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后感(精选21篇)

时间:2023-11-18 12:28:57 作者:LZ文人 李鸿章传读后感(精选21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读者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李鸿章传读后感

我历来比较喜欢史书和人物传记,对许多历史人物如王阳明、张居正、曾国藩等的生平传记更是爱不释手。读史书和人物传记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人看到家国兴衰、人生浮沉,更能从中体味到家国兴衰和人生浮沉的背后因素,正所谓“鉴古知今”。也可以避免杜牧所说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困境。

在读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之前,我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印象只局限于历史书中的介绍,负面评价较多,如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镇压农民起义,但是看了这本书后,对李鸿章的印象大为改观,而且受益良多。

对于为什么给李鸿章写传记,梁启超先生有一段阐述:“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阐明了两个目的:一是李鸿章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要写中国近代史就必须写李鸿章;二是为古人著书立传,更重要的是让后人明白形势,得到启示,而李鸿章正是这样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人物。

梁启超先生文笔极好,开篇绪论立论稳妥,大开大合:“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只有勤奋者、担当者才能对成功者这个称号受之无愧。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读史使人明智,明智的并不只是开阔了视野,并不是知道了别人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该怎么做,启示就是意义,伟人就是标杆,读完了书,就该身体力行,就开始知行合一。

李鸿章传读后感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它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朱东润先生《张居正大传》,并称为中国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初中历史书本,后在反应晚清风云的各大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成书背景和作者。

此书写于19《辛丑条约》签订后第四个月。那时距离李鸿章憾然辞世仅仅二个月。当时,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在日本。也就是说此书的发表在日本而非国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梁启超和李鸿章陌生。梁启超生于1873年,从八卦的角度讲,他是后来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时的帅哥一名。但从历史的角度讲,梁启超18岁投入康有为门下,20岁创办《大公报》,25岁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与光绪帝开始为期百日戊戌变法,26岁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如果说晚清时有愤青的话,梁启超无疑是晚清历史上的最大愤青,而他更把他满腔爱国之志,和对当时时政的不满付之于实践,虽然,他后来失败了,但是他还是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厚重一笔。

而梁启超写《李鸿章传》时,他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流亡日本三年。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变法失败之处。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甚至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流亡臣子难以抑制的孤愤。也正是这种大历史观,使此书更具有可看性。

评点此书,必要说到李鸿章其人。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而我个人认为,李鸿章身上所具有的争议性,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泾渭分明的优缺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李鸿章其人的看法。

(一)优点。

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晚清历史舞台上,以汉人权臣之名,屹立四十年不倒,死后也享有尊荣。我认为,他的身上有三个优点,总结起来四个字:“坚韧、忠勇”

一是坚韧。李鸿章的坚韧反应在两个时期,一是他当官的前十三年,二是他为官的最后7年。李鸿章出生名门,二十五第一次入京考试,就高中进士,当时是二甲第十三名。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进士是分三等,第一等是进士及第,其实也就只有3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等就是进士出生,第三等是同进士。李鸿章是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全国公务员考试第十六名,因为当时考科举年龄跨度很大,他绝对属于青年才俊。后来就被分道翰林院,也就是类似于进了中央党校学习,一般来说翰林院出来要么就进内廷或者各部,最差的也下放当县官,可以说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应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片光明的前途下,命运却没有倾斜到李鸿章身上。他这个“主任科员”一坐就是十三年,期间几次被借调到各省、总督衙门去当幕僚,却没有一次被重用,大多是写写文章,研究研究的差事。一直到他38岁,都碌碌无为。照道理,他肯定有很多的悲愤,可是李鸿章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官宦子弟的跋扈和缺乏韧性,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到他弃笔从戎前,全无一句怨言。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嘉许,也就是这种坚韧,让他一飞冲天。另一个鲜明例子,就是李鸿章人生的最后7年,1894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内怨声四起,朝廷为了平息民愤,竟然将李鸿章贬职。这个时候,李鸿章的韧性再次表现出来。具梁启超的记载,李鸿章依旧每天都5点起床,临摹书法,中午小睡一小时。在他的案头没有昨日留下的公文,他的客厅没有等候的客人。他甚至在最后做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治理了当地的风气的盗贼。其实,那时他已经73岁了,他这种几十年坚韧的精神,甚至做到了宠辱不惊,值得让人敬佩。

二是勇。李鸿章入官是因为文才,发迹却因为武功。而他弃笔从戎的勇气不可谓不让人敬服。之前说李鸿章25岁中进士,在他入京前,曾有这样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这种胸襟的人,在压抑了十三后,在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朝廷终于启用了曾国藩的部队。而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一个幕客,其实曾国藩的一个写手,因为李鸿章会写文章,一直是放在调研室里用用的,可是因为李鸿章的坚韧,他在调研室里苦读给地的战报和分析战情,在关键时刻,毅然放弃文才,回乡组建淮军,而当时的两淮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尤为复杂。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乡组织团练,是冒了极大风险。更何况他要交恶是当时风头正劲的太平军,上战场随时都会掉脑袋。可是李鸿章没有任何退缩,与将士同寝同食。之后的十年,他与曾国荃一起灭太平军、捣毁捻军,曾国藩解散湘军,他独自一人,建立北洋军队。这份胆识和眼光,足以值得后人标榜。而且据说,他在亲自带队打仗的时候,都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而他训练的淮军更成为清朝最后一支忠勇强悍之师。

三是忠。李鸿章死后的谥号是“忠公”.我个人认为朝廷封他这个称号一点也不过分。李鸿章的“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朋友的忠。二是对朝廷的忠。对朋友的“忠”,举个例子,太平天国胜利之后,朝廷要论功行赏,李鸿章在上奏朝廷的折子里把功劳都给了手下最勇猛的将领,自己完全不居功,说他是文官没什么功劳。这对于一般人而言还能理解,可是对于一个十三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的中年科级干部来说,这次奖赏说不定是他人生的最后机会,他却毅然给了别人。这十分不容易。也因为如此,所以后来的淮军对李鸿章马首是瞻,这不能不说是李鸿章的另一种御人之术。他对朝廷的忠诚更是举不胜举。最明显的就是他死前签订的《辛丑条约》。据《李鸿章传》记载,八国联军入京的时候,李鸿章早就被贬,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当逃到避暑山庄的慈禧太后给李鸿章下诏,请他出山,给他们孤儿寡母议和的时候,他的门人给了他三条计策。第一上策是彻底反了,划地为王。当时慈禧和皇帝都逃出京城了,八旗部队散了,国家已名存实亡。这个时候,李鸿章手握重兵,他又与外国使臣关系良好,这个时候划地为王谁也奈何不了他。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李鸿章最得力的部下就是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这条上计,李鸿章没答应。第二条计策是这个时候去京城,可能有生命危险,而且即使议和了,李鸿章也要背负千古骂名,当初李鸿章被贬就是因为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正现在他也不管事情,就称病不去,名则保生。李鸿章还是没答应。他选择了第三条下策,接旨入京。我个人认为正是李鸿章的这份“忠”,让清王朝又苟且了十年,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他死之前三天,还有俄国的使臣到他家中要他签订卖国条约。临死之前,还在哀叹国之不幸。他对朝廷的忠心,可见其一。其实说李鸿章是被气死和忧闷而死也不为过。

(二)缺点。

一是“纯臣”.纯是单纯的纯。梁启超说李鸿章是纯臣,是慵臣。我也有所赞同。他才能有余,忠勇可嘉,但是在大时代面前,却魄力不足。从李鸿章的成长轨迹中,我个人认为他是被古代四书五经、君臣之说毒害最深的一人。他虽才华横溢,文治武功都是上乘,但却唯朝廷和慈禧的话是从。他虽有洋务之心,可是朝廷说不干就不干了。虽有改革的心,慈禧要过生日了,就把军费给慈禧。他造钢铁厂、造学校、经营总理衙门、经营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海军每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没有一件事切实做到的。我相信李鸿章的理想抱负一定原不止他所做一切,但是他却从未想过从政治体制上进行彻底的改革。他虽圆滑精明,却没有张居正的魄力,没有王安石的胆识。特别是在他晚年,一直希望苟安一方,成就名节。难怪梁启超要在书中悲叹,以李鸿章之地位与才能,怎没有做出更好的事业来?从一个侧面来说,一个好人、才人,未必能做出大事业来。

二是“清傲”.李鸿章的“清傲”我个人认为,来自于骨力里想当一代贤相,而贤相的标准是对朝廷忠心,决不同流合污。李鸿章是圆滑的,但是也是清傲的。史书上记载,他树敌颇多,只因为只要他认定的事情都会去做,而且不管身后诽谤。因此,他得罪小人更多,以至于他的洋务运动也无法开展顺利。每每他有所失误,都有人上本参合。另一方面,他的清傲来自于他的外交。李鸿章的后半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个外交官。可是他不明时局,还是以清朝为泱泱大国自居,在对待英、德、俄、日的使臣时,只想取利,却不想亲近学习。只以为谈判桌上有利可图即可,从本质上,他对外国蛮夷是看不起的。他仅认为中国之失败,只在于武器不如人,却没有看到在经济、技术、政治上的全方位落后。他建立北洋舰队之时,只注重武器上的更新,而忽略了战术和科技的更近。这才是造成北洋舰队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是“结党”.此特点来自于他对朋友的忠,更类似于现在小团伙、小兄弟。他以淮军起家,对战斗过的兄弟格外照顾,在他对袁世凯的态度上就能表现出来,因为袁世凯的父亲曾与李鸿章共事过。另外就是对自己的兄长包庇,虽然晚年他与大哥两广总督李翰章有所不和,但总体上他对于李翰章的不法行为不加收敛。总以传统的一荣俱荣观念。从这点上来说,李鸿章此人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员,也是造成他身后,众多诽谤的原因之一。包括:敛财啊、包庇门人啊等等。

三、晚清历史的一些拙见。

梁启超说骂李鸿章之人,未必有李鸿章之才。这是中肯的。事实上,李鸿章身上的历史,正是反应的清朝疲敝的重要原因。

(一)政治体制的落后。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八旗子弟以外族蛮夷之姿,入主中原。而当时的大清帝国,实际上是以游牧名族战胜农耕民族。皇太极、努尔哈赤的清王朝实际上还在运行一种接近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政策。而此时的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张居正变法的十余年间更是出现了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从历史政治的进程而言,当八旗子弟入主中原的那时开始,中国的政治体制就在倒退。但是,清王朝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每个皇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中最兢兢业业的皇帝。他们终于完成了这种政治体制上的交替。可惜,时不我待,当清王朝进行政治体制过渡的时候,西方正在发生巨变,经过2的文艺复兴,欧洲打破了统治近千年的宗教舒服,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1776年美国建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1877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当世界各国都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清王朝还固守着传统的体制不放,不愿革新,也教唆所有文人不要革新,以至于远远落后于他国。

(二)科技技术落后。

晚清灭亡的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且不论西方在文艺复兴和民主解放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单就清王朝对于科学技术的忽视,就足以使其受外来国欺压。我个人始终认为清王朝做的唯一一件大事是在民族融合上。满蒙部落以武力得到汉人江山,自皇太极入主中原以来,为了保住江山,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与汉族的融合上,从康熙到乾隆,他们采用的技术都是已儒术驱动汉人效忠清朝,同时用文字狱固化朝廷的教化,进一步压制汉人本身的创造力。经过清朝前期的大屠杀,消灭汉人的斗志;到康乾盛世,削弱汉人的意志。清朝事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民族统一。难怪鲁迅先生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进了汉人的骨血。其表现为:“一开始,留头不留发;后来阿q都不肯剪头发。”在臣民渐渐安于清王朝的统治的时候,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消失了,汉民族的创造力也渐渐消失殆尽,整个清朝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医学家,农学家,商人。再加上乾隆中后期的闭关锁国,科技更为不流通。以至于清王朝的科技技术落后他国很多年。等西方列国敲开清朝大门的时候,清朝人还在用冷兵器。最明显的例子,是英法联军第一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时候,居然还在用明朝的炮,居然还抵抗了好一阵子。那是200来年前的东西啊,我不由想,当年明朝的科技多么发达,清朝的科技多么落后了。以至于有史学家感叹,清朝历史让中国历史倒退了将近200年。

(三)与时俱进尤为重要。

不知天下,不足以立足天下。清朝的衰亡除了在体制上压制国人的创造力,更在于外交上,他采取闭塞的国策。闭关锁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其他不多说,就李鸿章本人在外交上的失败,就足以证明清朝在政治体制上的落后,外交上的显现。其直接反应就是甲午战争的爆发。很少有人知道,甲午战争的始发地不在中国,而在朝鲜。清王朝虽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却还是不知天下大势已变的道理。抱着老三篇,在19世纪,还将朝鲜列为藩属国。在日本入驻朝鲜后,以宗主国的身份,以为能借威慑之姿进入平壤。但是没想到,日本有备而来,还给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弄出一个干涉内政的罪名。清朝以两百年前的国际法,对两百年后的国际法。以至于甲午战争打的十分被动。北洋舰队被毁并不是将领们自身贪生怕死,恰恰相反,北洋舰队将领们与日军殊死搏斗,有3条舰队与日军舰队同归于尽。多名舰长未不辱国自杀,其壮烈程度,让人瞠目。有时我看到相关史料,还会扪心自问,若是今日,我国现有军队和官员是否还有这种“文死谏武死战”的决心。因此,要立于天下,首先要跟着时代进步,此书让我更深层次的感悟党中央提出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上面很多是我个人看法,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教。

最后我想以再版中,章立凡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还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

李鸿章传读后感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目录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图书目录收缩展开图书信息。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月1日)。

丛书名:历史风云人物系列。

平装:478页。

作者于东来。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39634883,753963488x。

条形码:9787539634883。

商品尺寸:25x18.6x3.6cm。

商品重量:839g。

品牌:浩典图书。

asin:b004h3w7g6。

内容简介。

《李鸿章》中述说的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最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先是投身曾国藩的湘军,之后自己组建淮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儿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李鸿章》:历史上有的人弄潮搏浪有的人折戟沉沙,还有的人。多年难以盖棺定论功过尚待评说;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他是风光无限的“朝廷栋梁”是放眼中西的“开明人士”却遭世人痛责,是晚节不保还是力不从心。

他是欲力挽狂澜而不能,还是割地卖国以偷生?

他“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当仁不让的“国之栋梁”。一纸《马关条约》,让他背负“卖国”的骂名。

清朝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功过只待后人评说。

敢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清帝国第一人!

时代的“大人物”古今互动版。

他本是翰林院中一书生,因缘际会,却凭借战功平步青云。忧患之间,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创下四大军工企业。人到暮年,出面签订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遂为千夫所指。时人评价他是: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他就是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

图书目录。

第壹话鱼跃龙门龙足一踏。

第贰话乱世英雄招兵买马。

第叁话痛失家园投靠湘军。

第肆话祁门内讧重返曾门。

第伍话编练淮军升任苏抚。

第陆话坐镇上海羽翼初丰。

第柒话血洗姑苏勾心斗角。

第捌话礼让恩师坐镇两江。

第玖话剿捻入阁禁城骑马。

第拾话移督直隶创办海军。

第拾壹话替罪羔羊祸起朝鲜。

第拾贰话喋血黄海疯狂辽东。

第拾叁话北洋挽歌屈约遗恨。

第拾肆话衔命西行人生尽头。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从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晚清时期的人物中我选择了《李鸿章》这本书我已经忘记了历史上如何评价他的,以及具体他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我想即使不是他签也会有别人来签,正如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我惜李鸿章之识,我悲李鸿章之遇”,也许是生不逢时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烂环境下,这个家伙能混到这个份上肯定有他的道理在里边只说他是如何踏上仕途的,也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有哪些必需的因素大概在李鸿章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他诗书礼仪等,到了李鸿章三十岁的时候,还同父亲一起晨读,也就是做父母的一定要早下手但是像今天好多家长让三四岁的孩子学英语我估计没什么用,最起码不能保证他以后一定能用上英语,唉!悲哀啊,趋之若鹜的父母们!而从小学诗书,学礼貌用语,学如何尊敬他人在以后的发展用的会越来越多。

李鸿章小时候就做的非常好,给人的印象是聪明,举止言谈有不俗之表现,让人看了就喜欢。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的梦想也很重要,也许那时候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官当,没现在选择面这么广,但是全国的人都报一个专业的话压力也是够大的了。然而考取功名到皇上身边工作的这个梦想从小就在李鸿章的心里扎下了根,这个梦想不断的促使他学习前进。选择正确的理想很重要,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手握一根长长的步枪,现在差不多是无法管教的孩子的最后一条路是当兵,也许部队可以帮管教管教,而步枪呢,21世纪还会用长长的步枪吗?当这个不切实际理想破灭之后,一个强有力的将来随之沉没。朋友也很重要,李鸿章在选择朋友方面十分谨慎,能靠的住的,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的,能对自己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等好多条件。会把自己带往坏的方向的朋友李鸿章是不会交的,而一旦认定了这个朋友,就会交到底,百分之百真诚待友,取得他人之信任。交到的好的朋友越多,也等于给自己做了广告,后来好多人投奔他的淮军也基于他不错的名声。那天听说一同事说,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回家就看电视,我问为什么不和另一个部门的张某某的孩子玩呢,孩子的父母是同事,孩子们也在一个班是同学,应该能玩的来,结果我这同事悲伤的说,现在的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孩子一起玩,怕给影响了。啥也不说了。能忍辱负重。

古人云什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肯定要遭受一些磨难和痛苦。李鸿章曾被太平军追的屁滚尿流,差点命丧黄泉。也因忍受不了老师曾国藩而怒走,但想到只有曾国藩才能提供给他立功靠近皇上的机会,又费劲周折回到老师的身边,赔礼道歉。李鸿章在求学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结果导致他的每位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不愿意放他走,但也明白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也不便阻拦。而一旦分离李鸿章总是表现的很伤心,哭哭啼啼,跪地上啪啪的磕头,感谢老师的教导,老师的大恩大德一辈子也不敢忘,还要涌泉相报。学习,也叫求学,肯定让别人教导你,从他人获取知识,如果态度不好人家怎么能喜欢教你呢。

李鸿章传读后感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李鸿章最大的功劳,我认为是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尽力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基本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努力发展中华民族工业,为今后的国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客观来说,李鸿章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屈辱的。为了挽救大清,他力挽狂澜,强势镇压太平军,捻军,从而维护了大清朝的相对安定。他效法西洋,出访欧美各国,开展洋务运动,办学堂,造船厂,志在强大中国。他与众列强唇枪舌战,以一人之力周旋于列强之间,虽签众多不平等条约,实则力不从心,无奈之举。我甚至认为,李鸿章无丝毫利己之心,处处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一生矜矜业业,不辞辛苦,至死不渝。

他的思想是狭隘的,是典型的儒臣,严格恪守儒臣的纲常伦理规范。他爱国,更忠君,甚至到了愚君的地步。尽管他打破了部分旧思想,接受了新鲜事物,推崇洋务运动,但是他却无法跳出封建思维的禁锢。

一个儒家文化的饱学之士,他哪里知道,生产技术的变革会推动思想的变革,思想的变革会更好的推动技术的进步。他也不知道,西洋的火车已经冲破了西方君主的特权而走上了君主立宪,而洋人的大炮居然没有打破大清皇帝的封建专制。他更不可能知道,引进西洋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要提升大清的工业实力,还承担了冲击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重担。

开展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不如说是用西方已开化的思维对抗中国千年的封建,并且是以一个李鸿章式半开化的思想,对抗几千年来万万人的禁锢,因此其成败或许早已是注定的。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但在如此官僚的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的中国也算是了不得的尝试了,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也仅有李鸿章一人敢尝试而已。

李鸿章传读后感

本书夹叙夹议,梁启超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写法,使用纪传体的体裁讲述了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传》的作者用寥寥数字就概括了李鸿章的生平,语言之简练可见其功底: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五日,幼受学于寻常塾师,治帖括业,年二十五,成进士,入翰林实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也。

这段话的主要传达了这么几个信息:李鸿章的字、号,本人籍贯,家庭背景与本人的起点。为官者若要提到政绩,一般会用兄弟的无能或平庸来衬托自己的飞黄腾达,然李鸿章实乃大器晚成之辈。先不说其他,在他的兄长们最高已经做到两广总督的位子的时候,李鸿章的政坛之路才刚刚开始。

接着,梁启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讲述了这颗政坛新星缓慢升起之时的世界背景。因为此时,英国人刚准备用船炮利箭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关闭多年的大门,世界上各国的联系随着他们航海贸易的需要日益攀升和航海技术的精进越发的紧密。中国的命运伴随世界的浪潮起起伏伏,而身为晚清名臣中掌握权柄最大也最久的李鸿章,他的一生也早已和满清的命运绑在了一起。所以了解世界的形式,就是了解当时中国的形式,了解中国的形式才能更好掌握李鸿章的命运。

梁启超在书中说到“李鸿章之出生也,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已熄,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西方倡导民主与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经连绝世英雄拿破仑都无法抵抗他的命运。接下来又说“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西方的力量渐渐渗透到东方,不再像先前一样,英大使因不肯下跪而被满清皇帝拒之门外。而是像狂风怒潮一样猛烈地冲击着海岸,让日月无光,既无法制止,也无法抵抗。因为此时的中国已经因为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在世界各国角逐利益的舞台上失去了话语权,既无先进的技术,也无精良的装备。所有的只剩下什么呢,唯有一个腐朽残破的躯壳,正等着压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到这里,梁启超却又为李鸿章辩解了,他说中国“及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著,而秕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雰雾以立新猷,桀黠者欲乘利便以觊非分,此殆所谓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普通的英雄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世间少有的则是能够造就时事的英雄。而对李鸿章的评价之所以褒贬不一,在他死后多年也不能盖棺定论,就是因为他正属于前者。

抛开对李鸿章评语的内容本身,梁启超在本书中妙语频出,凝练了他个人的历史与众不同的看法。譬如他说道“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当真是振聋发聩。读到此处,我不免惊觉:中国之人才譬如董仲舒、房玄龄等人不都是入则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出则大济天下的良臣么?为何到了梁启超这儿就全都成了“杀人的人才”了?原来梁启超所指的人才,是趁乱而出的枭雄,如一世英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也有趁“乱世英雄”而出的英雄,如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盛世中的君主喜欢大兴土木,于是沉重的徭役就落到了农民阶级头上。随着社会越发两级分化,财富不均,农民阶级遂振臂高呼“王侯将相焉有种乎”,于是得到天下被压迫者的响应而“云影者众”。二者一旦交锋,便是针尖对麦芒,随时都会发生暴动蜕变,每次都会带走很多生命。如此反复,中国的历史自然是流血的历史,乱世造就的英雄自然是杀人的英雄了。

此时,除了满清遗老如慈禧太后之流和尸位素餐的官员们不断地在压垮满清的命运之外,早有从满族入主中原就遗留下来的祸根。康乾盛世之后清朝迅速由盛转衰,民力凋敝,官吏骄横,海内日已多事,时至李鸿章进入政坛,经历了各地小型农民起义(如嘉庆元年的川楚白莲教起事和天地会反清复明)和边境地区骚乱动荡的清朝早已是强弩之末,在面对来自西方的船炮的时候,连仓促转身都不能够,哪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呢?更别说若盛世之时君主还能用小恩小惠拉拢百姓,现在举朝皆醉生梦死之徒,满清连自身都难保了。

李鸿章成也洪秀全。李鸿章拜师曾国藩之时,洪秀全以一匹夫揭竿西粤,仅二年余,遂乃蹂躏全国之半。洋人本来还把他视为如同法国大革命一般民主觉醒的象征,但在看清他的真面目之后又转头支持清政府与之抗衡,从指头缝隙中漏出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给清政府。此时的李鸿章虽有授业恩师曾国藩提拔,在仕途上却因郑魁士的阻挠甚至在家乡安徽都难以立足,正是抑郁不得志之时。李鸿章这时已经三十八了,怀才不遇,只能以自嘲来宽慰自己,不再言禄事。但是,古人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颠沛流离的十年增长了李鸿章的经验和气度,以为他日担当大事之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因为时机不成熟,时代的宠儿必须等待时代的东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到,能抓住机会的是永远在准备的人。一时的抑郁不得志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要看清自身毛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改进、充实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样才不会在一次又一次和机会擦肩而过后悔不当初,发现自己除了年岁增长了,其他方面却和过去没什么两样。

果然,到了咸丰六、七年,太平军之祸依旧未平,朝廷希望借用洋人的力量来消除这股灾祸。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任用有能力的洋人做将领,训练出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军事力量,这就是湘军、淮军的前身。随着战火四起,曾国藩向朝廷推荐了李鸿章作为苏州将领的人选。李鸿章经过艰苦作战,一直到同治二年,他终于平定了苏州,由此加封太子少保。李鸿章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总是喜欢先制定计划,对敌军的情势做出精准的预判,然后再出兵制敌。此外,李鸿章爱护军中将士,就像是爱护自己的骨肉同胞一样,爱人者人衡爱之,所以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去死。这两点都是李鸿章在曾国藩军中十年间学到的,果然,先前的积累于日后总会有所体现,厚积薄发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罢。

但在这其中李鸿章做了一件事,反映出他的为人处世中不仅有传自恩师曾国潘谨小慎微的一面,还有属于李鸿章自己的狡诈的一面。他用友人戈登做担保,劝降了太平天国的八位将领,却因为害怕他们狼子野心不受约束,便又反悔杀了他们。在这之后李鸿章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却也惹得友人不快,伤了友人的心。

李鸿章得到重用后,开始督办洋务运动一事。他虽然本人不喜欢任人唯亲,却又尽数提拔了自己过去的手下,把不合适的人放到了不合适的位子上。对此,梁启超评价到,这也是李鸿章日后事情没有做成功且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此外,梁启超还觉得,李鸿章虽懂洋务,却不懂国家事务。他光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却不知道满清政府的根本弊病在于满清政府的体制本身。李鸿章虽然确实在发展军事、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若是体现在清朝整体能力与世界各国的拉近程度上,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若是学生带着“干掉老师”的心态来学习,根本不可能学到老师的精髓,老师也是不敢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的,不然不就“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了么;其次,把外国先进的技术生硬地嫁接到满清现有的、落伍的政治制度上,是不可能救活得了中国的。俗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和经济技术不匹配,所以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了。

李鸿章传读后感

今年年初我拜读了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一书,总想动笔写点体会,但由于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加之自身水平有限,生怕对原著的理解产生偏差,被人耻笑,诚惶诚恐,不敢动笔。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突然刮起一股为李鸿章翻案之风,有一些人对李鸿章大加称赞,说什么“他是这百多年来为了中华复兴殚精竭虑,积极探索,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所有英杰之一!”,“李鸿章多半受命于危难之机,为了社稷江山,千秋基业,而置个人廉耻于不顾。在当时四面楚歌的形势下,救统治者于水深火热者,舍李鸿章,别无他人。”种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自从我知道李鸿章那天起,不论是报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是历史典籍所记述的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难道这些全错了吗?带着种种疑问,近期我重读了《李鸿章传》,并参考了一些其它资料,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未免以偏概全,一斑识豹,供商榷。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生于1823年2月5日(清道光3年正月初五),卒于1911月7日(清光绪27年),安徽合肥人。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平发、平捻,二是办洋务。第一件事使李鸿章登上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第二件事把李鸿章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平发李鸿章崭露头角,1850年(清道光30年),洪秀全起兵金田,次年称天平天国天王,先后陷汉口、安徽、江苏等地,此时的李鸿章正在安徽巡抚福济处做幕僚,受人妒忌,很不得志,后入曾国藩府为幕,被曾国藩所器重,于1861年(清咸丰)回乡募勇,1862年(清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同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率淮军攻克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之成,固然有其内在的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清朝的腐败,八旗兵养尊处优,贪图享乐,作风涣散,缺乏战斗力,太平天国军队所到之处全无抵抗所致。

太平天国之败,一是其内部的腐败和争斗,造成人心涣散,失去战斗力;二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保护其在华利益,暗助清廷;三是湘军、淮军作战勇猛。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仕途的上升通道。

平捻是李鸿章的一大功绩,李鸿章之前已有22位朝廷大员奉命围剿,历经十余年,都未成功。捻军为一流寇,扰民掠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像现在的游击战术,官兵四处追缴,人疲马疺,收效甚微。李鸿章剿捻,采取逼而不流,会师合剿之策,取得全胜。李鸿章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布控得当,故而得胜。平捻之后,李鸿章及淮军将士加官进爵,队伍不断壮大,集团势力逐渐形成。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逐步掌控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开始了他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所办洋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实业;第二是建立北洋水师;第三是外交。

李鸿章所办实业,不论交通、工业、开矿还是于外国通商,有一小部分对中国实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其余都不成功,究其原因是李鸿章所办实业多为官办,清末的官员贪婪成性,昏庸无道,加之李鸿章所用之人多为亲属,把办实业当成生财之道,不顾大局,中饱私囊,所以失败了。

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历史三十年,每年耗银数千万两,从德国购得军舰、武器、训练水陆士兵。在天津办机械局制造枪械、炮弹,每年扩充,费款千百万两。派人到外国学习军事,然而学成之人不予使用,所用之人皆为淮军、淮籍和亲属。李鸿章练兵比日本要早,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不算弱,然甲午一战,一败涂地,皆因用人不当,为保护集团利益所致。天津机械局建立三十余年,存弹只有百十枚,甲午海战海军出发时,每舰只发炮弹十四枚,朝廷所投巨资皆被私吞。朝鲜战争,北洋将士也是不战而逃,岂有不败之理。致使清廷割地赔款,李鸿章罪责难逃。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平庸的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指责,却没有很好地去考虑环境、个人等因素,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读《李鸿章传》,又重温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甲午风云》,模糊的记忆里除了海上战舰战火纷飞以外,还记住了一个人——邓世昌,他是“致远”号的舰长,他的勇猛刻骨铭心,梁启超对甲午战争的文字描述也是精彩、精准的。当年电影院里小小的我,根本不知道这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读李鸿章传记还绕不开的就是那一堆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让李鸿章在当时乃至到现在都背负了世人的种种指责与谩骂。就在他快八十岁的时候,重病在身,快咽气的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催促他画押,当读到李鸿章“手捂胸口,口吐鲜血”,只是“咬牙切齿”地说“可恨啊,毓贤把国家耽误到这个地步。”。然后又长叹道:“皇帝和太后不肯回京”,随即闭目死去。不由感叹,国将不国,死不幂目啊,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似乎一个时代的衰败,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其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梁启超笔下的那个真实的、立体的、多维的李鸿章就这样在悲愤无奈中闭上了眼睛。

看完书,心情沉重,无法想象,晚清四十年,祖国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各国列强在祖国大地上随意践踏,有种强烈的感觉:“没有一个好东西”。突然想起历史老师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落后是要挨打的”,人不能落后,国家一样,更加不能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

从8月23日起,澳大利亚政府在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禁止华为和中兴为其规划中的5g移动网络供应设备起,华为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3月,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会上向外界透露,美国政府涉嫌攻击华为的服务器,窃取邮件和源代码。稍早前,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重要声明:决定起诉美国政府。20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将华为及其68个附属公司加入限制名单。年5月20日,美国宣布对华为禁令推迟90天实施。还有孟晚舟被捕,海思“备胎”计划,到“鸿蒙”操作系统等等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际反响。深深感觉企业同样肩负着国家强大的重任和使命。我们每个人中国人又怎么能够懈怠呢,还是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支持国产品牌,宣传国产品牌,使用国产品牌。

当然,国产品牌也一定要有良心、有品质、有实力、有核心竞争力。

李鸿章传读后感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作文500字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李鸿章传读后感

刚看完《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感受。只是觉得,对于人物的人格和内心的表述,作者把握得十分准确。

然后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隔了一些日子回想起来才觉得,其实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最普通的女性的命运。故事的悲剧性在于,有些人一直试图与命运抗争,可是却一次又一次被命运拉回来,以爱的名义,以婚姻,家庭,责任的名义。真的,就像碰触毒品一样,对有些女性来说,婚姻和家庭这种东西一旦碰触,就无法回头。

我总是说女人生孩子之前一定要慎重。因为孩子就像一根线,一旦出生就种植在了你的脑海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牵绊住你。当然,这种牵绊有可能是极其幸福的,比如我认识的两个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就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每天生活中的重心就是孩子,并表现出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以此为人生中莫大的成就,那么她们的人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而《无声告白》中的女主角玛丽琳,她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当成理想。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在大三那年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坠入爱河的女性一样开始了恋爱,并怀了孕结了婚。然后她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了一连串的家庭琐碎生活中。煮饭,带孩子,照顾老公,被迫中止她的学业和梦想。

对于我的朋友那样的女性来说,这可能真的是完美生活的温馨开启。但是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抱负又具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她很难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她试图逃离,她放下两个孩子和老公,独自跑到外面去租了公寓,并报名了社区大学想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然而,她又失败了,就在考试的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长子内斯用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来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她在家中就像一个隐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终于在女儿自杀后爆发,与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无辜,詹姆斯无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亚更是无辜,她只是为了讨好母亲,却被母亲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内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内斯要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亚绝望无助,最终选择了了断自己。

而玛丽琳,一切都只源于玛丽琳的梦想和生活无法完美统一。玛丽琳的痛苦也是无比真实的,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但却又过着不是她真正想要过的生活,这种分裂的痛苦简直可以把人逼疯。

莉迪亚的死换来了所有人的沉默和思索。最终,生活仍然要继续。玛丽琳无法成为医生,詹姆斯从狂乱中恢复了理智重新回归家庭。小女儿汉娜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拥抱,内斯如愿去哈佛读大学。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而莉迪亚死了。

莉迪亚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她就这样死了。

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述说或者沟通过。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对方,而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甚至是玛丽琳自己,被梦想折磨得甚至想要放弃家庭,也没有试图跟詹姆斯透露心迹。

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那么多的误解都在寂静无声中被莉迪亚的死亡消融。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妥协。

莉迪亚的死亡,彻底打破了玛丽琳的梦。她放弃幻想,重新拥抱现实,接受了命运的馈赠。

故事的结尾,一切柔软地展开,终于像极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场景。而这一切,却是用大女儿的死亡换回来的。然而,还是不能不让人觉得,一个女人无法自控的人生,是那么悲情。

《无声告白》的故事设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中有很多是属于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想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仍然有多少玛丽琳一样的女人。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有着逆袭的反转。除了少部分敢于挑战传统的人,大多数女性仍然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却憧憬着另一种人生。人的一生太过于短暂,女人的角色总是很难两全。既想享受爱情,又想拥抱梦想,既想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又想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女人分身乏术,没有三头六臂,只能拼命在其中寻找平衡。而我又见过多少女性做了母亲之后就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只因为天生的母性让她们没有办法放弃与孩子相伴的时光,于是忍痛割舍了对梦想的追逐。也有多少女性不屈不挠地去追求梦想和事业,最终换来了孩子的怨怼和不健康的家庭关系。

有的时候,就像玛丽琳不肯说出来一样,说出来其实也未必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内心和漫长的岁月中彼此对峙,做一个拉锯战,一个战胜了另一个。

我想起了为了舞蹈事业放弃结婚生子的杨丽萍。她是玛丽琳的另一面。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几个人可以有如此强大的信念和毅力,放弃平常人拥有的生活。而我觉得,不管是选择为了梦想冲破传统的束缚,还是为了保全家庭而放弃自我,总有人会做出牺牲,总有人会感觉到受伤。这个世界没有两全其美,没有完美生活和完美的设定。

不管是杨丽萍还是玛丽琳,她们的内心都会有自己的遗憾和挂念。但是惟愿做到这一生走到最后的时候,我们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书的封面上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可以对死去的莉迪亚说的。然而,她的母亲玛丽琳虽然一直与他人的期待抗争,但也并不算是找到了自己。她只是学会了顺从命运。

我愿意对玛丽琳再说一句。我会告诉她:我们终此一生只是要学会做出选择,前进或是妥协,并承担一切。

李鸿章传读后感

《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描写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表现了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表达了我们队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触颇深,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使我们更加深深地崇敬这位新中国的总理,我为我们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感到骄傲自豪。

当我读到“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时,我想到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呀!和我们现在比起来简直差远了。虽然总理办公室设备简单,但是这间简陋的房子见证了总理认真工作的一个个不眠之夜。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和周总理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高科技的教学资源,有辛勤浇灌我们祖国花朵的老师在培育我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当我读到“他指着桌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审阅这批文件”时,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一尺来高的文件,那该有多少页,该有多少本啊!这么多文件,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筋一遍一遍地审阅呢!周总理啊!你对工作多么认真啊,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你真是日理万机啊!

当我读到“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总理辛勤工作了一夜,吃的却是如此简单。看得出总理是一个很节约的人。

老师还常常给我们讲:总理在病中,还念念不忘国事,晚上只睡一点点时间,还带病审阅稿件……想到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我们中国人不禁会流下热泪。

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好总理,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咒骂着及后世之人痛斥着,而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李鸿章传》读后感字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李鸿章传读后感

几天前,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颇有感受。

《詹天佑》这篇文章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修筑的全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詹天佑的怀念,表达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那些帝国主义者轻蔑地笑我们中国人时,“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詹天佑真伟大!他不怕帝国主义者的讥讽,敢站出来接受任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单是这一份勇敢与爱国的精神,足以让我折服,若换成我,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当缩头乌龟了。

“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读到这句话,我深深地震撼了。詹天佑没有因就我站出来了而骄傲,也没有借中国人铁路修不好的理由而做作。而是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自己与工作人员,让我体会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他亲自带着学生与工人,打着标栏,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詹天佑身为领导,没有因职位高而懒惰,而是身先士卒,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我为他的这种精神而感到骄傲。

遇到困难,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为了使中国的工程师有信心,他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好。从这里,我看出了詹天佑虚心请教,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决定选择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与中部凿进法的方法,体现了詹天佑的智慧。

因为火车爬不上青龙桥的陡坡,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我体会到了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生活中,我们也该有詹天佑身上那种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感情,和为祖国、为集体争光的坚强决心。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已经被詹天佑身上那种优秀品质所折服。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汲取他的优点,是自己更加完美。

《李鸿章传》读后感

对于李鸿章,无人不晓,谁都知道他是那个签了一系列晚清屈辱条约的人,不少人好因此给他冠上了了卖国贼的称号。学习近代史可谓让每个学生难受的了极点。从古代史那引领世界好几千年,到近代落后挨打一百年,巨大的落差,感情上是难以接受。如果我有阿宽的超能力,我相信我回去修正历史的。于是,所有的愤怒发泄到李的身上。签了那么多条约,果然卖国贼无疑。

上学期无意去旁听了一个法律专业同学的商法课。碰巧那老师讲到晚清时期民商法律问题,其中他讲了一些对于李的看法。说他是晚清第一能人,大清帝国的裱糊匠。诧异呀,与我所知大有出入(不要笑我孤陋寡闻哦),他能牛在哪呢。之后很留意他向我们推荐的的一本书——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说来惭愧呀,暑假借来竟没有读,原封不动的还给图书馆。终于,在这一星期下定决心,读完了。

李和梁分属不同的政治派系,对其所说,还是比较可信的。也可见梁对其还是相当敬重的。或许,维新派和洋务派还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呢。读完这本书,对李鸿章可谓大有改观。

书中说李鸿章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势时之英雄,我深表赞同。正像梁所说,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具体原因我也不讲述,未免有照搬之嫌。我只说说几点我所转变的看法。

看完此书后,不禁为李扼腕叹息。从镇压太平天国发家,之后又平了北方的捻乱,卓越的军功足以光耀门楣,就像郭子仪一样挽救了大唐。开办洋务,风云中外政坛四十余年,风光无限啊。到1895年,七十好几了,我倒情愿他死了,这样就不用背负国人的诟骂了,相反,绝对是十九世纪的伟人。但如果这样就不是李鸿章了。

他的由盛而衰犹如大清的命运,李的衰亡史即为大清的衰亡史。他不如曾国藩,他的老师急流勇退,保住了一生的好名节。试想,李鸿章也功成名退了,当时中国还有谁可以顶替他的位置。我们诟骂他,可我们如果坐在那个位置上,能保证做得比他好吗。人才匮乏,出了一个李鸿章,我们就应该谢天谢地了。没有他,还指不定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清的裱糊匠,缝缝补补而已,那时的人们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他只是其中一个。兴办洋务,他比谁都渴望国家强大。签署屈辱条约,没有谁比他更撕心裂肺。书中有一情节让我不禁落泪。十年前,李鸿章在天津傲慢的接见了伊藤博文,根本不放在眼里。十年后却在日本低声下气的与其签订了马关条约。国内叫骂声一片时,谁又能理会李当时的苦楚。

在国内无一人之时,李鸿章站起来,独自承担了这一切(虽然他办的不那么好,可谁又保证办的比他好呢),他应该受到尊敬,他是个英雄,至少他是内心强大,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罗列式的`史实,很容易误导我们在心里将李鸿章一棍子打死,对此我向好几年对其的误解表示“忏悔”。你怎么样呢?是这样写的:

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无术。(人家李鸿章24岁就考上了进士,他还这样批评人家,我们这些人岂不跟目不识丁差不多了!)。

李鸿章谨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其一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志向不能跟人家比啊!)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竟然比霍光还强。这位梁同志对学问的要求实在是高。)。

当然了,上面括号里的现代语就不是原文了。

第二,和诸葛亮比。

李在用人、用兵、廉洁奉公方面远不如诸葛亮。但在艰苦创业、鞠躬尽瘁、赤胆忠心方面,二者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第三,和王安石比。

都实行变法革新,见识超过常人。但在规划和眼光方面,李比不上王安石。

第四,和秦桧比。

这一段很精典:“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哈哈哈,梁同志极富正义感和公正性。

第五,和曾国藩比。

“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曾是他的恩师啊!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他都靠曾的一手提携才得以成就。世人也有定论,他们两人比,李是不如曾的。他们两个的区别是:曾是儒者,常有急流勇退之心。而李则坚韧不拔,毫不畏难。这也是他的一大优点。

还比了十几个人,个个精辟,因对那些人不是特别有兴趣,就不记了。

梁启超对李鸿章作了这样的总结:“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虽然这样,但梁还是认为当时举朝上下五十岁以上的大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因此,梁启超甚为国家前途忧,在著作的最后用了下面这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看过这本传记之后,我感慨良多。一感慨有人能把文章写得如此精妙,而且他还勤奋得很,人家李鸿章九月底才刚死,他梁启超十一月中旬就把这部传记写出来了;二感慨成为一代伟人得需要多么高的道业和造化,即便象李鸿章那样一生勤奋不缀,也仍然无法突破先天不足带给他的局限性;三感慨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本来就天份有限,还不知进取,且沉溺于小小情调,甚至于低级趣味,实在另人汗颜。

愿作此记之后,我的人生态度从此会有所不同。肯定会有所不同的。

李鸿章传读后感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