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04:10:22 作者:GZ才子 最新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优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篇一

一、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三十七种传染病。

二、住院医师或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时,必须做好住院病历及门诊日志记录。并立即填报传染病疫情卡,及时送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收卡后必须做好传染病登记,并完成网上直报。

三、肠道疾病门诊医师应做好肠道疾病诊病的登记。发现肠道传染病或疑似肠道传染病病员,立即填报传染病疫情卡,并及时送预防保健科,防保健科收卡后必须做好传染病登记,并完成网上直报。

四、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管理检查员负责传染病登记和报告。

五、传染病管理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并妥善保存全部登记资料。

奎湖分院

1、门诊部和住院部相关科室要建立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详细登记接诊病人。

2、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要按照规定的项目填写详细、齐全,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

3、对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

4、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按传染病登记本填写要求填写其具体内容,同时填写患者联系电话。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学生要登记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5、要经常核查所登记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改正。

6、年度结束后,对全年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核查无误后,按规定要求存入资料室,以备后查,在贮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措施,以保证门诊日志的妥善保管。

大河镇卫生院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篇二

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是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日志登记,制定本制度。

一、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挂号数符合,符合率要求达85%以上。

二、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病名(诊断)、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

三、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四、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五、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规定时间向预防保健科报告,不得漏报、迟报或瞒报。

六、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做出明显标记,如“已报卡”。

七、门诊日志分月、分科室装订保存。每册门诊日志的封面应注明年月、科室、责任人以及就诊人数、登记人数、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情况。

八、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监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伤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是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日志登记,制定本制度。

一、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符合,符合率要求达95%以上。

二、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初诊或复诊、(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和体征、病名(初步诊断)、处治、医师签名等11个基本项目。

三、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四、对于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

五、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规定时间向院办公室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

六、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

七、门诊日志每本用完后,上交办公室领新的,由办公室统一保存。每册门诊日志的封面应注明年月、科室、责任人以及就诊人数、登记人数、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情况。

八、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龙都医院医务科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篇三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保健教师为我园责任疫情报告人,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2、定期对全园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园学生的晨检工作。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园里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幼儿园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晨检结果记录在班务日志上。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及课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篇四

一、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原则上校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实,因为工作的原因进入学校必须先报告,批准后再进入。

二、外来人员申请入学,实行双重审查制度。首先对接部门负责人审查,委托主管学校领导审查后,党委书记和执行校长同时签字,可以入学。

三、自治区内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必须积极出示健康代码进行门卫检查的自治区外回宁复课师生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必须积极出示7天内的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查报告书。如果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者,近两周内出入高风险流行地区,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拒绝进入校园。

四、外来人员入学前要严格执行身份检查、体温测量、入学信息登记等流程,实行个人防护、手卫生等措施。

五、外来人员入校后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教师办公室、行政楼、户外等人员稀疏的场所,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六、外来人员入学后,尽量减少在校逗留时间。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内容篇五

(一)教职工外出审批严格按照学校教职工考勤管理规定执行。

(二)因公、因私外出到漳州市以外省市的`教职工,需要至少提前一天履行完请假审批程序,同时向教导处报备。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履行正常程序,应电话审批、报备,事后及时补交书面材料。

(一)学生在校期间外出由班主任审批,填写“漳州市南坑中心小学学生请假条”,学生出校门必须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家长来到,与班主任确认后,方可放行,否则一律不得放行。

(二)外出到漳州市以外的省市的学生,需要至少提前一天履行完请假审批程序,审批流程为班主任——教导主任——学校分管领导。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履行正常程序,应电话审批、报备,事后及时补交书面材料。

(三)疫情防控期间不允许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特殊情况需经校长审批,出漳州市的活动需开发区分局审批。

(一)、外出师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切实做好应对疫情的个人防护,确保通讯畅通,自觉注意人身安全,遵守各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二)、外出师生应保持通信联络通畅,不得擅自变更日程安排、行程路线。需要变更的,需按照审批流程报告。

(三)、外出漳州市以外省市的师生无论上班时间、周末时间、节假日时间都需要履行审批报备程序。

(四)、有发热、干咳、无力症状的不允许外出,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