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 母亲中华经典诗歌(通用8篇)

时间:2023-10-03 16:56:16 作者:字海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 母亲中华经典诗歌(通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一

小时候

我常常对你说

等我长大后会孝敬你的

可我在长大后

却远离了你

回家的日子越来越短

次数也越来越少

每一次走时都说

我有空就会回来看你

却总是有这个那个回不来理由

一次一次的推迟

我成熟了

你却已老去

只有岁月在你脸上满布的划痕

见证了你所历过的沧桑

走过的坎坷

但我

仍然有所谓的理由

少回去看你

虽然你每次说

我很好,你工作要紧

从你每次不自觉的'唠叨中

能知道你内心的渴望

和你每次的依依不舍送我出

站立着眼送着我远去身影中

更看出你的想法

那就是

企盼我

常回家看看……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二

1.《秋风辞送梁生》

年代:明作者:陶安

凉飙荡平野,远送宾鸿翔。

萧萧西北来,草木忽变黄。

不惜草木衰,寒入客子裳。

晓窗凋鬓影,夜堂摇烛光。

值此素节宴,令人怀故乡。

援琴赋将归,苦雨菊有芳。

盼望扫积阴,下土见太阳。

明当吹羽翰,高飞戾穹苍。

2.《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奉献致政裴秘监》

年代:唐作者:皮日休

何胤本征士,高情动天地。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4.《明堂诗》

年代:汉作者:班固

于昭明堂。

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

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

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

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

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

允怀多福。

5.《别周记室》

年代:隋作者:王胄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路悽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三

唐朝时期,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而苏州是唐东南地区的州,地方事务繁杂。

白居易上任后为了处理繁重的郡务,谢绝了所有的宴请,一心处理政务,很快就熟悉当地的情况,整顿吏治。

要知道,白居易在分司东都时曾是多么地沉溺于饮酒与音乐,但是在苏州刺史任上这一切的消遣都让位于正事了。

因为他认为自己生来笨拙,只有靠勤奋才能来弥补。

白居易在苏州任上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他以民为本,政省刑宽,使得苏州人民获得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实惠,深受州民的爱戴。

所以当他两袖清风地经水路离开苏州时,勤劳纯朴的苏州人民夹岸相送。呈现出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的`依依难舍的盛大感人场面。

勤能补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四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朝代:唐代

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五

深夜——

下着细雨

撑着伞

行在街头的姑娘

披了黑发

轻轻地

哼着淡淡的曲子

穿过岔路口

走进了小巷

撑着伞彳亍的姑娘

在雨的深出

又悄悄地

——出现

穿过众人

在下着雨的街头

——徘徊

我走近这位姑娘

在朦胧的夜色里

不敢抬眼瞧她

我不敢说:

姑娘——

她忧愁、或者哀伤

在没有行人的街头

静静地

踱着步子

仍唱着优美的曲儿

下着雨

在静谧的街头

我遇上了

这位幽闲的姑娘

她披了黝黑的长发

行走在路灯下

朝我略微点了点头

可没有向我问好

我停住了脚步

瞧着她苗条的'身材

而没有语言

雨继续下着

姑娘——她

行远了

走进了雨的深出

那身影

还有曲子

渐渐地

渐渐地溶入了雨夜

我站在街道上

朦胧的细雨里

默默地

默默地朝着

雨的深出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六

作者: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辛亥元夕

作者: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折桂令·元宵

作者: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作者:向子諲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液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台城路·上元

作者:纳兰性德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韶光忒贱。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迎春歌

作者: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春节看花市

作者: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已酉新正

作者: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迎春·律转鸿钧佳气同

作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凤城新年词

作者: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七

南北朝的时候,河南考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江淹。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当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这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公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一个办法。

公明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报道篇八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满怀豪情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我们无限喜悦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们的”迎新年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拉开了帷幕。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品经典,共迎佳节,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将给我们奉上了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参加演出的同学们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辉煌篇章,穿越《国风》,回溯《离骚》,激荡先秦诸子,飞扬魏晋风流,滔滔唐诗宋词,潺潺汉赋元曲,巍巍明清小说,煌煌现代诗篇。江山代代经典出,尽领风骚万万年。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你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你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还可以使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论语》字字珠玑,教你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你学修身齐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告诉我们怎样立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你享受阅读的兴趣,还能让你慢慢参悟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高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作为中学生,肩负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家更应该自觉地用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优良传统熔铸品格,奠基人生。今天的活动,并不是我们经典诵读的结束,而是一个开端,希望经典诵读的朗朗书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我们的早读时间,在我们校园里赢过永远响亮!

今天我们在这里,带着对经典诗文的虔诚,恪守那份纯净,用我们真挚的情感去触摸历史的心跳,去体味人间的平凡和感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开始一次诗文的诵读和感悟,开始一次情感的回溯和体验,去感受民族文化的激励和自豪,共同传递人间之大爱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