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20:31:47 作者:灵魂曲 最新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大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篇一

许子东谈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

最简单了,你看里面有没有所谓的坏人。好的文学作品,你找不到哪一个是绝对的坏人。简单说销量最高的两本中文书,《红楼梦》和《家》。仔细一看区别就在于《家》里边是,一半好人一半坏人。《红楼梦》里每个人都是一半好一半坏,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所以这个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公式。

高明的作家知道人性的复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不会是绝对的好或坏,而是好坏几几分成,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这样你会觉得真实,不是假大空的真善美,而是有血有肉、没有疏离感的你我他。吸引着你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体验他的内心纠缠与挣扎。

高明的作家总有自己的野心,想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透过笔下的人物进行诠释,而他的作品也像一面镜子,照见读者内心的明亮或阴暗。反正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知。(阅读至此尤爱正与反、伊万,期待最后两章带来的体验)

陀氏对于人性的剖析确实深刻,内心戏的部分尤为出彩,一个个人物在他的笔下天人交战,发人深思。(作家有种控制权,对笔下的人物生杀予夺,演绎悲欢离合。但是这种精分活动也反映了作者性格的敏感,或者经历的多舛)

本书的阅读到后段愈加精彩纷呈,前面有碍我观感的在于俄国人物名称的多样(尽管本书开头有人物关系表,还是晕人),以及不习惯陀氏的行文风格(主线之外对其他人物的刻画,感觉与情节无关,但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有关),又及整篇小说浓郁的宗教风(与作者的信仰有关,序言有介绍作者背景,但是它剧透了!剧透了!剧透了!啊!丧失了一丝推理的乐趣)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我们是正直的。

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篇二

疯狂接连着疯狂,理智掩盖着理智,真是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本书读了很久,因为人名实在太难了,也是因为故事真的太容易引人联想和思考。读到后来有些细节都忘记了,还要再重新翻前文去找,但是一点都不后悔自己阅读的拖沓,在延长的阅读过程当中,阅读时激动兴奋的观感也延长了,以便有更长的时间来好好体会这个长篇。

首先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在三个兄弟有其各自的特色。

米嘉,正如阿辽沙所说“他也许是狂暴的,克制不住欲望的冲动,但他也是珍惜名誉、有自尊心和慷慨大度的,甚至愿意做出牺牲,如果要求他这样做的话。”他有着“货真价实的高尚”,也有着“货真价实的卑鄙”。

伊万,完全是米嘉的对立面,他不信上帝甚至不信道德,他与阿辽沙的辩白和在开庭前他与魔鬼的斗争真是精彩万分,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位现代青年,有着十分耀眼的学历和相当出众的智慧,然而已经没有任何信仰,对生活中的很多甚至太多的东西一概排斥,彻底否定,与他的父亲如出一辙”。斯乜尔加科夫曾经这样评论他“要说三个儿子中哪一个性格比较像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那就得数他——伊万·费奥多罗维奇!”

阿辽沙,“这还是个少年,他虔诚、温顺”,拥有着一切美好的品质,在最后与孩子们分别时的一大段独白,让人感觉这是佐西马长老精神在现世的延伸,用最纯净的爱去感化覆盖一切。

伊万和米嘉像风与火,激烈地缠绕与燃烧,而阿辽沙像雪,无声息压制了所有

荣如德说这三兄弟分别象征人的肉体、理性和精神,但其实在看了译后记,稍微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历程和性格特点之后,个人觉得他是在用三个兄弟写自己,写自己的精力,投射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影响,写自己在宗教、理性间的矛盾,在卡拉马佐夫性格中能同时看到“最高处”和“最深处”也体现着他本人内心思想的碰撞。

整个故事引人入胜,这样厚的长篇但没有多余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不断推动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将高尚与卑劣、美与丑赤裸裸展现出来。但是也很希望能看到后面的故事,总觉得还没来得及好好结尾就戛然而止,虽然可以当做开放结局,任由自己思考想象但也有点可惜。

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篇三

事实上,你发出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信息/数据,汇聚组合成为当代特色的意识形态。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热衷于拣选、修饰并展现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的精致,就无异于让那残酷而势利的叙事又加重几分,而那种叙事也终将化为附加在你头上的焦虑感。

早在一百多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喜“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说法,并在《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中表达了不屑,他认为对人应该充满希望,要明确环境影响和个人道德义务之间的界限。并且在更早些,借《地下室手记》(1864)中人物之口说,如果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的话,那就让自己的双手烂掉。而反观今天的我们,早已把这幢大厦堆砌得高耸入云。

我要记录下这一段感想,已表我对陀翁深深的感激。

为什么善人尸骨不可以腐臭?为什么无耻之徒不可以喜爱高尚与优雅的诗句?有什么好笑话他们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今天的状况负责。因为我们漠然,我们虚伪,我们坚持着“尊严”,“骄傲”,“面子”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却连一颗洋葱的善也不愿意给予他人。

对他人行善,哪怕只是一颗洋葱,也将在他人的心里,彼此的心里,种下一颗奇迹的种子,它必然会发芽,结出善良的果子。

放下那些虚伪而毫无意义的大爱无疆,去爱身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吧!做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用良心和善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这是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悟,感谢让我读到了它。

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篇四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卡拉马佐夫》读后感1000字作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再说说这部作品中总是给人带来光明的阿辽沙,因为这个人物的存在,使冲突、压抑中总还有些安慰和希望。他也曾经迷茫,怀疑过,但在仰望繁星,感受阳光时,他重新找回了对人世间的爱。在他“热烈亲吻大地”时,我突然也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感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那一刻,我也如他般明朗。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还是保持着那颗善良、诚实的心。

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宗教,讲到了上帝,也时不时的在怀疑上帝的存在与否。我不是基督徒,所以我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接受其他人心中的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信仰,无关乎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种信念准则,是心灵深处自我反省的一片无人打扰的净土,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动。人总该信仰点什么,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有力量不断前进?关于人性,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心中也会存着一点善意,比如费多尔对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爱。关于裁决,应该由谁来裁决?宗教?法律?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吗?还是自我裁决,如德米特里一般,“我为我整个的一生惩罚我自己,我惩罚我整个的一生”?我同样疑惑。

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看似寻常的句子却往往蕴含深意,如“不要对自己撒谎”,“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咀嚼回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万、阿辽沙和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小说通过描写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和人性道德,引发后人对宗教、对哲学以及对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官而出现”。因此,作家带着切肤之痛来揭示“卡拉马佐夫气质”,让他笔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都附着某个“不洁的魔鬼”,又都痛苦地努力克服这种气质。

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卡拉马佐夫兄弟》写于一百多年之前,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安德烈·纪德、赫尔曼·黑塞等人的高度关注。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一个从农奴制改革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人欲横流的名叫“畜栏”的外省小城里。故事的主人公卡拉马佐夫一家就生活在这里。这一家人父子、兄弟之间除了在不正常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血缘关系外,没有正常的家庭维系,他们就形同于陌生人一样。在小说的开端,为了调解德米特里索要母亲遗产,使几乎完全不认识、完全没有交集德一家人聚拢在一起,相互关系极为紧张,彼此成为仇人。这家庭一父四子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种种尖锐冲突倾轧、堆积在一起,最终酿成了悲剧。卡拉马佐父父子五人,除了阿辽沙外,互相憎恨,分崩离析,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身上都附有某个“不洁的魔鬼”,被一种性格与思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那就是集“贪财、好色、残暴、冲动”于一体的“卡拉马佐夫性格”。

我初读这本书,就产生一个疑问,本书的主角是谁呢?是大儿子德米特里还是伊万呢?当我再次品读时,才发现我的认知错误,作者在一开始就已经说明,本书的主角就是阿廖沙。带着对于阿廖沙的好奇,我再次阅读,发现,他其实就是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化身。他似乎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审视身边发生的一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很多初读这本书却又不是很仔细阅读的人忽视他,把他看成仿佛就是自己生边的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形象。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的品读,就会发现阿廖沙那独特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他寡言少语,纯洁无邪,身体瘦弱。可以说他并没有多出彩的地方。但是他在小说中却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朋友和知己。那么,作者依托他这样一个形象是想要体现什么呢?再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可以和他作为对比的人,那就是伊凡。阿廖沙是与中间人伊凡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当然作为另一个主要人物伊凡也同样具有卡拉马佐夫式的对生命的渴望。但是再看阿廖沙,他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方。他是来自莫斯科的具有理性头脑,但最终却陷入神秘晦涩的知识分子和“聪明的无神论者”。他像他哥哥一样鄙视着自己的父亲。但是,如果从阿廖沙平时的作为看,我们又会发觉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虽然从我们自己的道德观看,鄙视自己的父亲那是不孝的表现,但是这是两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差异,这个我们无法去改变。他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爱的温存带到这个这个无情的世界,以自己苦难的牺牲拯救这个世界的千万罪恶灵魂,把每个人都团结起来。看到这里,仿佛他变成了耶稣的化身。当然,在这一方面,他像是一个有坚定信仰与追求的基督徒,希望通过自己来拯救众人,而现实却是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但也正是这样感觉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是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也并不能将他人的本性彻底改变,所以阿廖沙的一切努力几乎都是徒劳的。而且,他也没能使伊凡克服怀疑而坚定地站稳脚跟,没能抚慰卡捷琳娜屈辱受创的心灵,没能使德米特里骚动的心平静下来,也无法阻止即将发生的凶案,更无法拯救无辜的德米特里免于流放的冤狱,也无法力挽伊留莎幼小的生命。尽管他理想中的想法和现实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却也并不妨碍我们对他投去赞扬的目光,这,是个善良的人啊。

界上曾经有过,并且至今还存在着爱,那并不是由于这样的自然法则,而仅仅是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永生。”对于这句话,伊凡还补充说:“整个自然法则便是这样,因此人类对自己永生的信念一旦遭到毁灭,那么不仅爱,甚至连尘世生活得以继续的种种活力也将消失。不仅如此,那时候也就无所谓什么道德不道德了,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吃人肉喝人血的事情也是允许的了。”最后他断言:“对于每一个像我们现在这样既不信上帝又不信自己永生的个人来说,自然的道德原则应该立即变成与以前那种宗教法则截然相反的东西;而利己主义,即使是达到了暴行程度,不仅应该得到允许,而且被认为是摆脱困境的一条最合理、几乎是最高尚的必由之路。”从这样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上帝的批判与对与自己对于信仰对人类的重要性的评论,在《书信》一书中,记录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冯维辛娜夫人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曾对自己的宗教信条做出解释:“它就是:要相信,没有什么能比基督更美好、更深刻、更可爱、更智慧、更坚毅和更完善的了;不仅没有,而且我怀疑着诚挚的爱对自己说,也决不可能有。不仅如此,如果有谁向我证明,基督存在于真理之外,而且确实真理与基督毫不相干,那我宁愿与基督而不是与真理在一起。”从这样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作者的宗教信仰。而这一信仰,对于作者《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可以说是影响很深的,也是无处不在的东西。也可以换句话说,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兄弟》说出了自己对于宗教信仰的问题的看法和做法,这本书就是作者宗教观的准确体现。

总的来评论这部小说的话,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作者对每个人物性格把握的到位,不管是老卡拉马佐夫,还是他的三个儿子,从小说中,我们都能明确的感受到他们各自性格的不同。通过作者的细致描写让这样一部作品更显生动。也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幅邪恶的世界,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整部小说中,从不去试图掩饰或者为这个苍白的世界作出解释,他仿佛就是一个看客,站在边缘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然后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写下这一切。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问一个我一直读不懂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本书中的宗教意识无处不在,我认为这不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家庭的影响,虽然他成长在一个宗教家庭,但是我们查资料就该知道,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当然,在他在西伯利亚流放期间,由于身边只有一本《新约全书》,所以,当他从西伯利亚回来的是候,变成了一个只信仰基督,却不相信上帝的一个半面型的人。可是,我却不明白就这样难道他就需要在整本小说中都穿透着宗教性的思想么,这是我查完资料后任然不懂得问题,希望老师给予解答。

一、关于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所读的第一本与法律有关的外国小说,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阅读。今天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初读时的焦急,乏味,冗长,抽象的感觉,反倒像是花开过后,依旧有淡淡的余香,让我久久还沉浸在对伊柳沙的心疼,对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无限期望以及俄国审判制度的好奇。

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着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去读书,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小说中去,反而会更觉得无聊,焦虑。但是又正是因为阅读是漫长的过程,才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忘记当初功利的目的,融入进小说,只是纯粹的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意义。对我而言,读书其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平心静气,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总想着要读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名家、大家的著作,接受高水平法律思想的洗礼。但是真实的情况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都越来越浮躁,电脑和手机阅读让我们离“书”也越来越远。直到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才觉得,其实不一定非得要读那些纯法律思想的书才能提高学术水平。只要读了,哪怕是一本小说,哪怕是一本与法律无关的书,都是能够让人有所收获的,又或者只是让浮躁喧嚣的心平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由于法学基础薄弱,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心里经常会冒出许多想法,有疑问,有感叹,有反思或许还有对比,接下来就谈谈我这一个多月的阅读感受。

二、感受

(一)这一家人

的,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米嘉可怜,正如那就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特别是看到米嘉在接受审判时的自责、反思、和突然升起的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假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也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被谋杀,米嘉也许会一辈子活在对父亲的憎恨和对金钱以及美色的欲望之中。但或许这又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俄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不仅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在发生着变化,连同人们观念和思想也一同影响着。米嘉的童年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条件下度过的,从小就倍受冷落,这样的人要么满怀仇恨长大,然后变得强大再回头报复所有伤害过他的人,要么就会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很显然米嘉是后者,但是在米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仇恨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为了一磅的榛子的恩惠而感恩二十年,从这一点来看,米嘉是善良的,其杀害自己父亲的可能性也是很少的,当然,判断一件实事,只是从推理和性格分析是不可靠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之,在小说的最后,我对米嘉充满了同情,为了他那一颗还善良的值得挽救的心,为了他突然明朗的对未来的期望。除此之外,米嘉的坦率和单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比如他对卡捷琳娜的炙热的爱,就算她同时也是自己父亲看上的女人,他也要与之一较高下;再比如他也不遮掩对父亲的厌恶,甚至对他动手。但他的张扬和放荡同时也导致了周围人对他的不满,高傲自大,不学无术,这些评价在最后的审判中对他的冲击力很大,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众人心目中形象,此时的米嘉就算是浑身是嘴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老二,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

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斯麦尔科加夫是我认为隐藏在小说深处的主角,他在事实上虽然也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既不能像其他三兄弟一样有贵族样的身份,也不能从费绕多尔的财产里分的半杯羹,甚至还要低声下气的面对主人们的吆五喝六,但他也向往着充满阳光的温暖生活,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笔足够去往法国,那个自由的国家的经费,并且他也默默地为自己的这一希望计划着。正如小说里,伊凡的那句话“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从“最后一次访问斯麦尔科加夫” 这一小节里,斯麦尔科加夫向伊凡描述自己是怎样部署这一计划,又是怎样实施的,并且最主要的是他是如何将这罪恶转嫁给德米特里,甚至想好了把伊凡拉下水做帮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主谋。斯麦尔科加夫的智商确实很高,不仅仅表现在他成功的将伊万变成他的帮凶这一逻辑思维上,还表现在他缜密的作案手法上,尤其是他在向伊万陈述他将费尧多尔的装有3000卢布的信封仍在地上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是米嘉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而紧张,才慌乱的把信封仍在地上。这让我顿时很佩服他,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可怜的反面人物,但是,就从这一行为,用现在话说,反侦察能力很强。也因此,斯麦尔科加夫的这一特点成为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

并且由于他与其父亲之间确实存在尖锐的矛盾并且曾经起过争执,这一切看似巧合的事情,连起来让人们,包括检察官、法官都对德米特里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德米特里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法官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不能将个人的观点加之于案情上,否则,公平也无从谈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卡拉马佐夫兄弟》以错案告终。并且,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运用程度很低,德米特里被认为行凶的血衣,凶器等一出场就被摆放在一边,全过程中,几乎被忽略,这与我们如今的法庭审判截然相反,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对证据的要求程度很高,必须要求证据符合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排查要求。总之,一切都是证据在“说话”。根本不会出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庭审过程中的都是人在辩论、推理、分析的现象。也许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无法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最主要的还应当是受当时的刑事法律思想的影响。这部小说诞生之际正是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针锋相对的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审判即带有深刻的古典学派的刑事思想,又引入了实证派的观点,时代特征很明显。因为,小说中卡捷琳娜为德米特里请来了一位医生,她希望通过医生来证明德米特里是神志不清醒的精神病人,想以此来逃避惩罚或者减轻刑罚。而将精神病纳入刑事犯罪的研究正是刑事实证学派的显著特点。

这样也就够了,因为菲久科维奇的辩护足以对抗公诉方的控告,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按道理法官如果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一个人无罪通常是回按无罪来结案,但是事与愿违,卡拉马佐夫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想要清除法官们先入为主的信念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德米特里依旧还是被当做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这也是我所遗憾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卡拉马佐夫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他们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题材又是颇为沉重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心里莫名多了一份焦躁,真是不晓得自己能理解多少,只能浅浅的说一说。

本书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书中卡拉马佐夫一家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分别代表了情、理、圣、魔人性中的四种可能;四个手足相生相克,显示了人性中生而俱来无法消弭的基本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小说中说道:“这是一场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战场就在人的心中。”他在另一本小说《罪与罚》中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确,如果没有代表道德力量的上帝存在,那么弑父也随时可以发生的了。“弑父”这项最违反人伦的罪恶便是这本小说的主题。在重重宗教、伦理、道德德压束之下,而人类那股最原始的嗜血乱伦的冲动却仍旧蠢蠢伺机而发。

小说真的太沉重了,而且篇幅又长,我没有读完。其中老二伊万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或许是因为在伊万的身上好像看到了一些些自己性格上的影子,我没有他的理性却如他一般的有些表里不一,只是程度不一样吧。或许这样的表里不一说到深处也是自卑的一种。

在网上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故事大概,这个社会上真的在发生很多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事,弑父、虐待、枪杀„„且这样不该发生的事却愈演愈烈,恐惧与平安一样,始终在围绕在生活周测。人内心掩藏的黑暗似乎愈来愈浓,一件小事往往也能引发出这样的能量。

这个世界是不是生病了?法律规范了人的行为,但人的道德底线是不是越来越模糊不清,或者甚至不能称它为底线,只是一种虚晃的准则。

不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衬托,正因为看了这样多的不完美这样多的悲剧,或许我们更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如今我能坐在电脑前写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幸福的一种,很多的人,竟连如此也做不到。于是我们兴起相濡以沫的同情与怜悯,生活于这社会之中。

或许文学最大的功能,大概就是唤起人类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中的恻隐之心吧。这也是读此书的一大收获。

萨拉戈萨手稿读后感篇五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2000字!

书是看完了,是我读过的陀的书里面最厚的一本书。但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如鲠在喉,词穷,信息量过大导致无法吸收。这本书不仅仅是小说,除了陀书中代表性的人性的挣扎,它还充满着话剧的张力与紧凑感,哲学书的思辨。

这本书对话似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撑起了整本书的框架。我看的版本,扉页清清楚楚地把故事梗概剧透了我一脸,让我一开始就锁定了凶手。本以为这会影响我阅读的乐趣,但是后面我才发现,知道那点情节根本算不上影响。这本书阅读的乐趣与谜题不是凶手是谁,不是和读者玩猜杀人者是谁的游戏,而是直接把最震撼的心理冲突、最无助的人性挣扎倾洪而下,震撼给你看,错综复杂给你看。

上卷读罢,居然命案还是没有发生。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个啥,但是头很疼,下卷看完更懵了,细节与震撼点太多反而导致词穷。

先从三兄弟讲起吧;

德米特里,本性善良但容易冲动,诚实又充满情欲,越到后面,德米特里越让我感受到他性格中高贵的一面;他虽然外表粗犷,但也有自己的人格信念;他不齿于做那些下流卑鄙事情,在抓捕时也因为自己的人格受辱大发雷霆。

伊万,理性的代表,大家很怕他,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疑惑,我甚至觉得他回来就是为了观察卡拉马佐夫式的生命能否给予自己问题的答案。佐西马长老曾对他说,他在骗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写的理论。他悲哀于自己的理论,但又不知如何证否,这种矛盾和冲突贯穿整本书;理性与宗教的冲突,人能否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存在的价值。阿辽沙说过,伊万追求的不是钱财、不是安逸、他追求的可能是苦难。他的理论让罪恶有机可乘,他清楚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站在法庭拿出三千卢布时,是伊万的高光时刻,因为他选择与自己的理论相违背,选择不去继续欺骗自己。这次的经历虽然没有改变德米特里入狱的结局,但对伊万来讲是必要的,是他揉破自尊与自己讲和的第一步,希望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阿辽沙,神性的代表,他的性格中坦荡与待人平等这一点让人人都喜欢他,他向往光明,可是他的内心是否坚定需要打个问号。他惹人喜爱这个特性让他难以亲自看到伊万、斯乜尔加科夫那些阴冷的性格所承受的冷漠与痛苦。在我看来,他有得天独厚的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的一面,但另外一条路必须要体验,才能真正地爱这个世界,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斯乜尔加科夫,令我费解的角色。书中的着墨不多,但是像是一个利用伊万,但二者的差距会让人认为是他反被利用的角色。斯乜尔加科夫做了伊万恶的一面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确是合谋,但是斯乜尔加科夫本人认为是伊万指示,他不过是“跑腿的”。在我看来,二者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并且自己和伊万都不是那么相信“没有永恒的上帝,也没有道德”。斯乜尔加科夫为什么自杀?我的理解是,他本身认为自己不过是执行者,所以不管有没有“主”,他都不会害怕。但如果刚才的理论不成立,没有“无所不可”,那他不是“跑腿的”,他就是真凶,终身难逃凶手的罪名与“明察秋毫的主”的审判。明天如果自己被怀疑,哪怕是怀疑,后面的一切也不再那么顺利。如果自杀,明天法庭上伊万没有证人,也就无话可说,自己死掉的价值远远大于继续活下去的价值。斯乜尔加科夫的自杀让伊万后续法庭上的坦白更显困难,斯乜尔加科夫是否乐于见此?在伊万眼中一辈子都是苍蝇的他,终于让伊万跌了一个大跟头。在一个尊敬和在乎的人的心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书中还有很多思辨的成分在里面,举例来看。

佐西马长老提到的,不要欺骗你自己,这一点好难。人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察觉自己是否是在欺骗自己。欺骗自己但又无力改变是否会比未察觉到自己在欺骗自己更痛苦?对于怀疑的观点证否的代价是否又是我们可以承担的?聪明如伊万也会因此疯癫,不加思索地深爱并相信着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伊万最后是否被拯救,希望他的经历可以给出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中借霍赫拉科娃夫人提到的爱的热忱的原因是渴望赞许和以爱还爱,这一点也令人深思。我们的善良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是否在渴望什么?当这种善良不被人理解,我们是否还可以继续爱着世人。如果可以,这份爱的源头是什么?佐西马长老说到的,越是对具体的人憎恶,越是对全人类爱得炽热。那份炽热的来源是否是同情?越是憎恶这个世界,越是对人类充满同情。可是这份感情的源头是对这个世界的憎恶。所以人性要足够强大,足以看到这个世界破落不堪的一面但仍心生光明。要与世界和解,才能坦荡地爱一切。人性强大的一种可能是经历苦难,所以才会有苦难救赎的主题吧。

非常精彩的书,细节值得推敲,情节巧妙精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陀后期作品愈发对人物刻画信手拈来,人物真正的想法没有埋在文字里,而是进一步埋在了行为里面,可能会与文字内容相反。并且一段对话中复杂人物会有多重行为表现,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真实感与冲击感。《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在这一点伤体现得尤为明显,人性中行为与性格的有趣之处这一点就值得再刷一遍。此书成功替换《白痴》,成为我心中目前看过的陀书中的最高位。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