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宝宝在睡觉教案(精选10篇)

时间:2023-10-10 22:19:26 作者:QJ墨客 最新宝宝在睡觉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一

这节课的重点的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通过猜一猜藏起来的.数字,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字画等这些环节来完成目标。

在第一个猜数字的环节,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猜一些特别显眼的数字如0、8、7、4、1等,但数字5小朋友都把它猜成了是数字6,因为上面一部分是遮住没有出现的,所以这两个数字小朋友难免会猜错,但在小朋友说出原因后我没有及时地给予纠正,也没有将数字5和数字6进行比较,而是直接出示了答案,相信小朋友们也没有真正的弄清楚。

第二个环节给数字宝宝排队,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小朋友都排的很好,给这些数字排成不同的形状,可以请小朋友到了黑板面前来操作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三个环节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哪些数字宝宝,小朋友说得很出乎我的意料,小朋友都能积极开动脑筋,说得也很好,门牌、车牌、公交汽车、电话、手表、闹钟等。但是老师的回应还不够,没有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认同。

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欣赏数字画并找一找这幅画中有哪些数字,小朋友的操作速度不是很快,效果也并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这幅图画超出了小朋友现在的认知水平。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二

一年级的孩子好玩好动,节奏感强、情绪活泼的歌曲是他们的最爱,而《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长长的40分钟怎么让学生静下来感受歌曲的意境并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这首歌曲呢?“静静的夜”是本单元的主题,所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意境的基础上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妈妈的爱的感受真切但不具体、形象,所以在教学中我试着将形体动作带入歌曲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演唱中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样子,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从而做到温柔地、充满爱地演唱歌曲。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作中感受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的动,不是乱动、不是活泼地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的动作,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模仿妈妈在哄自己睡觉,创设一个宁静、安详的意境。有些调皮的'男生像往常一样兴奋地表演了起来,使劲地摇动手臂,打破了歌曲宁静的意境,为了保持学生欣赏的完整性,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们,而是轻声地说:“你的宝宝一定睡不着,瞧他多伤心!快点想办法,怎么为了让小宝宝快点睡着?”听了我的话,他们的动作马上轻柔了许多。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每个学生的动作都是那么轻柔。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3.通过打击乐器演奏的练习,进一步了解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强化三拍子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运用声势为歌曲伴奏,感受并表现出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声势为歌曲伴奏,并表现出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2.根据出示的图谱创作三拍子的节奏。

教学准备:

电脑、光盘、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听《摇篮曲》(舒伯特)两首

1.女声独唱

(1)第一次聆听:是几个人唱的?是什么人?

(2)介绍女声独唱

(3)介绍曲名以及作者“歌曲之王”舒伯特《摇篮曲》

2.女声合唱

(1)第一次聆听,说说自己的感觉

(2)简介歌曲,舒伯特及《摇篮曲的故事》

(3)演唱方式:女声合唱。

(4)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用“wu”哼唱旋律;

3.比较分析

(1)这两首《摇篮曲》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你更喜欢哪一种表现形式,为什么?

(4.总结《摇篮曲》的特点

速度

声音

跳跃有弹性

连贯抒情

情绪

雄壮有力

温柔甜蜜

节奏

行进感

摇摆感

二、学唱歌曲

师导语:听过了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

第一次聆听歌曲,静听

(1)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带给你什么感觉?

(2)听了这首歌,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种感觉?

第二次聆听,

间奏处引导学生左右摆动身体,歌唱部分模仿妈妈摇摇篮的动作感受歌曲。

(1)我们只是模仿妈妈的动作,并没有抱着孩子,可是妈妈就不一样了,她要长时间抱着宝宝,你想想,妈妈一定会觉得很,累!

(2)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熟悉歌词

(1)听老师跟音乐读词,关注歌词的顺序

(2)反复的时候引导学生整齐地朗读歌词,做到按照正确的顺序朗读(在读词的过程中了解跳跃反复记号,只要求生知道读词和演唱顺序即可)。

唱歌词

(1)跟琴轻声唱

(2)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指导

划旋律性引导学生发现,第三乐句的旋律性和前面两句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边划边唱,直到唱准。

(3)指名领唱、分组接唱

(4)一边律动一边完整演唱歌曲

6.打击乐伴奏

问:你觉得可以选择哪些打击乐器来演奏呢?

生:自由回答

老师出示演奏乐器和演奏图谱

(1)分组练习

(2)分组合奏

7.综合练习:唱、打击乐器伴奏、律动

三、总结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四

这个小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最初的构思来源是一本用数字画画的书,书中是用数字变出的各种图画。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特点,就意图设计一个有关认识数字1~5的活动。但是如果活动本身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有没有突出的地方,也显得比较简单,没有深层次的价值可以挖掘。紧接着发现一本有趣的科探书《视觉大发现》,其中有一本是关于校园迷宫的,一个大的数字周围有很多生活中的物品,这些物品的身上都隐藏着和这个数字相关的秘密,例如剪刀有两个孔,就和数字2在一起。这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把从简单的认识数字,引申到与生活中物品的数量相关的内容。为此,我构思了这个《数字宝宝找朋友》的集体活动。将小班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5的原有经验唤醒,并逐渐建构关于数数的新经验。

活动的大方向确定好了,那就要确定目标。翻阅了《指南》中的数学认知目标,其中有部分写道“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能手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为此,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也就逐渐明确,两条目标分别为:

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与量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兴趣。

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能用数字来表示,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以《指南》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可以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并以此来制定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并理清活动的重难点。

构思和目标都明确了,那么活动环节也就很顺利的呈现出来。本活动主要有四大环节,分别是:导入环节,藏起来的数字宝宝;感知数与量的对应,理解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方法;个别操作,帮数字宝宝找到朋友并送回家,发现很多物品都能用数字来表示,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这四个环节可以看出,本活动是有一定层次递进的,先是结合幼儿对数字的前期经验,进行一个捉迷藏的小游戏,并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然后在情境找朋友中让孩子发现数字与物体上某一个数量的对应,从而感知数与量。最后是同一个概念上的难度提升,让孩子发现生活中更多物品上也藏有和数字相关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开展下来,仔细思量,多少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

优点:活动价值较好,既可以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掌握目标,也可以讲本活动的内容延伸到区域游戏中,对幼儿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价值。环节很流畅,目标也明确,对幼儿的经验分析还算到位,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是有效和及时的。活动中准备的课件和教具比较适合幼儿观察和操作,提供的材料在难易程度上也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准备的都是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

不足:活动前期没能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工作,活动中缺少一些关键经验的唤醒,如数字宝宝要找什么样的物品做朋友,缺少一个关键环节,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个别操作的目的。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是层次不齐的,教师在面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时,缺少一些灵活的应对策略。在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更丰富一些,难易程度上也可以再调整,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有更多的接触点。最后,整个活动是否可以再设计的趣味性浓一点,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感知和理解数与量的关系。

以上是本人对自己设计和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的一些反思,倾听过的老师可以给我提点好的建议,谢谢!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五

在大班额集体教学中,幼儿获得的信息量大,智力碰撞的范围也较多,有利于教师及时关注和捕捉到大部分孩子的兴趣与需求,但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环境下进行行之有效的互动有很大的难度。作为教师,在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怎样引发幼儿与教师互动、自己怎样与幼儿互动、怎样互动更有效,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实践探究的课题。《指南》中数学目标提出:4—5岁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教师在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自己周围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

在具体教学中,玩一玩、说一说这个环节(猜想数字,激发兴趣,)教师出示ppt教学卡片(部分被遮挡)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也是复习的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只要能猜出数字即可,切忌用的时间过长,以免占用后面幼儿具体操作的时间。

在让幼儿动手做一做(给数字宝宝排排队)这个环节教学中,教师先让每幼儿说出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排序,然后再动手操作。教师要会引导提问如:“刚才是小宝宝0当排头,大家都知道是0123456789这样排,现在换成大宝宝9当排头,怎么给这些数字宝宝排队?”让幼儿们说出这样排:9876543210。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重的的问题引导相当重要。同时教师让幼儿动手操作的卡片一定要充足,保证每个幼儿都要有一套(当然大班额教学需要教师提前抽时间要准备大量的教具)。

设置活动延伸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且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大班额集体教学中,幼儿获得的信息量大,智力碰撞的范围也较多,有利于教师及时关注和捕捉到大部分孩子的兴趣与需求,但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环境下进行行之有效的互动有很大的难度。作为教师,在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怎样引发幼儿与教师互动、自己怎样与幼儿互动、怎样互动更有效,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实践探究的课题。《指南》中数学目标提出:4—5岁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教师在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自己周围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

在具体教学中,玩一玩、说一说这个环节(猜想数字,激发兴趣,)教师出示ppt教学卡片(部分被遮挡)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也是复习的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只要能猜出数字即可,切忌用的时间过长,以免占用后面幼儿具体操作的时间。

在让幼儿动手做一做(给数字宝宝排排队)这个环节教学中,教师先让每幼儿说出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排序,然后再动手操作。教师要会引导提问如:“刚才是小宝宝0当排头,大家都知道是0123456789这样排,现在换成大宝宝9当排头,怎么给这些数字宝宝排队?”让幼儿们说出这样排:9876543210。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重的的问题引导相当重要。同时教师让幼儿动手操作的卡片一定要充足,保证每个幼儿都要有一套(当然大班额教学需要教师提前抽时间要准备大量的教具)。

设置活动延伸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且处处留心皆学问!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六

1.观察并发现动物宝宝与动物妈妈的异同。

2.对动物的外形特征感兴趣。

1.教学图片:《它是谁的宝宝》。

2.教学挂图:《动物的宝宝》。

观察、发现动物宝宝和动物妈妈的异同,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审美元素:

1.通过观察动物宝宝与动物妈妈的异同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动物的形态美。

2.小动物是从哪儿来的呢?自然界中,动物的出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通过老师的介绍,激发幼儿对这些奇妙现象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愿望。

1.出示教学图片:《它是谁的宝宝》,并引导幼儿对应观察。

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宝宝吗?它们是谁?

师: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宝宝的妈妈是谁吗?

2.引导幼儿比较动物宝宝与动物妈妈的异同。

师:动物宝宝和它的妈妈长得一样吗?哪些宝宝和妈妈有一些相似?(如:鸡、鸭等。)

师:动物宝宝还有什么地方是和妈妈不一样的?(从动物的体态、身材进行区分。)

师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知道了鸡、鸭、鹅、蛇、乌龟都是妈妈生下蛋并孵出宝宝的,它们和妈妈的样子是差不多的,而且名字也是一样的。

3.出示教学挂图《动物的宝宝》,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观察蝴蝶和青蛙与其宝宝的区别。

师:蝴蝶宝宝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怎么长大了变成了蝴蝶的样子呢?(回忆蝴蝶的生长过程:毛毛虫—茧—蝴蝶。)

师:还有哪些动物小时候也和妈妈不一样?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长大了有什么变化?我们把它叫什么?(小蝌蚪—青蛙)

师小结:动物宝宝小蝌蚪和毛毛虫,它们的样子和自己的妈妈一点都不像,而且名字也不一样,但是,它们长大以后就和妈妈一模一样了。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七

这一课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掌握不多,不太明白为什么草原和森林能够防风。但学生们对于老师的介绍相当感兴趣。通过了解狂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生们形象地读出了狂风奔跑、吼叫的样子。通过了解草原和森林能够防风的原因,同学们明白了为什么要植树种草、保护环境。必要的课外资料的补充对于学生们学习课文是很有好处的。

我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要写的字有什么特点,接着,让学生来提醒我怎么写好这两个字。学生提醒完后,我范写,学生跟着书空,最后学生练写。在学生练写前,我先提醒写字的正确姿势。写完字后抽两个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评价后再练写。识字时发现一些问题:

1、在引导学生组词理解字义时,老师讲得稍多了些。

2、时间把握不好,学生们踏踏实实的写的时间不多。

附:《风睡着了》说课稿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描写的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在山野间游戏,使得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诗歌想象力丰富,将孩子们经常看到的景物描写得如诗如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情境教学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我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2,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朗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4,扩展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因此我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九

《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三个乐句,单段体。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游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

这是一首既聆听又要求学唱的歌曲,教学中,首先要求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继续培养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再体会歌曲的情境美、意境美,感受歌曲稍慢、抒情的旋律。再次聆听时,主要然孩子们通过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并看清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听后让孩子们自己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孩子们通过优美的、悠扬的、安静的、抒情的等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学唱环节先跟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读歌词时读准歌曲的节奏。学唱时,先听歌曲范唱,我再唱,并反复提醒孩子们聆听时不要跟着唱,通过聆听正确的音准、节奏、情绪的方式,自己跟钢琴视唱。多数孩子能两遍唱准歌曲,从而学会这首歌曲,可见,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始终是歌曲学唱中最重要的部分。

宝宝在睡觉教案篇十

由于领域缺失,这个科学活动《它是谁的宝宝》选材来自于我们的老一套渗透式领域的书籍。在活动的准备中,我选择了网络资源下载了课件,丰富幼儿的直观知识,另外也准备了操作图片,能帮助幼儿更加关注小蜻蜓、蚕宝宝等小动物与妈妈之间的联系,相应的过程也作了一定的调整。

本次的科学活动偏向于知识性的,探索的部分比较少。但是让小朋友认识不同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这样的内容本身能够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所以整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兴致也相对很高。

1.了解不同动物宝宝与妈妈在外形上的不同。

2.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区别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异同特征。

3.增进对动物宝宝和妈妈的探索兴趣。

相对来说目标1还不够具体,我应该将多媒体课件里涉及到的小动物提出来,重点让小朋友观察几种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这样会更加有效。在目标2达成方面我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让幼儿观察比较、谈话,这个方面引导得相对比较具体、细化。目标3则是在目标1、2的基础上建立的情感目标,有所改动。

1.目标的达成度高,在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连一连、送一送的过程当中孩子们认识了几种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并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匹配。

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整节课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充分观察与交流的机会。

不足之处:应该在准备过程中对整体活动的把握更加全面一些,事先要了解孩子们的接受水平,不必一个活动输入过多的信息量给幼儿,反会带来负面效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