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 防震减灾工作自查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14:12:14 作者:笔砚 2023年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 防震减灾工作自查报告(模板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篇一

乡总面积265.3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211个村民小组233个自然村,8794户34861人。属高寒山区,境内由于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属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等。通过逐村逐组排查并核实,目前我乡经上级实地勘察后认可的地质灾害地点主要有8处:分别是大坪子危岩体、绿优滑坡、船边危岩体、拖背嘎危岩体、小田坝滑坡、大箐沟泥石流、沙坪泥石流和小瓦房滑坡。其中通过现场勘察需搬迁的1户(湾子村沙娥坪小组),其余的在今后工作中我乡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地质灾害点的搬迁力度。近期未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点,主要威胁是硝厂河、牛栏江沿岸的单个落石。

针对近几年来的天气情况,8月1日,我乡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三个工作组就全乡18个村委会受灾情况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同时要求做好信息报送,加强防汛值班,落实灾害点监测人,整理完善应急预案。8月3日,三个工作组就各组调查了解情况作汇报。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执政为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保证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同时按照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对发现新增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编制好点上防灾预案,逐一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及监测预警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发放地质灾害预防明白卡,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建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是落实经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实报实销制度,确保了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危害大、影响严重、急需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争取立项,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彻底治理或搬迁避让,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是完善制度,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险)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汛期前组织技术力量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汛期中开展巡查和应急调查,汛期后进行复查与总结。

五是加强协作,畅通地质灾害信息渠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村和单位(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段)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防灾、避灾、救灾的组织机构、资金和物资储备,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协调、沟通与合作,互通情报,确保乡、村、组及单位(部门)之间信息传报迅速准确,保障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畅通。

六是加大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张贴宣传画、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受灾害威胁时,部分群众自救意识弱,“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队伍。目前,我乡还没有一支专业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对地质灾害诱因、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

三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监测站点覆盖面不够,通信和预警手段相对缺乏,道路等级较低,抗灾能力弱。隐患点监测预警人员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监测工作不够规范,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乡财政收入不足,仅能维持贵族运转,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有些该治理的灾害点也迟迟不能开展工程治理。

五是地质灾害(隐患)户搬迁安置问题多。部分长期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实行异地搬迁。一是部分农民虽进行异地搬迁,但需依靠原有土地维持生计,未实现真正的搬离。二是有极少数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无法筹集自筹部分。三是本地无合适的安置点,附近不是受地质灾害影响,就是解决不了耕地,远处又不愿搬。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大对如何监测、如何防灾、救灾等知识的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村组,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政府强制的被动抗灾转化为群众自觉的主动避灾。

二是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防灾、抗灾。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动组织各单位(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实行分片包保、群众自测自警,加大监测力度,全面实现对灾害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三是积极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治本之策,将搬迁避让工作进行到底。搬迁避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措举,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新趋向。针对我乡部分地区受灾害威胁的农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偿失,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和动员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篇二

领导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xx乡乡长程可任组长,分管领导吴建刚任副组长,派出所、安监办、国土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召开xx乡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党委、政府从机关、村、组抽调了45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支应急抢险队伍,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以党支书记为队长,民兵和青壮年群众为队员的应急抢险小分队。

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xx小学校开设地震知识讲座,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在xx小学校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今年全年,开展地震知识讲座5次。

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理念,组织国土、交管、安检、民政等部门对全乡5个村的地质灾害点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过今年大雨之后,排查出15个不同程度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乡党委、政府已向地质灾害隐患地带群众发放了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落实了专人负责24小时监测,做好监测记录,一有险情立即上报。

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大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工程,实行动态监测。在项目安排上,我们坚持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作为实施的重点对象,优先考虑,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在工程建设中严把“三关”、做到“四不准”,即: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把验收入住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完善修订了《xx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及时充实抗震减灾应急队伍及应急小分队成员,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虽然我乡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各项防震减灾制度,健全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对群众的防震知识教育,提高群众防震意识,减小灾害损失,将乡防震减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篇三

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政教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校防震减灾教育领导小组——防震减灾教育辅导员——全校师生”三个层次组成的防震减灾教育网络,并向社会辐射。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学校把防震减灾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聘请安全老师担任辅导员,并折算一定的课时量;组织班级课外活动小组收集有关地震、防震减灾的教育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多种媒体、校广播、板报、文化长廊向全体师生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教育。

1、在教学楼内设立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版面,组织学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水平,及应急处置办法。

2、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定期发放宣传资料,学习有关防震减灾、地震基础知识等科普知识,举办地震知识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全方位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3、防震应急,自救互救。做好震前防御准备,有备无患。

4、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险演练,提高师生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

学校根据我校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学校周边环境情况,编制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在地震发生时如何紧急疏散是每个人必需具有的常识,我们每学期都要定期在不同地点(餐厅、宿舍、教室)进行不同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认识到当地震发生时应采取怎样的方式紧急避险,疏散到什么地方较为安全等,使学生提高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当地震发生时使灾害减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安全。

1、防震救灾知识宣传频次不够,对所学知识学生返生现象严重。下一步应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让防震救灾知识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2、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每期一次的安全演练次数过少,内容单一,学生所学的防震救灾知识不能够充分利用。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主动人为地创造条件,增加演练的次数,种类,让学生所学的防震救灾知识都能够在实际中得到检验。

3、师生对防震救灾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我校位于南阳盆地中,地质及自然灾害较少,师生思想麻痹大意,感觉自然灾害就不会光顾我校。针对这一点,下一步我们要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篇四

我校成立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职责、明确了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按照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与学校各部门、年级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依照教育局关于《学校安全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整理了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隐患排查、地震逃生安全演练和预案等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实行门卫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入校门卫盘查登记、身份确认制度。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因特殊原因离校实行门卫审查,未经学校书面同意或家长来接,一律不得离校。同时继续坚持我校每周一到周五的教师值班和放学时学生的路队制度,特别是加强了中午休息时间的值班,确保早晨学生有序入校,中午学生稳定在校,下午学生平安离校的局面。

我校按上级要求在学校重点部位设立了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门卫配备了橡胶警棍,微机室等功能室配备了相应的干粉灭火器,并且做到定时检查与维护。

我校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及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老师利用每周一的班会向学生讲解安全知识,传授学生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通过学校安全手抄报大赛,让学生了解交通标识牌和有关的交通法规。通过地震知识挂图展览,向学生宣传地震知识和地震出现时自救相关知识。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自救演练和消防器材使用演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逃生和自救能力。在今年5·12减灾防灾日到来之际,我们将再开展了一次防地震、防火灾、防拥挤踩踏紧急避险安全演练,不断完善演练制度,提高避险能力。

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和房屋电路隐患排查,确保校舍、电路的绝对安全。同时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购买、食用小食品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1、由于经费等原因,我校监控设备还不足。

2、我校现在已经购置了两个灭火器,但数量还有一定的欠缺。

1、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严格执行校门口由值班教师、学校领导班子轮流值班,按时迎送学生,避免发生意外。值班教师加强校园巡查,尤其是厕所等安全死角。

2、继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积极筹措资金,增添校园监控设施,做到校园视频监控范围100%覆盖。

防震减灾自检自查报告篇五

我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召开有关会议,调整了水务局防震、抗震指挥部组成人员,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定期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及时向防震减灾局报送相关材料。今年以来局机关专门召开3次会议,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应对地震等灾害突发事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制定《xx县水务局20xx年防灾救灾演练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震抗震指挥领导小组,以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充分发挥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的作用。深入进行防震减灾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地震,汛期灾情发生,将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今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按市水务局要求,为了预防地震突发事件,专门安排4人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向市局和县上报送情况,利用电台、电话、对讲机、手机、山洪预警平台,建立健全了各项联络体系,确保地震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无阻。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加强了值班人员培训,加强了水库、大坝、供水站的监测,开展综合防震减灾应急演练2次,值班人员培训4次。

一是:我局利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强化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我局灾后重建项目和常规项目86个标段、投资近7个亿,工程设计按现行设防标准设防;各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站按农居抗震设防新标准设计。三是:应急救援: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水库、供水站、大坝应急检查,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重点是水库、大坝预案的落实,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少。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县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按时参加县里召开的会议,及时传达、部署县里的各项工作任务。平时我们能认真组织学习防震减灾法,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地震业务知识。每当有文件和报刊到来时,都认真组织学习讨论,领会文件,吃透精神,做好应对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

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防震减灾工作实地演练开展较少等问题,应对灾害能力还有待增强。明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克服不利因素,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把防震减灾工作做的更好一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