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五年级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09-23 20:01:58 作者:灵魂曲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五年级教案(优秀8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一

1.出示诗。读读作者的名字,杨万里。还记得他写的其他古诗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首描写孩子的诗。

2.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两小儿深深吸引了杨万里。自学古诗,自说意思,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诗人。

3.指读一二句。读准“篙”与“棹”,说说图上哪个是篙,哪个是棹,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做做“收”和“停”的动作。指读。

4.一船两小儿,普通渔民家,一撑篙,一划棹,本来也没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你倒说说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多么奇怪的收篙停棹。

6.为什么这样?读三四句,读懂了吗?说说。

7.怪生的意思?怎么读,最能读出杨万里恍然大悟,被孩子们的天真顽皮逗乐了的样子呢?指读。(老师仿佛看到杨万里,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老师似乎看到杨万里眯着眼睛,颔首微笑。老师觉得,你也很想成为这样的小孩子……)

8.你就是杨万里,你坐船过安仁,你看到了一船两小儿,你来读整首诗,你也来读。指读。如果说《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抓住疾走追蝶,写出童年的烂漫,那你说,《舟过安仁》抓住了什么情景?(无雨张伞,张伞使风)我说,杨万里,这么爱写儿童的事,肯定是羡慕儿童。你说羡慕的是什么?(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

9.背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二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三

1.童年是牧童无忧的笛声,童年是无雨张伞使风,童年是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再深情读这三首古诗词。

2.你最喜欢哪一首?是的,你最喜欢的哪一首里肯定有什么东西让你很动情,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或许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肯定有你难忘的场景,拿起笔,把你喜欢的那一首变成一片风景,一件小事,加上你的感想,变成一段小吧。

3.交流点评。

4.上网搜索辛弃疾的其他诗词,并搜一搜词牌名清平乐,看看还有哪些同类作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四

1.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以故乡元宵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讲述了自己儿时过元宵节时的情景。简略介绍了元宵节白天街上的场景,重点描写了夜晚过灯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文章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2.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介绍与描写,感受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4.教学突破点:

以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对故乡元宵节的描写,进一步理解感受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从而体会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五

一.教学内容:

练习《惟一的听众》

二.教学要求:

1.进行说话、阅读短文,积累词语练习、加标点练习和习作的训练。

2.学会9个生字及11个新词。

3.能用多音字组词,会适当地搭配词语。

4.知道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要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

6.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我”对老教授真诚帮助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演讲练习:

(一)从下面的几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演讲:

1.节约用水;

2.读书的苦与乐;

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4.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二)准备:

5分钟,可列提纲。

(三)要求:

1.发言要点清楚明白。

2.语句比较通顺连贯。

3.发言时间2分钟左右。

(四)选材:

健康、有意思、自己熟悉的事、有切身体会的来说。

(五)评价标准:

要像说话,不要背;说话的态度要自然大方;适当地加一些动作、手势使自己的讲述能吸引对方。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l.认真读短文,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我”把垃圾倒在离垃圾箱不远的地方,被爸爸发现了,经过爸爸的教育,“我”改正了错误的一件事。

2.读短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找出重点词语概括地说一说。(小组讨论)

犯懒、六神无主、暗暗发颤、羞愧、懊恼。

三.写出带有“千”和“百”的词语:

审题,看例子:千方百计

千锤百炼、千疮百孔、千奇百怪、千娇百媚等。

四.加标点符号:

答案:老师说:“你看过《西游记》吗?”“看过。”小华说,“孙悟空的本领真大,不但能变成人,还能驾云上天。我们如果也是孙悟空多好啊!”“可是,我们现在不仅能上天,还能登月球,比孙悟空的本领大多了!”老师说。

五.习作:

1)审题,看题目要求:先选择一张你的照片,或你和其他人的合影,然后根据照片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选材要求:可以照片为线索来写,也可选择与照片有关的值得回忆的人或事来写;还可以写照片后面的故事。不限于小学生活,不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

3)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

4)认真看照片,(当时发生的事或值得谈的人)

5)体裁:写想像文或写成纪实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2、学习透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学习从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学习从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朗读课文。

2、哪个自然段是讲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

1、启发谈话,提出要求。为什么说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是“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课文的分段,并说说每段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次战斗的任务是什么?把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点词句画下来。有读不懂的词句也画下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第一段。

4、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第二段。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第二段,想想我军是怎样潜伏的,把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点词句画下来,有读不懂的词句也画下来。

2、学生自学后提出自己画下来的重点词句或不懂的词句。

3、讨论第二段。

(1)“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2)战士们隐蔽得好,从哪儿可以看得出来?

六、自由朗读第一、二段。

七、布置作业。

1、把第一、二段中的生字组成词抄写两遍。

2、朗读后两段课文,想想“思考·练习”中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第一、二段。

2、提问:战士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潜伏的?要潜伏到什么时候?

二、学习第三段,理解第三段的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后,按上述思考题指名回答。

三、再学第三段,体会“我”的内心活动。

1、挂出抄写“思考·练习”二的小黑板,学生按题目要求阅读思考。

2、讨论交流。

(3)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把体会到的“我”的内心活动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把第三段和第一、二段联系起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1、学生按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阅读思考。

2、讨论交流。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可能是怎么想的?

(2)邱少云的内心活动,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把体会到的邱少云的内心活动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个“才”字说明了什么?

3、这次战斗,只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原因是什么?

4、课文最后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仅仅是忘不了那一天的日子吗?

5、齐读第四段。

六、布置作业。

1、将第三、四段中的生字,组成词每个抄写两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二、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再指名说说每段的段意,然后请学生把段意连起来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3、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三、练习背诵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2、同座试着背诵。

3、指名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

弄清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像电话能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指挥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

(迅速判断和处理信息)

(传递多种信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八

1.多幸福的农家生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指说词义。教师随机点拨。

3.小结:茅舍、小溪、青草,多清新优美的田园美景,翁媪醉酒舍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编笼溪中.小儿剥蓬溪头,寥寥几笔描画一派田园生活景象,给人和平安宁、自然朴素之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词人“醉”的原因吧!

4.积累自背,感情齐背本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