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大全6篇)

时间:2023-09-06 22:49:55 作者:笔砚 2023年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大全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一

2、一(打一成语)。谜底:接二连三

3、乖(打一成语)。谜底:乘人不备

4、亚(打一成语)。谜底:有口难言

5、主(打一成语)。谜底:一往无前

6、呀(打一成语)。谜底:唇齿相依

7、判(打一成语)。谜底:一刀两断

8、者(打一成语)。谜底:有目共睹

9、泵(打一成语)。谜底:水落石出

10、扰(打一成语)。谜底:半推半就

11、黯(打一成语)谜底:有声有色

12、田(打一成语)谜底:挖空心思

13、十(打一成语)谜底:纵横交错

14、板(打一成语)谜底:残茶剩饭

15、咄(打一成语)谜底:脱口而出

16、票(打一成语)谜底:闻风而起

17、骡(打一成语)谜底:非驴非马

18、桁(打一成语)谜底:行将就木

19、皇(打一成语)谜底:白玉无瑕

20、忘(打一成语)谜底:死心塌地

21、中的(打一成语)谜底:矢无虚发

22、会计(打一成语)谜底:足智多谋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二

1、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2、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3、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4、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5、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6、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8、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好处的词句。

9、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10、笑面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1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2、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13、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14、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15、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16、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17、一而光: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18、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19、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20、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21、急先锋:比喻冲锋在前或用心领头的人。

22、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23、假慈悲: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貌。

24、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25、里程碑: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26、杀风景:损坏完美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27、应声虫:比喻自我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28、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29、墙有耳: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30、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31、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32、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33、忘形交: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兄弟姐妹。

34、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主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35、辽东豕: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36、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37、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38、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兄弟姐妹。同“忘年之好”。

39、碰钉子:指遭到拒绝。

40、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41、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42、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十分世故的人。

43、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刻极短。也指不退却。

44、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45、石尤风:指打头逆风。

46、百世师:品德学问能够做为百代的表率。

47、卷地皮: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

48、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49、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50、故纸堆:指超多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51、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52、门外汉:指外行人。

53、附骥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

54、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55、一言堂: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56、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57、傲霜枝: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58、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59、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60、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61、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62、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63、一刀切: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状况或性质不一样的事物。

64、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65、一风吹: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66、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67、一掊土: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68、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69、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70、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我的学识渊博。

71、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72、一人敌: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73、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74、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75、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76、假惺惺:假心假意的样貌。

77、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样办好。

78、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忙弱小的一方。

79、想当然: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就应是这样。

80、守财奴:有钱而十分吝啬的人。

81、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82、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此刻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83、二把刀: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84、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我的威力。

85、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86、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87、刮地皮: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

88、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方画1条纹,就能够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89、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90、七返丹:传说中的一种丹药,有增功保健的功效。

91、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92、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三

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国。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拜他为“卿”。敬仲谦虚地说:“我是投奔贵国的客人,蒙您收留,让我在这里舒舒服服地住下,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怎敢高居卿位,让人笑我不知足呢!”齐桓公觉得他很懂道理,便改聘为“工正”,请他担任管理各种工匠的职务。但是对他的待遇,仍不同于一般官员。齐桓公经常找他谈天、游玩。

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游宴无度,不计时间,从白昼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昼,连续不休地玩乐,就叫“卜昼卜夜”。亦省作“ 卜夜 ”。

中华成语故事三:狡兔三窟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四

1、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3、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4、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5、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6、危急存亡: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7、任重才轻: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

8、思贤如渴: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9、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10、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1、计日而待:计:计算;待:等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12、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13、众难群移: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14、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5、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6、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17、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18、游辞巧饰: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19、胸中鳞甲:比喻存心险恶。

20、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21、上楼去梯: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22、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3、我心如秤: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24、鞠躬尽瘁: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25、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五

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当时诸葛亮在南方和孟获打仗,所以不曾随军。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诸葛亮前来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托孤用意

刘备托孤时用意很深,虽然仅仅几句“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但是用意极其深刻,当时刘备清楚,举国上下,除了刘备就是对诸葛亮最敬重了,若刘禅真的是个昏庸无能的人,那么,诸葛亮势必会取代刘禅,夺走他的天下,可以说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这个其实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能发现,刘备入川时带的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里,就是为了限制诸葛亮,避免其功劳太大而居功自傲。诸葛亮在加入刘备军团的初期也没有太大的权力,入蜀后,诸葛亮的地位甚至没有糜竺,孙乾等人高。在刘备伐吴失败后,他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国力衰败,势必会有人乘虚而入,夺取王位,而诸葛亮就是个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在蜀国的威信太高了,怕有人怂恿他篡位。而后来的事实其实也证明了这个担心,在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任丞相,又让刘禅尊称为父,国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由他自己处理,几乎不会过问刘禅。而六出祁山也是诸葛亮自己的想法,几乎也没怎么和刘禅商量。所以,可以说刘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姑且不论刘禅是否昏庸,但就诸葛亮的行为来看,确实是把自己凌驾在了刘禅之上。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襄阳隆中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汉末刘备三次前往襄阳隆中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城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形容总结工作的词语 成语趣味谜语篇六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一天,楚国某县尹问孔夫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夫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夫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夫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冉求是孔夫子弟子,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夫子请教,孔夫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夫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当时孔夫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夫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夫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夫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夫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子路,孔夫子的弟子,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夫子的大忌——仁。孔夫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孔夫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