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15:26:20 作者:ZS文王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优秀8篇)

开场白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建立共鸣和联系的重要方式。怎样才能把握总结的核心要点,让它变得有条理和易于理解?让我和你分享一些技巧。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一

1、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估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三。

教学方法

引导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引入

小明家到学校有504米,约是()米。我校二年级有288人,约是()人。养鸡场昨天收蛋192个,约是()个。电风扇售价235元,约是()元。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二(3)班这个月收集牛奶纸盒情况。出示统计表:

收集牛奶纸盒情况

第一周195个

第二周328个

第三周217个

第四周286个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出示:这个月大约一共收集了几个牛奶纸盒?

列式:195+328+217+286=

独立进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汇报讨论结果。

(1)老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2)老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

3、师:那么二年级6个班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那么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能收集多少个?

全校学生在一个月里能收集这么多的牛奶纸盒,你有什么想法呢?

4、书上p98例5。

(1)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汇报时说说估算过程。

(2)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那么大约再收集几个,又可以送一次了?学生集体交流。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计: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约收集了几个?

二(1)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出估算的过程和想法。

2、练习二十第5题。

四、小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二

一、填空

1、测量重量的单位有()()等。

2、1千克=()克。

3、观察天平,指针指向正中,此时天平平衡,表明左右两端的重量()。

4、鸭梨150(),南瓜4(),排球450(),一包方便面100。

5、在()里填上,或=。

2千克()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二、判断。

1、3千克糖和3000克糖一样重。()

2、一个大西瓜重20克。()

3、一瓶牛奶重200克。()

4、一辆卡车的载重为50千克。()

5、要想知道东西的轻重可以用秤去称。()

6、小刚体重18克。()

7、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8、门高2千克。()

三、应用题。

1、一棵白菜2千克,每千克2元,买一棵白菜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鸭子3千克,每千克8元,买一只鸭子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一棵白菜,一只鸭子一共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三

一、下面是五年级1班女生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单位:米)

2.52.352.573.052.832.52.83

2.922.452.802.52.623.102.60

根据这些成绩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算出平均成绩。

五年级1班女生跳远成绩统计表

成绩2.4米以下2.4~2.69米2.7~3米3米以上

人数

根据这个统计表填空:

(1)这个班女生跳远成绩()范围最多。

(2)这个班女生跳远最好成绩是()。

(3)这个班女生跳远成绩的中位数是(),众数是(),平均成绩是()。

二、李老师―收集国内邮票和国外邮票的数量如下表。

20

国内邮票462830324050

国外邮票302220181816

(1)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哪一年两种邮票所收集的数量相差最少?

(2)简单分析两种邮票收集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1)班21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23262928323435413331

252731363724312926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

四、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个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甲:9.5109.39.59.69.59.49.59.29.5

乙:109108.39.89.5109.88.7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五、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

员工总经理副总经理总门经理普通员工

人数12532

月工资/元8000600040002500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六、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

12345678910

李欣152155158160157159162165165167

刘云153154159155160164158162160165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最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问题。

七、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如下统计图。

(1)椐根统计图,你能判断明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五一”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八、某地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23456789101112

a758062455342384635323730

b304038424543463942504352

(1)哪种品牌彩电全年总销最高?

(3)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九、下面是五年级两个班的12名队员平时50m短跑训练的.平均成绩(单位:秒)

一班:8.88.28.48.58.68.48.38.18.38.58.68.7

二班:8.58.38.48.58.38.48.38.48.58.48.48.4

(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十、某地区1980~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如下图年示。

(1)每年人均食品支出各占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

(2)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第六单元测试的部分答案:

一、

成绩2.4米以下2.4~2.69米2.7~3米3米以上

人数1742

(1)2.4~2.69米(3)3.10米(4)2.612.52.69

二、(2)相差最少

三、(1)中位数30众数31

(2)9人

四、(1)甲:中位数是9.5,众数是9.5平均数是9.5;

乙:中位数是9.8,众数是10,平均数是9.5.

五、(1)平均数是3000,众数是2500,中位数是2500。

(2)众数最能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一般水平。

六、(1)第1天相差1次,第10天相差2次。

八、(1)a品牌销量高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四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口诀,背诵口诀:

(1)师与生对练。

(2)生与生对练。

二、练习设计。

1、24页第一题,利用已学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小明买的物品及价格。

(2)提问:你能区分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体育用品吗?

(3)指名学生说。

(4)提问: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5)指名学生说。

2、24页第2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24页第3题。

(1)看图说图意。

(2)怎样选出冠军?

(3)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4、25页第4题。

游戏。

5、25页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3×3=9(元)

5×3=15(元)

8×2=16(元)

课题机动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1、熟练运用口诀。

1、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目标

二、基本练习。

说说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举例子说明。

1、2~5乘法口诀。

2、表内计算。

3、根据图画提问。

4、解决问题。

5、估算。

三、巩固练习。

1、补充口诀。

二五()四十六

三九()()三得九

五七()()五二十

2、看口诀写算式。

五六三十四九三十六

()()

()()

3、口算。

2×5=8×5=

9×4=4×7=

3×6=6×2=

4、一个盘子装4个苹果,5个盘子装几个苹果?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五

一、找规律填空。

1.(),(),68,(),()

2.5,7,9,(),(),(),17,19

3.

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五、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3,4,5,6()(2)2,5,7,9()

7,8,9,10()1,3,5,7()

1,3,2,3()2,4,6,8()

1,2,3,4()5,7,9,1l()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3.(拓展题)在六组横格中涂画出不同规律的图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宣,议,纷,鼠,荡,习,惯,眯”等9个生字,积累“宣布,议论纷纷,习惯,叫苦连天、郑重”等词语,能在老师指导下重点描摹并记忆“惯”。

2、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读出不同动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任何事不要只从自己考虑,要想想别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荡、鼠、纷”的读音,掌握“惯”的笔顺,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习惯”等词语的意思。

2、在朗读中懂得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示图:(狮子)说说对狮子的印象。(威严、万兽)

2、朗读狮子说的话,读中理解“宣布”。

出示句子:“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师:有一天,狮子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谁能正确地帮狮子读一下?

(这里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宣布”:读正确??声音响亮??读出语气。“宣布”可做成词卡,引导学生关注。)

师:狮子可是万兽,谁能把他说话时威风、神气的样子读出来?(出示停顿符号)

(抽生读――师评――生读――齐读)

3、揭示课题,认识双引号、省略号,了解书写规范。

(2)田字格内板书课题:24、“从现在开始……”

(3)师:你觉得这课的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部分生字正音,。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随机正音:“郑重、藤条”(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4、交流:有哪些小动物轮流当了万兽?(猫头鹰袋鼠猴子“鼠”正音)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课文2、3小节

过渡:猫头鹰、袋鼠先后上任了,他们俩分别宣布了什么命令呢?

1、请同学们读课文2、3小节,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并要求读正确: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3、理解:他俩要大家干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宣布?(他俩想让大家都照着他们的习惯来过日子。)随机教学“惯”。(重点指导“惯”的右上部分)

(这里教学时,紧扣“习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

4、借助停顿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5、听了他俩的话,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再读课文2、3小节,圈划相关词语。

6、交流

7、结合语境,练习说话,理解“议论纷纷”

(1)是呀,猫头鹰大王下了命令,让动物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伙儿听了议论纷纷,会说些什么呀?(自由议论,理解“纷纷”的意思。)

(2)四人小组分角色演一演。

例如: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小羊说:“;小公鸡说:“;小猫说:“”。

(这里要求学生能结合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惯来发表议论)

9、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得本领。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练习说话)大家一定会……叫苦连天。

(二)模仿课文,练习说话

(先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惯,如:住在树上,好吃松果,总是跳着前进,有时连蹦带跳,再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第4、5小节

过渡:难怪到了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上任了,大家还一直担心着呢!

1、插入引读课文相关句子“……”,注意读出担心的语气。

2、没想到小猴却说(出示:“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1)出示停顿记号,指导长句的朗读。

(2)引读句子,“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理解:同样是下令,为什么大伙儿的反应不一样?

(因为小猴子会关心别人,懂得尊重别人,能为他人着想,做任何事情不要只从自己考虑,要想想别人的感受……)

4、齐读狮子的话。

师:狮子大王也跟小朋友们的意见一样,选能为别人着想的小猴当大王。

狮子大王要郑重宣布命令了!喜欢做大王的小朋友们都可以站起来读一读!

四、小结并抄写句子

1、是啊,小猴子之所以当上了万兽,就是因为它懂得??出示句子:

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2、抄写句子(注意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

指导“尊”的书写。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七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试卷篇八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3、3465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6”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

4、100里面有()十,一千里面有()百,10个一是()。

5、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和(),差是()。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位上是几就读()千;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7、比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8、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9、用2个0和2个7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10、2个千、5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

二、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二十()三千零九()起千零五十()

五千一百()九个百和六个一()三个一和八个千()

一个数千位和十位都是6,个位上是5个一,其它位上一个也没有,这个数是()。

三、读出下面各数:

270()9002()6800()

3060()5052()2740()

10000()3486()

四、判断: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2、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3、七千零九写作:7009()

4、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大。()

5、用5、6、0、3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6305。()

6、最高位是万位的数它是五位数,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7、只读一个零的数是末尾有0的数。()

五、比较大小:

1、3922931020120030503505986985

99910001000100124682460

2、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21321032013012989

六、应用题:

1、食品商店运进的鸭蛋比鸡蛋多8箱,运进15箱鸡蛋。运进鸡蛋和鸭蛋多少箱?

2、小文买文具盒用去3元,买了5个练习本,每本4角钱,一共用去多少钱?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