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 幼儿园大班名师精编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9-28 06:15:00 作者:念青松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 幼儿园大班名师精编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情节的趣味性,说说关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确的穿脱鞋子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乐于帮助同伴。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现的角色手偶。

3、一双鞋子、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出主题。

(1)你收到过新年礼物吗?是什么样的礼物呢?说出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看故事,猜一猜情节。

(1)请幼儿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故事画面。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儿欣赏故事。

(1)幼儿分段欣赏故事,老师一边讲一边帮助幼儿解答刚才遇到的问题。

(2)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识记并理解故事情节。

4、老师请幼儿配合,利用手偶和实物表演情景剧《穿鞋子》。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正确穿脱鞋子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说明。

活动延伸组织“穿脱鞋子比赛”。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篇二

1、愿意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喜欢唱歌。

2、尝试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重点是引导幼儿听清旋律唱准歌曲的旋律,喜欢歌曲。难点是在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跳到这里来”的录音磁带。

2、各种创编动作所需的道具、头饰等。

幼儿在教师传授的歌曲中,有许多都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教,许多动作表情都是教师的翻版。事实上,幼儿更喜欢由着自己的理解来表现音乐。当然,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动作是要有一定基础的,二年的幼儿园生活为幼儿积累了-些舞蹈语汇,因此,在大班的上学期安排这一内容,并且给予幼儿创编动作的歌词又是浅显易懂的,这样能让幼儿获得成功,充分体会创编的乐趣。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安排幼儿在角落活动中里听赏这首曲子,世可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欣赏旋律。在幼儿听赏的过程中,教师应认可幼儿的各种动作,因为幼儿听着旋律歌词自然而然地会配上自己的动作。在欣赏这一曲子的过程中,让幼儿理解歌词是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幼儿去听清歌词。

2、创造。

(1)让幼儿在听赏歌曲,理解歌同的基础上尝试创造表演,教师应该让音乐反反复复地播放,鼓励幼儿参与表演。

说明:有许多幼儿会胆怯、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看而望之怯步,教师应该消除幼儿的这种心理。

(2)观察幼儿创编的动作,个别给予肯定、鼓励。因为集体中的表扬,会导致其他幼儿的一味模仿,因此个别的指导尤为重要。

说明: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可以反反复复地进行。幼儿在音乐的不断播放中尝试,这样幼儿会在逐渐增多的体态语言中找到新的灵感。

3、表现。

(1)组织的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创编动作。应对每一个幼儿的“作品”予以充分肯定。教师还可以让其他幼儿说说最喜欢谁的表演。

(2)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教师的点评让幼儿真正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在教师点评中其他幼儿也可以学一学这些精彩的动作。

(3)教师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

教师和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展示的动作中有来源于幼儿的动作,也有来源于自己的创编,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刨编的乐趣。激发幼儿以后在角落游戏中再去尝试创编的欲望。

《跳到这里来》

3311|333350|2277|22224—||

跳跳跳跳跳到这里来,跳跳跳跳跳到这里来。

我是小猪噜噜噜噜噜,我是小猪噜噜噜噜噜。

闭上你的眼睛嗯嗯嗯嗯嗯,闭上你的眼睛嗯嗯嗯嗯嗯。

3311|333350|23432|1—10**||

跳跳跳跳跳到这里来,跳到这里来宝贝。

我是小猪噜噜噜噜噜,我是快乐的小猪。

闭上你的眼睛嗯嗯嗯嗯嗯,就这样做个好事。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篇三

1.培养幼儿文明使用筷子的良好习惯。

2.提升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了解筷子的材质并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1、几种常见的筷子(木制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等)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香菇块萝卜丝鹌鹑蛋生菜花生米

1.导入:

马老师这有一双木制筷子。小朋友你们还见过哪些材质的筷子呢?(欣赏图片)

教师小结:按材质分:竹制筷子,塑料筷子,木制筷子等。

哪位小朋友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对,靠中国人的智慧发明的。是中国人特有的用餐工具,既方便又卫生,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提问:筷子到底怎样用呢?﹙幼儿回答﹚

筷子一张一合就像是大鳄鱼的嘴巴。

2、儿歌:小筷子,拿中间;

五个手指来帮忙;

三个捏,两个托;

食指、中指上下动;

好吃的饭菜夹住它。

四、进区活动:

1.幼儿进区第一次练习:

教师提问:你们桌子上的餐具里都有哪些材质的筷子呢?

小碗里都盛有什么食材呢?﹙幼儿回答﹚

跟随教师结合筷子儿歌,模拟使用筷子。

现在选择一双你喜欢的筷子用正确方法夹一夹,练一练,看哪位小朋友夹得又快又好还不掉在桌子上,如果不小心掉在桌子上也要用筷子夹起来。

夹完之后,小朋友和同桌互换筷子再来练习。

教师导入语:我们用了不同材质的筷子,小朋友看桌子上还有什么材质的筷子呢?﹙幼儿回答﹚它是我们在幼儿园每天都会用到的。

2.幼儿进区第二次练习:夹豆比赛

统计环节: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一个小朋友捡花生米,大家帮着数,一个小朋友来做统计,选出班内的冠军组。

教师验证环节:请老师来检验每一组小朋友的计数结果。

五、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都表现得很认真,比赛很专注,小手很灵巧,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玻璃球﹚你们有没有信心来挑战夹玻璃球呢?我把它放在活动区,游戏时间和小朋友一起来挑战吧!

请每组小朋友一起来分类收拾整理桌上的物品﹙自然结束﹚。

“和筷子做朋友”课例评析

1.《指南》《纲要》理念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

能够渗透《生活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文明使用餐具和均衡饮食的意识。注重领域间的整合、在竞赛中帮助幼儿确立时间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2.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及目标达成度:

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操作中充分感受使用不同材质的筷子,夹取不同食材的乐趣,自然而然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目标达成度高。紧紧围绕所设定的目标组织幼儿自主学习、分享感受;增强幼儿熟练使用筷子的能力。

教与学活动设计的恰切性:

纵观整个活动环节设计,核心的、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凸显整合。熟练正确地使用筷子进一步使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得到锻炼。

通过美味饭菜课件导入,使幼儿了解到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及筷子的优越性。设计的游戏从筷子的使用姿势、使用方法到熟练程度,衔接自然,游戏步骤清晰:教师编创的筷子儿歌:“小筷子手中拿,五个手指来帮忙,三个捏、两个托,食指中指上下动,好吃的饭菜夹住它。”将筷子的五指配合方法自然融入其中。

通过教师演示、分组操作、使用不同材质的筷子,夹取不同食材的以及采取竞赛形式的,自然渗透安全、文明地使用筷子的方法,胜过教师枯燥、单调地说教,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采用的教学方法突破活动难点与突出重点,幼儿思路能在追随教师引导下步步跟进。学习内容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提升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筷子的不同材质及使用筷子的优越性。适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注重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食材的特质让幼儿感受不同食材软硬、涩、光、圆、扁的特性、轮组体验,分享感受,提升能力,注重领域间的整合,音乐的贯穿,使规则融入、引发幼儿挑战的兴趣。组内的角色分配与点数豆粒总和环节对于激发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引发同伴之间的商讨与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幼小衔接阶段,多种相关能力的培养及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等也进行了巧妙地融入。

4.师生互动的生成性体现:

及时分析与辨别筷子使用方法的。正误,正面激励与引导,不仅使幼儿学习积极性达到高潮,习惯、能力的培养之中认真倾听、做事专注、有序,有始有终。

5.课堂设计与实施中评价工具的运用:

实时拍照并上传至一体机,让幼儿及时进行自我辨析、自我纠正,对照观察、学习,伙伴交流、比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操作桌上利用组别标识、号码标注,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观察、比较、对应能力。

自评、互评相结合;

竞赛游戏激发了幼儿团队意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

师幼关系的体现,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给孩子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推选组长、分配角色,分工点数豆粒,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参与发现,既发挥幼儿的个人感知,又给孩子协同发现的空间。

注重活动的延伸与长效学习,所渗透的学习品质以及受益终生的良好生活能力与文明的生活方式,将为幼儿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出关于筷子还会有什么用?对筷子的价值进一步再挖掘;“夹玻璃球”这个的更富挑战性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敢于面对挑战、大胆尝试。

教师应进一步提升教育能力,增加与幼儿分享交流、探讨的空间,引发幼儿多思考,充分激发幼儿积极面对活动中的挑战。教师应注重渗透于生活中的指导: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坚持与家园一致的教育,为幼儿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基。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篇四

本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有计划的进行舞蹈特色教学,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跳、喜欢模仿各种舞蹈动作,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前提,《千手观音》这一舞蹈作品非常的优秀,更了不起的是表演这个作品的人,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会为舞蹈的美而鼓掌,为表演舞蹈的人而感动。

1、愿意用自己的动作形象、语言来表达对舞蹈造型美的感受,提高对舞蹈的兴趣。

2、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3、学习尊重并热心帮助残疾人群。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家长为幼儿上查询有关的图片、书籍,了解有关的知识,欣赏乐曲。

2、教师准备:碟片、下载的图片、丝巾等

3、在活动室张贴舞蹈图片

你知道我们活动室贴的什么图片吗?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千手观音的传说。

提问:千手观音变成了什么?请幼儿讨论知道舞蹈造型整齐、对称的美。

1、完整欣赏

提问:看看舞蹈中什么地方美?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舞蹈什么地方最美?

2、片段欣赏

提问:你喜欢舞蹈中的哪个造型,它有什么特点,像什么?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告诉其中的手型:兰花指。

3、请你们用好听的词来夸他们,并让幼儿了解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感受不怕苦不怕累的。“你们知道吗?他们都是听不见音乐的聋哑人,他们只能靠互相团结,看手势来达到整齐,要反复的练,比平常人付出辛苦的训练才行呢。”

你们看这么好看的造型,你们喜欢吗?

那你们也来创编你喜欢的造型好吗?

教师与幼儿自由探讨

请你们好好打扮自己,我们一起来表演造型

引导幼儿探讨其他的造型,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教案篇五

1、播放公益广告,引出主题―“爱”。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广告?看过哪些广告呢?”

师:“今天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广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完广告后提问)“刚才在广告中你听到了一句什么话?”(引出主题“爱”)

师:“有只小熊他也想要得到爱,它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ppt,阅读故事《我想要爱》。

(1)阅读故事p1―p3

师:“故事中小熊怎么了?”“看到山羊妈妈温柔地舔着她的小宝宝,他的心里怎么样?”(引出“大洞”,出示情感路线图。)

(2)阅读故事p4―p7

师:“小熊找到了谁给它的爱?”(补充情感路线图)“土拨鼠是怎样爱小熊的呢?”“小熊和土拨鼠有没有永远在一起?”

(3)阅读故事p8―p10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继续欣赏故事。

师:“小熊遇见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了?”引出小熊对小兔子的爱。(补充情感路线图)

师:“小熊和小兔子有没有永远在一起?”

(4)阅读故事p11―p12

师:“我们再往下看,小熊怎么了?”继续欣赏故事。

师:“小兔子走了以后,小熊心里怎么样?”(心里破了一个大大地“洞”,补充情感路线图)

(5)阅读故事p13―p15

师:“小熊又一次出发了,这次会发生什么事呢?”欣赏故事,幼儿讨论并回答。(补充情感路线图,“大洞”被填满了。)

师:“你们觉得,他找到‘爱’了吗?”

3、小结,分析情感路线图。

看图总结:小熊先得到了老奶奶的爱,然后他把爱传递给了小兔子,再传给了其他的小动物们,最后他得到了所有小动物们的爱。他心里的大洞被“爱”填满了。(用“爱心”填满图片上的“大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