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实用7篇)

时间:2023-10-03 07:15:25 作者:笔舞 最新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实用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一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明的个性。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认真理解这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讨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然后,根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二

1.分析画面内容,能较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

2.积极参加活动,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不能轻易相信别人,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故事图片两张,狐狸表情图两张,狐狸图片一张。

2.故事动画。

3.字卡:口水直流、得意。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你们瞧,谁来了?关于狐狸你知道些什么呢?狐狸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呢?

2.小结:狐狸很聪明,但是它却用它的聪明去干了些坏事,所以我们都觉得它是一只狡猾的小动物。

(二)观察狐狸的两种表情,猜测发生什么事情。

1.出示表情一:

问题一:狐狸怎么了?(很馋,淌口水,口水直流……)

2.出示表情二:

教师:狐狸又怎样了?这是什么表情?(很得意,很神气)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你看它那眯着眼睛,张着嘴巴,扭着身体的得意样子,肯定是干什么坏事得逞了。我们也来学一学它的得意样。

(三)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图片内容。

1.教师:狐狸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遇到什么事情了?

2.出示两幅肉位置变化的图片。

教师:这儿还有两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3.教师:画上都有什么?画上说了些什么?

4.教师:你觉得狐狸的这两种表情分别跟哪幅画有关呢?为什么?

(因为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它非常想吃,所以谗的口水直流。)

(因为狐狸得到了肉,所以狐狸非常得意。)

5.教师:那狐狸是怎么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呢?你们来猜一猜。

(你是这么猜的,那其他小朋友呢?那你们觉得狐狸还会想什么馊主意?你说的很清楚,我们一下子都听懂了。)

(四)完整欣赏故事,总结寓言的中心思想。

1.教师:小朋友刚才猜了那么多的办法,那寓言故事里狐狸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狐狸到底是怎么来骗乌鸦嘴里的肉的呢?

3.学说故事中狐狸的对话。

(1)再次倾听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寓言里的狐狸是怎么说的呀?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学一学。“你好呀,乌鸦夫人,您今天可真漂亮,简直跟老鹰一样美,我还没有听过你的声音,但我相信你唱起歌来一定比谁都好听!”

(2)个别幼儿学说。

教师:谁来学一学?(你学的真棒,把狐狸的身体姿态也表演出来了。)

(3)集体学说。

教师: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最好把狐狸的`样子也表演出来好吗?

4.教师:那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你说的真好,乌鸦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5.总结: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能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呢?(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以请朋友、老师、爸爸妈妈来帮忙。)

(五)续编故事,大胆讲述。

1.教师:又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狐狸看到了,又想很多办法来骗乌鸦的肉,乌鸦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却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扮演乌鸦,一个扮演狐狸,你们来试一试?记住狐狸想办法来骗的时候,乌鸦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那块肉哦!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你们的好办法是什么呢?(请幼儿来讲述(表演)自己的办法。)

4.教师: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了很多办法,那我们回去把你们的办法讲给别的小朋友听好吗?那跟客人老师再见!

在区域活动继续续编故事,并能讲述给同伴听。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三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讲评幼儿教案情况。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四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和动作形象地进行表现。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创造性讲述。

3、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五

1、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通过模仿、表演乌鸦和狐狸的语言、动作、表情,明白乌鸦上当的原因是喜欢听好话。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六

1.观察动物表情,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学会完整地编出符合图意的故事情节。

2.扩展幼儿思路,学习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发展幼儿的操作力、想象力和语表达力。

3.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的习惯。

;配乐音讲述磁带一盘;供幼儿讲述的图片及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2.课前已有到小河边观察倒影的经验。

一、模仿狐狸的三种表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一天,有只狐狸不知什么原因,它的表情发生了三种变化,哪三种变化呢?请看老师的表演。师表演滴口水、很得意、垂头丧气,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如滴口水、口水直流、很得意、很神气、垂头丧气、灰溜溜、无精打采)。

师:狐狸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看看到底遇到什么事情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内容。

1.出示三幅表情图及肉位置变化的图片,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表达出现三种表情的原因。

提问:狐狸为什么一会儿掉口水,一会儿很得意。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呢?引导幼儿互相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

2.引导幼儿理解重点、难点。

提问:狐狸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又是怎样夺回狐狸嘴里的肉的呢?

为化解难点,启发提示:

(1)这块肉在乌鸦的嘴里,狐狸要得到这块肉,必须使乌鸦怎样?(启发幼儿想出使乌鸦嘴巴张开)怎样才能使乌鸦开口呢?你认为它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想出乌鸦开口的多种句子。)

(2)乌鸦失去了肉,心情怎样?它会怎样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得到这块肉的?出示图片三提示幼儿。

三、引导幼儿编出合乎意图的故事情节。

1.人手一份操作卡片幼儿自由编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述。

3.听录音示范进述。要求幼儿在仔细原清楚录音里是怎样讲的。

4.师生共同讨论讲述思路。幼儿按照以下讲述思路重新整理故事。

(1)什么时间,狐狸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它的'表情怎样?会怎样想?

(2)它是怎样得到乌鸦嘴里这块肉的?它得到肉的表情怎样?乌鸦失去肉的心情怎样?

(3)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夺回这块肉的?狐狸失去了肉又是怎样的?

四、表演故事:

1.老师讲述故事,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幼儿三人一组协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讲,一人扮演乌鸦,一人扮演狐狸。

五、扩展幼儿思路,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师:这只狡猾的狐狸以后还会遇见谁呢?它会怎样想,怎么说呢?别的动物相信它吗?结果会怎样呢?请想好的小朋友用画画出来,画好后按我们刚学的乌鸦和狐狸的讲述方法编一个好听的故事,找个朋友讲讲。幼儿绘画,自编故事,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最后,请1-2名想象独特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指导他们用连贯的语句表达,但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述思路。

六、结束:

鼓励幼儿把编得故事讲给小、中班的弟弟、妹妹听。幼儿出教室,自找伙伴讲故事。

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一等奖篇七

(1) 能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连贯清楚地语言大胆表述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的运用动作、语言表现故事内容。

(3) 丰富词汇:得意。

1、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2、《狐狸和乌鸦》课件 、故事动画;音乐《去郊游》《小乌鸦爱妈妈》

2、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

(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光听好话,以免上当受骗。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

6、 讲评幼儿教案情况。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