槐花穗穗沉,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昨日还满树嫩绿的洋槐,今日已挂满了串串的白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也让人思绪飞扬、忆念悠长。

那年的这月,槐花也是这样的繁这样的香。你我携着手漫步在树荫的路上,深嗅着让人神怡飘逸的清馨,禁不住想伸手掐下一穗洁白的碎花,当指尖触摸到花穗的那一刹,槐花怡人的馨香,让我沉醉在了这星光淡淡的梦幻之乡。

那年的这月,一树树的槐花坠满了枝头,一串串的花蕊伴着清爽的微风微荡。你我坐在楼前的青石板条上,嗅着清馨的花香,默默地望着漆黑的天堑,虽说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有些寒凉,心里却荡漾着花的芬芳。

那年的这月,我去了遥远的南疆,遍野的杜鹃与山茶在绚丽地开放,我却堕入了迷茫。或许是我没有看到槐花的洁媚,也没有嗅到槐花淡淡的清香,或许是那年的这月让人无法遗忘,或许是那年的这月让人牵肚挂肠。

今年的这月,槐花又飘香,我独自伫立在我们漫步过的地方,你却去了何方?

五月的天空上,大雪又纷纷扬扬,可是你写下的书笺,想悄悄地告诉我,你别来无恙,我在雪絮中寻找着你的信笺,一片一片,顷刻间我已经分不清哪朵是雪花,哪朵是槐花,映入眼眸的是天的茫茫、地的茫茫。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出得超市步入居民区的林荫小径,一位敦实魁梧、衣着讲究的中年男士,正揪着一根长长的槐枝掐槐花呢。身边是一个帅气文雅的年轻小伙,兜着一个塑料袋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把一把的花蕾投进袋子。只要瞟一眼俩人的长相,便可断定,那是一对父子,一对对生活颇有激情的父与子。我禁不住停下脚步把目光投向展示旺盛生命的槐树,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的枝条仿佛翡翠似的吸人眼球,嫩叶丛中绣着一串串珍珠般大小的乳白色花蕾,把一树碧绿装点得妩媚而动人。我没有去惊动他们,轻轻绕过去径直而去。

继续在通往家的大街小巷里穿梭,留意着身边一棵又一棵的槐树,我的眼睛没有骗我,的确,槐香四月醉芳菲的季节来临了。想必,故乡的槐花也正在绽枝吧?那是怎样的一种热烈?怎样的一种曼妙?生命那头的故乡,从初春时节的杏花吐蕊到暮春时节的梧桐花盈枝,最亮丽的要数槐花了。也只有槐花盛开的日子,我才会淋漓酣畅地沉醉在春的神韵里真真切切地感受什么才叫春眠不觉晓。故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庄,五六十户人家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缘于左邻右舍间隔距离畅阔,好多“不速之客”便随心所欲地择地落户了,如杨树、桃树、杏树、枣树,尤其是槐树,竟然成了小村香火颇旺的大家族。坡坡梁梁,山山峁峁,沟沟壑壑,随处可见槐树的身影。当百花凋谢,榆钱柳絮疯狂曼舞的日子,槐树炫耀生命力的时刻到了,看吧,漫山遍野,村里村外,如云雾翻滚,似海浪奔腾,抑或又是飞瀑垂宇,那磅礴的气势,那恢弘的阵容,不能不让人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画面。如果你置身于门前庭院蓊郁茏葱郁的槐树下,那垂挂在枝头的静雅花束,在煦风中婆娑,酷似精巧的铃铛在心情摇曳,颇富诗情画意。

踏着如血的残阳把本来不重的书包扔进家门,小伙伴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疯疯癫癫地跑向槐树。男孩子手提长长的铁钩猴子般爬上高高的树杈,一枝一枝地把缀满槐花的嫩枝扔在地上,我们这些天生爱美的山里女孩子,你给我往头上别,我给你往头上插,有时还编成花环戴在颈上。唱呀,跳呀,童谣里散发着清新甜润的槐香。男孩子就不同了,看我们打扮得有模有样尽情欢快着,坐在树上一边品尝槐花,一边欣赏表演,直到夜幕降临,男孩子的背心,衣兜揣着满满的槐花,我们才吃着、说着、乐着向家跑去。

春夏交替的日子,槐花是餐桌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早上,左邻右舍的老老小小,端着或白或黑的粗瓷大碗扎成堆儿,金灿灿的玉米粥上堆着小山似的凉拌槐花菜,尽管食材相同,但不同人家槐花菜的味道不同,大家你尝我的,我尝你的,嘴里还不停地啧啧称赞着。中午,农田里忙碌了一个上午的男男女女收工归来,小院里一桌槐花美餐早已散发着浓浓的香味了,槐花饺子,槐花饱子,槐花窝头,槐花饼、槐花卤……坐在小马扎上品着野味十足的槐花佳肴,一家人兴致盎然地聊着农家田事,好不温馨!饺子、饱子是庄户人少见的稀罕美食,邻里之间自然是你送他,他送你,品鲜尝味的。那时的母亲最擅长做槐花饺子,用自己家母鸡生的草鸡蛋和槐花调成馅包的饺子,别提有多独特了。第一拨煮熟的饺子母亲一准是吩咐我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再给孤孤单单的王伯伯送一碗,才会轮到我吃的。王奶奶的槐花烹饪手艺却是槐花加上些许槐叶、玉米面和佐料搅拌起来上火焖蒸,蒸出的食物黄中有白,白中带绿,酥酥的,软软的,蘸着小葱辣椒,即使是吃过山珍海味的人也会爱不释碗的。

又到槐花飘香时,满城无处不飞花,而我的心依旧醉在故乡的槐香里……。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时

生活每一天都在延续,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乐章。有的人在忙碌中错过了美丽的风景,有的人即使在忙碌中也会驻足欣赏这如诗画卷,我想我应该属于第一种人吧!

这是我进入初三的第四周,在这二十多天里我每天都在题海中遨游,每天对我来说都做着重复的动作。唉,何时是个头啊!

这些日子,我发现自己忽视了很多东西,最为严重的是我竟然对这个美丽的季节熟视无睹。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从教学楼后的小花园边踯躅而行,走到了那条回字长廊上,忽然一缕桂花的幽香扑鼻而来,我猛的吸了一口气,好像要把这种馥郁的香气全部吞咽下去。哦,“八月桂花遍地开”,好一个秋天!我抬头望了望天空,天依旧是那么湛蓝;云彩也依旧是那样的洁白,好似一群群雪白的绵羊在天边徜徉,忍不住使人想要扑上去抚摩一番。我继续往前走着,桂花的香味愈发浓烈,只见一簇簇桂花树正长得茂盛,翠绿的叶片中夹着无数米粒大小嫩黄色的小花。它们好似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向人们嬉笑着报告着秋的到来。我小声地它们说:“谢谢你们哟,让我感到了秋的醇香!”此刻,我忘记了烦恼,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桂花的世界,都是桂花的芬香。

生活对于一个无暇审美的人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的。无休止的作业使人沉溺其中,我们仿佛难以自拔。但我们在忙碌之际,不妨抽出一些时间,为我们的生活寻找一份小小的欢娱,让大自然的花朵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我想天高云淡,桂花飘香,更能让我们埋头读书,催人奋发向上。

我的学习从此就在这桂花氤氲的校园里插上飞翔的翅膀,翱翔云天。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清爽的夏风拂面而来,温温柔柔,周围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气,轻吸一口气,甜到心底;再深吸一口,这香气便浸入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带来别样的欣喜和舒畅。

放眼望去,楼下成行的洋槐挂满了白色的风铃,一串串,一层层,洁白如雪,温婉似玉。伴随着清风,好似一群群蝴蝶翩然起舞。

朝霞似锦,花香为伴,我开心地做好早餐,回屋招呼儿子起床。

小家伙一改往日的慵懒,已然自己醒来,看着我进来,躬身坐起,忽又仰靠在床头,挑起长长的睫毛,伸出莲藕般的小胳膊一下子环住了我的脖子,宝石般的黑眼睛注视着我:“妈妈,节日快乐!”

透过窗子放眼望去,洁白的槐花如雪般,在绿叶间快乐地盛开着。再看那满身皱纹的老槐树,它在春天里默默地酝酿着蓓蕾,精心地孕育,耐心地守护。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

又一次漫步在这丹桂飘香,沁人心脾的路。伴着染着几分深绿的枯叶落下,突兀的色彩展出达芬奇的嘴角。三年的身影点缀在画家墨盘无法晕开的星霜秋池中。

初秋,怒放,初见俏皮地挂在枝梢上的桂。免不了泛起那些许的憧憬与担忧,直到残余的畏惧被那温馨的笑缓缓漾开,一个个笔直的身影伫立在日的鞭笞下,一棵棵溢满了勃勃生机的幼苗在不断地汲取着养分。

标准的姿势,洪亮的。

口号。

声全部都代表着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青春。尽管雨落倾盆,雨,恋人般地润湿我们的衣装,但以热情如火的心不断搏击着,传递着永不停息的力量。在风雨中磨难,在风雨在跌倒,又在风雨在爬起,在风雨在前进。曳着纹状的黑空竭尽全力也掩不住光照星宇的勇气。

雨杂着汗的结晶,随着丝丝缕缕的发流入口中淡淡咸的感觉,作为努力的结果催放了心之蔷薇的幽然绽开。在雨中绽放,在雨中怒放,在雨中展示无以伦比的力量。黄白相间的纸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仲秋,美艳,再见缠绵地吻着枝梢上的桂。毅然,毋庸置疑,时光已磨去我们身上的傲气却无法磨尽我们身上的傲骨;逝去的我们的年少桀骜,却造就了吾生命之成熟;消去初时的青涩,却嵌上淡淡沧桑的味道。

由相知到相识,再由相知到相遇。一次击掌,捶捶拳头,倚在栏杆上。指指点点这个人,又七嘴八舌地唠叨唠叨那个人,亦或是倚老卖老地感到物是人非的悲伤。

或许是被当初的精神感动了,或许是被搞笑的腔调逗乐了,都是相视一眼,神情愉悦,默契地闭上了眼,合上音,以一种轻轻掩着悲寂悄悄朝着操场方向投去一缕视线,似乎祈祷着什么。

新的路程,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依旧的欢声笑语,依旧的活力四射,依旧的和蔼可亲。尽其秋雨秋风愁煞入,无畏窗内煦如春。仅其世间多寂寥,长叹黄泉情相随,善哉,何哉?虽一声一词一句寒暄,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

是成长了吗?是坚强了吗?不尽然,前途茫茫,虽然孤独却不无助,弯月孤星泪,暮云疏影情。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散文

哲人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以为意,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也许吧,只有在这个时节,我才能意识到时光的匆匆。去年今日要三五个朋友在树下畅谈人生和未来,可以说是不亦乐乎。而今又是槐花飘香的时节,虽然那些朋友如今都不在身边,但是去年的情景却依旧历历在目,一如发生在昨日。

我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一个村庄,我不敢说我的家乡盛产槐树,但是我可以说在我的家乡槐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树。每年槐树开花的时节,我们的村庄就像是被淹没在花的海洋中一样,一到落花的时候,颇有些桃花源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意境。比起这样的景象我更喜欢的是槐花盛开时给我们村庄带来的清香。我的童年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而那清香的感觉也就成为了我童年罄香的回忆。那种淡淡的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总之每当闻到那味道我都会莫名的兴奋。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去摘那宝塔似的成串的花瓣来吃,我们是不吃那花瓣的,只吃那花的心儿,当你将一粒放在口中咀嚼,你会感到丝丝的甜意,咀嚼后你的口中除了有甜甜的感觉,还有一种清新,我认为那效果一定比吃“绿箭”来的更真实自然,更有韵致。我想那些无比逍遥的神仙如果知道人间有这么好的东西,也应该纷纷下凡一尝这人间的美味吧!

在我们的家乡,用槐花酿造的槐花蜜是公认的极品。这种蜜不但蜜质清冽而且喝道口中是满嘴的清新感觉。它不会像用菜花酿的蜜一样有一种菜的味道。而如今我到了这个地方来,知道用槐花洗干净后揉碎和面做饼,却又是诱人的美味。

前几天晚自习结束后,走在校园的路上,突然嗅到一阵阵的清香,心中突然的兴奋起来。四处张望才看到原来是槐花开了。那些美丽的白色的玲珑小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挂上了枝头。嗅到这诱人的香味,真的还有再去摘花吃的冲动。

上次在图书馆借完书后,我一个人在二楼的大厅的休息椅上静静地坐着,看着开得绚烂的槐花,嗅着清香的花香,想着我的亲人和朋友,想着家乡的槐花盛开,想着又有一群孩子在怀揣着未来的梦想在咀嚼着槐花......我心里是欣喜和欣慰。

最后我醉了......为了这绚烂的花开......为了这个槐花飘香的时节.......

又是一年粽飘香初中作文

好香啊!妈妈你在煮什么?”那是我第一次闻到粽子的气味,从客厅跑到厨房里,扒拉着妈妈手里的活问妈妈,妈妈俯身轻声对我说:“是粽子,小时候你可喜欢吃了,你不记得啦?”

原先小时候的我,早已吃过了这飘着叶子清香的食物了,却因为年幼无知,没有把其纳入气味清单里进行认知,当我开始对其进行认知时,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粽子的味道是特殊的叶子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当然,这已经是离家上学之后才明了的事情了,过去对粽子的味道,都是对粽叶的感受。

父母带着我去摘过几次粽叶,是在乡下的田地边上,长着一簇簇看起来和田边其它野草没有太大区别的叶子,要说区别,区别或许在它们比其它野草的叶子要大许多,够放得下一掬糯米,也够包粽子的人将糯米严严实实包裹在其中。也就是这看起来不怎样起眼的叶子,将我们平常会吃到的糯米变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状的粽子,每当端午节来临之时,直接咬下去,或拌白糖,或拌其它的佐料,成为了节日必吃的食物。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是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亦是要祭奠屈原的节日。小时候是跟着父母去屈子文化园祭奠屈原,之后长大了一些,是自我背着书包骑着单车去那里祭奠屈原,总是能够拿出纸笔在那里写下一些给屈原的话。

又是一年粽飘香,闻着厨房里飘来的妈妈在煮的粽子香,回忆将我带出去好远,好远。我又重新看见第一次闻到粽子气味的自我,看见那个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去田边摘粽叶的自我,看见每年从学校赶回来过端午节的自我,也看见带着纸笔去屈子文化园里祭奠屈原的自我。她们和着粽子的香气,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

又是一年粽飘香的散文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各大超市早就有粽子卖了,广告都打得热火朝天的,什么口味的都有。可是不知为什么自己还是没有一点过节的感觉,倒是特别想念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

那时候很少有卖现成的粽子和粽叶的,总是春天竹笋脱衣时,大人就会拿端午粽子诱惑小孩子,让我们去捡笋叶。那时为了端午能吃上香香的粽子,我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总是中午不睡觉,悄悄地去别人家的竹林捡笋叶。

端午节终于让我们盼来了,总是前几天都兴奋得不得了。老妈总是头一天就把米泡上,然后把笋叶也泡上。看到盆里的米总是忍不住去用手摸摸,好象看到的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忍不住口水都要流出来。呵呵。然后老妈总是在闲下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把粽子包好的,第二天起来时就能看到锅里早已煮好的粽子和鸡蛋,还有大蒜……激动地端起老妈早已剥好的粽子,一口咬下去,那个心里高兴就别提了,远远比现在吃得满汉全席都够味!

给老妈打电话,问今年包不包粽子?老妈说:你们都不回来,我和你老爸去买几个吃就行了,不包了。呵呵,现在真是方便,什么都有得卖了,就是乡下也是这样了。可是为什么还是特想念小时候的情景呢?为什么现在过节再也没有那时的心情了呢?虽说都把端午纳入法定节日了。

又是一年粽飘香初中作文

曾几何时,那些曾经滋养过我青葱岁月的往事已背景模糊,如时光的青藤,已在秋风中老去。故乡五月的雨却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底涌现,然后窜升到我的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

故乡的五月,绿肥红瘦。山林中的野果、田野里的野菜,曾满足过我们多少张馋馋的小嘴,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时像一泓清泉淡淡漫过我心间的,是那浸润着母亲味道的从童年一路飘来的粽子的清香。

从我记事起,端午节包粽子是母亲必须做的事,不管农事有多忙,家里的景况有多不好,端午节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早早的起床做完当天必须做的农活,然后,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用的材料。糯米是自家种的,粒粒晶莹饱满,香糯爽滑,回味绵长;棕叶是新采摘的,我家房屋后面长满了一丛丛的粽叶,五月的雨把它们洗得格外的清翠、鲜嫩,刚采摘下来时,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难忘;包裹粽子的绳子是父亲早就准备好的,那是从棕树上割下来的当年刚发芽长起来的嫩黄的棕芯,撕去中间的茎,晾干水分,韧性十足,是包棕子最好的绳子。

在我们兄妹慢慢长大后,洗粽叶就成了我们的工作。从井里打上一桶清水倒进一个大盆里,把粽叶放进去,用一张柔软的布把上面的脏东西洗干净,再用另一个盆里的水清洗一遍,然后一张一张的整齐地放进簸箕里。等我们洗完一堆粽叶后,直累得腰酸背痛腿发麻,这时才知道以前母亲一个人做时是多么的辛苦。等我们洗好棕叶后,母亲把头一天就泡在缸钵里的糯米捞出来沥干水分,就等奶奶的晚饭摆上桌,吃了饭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吃过晚饭,天已经渐渐黑了,母亲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一起后,首先把一条长凳竖起来,用一根木棍挑起粽芯横放在凳子上,粽芯从高处掉下来就好捆粽子了;然后母亲端来一条矮一点的凳子坐下,把粽叶和糯米放在顺手的一边,开始包粽子,她先用两张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圆锥形,再将糯米用勺子舀进去,装满整个“圆锥”后,用筷子轻轻插几下,使糯米之间不留空隙,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不会松垮,煮的时候才没有米露出来。母亲把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包在上面,这时粽子上棱角分明,煞是好看,包粽子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是用粽芯把粽子捆起来,这道工序看似简单,简单得只见母亲两手一绕就把一个粽子捆得严严实实,一粒米也不会露出来,在我看来却是那么复杂,复杂得到今天我也没有学会。

在我看来那样繁杂的工序,母亲那双灵巧的双手做起来却如龙飞凤舞一般。我蹲在母亲身边,双手托着下巴,歪着头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轻轻上扬,眼角露出浅浅的笑容。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沁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面颊红润如花。母亲的手不停地翻飞,挂在棕芯上面的粽子越来越多,在淡淡的灯光中,母亲竟是那样的美丽,如一幅素美的画,永远留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

当粽子的香味飘满屋子时,已是清晨了,我们兄妹三人揉着睡意惺忪的双眼摇摇晃晃地来到厨房,一夜未眠的母亲已将一大锅粽子煮得满屋飘香,待我们洗漱完毕后,母亲已将粽子从锅里捞起来放到饭桌上,粽子的清香争先恐后地往鼻孔里钻。我们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大的,用拇指对准一个角轻轻往下按,捆粽子的绳子一下就掉了下来,剥开粽叶,轻轻咬上一口,便觉芳香四溢、满口生津、唇齿留香,这个除了糯米和粽叶的完美结合、再也没有添加任何辅料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粽子,它的香甜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深处,母亲包粽子时那优美的姿势如一幅珍贵的画定格在我童年的梦中,温情满满,清晰如昨。

现在居住的城市里,离端午节还有好些天,超市里、市场上早已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香的、甜的、肉的、素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的还被商家包装成精美的礼品盒,成为送礼的佳品,我也曾赶时髦买过各种口味的粽子,却总也吃不出母亲包的粽子的清香。

年复一年,母亲总要从老家包几提粽子,用文火慢慢熬煮一晚上,天一亮就从乡下赶车给我们兄妹送来,粽子还是那粽子,清香还是那清香,不同的是母亲一天一天的衰老了,两鬓已斑白,步履已蹒跚。

这粽子淡淡的清香,如一首温馨而渺远的歌,从童年一路飘来,飘成我记忆深处永不消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清香,它是母亲的味道。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读完儿歌和民谣,我把郭晓彤脖子上带着的香包拿到讲台上,问孩子们:“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这样的香包啊?”

“想!”孩子们瞪大了眼睛。

看着幻灯片,给孩子叙述了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小手也不禁比划着,心形的香包新鲜出炉了。

因为没有事先准备,所以要孩子们回家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做香包。

希望孩子们的这个端午节会印记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并开出美丽的花来。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我原以为,幸福只有在新华字典或百度上才能搜到,原来,幸福就是一家三口拿着粽子站在岸畔看龙舟。

打开那扇铁脱落的大门,一座六十年的老房子,黑瓦青砖,古旧的园子里,圆木桌,一把晚清的雕花椅。

浓浓的粽香,伴着记忆,过滤了所有的喧嚣和尘埃,贪恋这个清晨,徐徐的风,传出几年前的铁轨,载我飘向远方,婆娑成影,只待空去。

很久没有回来,这里的生活用俩个字可以形容:简单……曾经以为它的简单,我离开了这个地方,而如今似有所悟,其实简单是一种境界。

顺着香味,进了屋,看到一个矮小的驼背,弓着身子,敏捷的做着粽馅儿,手舞足蹈。“外婆!”我放下行李,顿时觉得找了一种归真的情愫。老人神采奕奕。

儿时喜欢趴在葡萄树下听外婆摇着蒲扇讲故事,外婆坐在那把晚清的雕花椅上,神态自若,不减当年风采,外婆以前是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贵族气质,谁也没想到,她会选择与爷爷清平的生活在一起。

(一)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

由于左倾错误,艰难的岁月,似乎吃粮食也成问题的时代,外公特地稍人在城里买了粽子,连夜赶路,走了十里地,外婆说我品的不是粽子,是甜蜜的爱情……说着咧开嘴笑了,我才发现,原来外婆的牙齿已经光荣下岗了,她现在还能吃粽子吧?原来,爱情不是拉二胡瞎扯来的,而是山路走来的。

(二)结婚,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一枚戒指套住了一个家庭。年轻时,一起漂泊奋斗的俩个人,相互依靠,不离不弃,携手并进。幸福就是习惯另一个人的坏习惯,而不是黑人在黑夜里捉乌鸦般遥不可及。

(三)生子,乡情不变,乡音不改,香味不断!

看龙舟、沐龙须水、吃粽子,缅怀屈子、偷闲出游,选择端午节,出游肇庆古城,自然是奔着粽子之王--裹蒸粽而去,一家三口,特地在广东看龙舟,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蜜蜜的粽子香,幸福的味道……我原以为,幸福只有在新华字典或百度上才能搜到,原来,幸福就是一家三口拿着粽子站在岸畔看龙舟。

(四)最浪漫的事,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入口甘美。外婆与外公年轻的时候去过湖州,她说既不清了那边好像有个古色古香的乌镇,简单纯朴的民风,小桥流水,青石布衣,那种感觉,就像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甜在嘴上,美在心里。

外公和外婆把他们的爱包在粽子里,他们的爱情就像包在粽子里的馅儿,外形简单纯朴,打开后不偏不倚,不离不弃,入味甘甜。

青青子叶,卷起浓浓的爱意,散发淡淡的幸福,品出纯纯的味道……。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俩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今年的端午节我过的别开生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再次到来,高老师让我们也来包一下粽子,让我们也体会体会这种气氛。我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一些糯米和红枣。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组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诺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而包粽子就要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一开始包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多角形,就是揉成了一团球了。

包好一些就可以煮啦,可煮粽子要等很长时间。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拨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啦!咬一口,美味无比!

在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劳的果实。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今天中午,我走在路上,隐隐约约闻到一阵竹叶和糯米的香味,这时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

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妈妈早已买好了粽叶,看到我回来了,叫我和她一起刷粽叶。首先,把两片粽叶的正面对起来,揉一揉。在冲洗一下就行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刷完了。

来到厨房,准备包粽子。事先准备好糯米、白糖、棉线等配料。妈妈在手上放上一片粽叶,放进糯米、红枣等东西,再用手卷好,一层一层翠绿的粽叶在妈妈的手里娴熟的来回折转,用细线三绕两绕把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美观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边包一边数,马上就包完了。

开始煮粽子了,锅里的水早已沸腾,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屋子里就飘出了香甜的气味。粽子熟了,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把粽叶一层层剥开,看到红白相间的糯米露出,口水也早已流出来了。撒上一层糖,美美的咬上一口。哎呀!香香甜甜的,真好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了吧!妈妈则在一旁不断的提醒我:“慢点吃,别噎着!”

从这次包粽子中,我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辛苦和对子女那深深的爱。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五月里我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到了端午家里总是会有做粽子。记得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平时吃不到粽子,也总是到端午妈妈才会给做一些。记得当时端午的时候,家里有了苇叶,然后家里就用糯米加蜜枣放进苇叶当中,然后包起来进入蒸笼里蒸熟。

记得当时家里包的粽子我最喜欢吃了,糯米很软很香,粽子当中还有一颗大蜜枣在等着自己。当时一家人会在端午节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就着肉羹汤(箬山当地知名小吃)吃。

时间匆匆忙忙到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粽子不再是端午节才有的食物了。基本上想吃就可以包起来吃,而且想吃什么馅的都可以有。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平时吃粽子跟端午节吃粽子的气氛与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我还是更愿意在端午吃粽子,眼看今年现在已经到了四月,再没过多久我们就会步入五月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闻到香喷喷的粽子香气。

“五月端午粽飘香,我心依然向往之”好诗好诗!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这一天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妈妈让我在端午节的时候挨家挨户吃粽子,打糕。

我们坐车来到外婆家,在很远的地方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跑进外婆家的厨房,亲切地叫了“外婆”。我匆忙抓住刚从锅里出来的一个粽子吃了。剥红豆叶,沾棉花糖,一口咬下来,红豆的香气和糯米相结合,充满了红豆粽子的味道。

我等不及要撕掉第二张粽子了。好像第一个粽子没有满足我。我又咬了一大口,在肉进肚子之前闻到了培根的味道。啊~真香。我感慨万千。又像饿狼一样吃完了第二个粽子。

我咽下嘴里的粽子,顺手又第三次……。

过了一会儿,肚子鼓起来,妈妈问我吃了什么,我回答了三个粽子。妈妈的表情简直是又爱又恨我。她说“:”“傻瓜,粽子糯米做的,不能吃太多,糯米鼓的,吃两个就够了。她宠爱我的头发,爱惜地说话。

我躺在床上闻着外面的饺子,为什么不闭嘴,啊~粽子真好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