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队建设过程记录 团队建设方案实用

时间:2023-05-12 15:18:25 作者:曹czj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团队建设方案篇一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自2011年至2015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基地、国家级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高职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采取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立项、年度考核、滚动管理的方式,分年度、分步骤实施。

(一)申报。教育厅每年组织申报省级省级教学团队。各校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推荐名额为:教育部直属院校每校每年限报3个团队;省属本科院校(含山大威海分校和哈工大威海分校)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每校限报2个团队;市属本科院校及其他高职高专院校每校限报1个团队。

(二)评审。教育厅根据我省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以及申报材料,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审查材料、会议评审等方式,确定每年重点支持建设的省级教学团队的立项建议方案,评审时本科教学团队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将按照不同标准的评审要求分别评审,最后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的向社会公布并批准进行立项建设。每年评审时间和申报材料报送时间另文通知。

(三)建设与管理。被批准为“省级教学团队”后,各高校要按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确保建设质量,科学运行,规范管理,并建立了有效地监督约束机制和管理模式,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教育厅将不定期对省级教学团队进行检查评估,检查评估不达标的,撤销“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并取消该校3年内的申报资格。

团队建设方案篇二

为打造一支高执行力、负责任、付出、共赢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激发感恩情怀,凡事主动积极,感恩付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根据县教育局《规划》和《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互利共赢”为宗旨,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对学校质量的责任感,打造积极的心态,激发教师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着力实现教师和睦,校园和谐,具有高度责任、感恩付出的颠峰教师团队。

二、工作目标

1、形成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

2、打造勤教善学,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

3、拥有爱心,敬业、感恩、负责任、共赢的团队。

4、谋求“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愿景。

三、工作措施

(一)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载体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1、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下,教师工作的核心理念发生了变革,要求教师个人经验的共同研究和分享,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形成对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共识,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老师的合作素养。

需要教师本人在工作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在反思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成为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教师要深入思考探究问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有计划,有目的,方案明确,行动有序地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二)营造环境,走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团队。

1、结合学校实际,指导团队学习,在学校工作中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有效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2、构建和完善学习网络。构建学习网络是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必要条件。在网络构建中以“学校—教研(级)组—个人”的三级学习。教研(级)组长是关键人物,是学习型教师团队的中坚力量,是教师们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3、选择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异地交流学习和培训,取长补短,拓开知识视野,以便更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

1、每位教师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教师育人”是每位教师的天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怎样与教师的责任息息相关。为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起到一个监护人的作用。

2、在教学管理上。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底的检验标准,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意识要牢记使命,不断的提高和追求,并结合起来新课改的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精心教学。

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点一线的畅通思路,在工作上不推卸责任,不抱怨根源,要面对现状,实现真我。

每位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构建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尊严和幸福,使教师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变得自信。从而使学校充满活力,蕴涵着发展的巨大潜能。

1、转变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形成“四少四多”的观念。即少一点指责,多一份交流;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共识;少一点疑虑,多一份理解;少一点限制,多一份包容。让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

2、以“三心”为出发点,构建和谐团队。

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取健康心态和高效的工作以达到卓越的团队,教师必须要有“三心”,即童心、三思的心和责任心。

①童心,在团队建设中,教师打破陈旧和固有的“瓶颈”,摆脱束缚,保持阳光的心态去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必须放下成大的思想束缚,以儿童的天真,活泼和思维去与身边的人相处,获取童真,在一个团队的无束,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和睦相处,提高凝聚力。

②感恩的心,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回馈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源自于教育,奉献给教育事业,那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感恩本质属性;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行业,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如果教育者本身没有宽厚的胸怀,不善于与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进行沟通交际,形成自闭自封,在一个团队中就没有生机、活力。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心中有同事,眼中有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会相处的更加和睦。

③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教好书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一名领导要有领导责任心,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要有科任教师的责任心等,我们的角色随时变换,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摆正位置,唯有如此,我们在团队中才会和谐,有了责任心才有归宿感,才会真正起到主人翁精神。

(五)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净化教师心灵,陶冶教师高尚情操,营造宽松、民

主、和谐的学校氛围,创建和谐团队。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效能,创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是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一项基础工程,长久以来,教师的心智模式较孤立封闭,孤芳自赏。一旦碰到困难,又害怕失败,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招别人非议,因此,我们依靠团队的力量,用潜在的充满柔性的学校精神和文化来改变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以整体的、无所不在的隐性渗透使每个教师在不经意间,都受到熏陶感染,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工作。

四、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建阶段(2011年3月——7月)

召开全体教师会,动员部署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团队,明确意义。学习团队建设策划意见。为什么教师总是有很多借口,而创造不出成绩?为什么教师任务完成了,却不是校长想要的结果?为什么学校内部互相推诿责任,而校长却无能为力?是无奈?是痛苦?还是放弃?围绕主题进行反馈,唤醒沉睡的心灵。

第二阶段:形成、完善阶段(2011年8月——12月)

初步形成框架,每位教师明确职责,扮演好角色,为如何构建和谐高效卓越团队出谋献策,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力,提高凝聚力。

第三阶段:践行提高阶段(2012年1月——12月)

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或教学实践来使教师超越自我,激发潜能,让教师拥有敬业、共赢、爱心、感恩、负责任的心态,增强教师归属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生命的激情热爱。从而不再找借口,不再推卸责任,凡事主动积极,感恩付出,为学校管理者分忧解难。

优胜中学

2011年3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内涵发展为工作重心,立足全市教师队伍现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为重点,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我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面向全体、明确中心、突出重点、强化提升”的原则,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全面提高全部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思想或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有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执着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求、面向未来的“专业型”、“学者型”的教师群体。

三、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围绕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1.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化的影响;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全面关心学生成长;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2. 开展师德宣传活动,树立师德典型

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以主题系列报道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师德建设成绩显著的学校和师德高尚教师的先进经验或事迹,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形成敬业勤奋、进取向上的良好风尚和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热潮。

3. 完善教师考核办法,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加强师德工作管理,建立师德档案,把教师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审和晋级、派出进修以及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落实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对出现师德问题严重的教师及学校,一经查实,将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评人民满意学校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把师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促使师德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4.专业老师进行一系列的下厂,主动参加企业挂职锻炼等专业提升活动。积极主动获取并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将所学充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理论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都应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制订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提升教师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挑战,教师需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提升、自我发展,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管理人员,要善于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认真设计“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帮助教师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使教师沿明确的发展方向,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制定行动策略、发挥个人专长、开发自己潜能,克服职业生涯种种困阻,使教师顺利渡过教师职业的适应阶段、定型阶段、突破阶段、成熟阶段,从而使自己从一个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适应型教师,成长为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有独特教学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的专家型教师,成为学校领导放心、合作教师欣赏、所教学生喜欢、学生家长欢迎的优秀教师。

2. 开展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面对新课程,现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教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技能比赛活动,要通过课堂教学大赛、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执行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倡导的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努力提高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引导教师认清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按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展开教育工作;要积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品尝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能力、特长、兴趣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发展志向和路径;关注学生人格健全、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认知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 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反思能力提升

以校为本、教师为本、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校本研修,努力探索教师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逐步培养一批“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促进教师反思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1. 加强教师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习惯

各校要立足校本,加强教师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建立学习制度,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开设教师论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研修为重点,更新教师教学手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带动教师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提高;建立教师网络资源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交流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件资源、教育博客,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互动,给教师们展示自我的天地,自我发展的空间。

2. 重视青年教师发展,引导教师快速成长

要重视年轻教师的成长,结合实际,制定岗培方案,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精心设计一节教案,上一节教改公开课,完成一个阶段性课题研究,进行一次教育论坛。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鼓励教师创新,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早日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引领者,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过程

各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客观记录教师个人基本信息、个人成长规划、专业成长要事、教学水平成果等内容,重点反映教师在团队合作、师德修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整合、业务学习、校本教研、学生个案研究、考试评价等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绩。帮助教师理性地审视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向更高层次发展。

为打造一支高执行力、负责任、付出、共赢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激发感恩情怀,凡事主动积极,感恩付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根据县教育局《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团队创建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团队创建方案》为指导,学校发展计划文本为指南,彰显学校特色,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对学校质量的责任感,打造积极的心态,激发教师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着力实现教师和睦,校园和谐,具有高度责任、感恩付出的颠峰教师团队。

二、工作目标

1、形成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

2、打造勤教善学,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

3、拥有爱心,敬业、感恩、负责任、共赢的团队。

4、谋求以“孝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发展愿景。

三、工作措施

(一)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载体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革,要求教师个人经验的共同研究和分享,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形成对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共识,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老师的合作素养。

作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在反思中不断改善学习型课堂,成为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教师要深入思考探究问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有计划,有目的,方案明确,行动有序地解决参与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营造环境,走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团队。

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个人”的四级学习。教研组、年级组组长是关键人物,是学习型教师团队的中坚力量,是教师们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开知识视野,以便更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

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怎样与教师的责任息息相关。为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起到一个监护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意识要牢记使命,不断的提高和追求,并结合参与式学习型课堂的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精心教学。

不推卸责任,不抱怨根源,要面对现状,实现真我。

(四)建立学校的和谐机制,实现教师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高度和谐。

每位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构建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尊严和幸福,使教师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变得自信。从而使学校充满活力,蕴涵着发展的巨大潜能。

多一份交流;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共识;少一点疑虑,多一份理解;少一点限制,多一份包容。让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

2、以“三心”为出发点,构建和谐团队。

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取健康心态和高效的工作以达到卓越的团队,教师必须要有“三心”,即童心、三思的心和责任心。

①童心,在团队建设中,教师要保持阳光的心态去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必须放下成人的思想束缚,以儿童的天真,活泼和思维去与身边的人相处,获取童真,在一个团队的无束,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和睦相处,提高凝聚力。

2

②孝亲感恩的心,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回馈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源自于教育,奉献给教育事业,那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感恩本质属性;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行业,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如果教育者本身没有宽厚的胸怀,不善于与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进行沟通交际,形成自闭自封,在一个团队中就没有生机、活力。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心中有同事,眼中有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会相处的更加和睦。

第一阶段:动员组建阶段(2015年3月底)

召开全体教师会,动员部署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团队,明确意义。学习团队建设策划意见。

第二阶段:组建教师团队(2015年4月1日—20日)

初步形成框架,每位教师明确职责,扮演好角色,为如何构建和谐高效卓越团队出谋献策,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力,提高凝聚力。制定好各团队目标和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践行提高阶段(2015年4月20—2015年12月)

各团队按团队计划有目的实施。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或教学实践来使教师超越自我,激发潜能,让教师拥有敬业、共赢、爱心、感恩、孝亲、负责任的心态,增强教师归属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生命的激情热爱。 第四阶段:总结(2015年元月)

组 长:石练海 副组长:肖用海

团队建设方案篇三

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

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 务;

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 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 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 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

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 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 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 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 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2015年1、2号文件精神,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意见》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任务分解表》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建设目标

各教学单位先按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一步建设专业方向、学科基础课程等教学团队,鼓励跨院系组建教学团队。学校从院级教学团队中择优选出2~3个作为校级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建设,为申请省级教学团队做准备。

三、建设要求

1. 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为建设平台,所有专业必须建设教学团队,鼓励各院系建设专业方向和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必须建设课程团队。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要着眼于团队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为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教授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及创新性学术思想。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教育改革趋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不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重大教学事故。

4. 教学研究。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教学团队要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根据需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使高质量教材、新教材和原版教材充实到教学中。

四、申报条件

1. 教学团队项目建设由团队带头人负责。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2. 教学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3.允许跨院系吸收人员组建教学团队。一名教师最多参加两个教学团队。

五、项目资助与管理

1. 学校每年组织立项申报一次,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2. 每个专业团队资助2万元,专业方向和课程团队资助1万元,其中跨院系的课程团队资助1.5万元。经费分两次拨付,立项后拨付启动经费1万元(专业方向和课程团队拨付0.5万元),结题后,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拨付其余款项。

3.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改革与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等。项目经费使用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由项目负责人支配,院长(主任)审批。跨院系的课程团队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全权支配。

4. 批准立项的教学团队每年要报送本团队书面总结和自评,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年度考核和验收评审,对优秀教学团队给予奖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015年11月

2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建设内容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为载体,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面向浙江二级城市、小型外贸企业和大中型制造业的工厂的外贸业务部门”为专业定位,进一步深化“外语优先、外贸熟练、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培养具有较强英语水平和熟练外贸业务能力的人才。重点探索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隐性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等三项人才模式改革内容,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英语听力》和《电子商务》作为2015年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的项目中,物色课程申报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推动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落实1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3. 实践课程建设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完善现有实训课程,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外贸能力提高。以提高学生在商务情境下英语应用核心能力为目标,研究以过程性、课内外互动、多技能交融为特点的综合语言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对部分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完善毕业综合实践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切实提高顶岗实行的实效。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对现有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室科学管理、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完成对“仿真国际商务实训室”项目的建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思路,调研和论证新的实训室建设项目,改善专业教学设施和条件。在分院统筹安排之下,完成软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与本教学团队相关项目的建设任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按照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思路,建立一批不仅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也能满足日常实训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假日实训基地,使之逐渐上规模、成体系。

4. 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现有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优化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学历和职称结构。抓紧对现有讲师群体尤其是拥有高学历的中青年讲师的培养,完善教师队伍的梯队结构。本教学团队不仅要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群体的力量。通过团队合作,全面提升各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和教研能力,提高各级各类教研科研课题申报数目,要提高省级课题研究的数目,力争在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有突破。以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举行说课、观摩课、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技能比赛的方式,切实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技能,全面提升各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以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为主的教研活动,通过团队教师相互学习和对外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和技能。加强教学研究工作,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践课程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在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研究以及担任行业协会的社会兼职职务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在教师下企业锻炼、合作开发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