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

时间:2023-08-09 07:15:28 作者:李Y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一

我班民族幼儿较多,汉语基础也没有,所以上课时我会比较慢的教幼儿,等他们熟悉了小动物的名字后才开始进行情感教育。我园室外活动场地有限不是每天都能在外面让幼儿活动,所以在教室我也会安排些活动,所以上课时游戏会让他们动起来。

1、会说小动物的名称。

2、喜爱小动物并愿意保护小动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会说小动物的名称。

小动物(小猫,小狗,牛,羊)图卡,小动物视频,小动物头饰。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身边的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说它们的汉语名称。

二、教授新知

1、老师先给你们播放一段视频,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请小朋友和老师学说(看着视频老师教幼儿跟说)。

3、随机指小动物,全体幼儿来说。

4、请学的快的幼儿站起来说。

5、分组说。

三、小游戏

1、开火车。

2、看谁跑的对。

a、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在地上画四个大圆,每个前面圆摆个椅子背对圆,椅背上贴上小动物图卡,幼儿带头饰,老师说到什么小动物,带相应小动物头饰的幼儿就跑到贴有相应小动图卡的圆内,跑错了的小朋友自己选择表演节目表演。(并请汉族幼儿示范)。

b、请民族和汉族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我班幼儿是民族学生居多,有部分幼儿不爱说话,特别是在学习汉语时更如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个别指导,直到他们愿意主动学习,现在他们已经愿意参与并积极主动的来活动了。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二

1、初步认识小乌龟,了解感知乌龟的外形特征。

2、通过饲养、喂食、模仿乌龟爬,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3、愿意照料小乌龟,有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认识乌龟。

一、介绍小乌龟,引发幼儿对乌龟的兴趣。

(出示乌龟):今天,有个小客人要来和我们做朋友,我们看看是谁呀?

二、自由讨论,介绍乌龟。

你们喜欢乌龟吗?谁在家里饲养过小乌龟,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三、观察、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1、分组观察、探索。

仔细看看桌上的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么走路的?鼓励幼儿学一学,并引导幼儿用小棍轻轻拨弄小乌龟,观察小乌龟的反应。

2、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小乌龟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将食物放在玻璃缸里喂乌龟吃,引导幼儿观察乌龟进食。

3、了解乌龟游的习性。

小朋友,你知道乌龟除了会走,还会在水里做什么呢?

教师倒一些水在玻璃缸里,让幼儿观察乌龟游水,并带领幼儿模仿乌龟游泳。

四、送乌龟回自然角。

1、你喜欢小乌龟吗?你想怎样做呢?

2、使幼知道乌龟是我们的好朋友,启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并带领幼儿一起送小动物回家(放在自然角)。

五、音乐欣赏《小乌龟》。

1、小乌龟真有趣,刚才,我们看见乌龟爬和乌龟游,你知道小乌龟还会爬山坡呢!

2、教师随着音乐表演唱《小乌龟》,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模仿小乌龟爬,并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在教室里走动。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三

1、认识几种小动物,掌握相应的名词及和几种小动物动作有关的动词。

2、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说完整的语句绿色的草地长长的鼻子。

背景图片一幅,添加图片(大象、皮球、蚂蚁)按故事内容设制。

1、老师出示背景图;“这个地方真漂亮呀,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大象,开始讲故事。老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的把故事讲一遍。

2、老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谁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地上?(一只大象)。“扑――”,大象用什么喷出了红皮球?(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呀飞落在哪里了?(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碰见了谁?(小刺猬)红皮球掉在哪里了?(水里),看见谁在水里?(蚂蚁)。小蚂蚁得救了吗?(得救了),他怎么做的?(爬上了红皮球)。谁把皮球勾上来了?(大象)。

3、引导幼儿比较大小:看看图中谁比谁大?(大象比红皮球大,红皮球比蚂蚁大)。谁最大?(大象)。谁最小?(蚂蚁)。

4、老师用提问的方法小结:一只大象来到哪里,(绿色的草地上),学说完整句“绿色的草地”。他的鼻子怎么把红皮球弄出来的?学说语句“长长的鼻子”。红皮球飞到哪里,又滚到哪里,最后掉到哪里?谁在水里喊?他怎么样了?谁救了他?大象又怎么救了小蚂蚁呢?故事最后是怎么说的?老师在请小朋友回答的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5、老师再完整的复述一次故事

老师在日常活动中适当引导孩子用已学到的新词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如大象用鼻子喷皮球,还有什么可以喷东西呢?让他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巩固已已经掌握的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附:故事“大象、皮球和蚂蚁”

一只大象来到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扑――”,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一个红皮球喷了出去。红皮球飞呀飞!“砰――”,红皮球落在山坡上。红皮球滚呀滚呀!“咚 ――”,红皮球掉进河里。“救命呀!”一只蚂蚁在水面上挣扎。小蚂蚁爬上了红皮球。大象正好从河边经过,他用长长的鼻子把球勾上河岸。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四

为扎实做好我校新型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指示要求,制定方案如下。

初定3月x日,具体开学时间,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以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教育局部署安排,提前向社会公布。

(一)人员组成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成 员:全体中层干部

(二)主要职责

7.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提醒广大师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规定,服从当地社区(街道、乡镇)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依法接受疾病防控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测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提前告知具体开学时间。正式开学前,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就延迟开学具体时间(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后另行通知),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并告知学生家长提前三天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的,要暂缓返校。

3.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

4.做好假期疫情信息统计。准确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在确定开学日期前三日内,通知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填报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

5.抓好重点师生摸排工作。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动态,对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开展摸排工作,做好详细的信息统计,每天跟踪询问核查相关师生身体心理及情绪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摸排了解掌握的情况,按照医学观察要求,对仍然需要在家留置观察学生,通知其暂缓返校。

6.准备好应急物资与场所。教务处根据需要,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负责在医务室附近安排设立一间发热隔离观察室。

7.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在市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

8.严密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后勤部门联系有资质机构对饮用水、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安全,为师生返校做好准备。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五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孩子对水则怀有及其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每次盥洗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之一。我们紧紧抓住幼儿爱水,爱玩水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和认识水的活动,把孩子们无意识的戏水引导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认识探索过程,提高了了幼儿的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二)基本活动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六

1.了解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

2.观察小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会主动访问小学生,自己提问,了解小学生活动的有关情况。

活动准备:

1.与附近小学联系好参观事宜。重点看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课。

1.引发幼儿参观小学的愿望。

(1)谈话:还有一学期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将要到哪里学习呢?

(2)启发幼儿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小学的内容。

访问时要注意什么? 2.组织幼儿参观前的谈话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向幼儿提供帮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访问操场上的老师,了解个场所的用途。

(3)组织观看小学生上课。

(4)鼓励幼儿访问下课的小学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采访表上。

3.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参观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谁帮助了呢?解决了什么问题?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七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

3、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1)准备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头饰若干

(2)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玩具各一个

(3)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字卡大小各一

(1)教师利用到农场参观的形式导入活动并让幼儿演唱歌曲《在农场里》。

(2)逐一出示则四种小动物玩具后,教师请幼儿找出小鸡、小鸭的小猫、小狗的字卡请他们认读,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3)看字卡做动作: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4)结合当前的形势,给幼儿讲解讲卫生的意义及重要性。利用儿歌的形式教育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小鸡叫叽叽叽,叫我经常剪指甲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别忘擦鼻涕小猫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脸洗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5)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四、听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

做模仿动作走出教室。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开展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还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了解常见的动物名称、特征和习性,认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动物,使幼儿喜欢小动物,并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幼儿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内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在活动进行中穿插幼儿喜欢的各种模仿动作、音乐游戏、律动等,既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又让幼儿在玩中得到了知识。由于是小班的幼儿,在介绍他们喜欢的动物时,孩子们的声音不够响亮,还有点拘束,不能完全放开。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八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良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活动:观察水的形状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能学生汇报。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2、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状?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

学生说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状。

3、实验证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状。(老师演示将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学生观察水的形状。)

(教师板书: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5、(课件出示练习)如果我们把水倒入一面容器中,水会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书中画出水的形状。

6、出示装了水的塑料袋,用手挤压,感知水有一定体积。

生:不能

师:这说明水占据了手掌之间的空间,也就是水有一定体积。(板书:水有一定的体积)

三、讨论学习:自然界中哪里有水,(结合课本插图讨论后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区角设计八:套戒指

目标:练习5以内的数物对应。

材料:海绵纸制成的手印、废旧橡皮泥盒,纸制“小戒指”。

玩法:按照手指上的数字,从纸杯中取出相应的“小戒指”套入手指。

提示:可以先易后难,投放手指上打洞的手印,进行相应操作;再可以增加难度既按照数字又按照手掌颜色进行套戒指。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九

1、通过活动使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愉快地认识自己的性别。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力,使幼儿能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讲话。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木偶、镜子、各种有趣的物品。

2、男孩、女孩贴绒教具。

3、红、绿色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发现自己)

(出示木偶娃娃露露)星期天,露露一边走一边把泡泡糖吹的像皮球一样大,神气极了。小鸡对露露说:“别吹了,走路要当心!”露露说:“不理你!”小白兔看见了,对她说:“别吹了,小心摔跤!”露露说:“不要你管!”哎呦,露露的头撞到树上了。正吹着的泡泡碰破了,露露感到头上火辣辣地疼。她连忙跑回家照镜子。哎呀!头上撞了一个大大的包。露露又急又痛,对着镜子大哭起来。“别哭了!好孩子以后要注意保护自己!”一阵亲切的声音传来。谁在说话呢?噢,原来是镜子。”自己是谁?“露露忙问。”自己嘛,请你对着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露露真的对着镜子照起来。

二、镜子游戏(认识自己)

1、教室里放着许多有趣的物品,请幼儿找找。教师提问:

(1)、这些有趣的东西是什么?

(2)、你们拿镜子照照看,镜子里有谁?叫什么名字?然后告诉老师,同时向老师介绍你自己。

2、请幼儿照大镜子,照清楚,然后说说自己身上有什么。(讲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镜中有几个你。

教师小结:在镜子里,只能找到一个自己,因为没有人和“我”完全一样。我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两个好朋友一起照镜子,相互讲讲彼此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虽然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也有共同点(让幼儿说出共同的地方)。

(三)、操作练习(接受自己的性别,区分男孩和女孩)

1、交朋友

班上来了许多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男孩女孩的贴绒教具)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但他们需要知道你是女孩还是男孩。请幼儿分别讲出自己的性别,然后到前面找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同的贴绒娃娃交朋友。

2、找朋友

在众多的纸片中,找出“男孩”贴在绿色纸上,“女孩”贴在红色之上。

(四)、老师依次走到每个孩子面前,请男孩和老师握手,女孩和老师拥抱。

幼儿认识疫情方案教案中班篇十

l、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__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活动准备:

l、大的身体挂图

2、“我”的练习卡、__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步骤: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给每人发一张练习卡和一张照片,并根据自己照片的形态画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8、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协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装饰墙壁,把幼儿完成的练习卡张贴在作品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