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世界(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3 22:39:04 作者:琴心月

作文是一种艺术,通过文字和形象的描绘来传达思想和感受。这里有一些关于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显微镜能看到微观世界的原因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2、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幼儿已有的经验,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难点:了解几种树叶的名称及不落叶的原因。

利用幼儿对谈话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树叶的变化,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让幼儿更多了解冬天树叶的变化,从而使活动的重难点有效突破。

3、活动的`目的:

根据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我制定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让幼儿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

(2)常见的常绿树有几种?

二、准备活动(实物教材)。

1.知识的准备: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常绿树的资料。

2.资料的准备:(1)让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树的叶子。

(2)让幼儿想一下冬天有哪些叶子不会落并进行搜集。

(3)多媒体课件《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教学,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前期在认识了放大镜之后,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已经发现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物质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了,所以如何让学生开拓观察的视野,把对微小世界的渗透到学生认知当中,就需要让学生接触更为先进的放大仪器:显微镜。自从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之后,让人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了长足的认识。那么,对于显微镜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生对同一事物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真正体会到微小世界的内在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让学生先了解了细胞是如何被发现的,并指导学生制作洋葱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把所谓的抽象的“细胞”进行实效化,希望通过课堂的教学,实验的操作发现细胞,对细胞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一整堂的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发现在整一个过程中,学生在制作洋葱的装片和在正确的使用显微镜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需要在后面教学中待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洋葱装片的制作指导,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只是一味的求完成装片的完成,而不是很规范的进行一步一步的操作。比方说,对于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擦拭,学生就会忽略,直接是利用滴管在载玻片上进行操作。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两块玻片的擦拭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上面不够干净,那么会影响到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在撕取洋葱的内表皮时,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第一表皮撕的很大,导致整块盖玻片都盖不满,这对后面的染色就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是撕的比较厚,观察的时候不容易看到细胞;第三,没有按照要求把表皮摊平,有些出现了褶皱,这样观察也会受到影响。然后是使用显微镜时的对光部分,部分学生只是急于求成,直接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就开始观察。这些都是跟操作的要求不相符合。再者就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学生在调节镜筒的上下高度时,动作太快,导致看到的图像不够清晰,甚至看不到洋葱的细胞。

综合这一堂的教学,显然是不太成功的。部分小组的操作不正确,看不到细胞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思考。当然也存在的一些客观的因素,在仪器上就需要做很大的改进。我们的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有限,看到的细胞也不够清楚,最后采用的是让每个学生观察教师已经准备好的显微镜看细胞,来做最后的结束。而给我的思考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上,要需要提高,特别是学生实验,教师更应该先进行演示,并把操作过程讲清楚,把需要注意的地方,用板书或是硬件设备注明,注意学生犯错的机会就会少一点。

第二是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既然是学生实验,就要关注到每个小组学生的操作,这里我觉得可以让小组长共同参与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学生多而导致课堂的效率。

第三如何把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是操作步骤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解说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自己说教师操作的形式,这样学生就更清楚整个操作的过程。

第四教师要不间断的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实际的操作,把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或者是再次讲解这样也会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五教师要做好反馈。把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其中的差异,把学生正确的引导到正确的科学概念当中。最后还要做好知识的衔接工作,把这一课中存在的不足想办法在后面的课中进行有机的弥补。

课堂的教学需要不断的反思才会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知识加以灌输,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基本功上和对学生的常规教学管理中进行自我的修炼。一堂好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呈现的,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自己,课堂才会显得更加具有实效性。

显微镜能看到微观世界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tid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分别是印度恒河潮,亚马孙潮与钱塘潮。

天时:

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地利:

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风势: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显微镜能看到微观世界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tid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分别是印度恒河潮,亚马孙潮与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观潮风俗。

钱塘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农历8月18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文献载《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钱塘观潮》诗:“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却步如兵溃,白浪高于阅景坛。”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是观潮最佳处。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钱江观潮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

观潮历史。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显微镜能看到微观世界的原因

钱塘江主源出自休宁县大尖山岭北麓的板仓,往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经杭州湾入东海。澉浦以上河长约500公里,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流域来水丰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根据潮区界芦茨埠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91亿立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00万吨。径流系数稳定,天然径流存在有和的准周期变化。有丰富的水能资源。[7]天然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4、5、6月份梅汛期水量约占年总量的50%,最大洪峰流量达29000立米/秒(1955年);枯季最小流量为15.4立米/秒(1934年);7~9月为台风雨季节,但产生较大洪水的机会不多。

钱塘江径流变幅大,来水和来沙季节性变化大,3~6月水量占全年的57%,10月至翌年1月水量仅为全年的15.6%。多年平均流量1468立方米/秒,芦茨埠站实测最大流量29000立方米/秒(1955年6月),最小流量27立方米/秒。全流域年径流总量4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2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703万吨。潮汐为半日潮。由于杭州湾宽度自口外向口内急剧收缩,潮差沿程递增。湾口南岸镇海的平均潮差为1.69米,湾顶澉浦平均潮差为5.45米,最大潮差8.93米。进出澉浦断面的平均流量为14万立方米/秒,远较流域来水为大。北岸的潮差比南岸大,芦潮港比镇海大1.49米,澉浦以西,河床急剧缩狭抬高,潮波变形剧烈,在尖山附近产生举世闻名的钱江涌潮。涌潮在盐官(过去称海宁)一带最高,潮头通常为1~2米,实测最高达3米,潮波传播速度8~10米/秒。涌潮破坏力很强。曾实测到涌潮压力达7吨/平方米,安放在丁坝头重达25吨的混凝土块体有时也被冲走。尖山、盐官一带最大垂线平均流速高达4~5米/秒。盐官以上河段,涨潮流速比落潮流速约大一倍。潮流中挟带的泥沙量随流速大小发生变化。尖山、盐官一带含沙量最大,实测最大含沙量高达51千克/立方米,澉浦平均含沙量一般为3~4千克/立方米,平均每潮进出的沙量约为1000万吨。

长江冲淡水对杭州湾水体含盐量分布有明显影响。金山以东水域,盐度横向分布南高北低。由于潮流强,钱唐江河口的盐淡水混合属垂向均匀混合型,盐水入侵界随钱塘江径流大小而上下移动,枯季盐水可上溯到杭州市以上,影响杭州市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河口段河床既宽又浅,低潮水深1~3米,潮间带十分宽广。在强劲的、流路分岐的涨落潮流作用下,随着径流与潮流对比势力的消长,河床变形剧烈。在径流弱,潮水强的秋季,主槽顺着涨潮流顶冲的方向摆动,在径流多的季节,主槽顺落潮主流方向摆动。随着丰水年和枯水年的交替,主槽摆动还有多年的变化。如1962年至1969年,尖山附近主槽摆动幅度近20公里。在主槽摆动过程中,受主流顶冲一侧的滩地迅速崩坍后退,曾测到高滩一天崩坍245米的纪录。河床纵向冲淤变化也很强烈,盐官以上河段洪季冲、枯季淤,以下河段则反之。河床平均冲淤幅度可达5米。

6月9日至6月25日21时,钱塘江流域过程总雨量达436mm。连日的强降雨已造成浙江6座大型水库、38等中型水库超汛限,杭嘉湖东部平原全面超警戒水位,钱塘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第3轮强降雨(6月23日0时至6月25日21时)钱塘江流域过程雨量达160mm,兰溪水文站18时38分实测的最大流量14500m3/s,20时15分出现洪峰水位32.04m,为1955年以来钱塘江流域发生的最大洪水。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各种细胞。在观察探索和老师的讲解中,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的气孔、叶绿体,也明白了所有的生命体都有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上节课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学生学会了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同时对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充满好奇,本节课将让学生在显微镜下继续观察到更多的生物细胞。在上课开始之前,我用一个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视频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以及再次熟悉一下显微镜的'操作。本节课以观察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和叶绿体为主,让学生知道气孔、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片表皮上共有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下气孔闭合的机制。考虑到学生自己制作装片会非常费时,也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而观察不到细胞,所以本课直接提供了一两组现成的植物装片给学生观察,其余动植物细胞的显微镜观察都是用ppt中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的。为了让大家能够进一步的体验制作动物细胞装片并观察的过程,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视频从血细胞装片的制作开始,然后依次放大200倍、800倍以及20xx倍,让学生看到了不同倍数下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最后以罗伯特虎克的细胞学说进行小结,给大家总结所有的生命体都有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理论。

本节课应该让学生自己亲身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细胞,以此来丰富对整个生物细胞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观察这类细胞标本有一定难度,不便于采集制作,因此除了提供现成的一些玻片标本,就是让学生通过媒体图片和视频加深一下印象,当然,这样做远没有学生一步一步操作,观察自己制作出来的玻片标本的效果好。这方面还需思考如何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

显微镜,人人都知道,可真正用过显微镜的人,我想全班也只有两三个吧。我很幸运,今年春节小姑姑给我从北京带回一个来。

当我第一次用显微镜时,连摸都不敢摸,生怕弄坏了。渐渐我胆子大起来了。我用显微镜看见了一个小世界,而显微镜就是通往这个小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小世界里,我看见了一片原来连看都看不清楚的昆虫翅膀,而且还看清了里面的`构造;我看见了原来不足一毫米的蝴蝶腿,竟有一厘米粗;我看见了粉末变得比米粒还要大;我看见了细小的昆虫触角,一下子变得有笔芯那么粗。

这个小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我们看不见、但又十分美好的东西;这个小世界是充满智慧的,在这里能学到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的知识!

让我们在这个小世界一起去探。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到曹叔叔的实验室参观。实验室大桌上,一台奇怪的机器吸引了我。

“叔叔,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道。

曹叔叔笑着说:“这是显微镜,也叫超级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这么厉害!叔叔,可以教教我怎么使用吗?我非常好奇显微镜下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心痒痒地问道。

“当然可以啦!”曹叔叔热情地回答。说完,他就从旁边的柜子里拿了一个小盒子,一边取出镜片,一边介绍道:“把这个蛙血标本放在显微镜下,然后调整显微镜的高度,镜片里的东西就会放大呈现在你的眼前啦。”

我按照曹叔叔的方法,轻轻地拿起镜片标本,慢慢地放在显微镜下,然后请曹叔叔帮忙调整镜头。调好以后我去观察,我看见放进去的蛙血在屏幕上变成了一个个粉红状的图形。

我急切地问:“叔叔,为什么蛙血变成图形了?”

叔叔耐心地答道:“伊伊,蛙血没有变样,你看到的是组成蛙血的细胞。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只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

“哦,原来是这样!”我听了曹叔叔的讲解恍然大悟。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创设情境,予学生以感官刺激;提出问题,给学生以理性思考,从而切入新课。

二、了解认识生命——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生命?(学生各抒己见)。

生:有小草、小树、小虫······。

生:有植物、动物。

师:很不错,你会进行概括的说。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停顿片刻)。

生:应该还有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学生自豪地说)。

师:你补充的太好了,谢谢!(出示课件)同学们张眼看看你们的前后左右。(停顿片刻)。

生:(学生会意地笑笑)我们身边的生命还有我们自己——人。

师:是啊,差点把我们自已都忘了。(出示课件)同学们想想,我们身边的这些生命有什么作用?(停顿片刻)既然同学们一下子还答不上来,那你们前后左右讨论交流一下。

生:提供食物,如鸡鸭鹅、鱼虾可以吃。

师:不错,那你挺能吃的啊。

生:树木可以给我们提供氧气,花草还可以提供花香。

师:行,看来你挺会享受的!

生:小草、花香、鸟声还可以点缀我们的家园、地球。

师:你说得太美丽了,看来生命的作用很多很大。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精彩。(出示课件)。

[板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认识生命的丰富多彩和生命存在的珍贵,从而既为下文做好过渡和铺垫,也达到让学生“知”的目标。

三、感悟亲近生命——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月对水母根本就不了解,不知道它的生活习性。

生:太脆弱了。

师: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出示课件)为什么说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呢?请举一些事实来说说。(停顿片刻)同学们会不会说,(举手的寥寥无几)同学们需不需要讨论(学生不吭声)那举手表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少数服从多数。

生:小时候,看到爸爸把一条蛇砍成好几段了,但蛇的尾巴还在动啊!

生:在悬崖峭壁上长出来的青松,还有冬天的腊梅等等。

师:其实,还有很多生命是顽强的,比如“朱坚强”、娜塔莉(出示课件)。现在请说说生命什么时候是脆弱的。

生:蚂蚁只要轻轻一拈就粉身碎骨。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活动是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其中观察前的准备包括制作洋葱表皮标本和学习使用显微镜,可以说课堂容量是比较大的,一课时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我利用了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认识和学习使用显微镜,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我把他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台显微镜和相关的标本。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农村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比较少,当他们在显微镜下清晰的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后,一张张小脸上抑制不住的惊喜与兴奋。一个学生还不住的问我:“老师,哪儿可以买到显微镜?”看来,他是真的喜欢那个看到的神奇的世界。

而我,也由衷的感到高兴,因为我可以通过我的课堂,让他们接触那个神秘的`世界,给他们打开一扇神奇的窗。“同学们,下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希望我们自己制作的标本能够成功。你们期待吗?”留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悬念和一个期待!

为了第二节课的质量,我把制作玻片标本的步骤顺了一遍,还制作了幻灯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想不想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一上课,就激起孩子们的欲望,让他们跃跃欲试,急不可待。“为了保证成功,请同学们一定按照要求操作。最先完成的小组优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我先示范了一次,然后分发器材,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操作。

会不会成功?我不得而知。第一个小组的拿上来了,呵呵,做的还挺快的呢。放到显微镜下,在忐忑中,调节显微镜,终于看到了——那一个个小房子似的洋葱表皮细胞,非常清晰。成功了!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我面不改色的说:“每个人都看看,看看能看到什么。”看我的脸色,组长怀疑的凑到显微镜前,“看到了!我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洋葱表皮细胞!”听他惊喜的声音,其他同学顿时急了。大家争先恐后的凑到显微镜前观看,一张张笑脸满是惊喜与自豪。

这两节课上的很成功,其中有一个班级还制作了大葱的表皮细胞玻片,观察到了大葱的表皮细胞和洋葱的表皮细胞是一样的结构。显微镜为孩子打开了一扇了解微小世界的窗,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

学校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一盒新的生物标本,足足有五十片。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下我又可以在微观世界里痛快的遨游了。

我拿出一片标本,上面写着“动静脉血管横切”。我把显微镜所有的装置都调好,开始观看切片。我首先看到一个空心的管子,有一些凹凸不平的边,里面有几个红细胞。在血管中日夜不休的搬运着氧气,这种工作非常艰苦,但红细胞仍然坚持不懈的奉献着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真应该学习红细胞的精神。

伞草切片我觉得最好看。我用放大镜定位时,看到伞草又像太阳又像雨伞。放到最大档,在像石墙的组织内部,很多如同龙一般的花纹,仿佛大自然在微观世界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版画。

心肌切片,它让我研究了一年,我对它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紫色的切片上,有白色的血管,白色的一小面区域,就像大江大河与美丽的湖泊。

微观世界是神奇壮观、美丽又诡异的。让我们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秘密吧。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范文

显微镜,人人都知道,可真正用过显微镜的人,我想全班也只有两三个吧。我很幸运,今年春节小姑姑给我从北京带回一个来。

当我第一次用显微镜时,连摸都不敢摸,生怕弄坏了。渐渐我胆子大起来了。我用显微镜看见了一个小世界,而显微镜就是通往这个小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小世界里,我看见了一片原来连看都看不清楚的昆虫翅膀,而且还看清了里面的构造;我看见了原来不足一毫米的蝴蝶腿,竟有一厘米粗;我看见了粉末变得比米粒还要大;我看见了细小的昆虫触角,一下子变得有笔芯那么粗。

这个小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我们看不见、但又十分美好的东西;这个小世界是充满智慧的,在这里能学到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的知识!

让我们在这个小世界一起去探求知识、寻找美丽吧!

为了让我观察动植物,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架显微镜。

放学回家,我急忙搬出显微镜来。啊!这东西可真好啊,我和爸爸将显微镜给组装好以后,就开始观察了起来。我们首先观察了一只蚊子的头部。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蚊子的嘴巴长长的,细细的,像一根管子,它的表面有许多细细的毛,还有一些像羽毛一样的东西,它的顶端像一把剪刀,蚊子就是先用这把小剪刀剪开我们的皮肤,然后再吸血。接着我们又制作了一个红萝卜的切片标本,再将它放到显微镜下一看,我发现红萝卜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多边形,只有中间的一点点细胞核是红色的。这些细胞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石榴,漂亮极了。我们还观察了桂花树的树叶、梧桐树的种子、生姜的切片……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有自己的特点。

显微镜下的世界初中生作文

一部很棒的历史书,从最开始的丝绸案到最后的诬告案,每一个故事都是从民开始,逐渐了解了大明那时人民生活状态,以及明朝这部机器的运转状态。人民税役的苦不堪言,乡绅豪强的狼狈为奸,胥吏的徇私舞弊。可以说最根本源于不同阶级之间利益争夺。

明朝的历史除了这本书以外,我读过的一个是《明朝的那些事》,的更偏向权力斗争,各种争权夺利的事件都有描述;另一个是《万历十五年》,从繁碎小事开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角度揭示着明王朝的崩溃。这两部也是很不错的,但让我很难产生共鸣,更像是看电影或者小说离我们日常生活还有些距离;而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给我一种更真实的感觉。因为那时人民发生的事情,有些现在也能看到。经过了几百年,人性的本源还是没那么容易改掉。

整本书里,最喜欢的要数大明第一档案了。本身就是搞数据方面的,自然对这种原始人工孵化大数据十分感兴趣。即惊叹于明朝人的智慧,又惋惜于人性的贪婪。也对分类汇总这么多户籍藏卷很好奇,居然能这么快在浩如烟海的文书中找到要的资料,应该自己会去再查查更多细节。

读完这本书还是有一点点不舍,大明几百年的历史,这小小一本完全不能概括,还有很多想去探寻;也感谢亲王,在微博上也一直有关注亲王,作书查阅资料的艰辛看在眼里,最终整理成这么优秀的历史史诗书。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

哇!怎么回事,同学们传来了一声叫,原来是我们科学老师来了,可是科学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吗?在仔细看一看,科学老师的手中拿着显微镜,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那么近距离的看见显微镜,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啊!

科学老师把显微镜放在了桌子上面,手里端着一杯雨水,开始让我们看装雨水的杯子里面还有什么东西?泥沙啊,沉淀物啊全部都说了出来,可是老师始终摇摇头。终于,老师说让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下,教室里面即可炸开了锅,有的同学高高的举着手,说:老师我,我我!还有的同学在议论着显微镜,看样子,同学们都对显微镜很感兴趣呢!好几个同学观察过去了,她们说里面有什么黑色的物体,还有像气泡一样的东西,每个东西都勾引了我的好奇心,我多么想去观察一下,可是这样的好运就偏偏没有落到我的身上。老师让我们打开课本,在课本上面,我们又看到了显微镜下的蚊子,真的是太难看了,毛长长的,眼睛大大的,脚上也有许多的毛,太吓人了!我们还知道了在空气中也有很多的微生物,这就是导致食物发霉的原因之一,还有生活在人们身边的微生物,它们长相各不相同,颜色也是五彩斑斓,我看着就感觉是胆战心惊呢!

显微镜下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啊!科学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千变万化啊!

显微镜下的世界作文【】

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探索水生生物。在我的印象里,河水是单调的,只有鱼和虾。然而今天上午的活动,让我在一个看似平凡的河水中找到了另一个丰富可爱的小世界。

在显微镜下,一个普通的小水滴立刻被放大了好几倍。在水滴中,我看了许多芝麻点儿似的黑黑的小圆点,不规则地排列在载玻片上,它组成的形状也很有趣:有圆圆线条,曲线等等。不一会儿,我看见一条细细的曲线蠕动起来。哇噻,它居然不是植物而是生物啊!我来了兴致,又继续看下去了,只见它像蚯蚓一样扭动着身躯。一点一点向它身前的小发起了强烈的进攻。它先将身子一缩,然后猛了的向前一伸,立刻将眼前的小圆点啃掉了一半。它又用些方法吃了周边的几个小圆点,有趣极了。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河水,认识了河水中另一个丰富可爱的小世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同学观看两组图片,然后思考:这两组图片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生:左边这一组图片死气沉沉,右边的生机勃勃。

生:左边的没有活力,而右边的充满活力。

生:看到左边的图片让人感到惶恐、绝望,而右边的让我感到舒畅、愉悦!

生:没有生命,右边的有丰富多彩的生命。

师: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才变得如此精彩。(出示课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