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时间:2023-10-04 00:00:31 作者:紫薇儿 最新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篇一

南河中学

李教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连接串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教学重点:

1、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2、画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教学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及电路图的画法。教学器材:

演示电路板、学生电学分组器材、课件。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讲练结合,循序渐进。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见导学案。

二、新课引入:教师事先连好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让各自两个灯泡都发光,然后分别摘掉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现象(各自剩下的一个灯泡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引起学生的好奇,由此引入新课。

三、学生按导学案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和实验探究。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自选出小组长。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四、师生研讨。

1、让小组长画出各自小组的实验电路,师生一起归纳出相同的电路。

2、对电路进行分析,指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然后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归纳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五、巩固练习:见导学案。

六、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

七、小结。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篇二

教 学 设 计

梁瑞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四)教学用具:

演示用:两个电路板、四只电珠、两只开关、四节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四人一组,器材有:电珠两只、开关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手里有一电路板,闭合开关时,电珠全都亮,断开开关时电珠全都熄灭,[提问]: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小彩灯,猜想一下,其他的小彩灯是否发光? [学生猜想]:亮(占大部分);不亮(占小部分)究竟谁的说法对呢? 教师演示1: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其他的电珠都不亮。

演示验证:另外一只电珠照常亮。

演示说明:这两块电路板上电珠的连接显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主探究

分组实验,把实物连接好之后,对照实物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分组实验验证,同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做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不同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提问]:上述五个图形中,能不能归类?说出你的归类依据。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畅说欲言,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结讨论结果:

[依据1]、按照电珠的连接方式分; [依据2]、按照电流的路径分;

教师点评:在这里我们按照电灯的连接方式分。[提问]、对照图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有几条路径?

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一只电珠是否继续发光?)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电器互相影响,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教师点评:(1)、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串联电路。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结论1]、左边连左边,右边连右边。

[结论2]、一列一列地连起来,就像队列比赛。

[结论3]、就像一条小河遇到两个渠道,水就分开流动,最后汇合在一起流动。

[提问]、在并联电路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2)、取下一个电珠,另一个电珠是否发光?

师生共同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有多条。

2、用电器互相不影响,一个开路,其他的用电器仍然工作。 教师点评: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就叫做并联电路。

(三)、迁移创新:

(1)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2)演示实验:电珠的亮度。

(4)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师生共同总结:串联电路中,电珠连接越多,亮度会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中,电珠个数对电珠亮度影响不大。

(四)、总结

今天,我们尝试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不存在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的区别,具体的连接方式得看具体的连接电路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设计上一改旧教材教师演示,学生猜想,观察,教师引导从而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做法,而放开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在本节课中有80%的学生连完本节课的并联电路,100%的学生连完了串联电路。通过本课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中可以看到本次的设计是很成功的。

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供水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本节课我以实验做为兴趣之火,做为学好本节课的刺激点。给学生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获取知识,增强求知欲。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简单电路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过程与方法

3.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4.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5.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开关、小喇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小灯泡)这是什么?生:小灯泡。(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小组中的小灯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生1:小灯泡的上部是玻璃泡,下部是金属螺纹,最底下还有个金属小点。生2:我发现金属螺纹的侧面也有个小圆点。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里面呢?生3:玻璃泡里面有灯丝。

生4:灯丝的两端还有两个竖着的金属小棒。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灯泡的剖面图,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小灯泡的构造好不好?(ppt出示)生:好。

师:看一看,两个金属杆分别又连接到什么地方的?生:一个金属杆连接到底下的金属点上,另一个金属杆连接到侧面的金属点上。师:所以小灯泡的连接点有几个?生:两个。一个在底下,一个在侧面。

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灯泡可以亮?

生活中的点很危险,不可以用,但是我们可以用电池来做电源。师:电池有凸起金属帽的一端,我们把它叫做电池的正极,平平的一端叫做电池的负极。(ppt出示)师:除了这种电池,生活中还有这些电池。(ppt出示)

师:这是什么电池?(1号、5号、7号、纽扣电池、锂电池、蓄电池)师:电池有什么作用?生:供电。

师:对,提供电源,所以电池是电源的一种。(板书:电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36伏,而插座上的电源电压远远高于36伏,所以千万不要用插座上的电源做实验。师:有了电池灯泡就能亮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生:电线。(师板书)

师:是的,点亮小灯泡可能需要电池、电线等材料。师:谁来说说这个材料?(ppt出示导线)生:里面是铜丝、外面是塑料(橡胶),两端还有像叉叉一样的金属片师:铜丝起什么作用?生:起导电作用。

师:塑料(橡胶)起什么作用?生:塑料可以绝缘,起到防护作用。师:叉叉一样的金属片呢?生:起导电作用。

师:所以电线在科学上又称导线。(师板书)这两个金属片就是这根导线的两个连接点。

二、探究活动: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师:认识了小灯泡、导线、电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生:把小灯泡点亮。

按照你的设计图小灯泡能不能亮起来,下面我们要检验一下。听清老师的要求:(1)请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安装小灯泡,不要改动,需要帮助时可以让同学帮助。请他同学监督他是否按照设计的电路安装的,每组每个同学依次进行。(2)接亮的同学请把你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将电池、小灯泡和导线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生:把小灯泡的侧面一个金属点与电池的一极用导线连接,下面一个金属点和电池的另一个极相连接。

师:说得非常好!不管是用一根导线还是两根导线,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两个极分别相连。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才会发光,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生:想。师:(ppt出示)是因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传到灯丝,再通过另一个连接点和导线传到电池的负极,如此循环形成了电流的通路。所有用电器要工作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跟着老师用手模仿电流走一走。

看一看,没亮的同学设计上有什么问题。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叫做短路。生活中如果出现短路,会造成用电器损坏甚至引起火灾。所以千万不能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直接连起来。齐心协力帮他的设计图修正一下。

三、用上开关在电路上

师:看着这个装置你觉得有什么缺点吗?师:我们可以加上开关,它有什么作用?生:控制电的。师:对,这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出示ppt)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简单电路需要哪些东西?生:灯泡、开关、电池、导线。

师:对,用电器、导线、电源、开关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看一下。此时这个简单电路,灯泡亮吗?生:不亮。师:为什么?生:开关打开的。

师:开关闭合,小电珠亮,此时电路称为通路。开关打开,小电珠不亮,此时电路称为断路。为了操作方便,老师给大家介绍两样东西.。(出示电池盒)这叫电池盒,有什么作用?生:放电池的。

师:对,电池盒用来固定电池的。有弹簧的一端放负极。(出示灯具座)这个呢?生:放灯泡的。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篇四

2.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对短路的理解和识别、规范画出电路图

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一、新课引入

演示板上有一个小灯泡,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小灯泡能持续发光?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

观察前面电灯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分析总结:

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闭合电路。

2.电流的形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有大题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讨论:金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3)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观看视频)

注意: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二)电路的构成

讨论:

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

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1.电路的定义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电源)

(2)用电器:消耗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用电器)

(3)导线: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断开)

(三)电路图

1.定义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见课本p38,图15.2-5几种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

3.画电路图

例题:画出下面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四)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1.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3.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三、课堂总结

电流、电路、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

四、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

五、板书设计

电流与电路

1、电流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2)电流的形成

(3)电流的方向

2.电路的构成

(1)电路的定义

(2)简单电路的基本构成

(3)电路元件的作用

3.电路图

(1)定义

(2)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的画法要求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电源短路、用电器短接)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篇五

一、导入

播放录像(电灯装饰下的夜景)师:通过刚才播放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电灯装饰下的夜景美不美? 生:美。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那有谁知道发电厂的电是怎样传送到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的上的吗? 生:通过电线。

二、观察各部分的结构

生:灯泡、电线、电池、开关(板书)

师:我们家里的灯泡和其他家用电器都是220伏的电流,是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

我们今天上课用到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现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灯泡、导线、电池。

我想请同学们分组观察一下这三个物体的结构,四人一组,由组长分配好,两人观察灯泡,一人观察导线,一人观察电池,等会儿我请同学来交流它们各自不同的结构。观察时要仔细,可以按一定的顺序,例如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等。现在开始实验。生:分组实验。

师:观察电线,你有什么发现?(贴出)

生:里面有金属丝,可以导电。外面有一层绝缘层。师:观察电池,谁有什么发现?(贴出)

灯泡下面还有像陀螺的底

看到金属壳外面有一个小点(也是连接点)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那两根金属架往下伸,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到底连到哪里? 生:可能伸到底部。

师: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 生:拆开它。

师: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可是拆了小灯泡就没用了,不安全,也很浪费。老师把一个废的拆开,画成了剖面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发现金属架连到哪儿? 生:伸到了底部。

师:全部伸到底部了吗?

生:不!一根连到金属壳上的连接点,一根直伸到底部。

三、尝试接亮小灯泡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那你能用老师给你的材料将其中的一个小灯泡点亮吗?认为自己能的举手。同学们都很有自信。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以你们这一组所有人全部坐端正为准。老师也要看看哪一个小组做实验的时候讨论是小声的,评出最优小组。好,准备,开始。生:动手实验,老师巡视。

师:好,刚才老师观察了,有的小组点亮了,有的小组没有点亮。第2组最快。不过没有关系,现在不管你们有没有将灯泡点亮,请各小组把你们小组的连接线路画在纸上,画的具体一些。生:画。

师:据我观察,这一小组就没有点亮,把你们组的电路图拿上来看一看。我把你们组的情况放在黑板上。电线用黄粉笔表示。(选两组失败的)

现在这两组都遇到了问题,你们想知道怎样点亮的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请点亮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生:学生到前面展示。

师:那灯丝的两端分别连到两根金属丝上。两根金属丝,一根连到了小灯泡底部连接点,另一根连到了灯泡金属壳的连接点。两个连接点连到了哪儿? 生:分别连到电池的正负极。

师:也就是说,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与电池的正负极要相连,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经过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过灯丝,再经过另一个连接点,流到电池的负极买这条路就通了,灯泡就亮了)那请没有点亮的小组再来试一试。点亮的小组可以试试还有没有其它的连接方法。生:实验。

师:好,大家都成功了,很棒。

交流其它方法。

其实所有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我们也可以将灯泡换成其它的用电器。例如,这个可以发光的二极管、发动机等。现在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只要将这个二极管的两端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两级即可。我们今天用的是普通的蓄电池作为电源,其实电源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例如纽扣电池、手机里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等,这些都是直流电,家里灯泡用的电源就是交流电。两者不同。但一定要形成电流的通路,用电器才可使用。

四、判断小灯泡会亮吗?

师: 来看看这些灯泡能不能发亮?

生:看ppt 判断

五、加入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师:刚才我们用手按着来点亮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很不方便的啊!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ppt)师:谈话:“用导线将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但是象这样一直连接着,也挺浪费的。假如能让灯泡想亮就亮,想灭就灭那就更好了,该怎么办呢? 生:(学生思考提出安装开关),师:是呀,安装了开关就可以方便地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了。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连接开关?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生:(生动手操作)

师:请成功的一组将你们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师:像这样,开关闭合,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灯泡就亮了,开关打开,电流不通,灯泡也就不亮。开关在电路中起着通电、断电的作用。

六、拓展练习,红绿灯

师: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红绿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信号装置,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红绿灯模型。看,这种装置中的红灯、绿灯可以交替发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大家下课后自己研究,并尝试制作一个红绿灯的模型。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非常简单的电路,我们把这种电路叫做“简单电路”。(板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电路,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工厂及家庭中电路的连接等。课后,大家可以做这方面的调查和了解,今后我们再做专门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