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入心工作总结(模板5篇)

时间:2023-09-20 09:59:19 作者:梦幻泡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篇一

八月下旬,按照我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的要求,我满怀激情地走上了去往村里的路上,这次走访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又是一次挑战,历时一个多月,感受颇深。这次走访,看似简单,但任务极重。要全面准确的了解农民群众最真的基本情况和最实的愿望与呼声,了解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转眼间,活动开展已经有一个多月,回顾一个多月的走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顶着风,冒着雨,流过汗,挨家挨户的与农民以交心谈心的方式进行走访。一个月下来,我收获挺多,我们听到了群众的笑声和怨声,群众也从面无表情到热情交流,从不理解我们到欢迎、支持和信任我们。同时我也有很多体会:

一、农村在家的老年人偏多。走访中,我去的每家中大部分是与老年人交谈,见到的年轻人不多。年轻人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在市里做些杂活。老年人一般以种田地为主,各种惠农政策都得到了落实,但有的老年人年老体弱,无任何经济来源,他们认为给家庭中带来负担,老年人无任何补助,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我们很体谅他们的心情。

二、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走访中,有许多家庭因病因残等原因,导致家庭非常贫穷,有些老年人无人在身边照料,房屋破旧,看到这种落后的面貌,心里很难过。了解情况,走访完后,我为困难户捐款捐衣服,想用一点实际行动来温暖他们的心,当然,这不是根本,我力所能及的想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应该多走近农民,倾听他们的心声。作为一名村官,应该多走访、多调研,与群众交流、倾听他们心中的疾苦,把他们当作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很多群众非常感动我们这次的亲近,即使不能解决问题,能听听他们心中的话,他们认为也是一种关心和在乎,会对生活充满希望。

四、应该多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村干部加强学习很重要。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城建、土管、计生、村级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才能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建设督导、民主制度监督、矛盾纠纷化解、富民强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开展农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拓展新思路,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改变落后的面貌,走农村致富之路。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篇二

转眼间,到基层工作一年有余了。一年来,在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本人在许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次组织部组织青年干部笔谈,是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关心,本人深受鼓舞,借此机会,结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精神的新要求,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联系自己一年来的实践,向组织上汇报一下自己在对青年干部如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历史重任方面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政治路线确定后,目标和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就取决于干部路线,取决于有没有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本人认为,青年干部成长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些新思想、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从何而来?只有通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来。

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有那么一股蓬勃朝气,那么一股冲劲、闯劲。决不能年纪不大,却暮气沉沉。现在工作发展很快,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本人在抓社区党建工作时,没有停留在老一套上,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开展活动。虽说一开始有些同志感到增加了工作量,但坚持一年下来,看到了明显成效,这样就抓住了机遇,快人一拍。其次要克服自满思想。

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第三要克服畏难情绪。有的同志在工作中看到问题,往往畏首畏尾,停滞不前。这种消极的思想情绪是要不得的。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 当然在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还要注意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借鉴他人新鲜经验与结合本地实际的关系。

三要牢记宗旨,坚持服务群众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应该说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但也有一少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浮躁。比如,有的工作浮于表面,喜欢大轰大鸣,热闹非凡,却政绩平平,面貌依旧;有的急功近利,搞一些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为后人考虑,竭泽而渔;有的不愿意吃苦,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十分反感的,是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格格不入的。

我认为牢记宗旨、服务群众,首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党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我们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些观念要在我们的头脑中安家落户。其次,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我们的衣食、权力,都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第三,要诚心诚意办实事。服务群众要出自真心,要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崇高追求。为群众服务要脚踏实地,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要始终用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来检验我们的工作。到街道后,我直接面临大量有这样那样困难和问题的居民,我经常耐心倾听他们呼声,对他们的要求合理的、能办的,我总是积极为其协调,我也能经常到社区居民中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真心诚意地为他们着想,所以现在很多老党员、居民都说:伍书记正直、正派、正气,这是对我的极大鼓舞,我将永远心怀群众,真心诚意为社区的建设而努力工作。

姓名:

2016年5月30日

“发展上水平 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提出的贯穿2012年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贯彻落实该项工作所组织的“大走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发展和民生是开展这一活动的两大主题,根据全市及我局的工作实际和工作要求,我在完成好此项工作同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深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本领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作为一名下基层活动干部,要想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不断学习、深刻领悟党和政府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积极拓宽知识面、全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为做好基层的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发展上水平 干部下基层”就是要机关干部深入群众、身体力行的模范工程,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并以高度的使命感深入群众,为全市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下基层、进企业、访农家,基层一线是个大熔炉,是群

众开辟的最火热、最丰富、最生动的课堂。上好这堂课对于自身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要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原则,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工作落实。同时要借此学习机会,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作风正则-民心顺、作风正则干部强、作风正则事业兴”,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要按照“快、实、细、新”的要求,超前想工作,快速抓落实。要通过细化目标,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收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同时,还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攻坚克难中,真正形成优良作风,使工作作风适应大发展的新形势需要。

三、选准工作方法,切实掌握民情民-意民需。

关干部到驻村(户)干部的转变;二是转变方式,要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介入;三是转变-态度,要以谦虚谨慎、甘当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为百姓谋发展,百姓才会信任我们。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篇三

作为一个现代城市人,大多数人们都很少有机会去乡村或者农村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有很多人每年都会选择到乡村旅游度假,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乡村文化和生活是通过下乡入户这样的方式去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认识乡村的人和事。下乡入户不仅是体验当地文化、生活和礼俗传统的最好方式,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乡村的艰辛和发现自己的心灵之旅。

二、感悟-厚望良心,跟人相处

下乡入户,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当地的风俗和文化,所以在朋友的引荐下,我选择了一位当地的长辈做我的入户引导员。每天早晨,我都会在她家的门前等着,然后和她一起去周围的农家,熟悉这个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发现当地的人非常友好和热情,他们喜欢无条件地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不计较得失,充满了村民之间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我在城市里无法领略到的。

三、心得-勤俭持家,艰苦创业

在我下乡入户的过程中,感慨最多的是乡村里的人们勤劳、持家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们深深地懂得一个古话:蹦跶出来的、粗心大意的脾气带不来好事,也解决不了难题。在乡村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果园和花园,他们是用一份勤劳和持家的心态来守护这份田园生活。另外,一些村民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创业来充实生活和实现梦想,这种精神更是令人钦佩。

四、感慨-保护环境,珍视特色

在我深入了解当地环境的时候,发现当地的保护意识非常得到大力实施,他们在当地兴建了一些特色消费场所,如生态旅游和农庄消费。这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还为外来游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游览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来这里游玩。同时,保护着这里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为打造文化精品和历史名片,发展旅游事业,闯出新天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体验生活,厚植情感

通过这次下乡入户的经历,我不仅学习和了解到了当地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还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人们的精神态度和乡土文化的魅力。这些东西深刻地植根于我的心中,也令我更关注当地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结交了许多当地的老师傅和好朋友,这些人成为了我生活中宝贵的情感财富和宝藏,让我更深的明白,有很多人和事可以让我们探险,去发现和体验,给予我们更多的灵魂慰藉和心底安慰。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篇四

在中国,下乡入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动实践活动。它旨在让城市居民走出城市,到农村去,了解农村的生活、情况和需要,在大力支持农村建设,加强城乡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增进社会团结和公民意识,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我们不仅能够带去关心和温暖,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取深深感受和启示。

第二段:个人入户情况和感受

我参加的此次下乡入户活动,我们被安排到了一个简陋的小村庄。在到达小村庄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太阳下的热土,土地上生长着厚厚的绿色作物,小村庄周围是一片田野。我们走进村庄,被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此处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村庄的大部分信息。这个地方的风景美丽,人们热情友好,虽然生活简单但是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使我感到深深感叹。

第三段:对农村生活的新认识

之前,我对农村生活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居住环境简陋,生活水平落后,这些都是我之前对农村的最初认识。但在这次下乡入户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树立这些旧观念有多么错误。与此相反,我看到了村民们的善良和热情;虽然生活简单,他们依然凭着勤劳和汗水支持家庭。

第四段:思考城乡差距,呼吁城乡融合

虽然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城市化的社会,城市对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城乡差距,珍惜农村的土地和资源,关注农村的社会问题,调整城乡的关系,有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让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融合,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活环境。这是社会中全民共同努力的事业。

第五段:总结体验并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下乡入户活动,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看到了农民家庭的真实情况;我意识到了在我的生活中,我有时候会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但是,我也认识到了参加此类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这次经历只是短暂的,但这将一直留在我心中,成为我未来人生中发生改变的一个记忆点。同时,我将会努力为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作出自己的努力,为追求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入户入心工作总结篇五

通过和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各村的基本情况、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及村“两委”领导班子发挥作用的情况,特别是对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发展经济的愿望及想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了解到农牧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部分农牧民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的座谈会、民情恳谈会及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村工作的环境与我们办公室有着天壤之别,对做好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工作的繁杂无序、基层村干部的艰辛和不容易、农牧民的困苦,真正了解到农牧民的心声,与农牧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要做好农村工作,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甘于吃苦耐劳、乐于无私奉献的思想准备,只有伏下身子用真情实感去对待农牧民,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坐到门洞炕头,只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间,才能得到广大农牧民的信赖和支持,带领农牧民共同脱贫致富。这次“大走访”活动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锻炼提高,对进一步做好今后自身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