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基层心得体会和感想(模板13篇)

时间:2023-11-10 17:20:47 作者:FS文字使者 进入基层心得体会和感想(模板13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心得体会,我发现自己在决策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决定要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做出更加明智和准确的决策。"

进入基层实践心得体会教师

进入基层实践是每个教师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作为一名从师范学院走出来的教师,在毕业后的第一年选择到基层任教。这一年,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在基层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特质,也感受到了基层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在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坚定理想信仰,推进基层教育事业。

在基层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仰,始终保持积极的动力和热情。只有真正热爱这个事业,才能推进其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我的一位同事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他远离城市,毅然前往偏远山区,为那里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补习。这种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鼓舞了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定理想信仰,为推进基层教育事业奋斗。

第三段:锻炼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基层实践不仅是锻炼教师教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基层任教期间,我积极寻求科研机会,与学科带头人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通过与同事的共同努力,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还结合学科特点,参加了许多学科竞赛和教学比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学校荣誉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第四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服务师生。

在基层,教师不仅具有教育教学的职责,还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责任。我们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任教的学校中,有一些家境较差的学生,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生活不易,我与他们建立了较好的信任关系,在课余时段为他们免费提供辅导,通过我的努力,他们的成绩也得到了提高,感到十分欣慰。

第五段:结语。

在这一年的基层实践中,我领悟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意义之所在。在艰苦的环境中,需要的不仅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教师身上具备耐心、责任心,乃至爱心等涵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锤炼自身素质,发挥基层教育工作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鼓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踏实工作、真诚服务,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温暖。

基层自治感想心得体会

基层自治是指国家行政体制中,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政策和资金保障下,根据本地区特点和民众需求,自主地管理公共事务并参与决策和实施。基层自治的实施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基层自治的可贵之处,下面将从自治的意义、价值、挑战、问题以及展望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自治的意义在于给民众更多的主动权。在基层自治的框架中,居民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实施过程,通过选举代表和参与议事程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利益。通过自治,民众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运作公共资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治。因此,基层自治对于提升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自治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在基层自治的运作中,每一个群众都有机会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广泛的参与能够汇集智慧,凝聚共识,更好地解决当地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社区的行政效能,更能够增强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

然而,基层自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基层自治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但是一些基层组织和居民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其次,在自治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个别干部滥用权力或者驾驭不了自治的纷繁复杂。此外,在一些社区中,身份差异、权力不平等和利益冲突等问题也可能对基层自治造成一定的制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完善基层自治。首先,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居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自治。其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自治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最后,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基层自治提供更清晰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展望未来,基层自治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实践和拓展。例如,在环保领域,可以推动居民自发组织和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加强社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在文化领域,可以推动社区自主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通过这些实践和拓展,基层自治的成果将更加丰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基层自治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治的意义在于给民众更多的主动权,自治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尽管自治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监督机制和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来完善基层自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基层自治的实践和拓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基层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进入基层单位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基层单位背景及重要性(200字)。

基层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最底层,是政府和人民联系的桥梁。在基层单位中工作,可以亲身接触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基层单位也是锻炼个人能力和思维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入基层单位后,我深切感受到了工作环境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同事们协作共事,共同为保障基层人民的权益和利益而努力。同时,我也体验到了基层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才能不被时代的洪流淘汰。

第三段:情感的激荡和理念的升华(250字)。

基层单位工作的岗位跟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的心情也会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逐渐地,我领悟到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不能仅仅是消极地接受问题和困难,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服务”与“责任”的重要性。把群众的满意放在首位,从心底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段:职业成长和责任担当(250字)。

在基层单位工作的日子里,我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基层单位也是一个责任的担当者,每一份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人民的利益。面对一些矛盾和问题,我会认真分析和解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第五段:进一步理解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300字)。

通过在基层单位的工作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社会的发展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基层单位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奉献。而个人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事业的追求和价值的认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无论是服务百姓的责任还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基层工作都是一个有力的平台。

总结(50字)。

通过进入基层单位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基层单位的重要性和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和成长,理解到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基层单位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力量,也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平台。

进入基层实践心得体会教师

进入基层实践是每位教师必将经历的过程。在这段经历中,教师会深刻感受到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不同,从城市到更为偏远的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更加全面的学生需求和问题。在进入基层实践的过程中,我有着很多的心得和收获。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体验,分享一些我对于进入基层实践的感受和心得。

第二段:更直接的接触学生、对学生需求的更深刻理解。

进入基层实践后,教师第一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学生的直接接触。这种接触比起上课讲授知识,对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人们倾向于将学生视为班级和群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他们视为个体。在实践中,从教育到学生打出了更为具体和个体化的连接。教师对学生需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怎样教学生和如何与学生沟通。这也使得教师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面对各种困难。

第三段:发掘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进入基层实践之后,教师将意识到学生的需求远比书本上写的要复杂得多。作为教师,要更多方面地考虑到学生情况,从而发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最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某些地区,学校可能缺乏实验设备和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使用更加创新和互动的教学方法。而有些地区则缺少足够的教学材料,此时教师就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资料来弥补教学中缺少的资源。

第四段:对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

任何人在进入新的文化和环境中都会遇到困难,这也适用于进入基层实践的教师。然而,与每一个陌生的地方相同,在新的文化和环境中也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进入这些区域并以不同的方式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机会更好地了解本地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如果将这些理解引入课堂,教师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并与更广泛的社区产生更好的联系。

第五段:结论。

总之,教师如何融入基层社区,如何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风俗和人情,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如何发掘和改进教学方法,这些挑战都需要教师面对和克服。但是,当教师通过以不同的方式拓宽其知识应用,并从学生和社区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教师的教育质量也会得到提升。进入基层实践的过程,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发展和发现的一个过程,但这种体验让所有的教师在今后的职业中更坚韧、更有能力应对更多挑战。

进入基层单位的心得体会

进入基层单位,是每一个新入职者的必经之路。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我们怀揣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希望,踏入了这个广阔的社会。而基层单位,作为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复杂性,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工作的真实之处。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进入基层单位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适应环境。

进入基层单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应环境。基层单位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文化和规则,我们必须学会去适应并融入其中。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基层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工作流程,积极与同事进行交流,逐渐了解到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尊重和遵守基层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去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只有真正适应了基层单位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第三段:磨砺自我。

进入基层单位,我们还要经历一系列的磨砺和锻炼。基层单位往往是工作量最大、压力最大的地方,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然而,正是通过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虚心接受同事和上级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造就才能更适应工作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第四段:服务大众。

基层单位的工作是服务大众的,这是我们要时刻牢记的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时刻关注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工作中,我们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大众解决问题。只有把自己与大众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基层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第五段:持之以恒。

进入基层单位,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基层单位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繁忙和琐碎,很容易让人产生厌烦和不耐烦的情绪。然而,只有坚持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耕耘,我们也能在基层单位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热情和耐心,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

通过进入基层单位,我深刻体会到了适应环境、磨砺自我、服务大众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这段时间让我不断学习和成长,也让我对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和勇敢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真正为基层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进入基层单位的心得体会

进入基层单位,我首先感到的是新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氛围。面对这样的变化,我首先积极适应新环境。我主动向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能。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

第二段:细心观察,主动学习。

在基层单位工作,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新人,要多观察、多学习。我注意到,基层单位的工作往往需要具备一种细心观察的能力。我尽量观察身边的一切,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效率、协作方式等等,从中学习优秀的经验。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先辈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经验,梳理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三段:主动沟通,善于协作。

在基层单位工作,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我逐渐认识到,团队的协作能力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我在工作中尽量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意见和想法,以促进工作合作的效果。并且,我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改进。通过不断与同事的沟通和协作,我逐渐获得了深入的工作理解和技巧。

第四段:坚持执着,不怕困难。

基层单位的工作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需要有执着的精神和毅力。在工作中,我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停地尝试和实践,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逐渐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让我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第五段:总结经验,持续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单位工作,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我明白了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困难面前要保持执着和坚持的态度。我会将这些经验总结起来,用于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研究,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持续进步,为基层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关于“进入基层单位的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从积极适应新环境到持续进步,我通过细心观察、主动学习、主动沟通、善于协作和坚持执着等方面的实践与总结,逐渐适应和融入了基层单位的工作,同时得到了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提升。

基层自治感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基层自治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旨在通过赋予基层社区更多的自治权利,促进公民的参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所在的社区也积极探索基层自治的实施,我通过亲身经历,深刻感受到了基层自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段:基层自治的重要性(200字)。

基层自治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社会稳定和民主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基层自治可以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推动社区事务的顺利开展。其次,基层自治可以有效减少政府的干预,避免政策执行的滞后和不透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基层自治有助于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和社会秩序。

第三段:我所在社区基层自治的实践(300字)。

我所在的社区在推行基层自治方面有着积极的尝试和创新。首先,社区建立了各种组织形式,如业委会、居民代表大会等,以保障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其次,社区加强了信息公开和民主讨论,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社区还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增强了居民的交流和合作意识。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能。

第四段:基层自治的成果和问题(300字)。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社区基层自治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方面,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有了明显提高,社区治理越来越民主、科学、高效。另一方面,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基层组织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导致工作推进缓慢;民众参与意识和层次不同,导致决策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和不理性的行为。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自治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第五段:展望与结论(200字)。

基层自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的机制和制度,完善居民参与的途径和渠道。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基层组织的专业化和能力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基层自治的目标,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结:通过对基层自治的体会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基层自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所在社区的实践也证明了基层自治的成果和潜力。基层自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公正发展和民主进步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加强基层自治的各项工作,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今天早晨,我们工作组一起在村里转了转,对村容村貌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我们走在街上的时候,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议论纷纷,原来是村里86岁高龄李德昌老人养的羊昨天生下了2只小羊羔,由于管理疏忽母羊因产后虚弱死亡,老人家心疼的打自己的脸,李德昌饲养这头母羊已有3年之久,他定期打扫羊圈、添加饲料、更换清水,还不时地采来地瓜秧、青草为母羊改善伙食,这几乎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母羊死后,老人悲伤不已,家人非常焦急。我们看到老人家困难的情况,给了老人家100块钱。

但考虑到老人现在的心理状态,我们决定给老人重新买一只母羊,以缓解老人的悲伤之情。于是我迅速联系济宁市青山羊养殖基地,赶到那里挑选了一头刚生产完、体形健壮的母羊和出生三天的两只小羊。并在下午送往李德昌家中,向他详细介绍了饲养的注意事项。看着健壮的山羊和可爱的小羊,老人显得非常激动,握着我的手不停的说:感谢工作组,感谢党的好干部。

经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农村里,有些群众生活确实困难,几只羊就可能是他生活的保障,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感受到党的温暖,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5月22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刚到村,村书记李奉兵就给我反映了一个问题,新农业保险是一项让广大农民受益的政策,由于刚刚推行,有些村民不了解,不愿意接受。特别是村里的李顺生老人乍听“交钱”二字就有些反感,说话也急了:“你们不要说了,什么新农业保险,我一分钱也不会交的!”,村书记几次上门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他把情况反映给了我。

通过之前的走访,我们对李顺生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老李今年59岁,和老伴独居在家,两个孩子,一个在福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一个在厦门工作。在李书记陪同下,我们很快到了老李家。一开始我并没有提新农业保险的事,只是和老李拉家常,聊农事,聊他的两个孩子。我对他说:“老李啊,你的两个孩子很有出息,你是该享受的时候咯。”一句话,说得老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近两个小时的闲聊,终于让老李打开心防,我开始细致地向他介绍新农业保险政策,告诉他,办了新农业保险,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就有了保障……话还没说完,老李就冲着屋里喊:“老伴,拿200块钱来,咱的新农业保险的钱还没交呢!”

老李的事解决了,我心里也松了口气。经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到:基层干部们要善于和群众“谈心”,只有心交心,农村工作就会好开展了。

9月3日星期一天气晴。

上午,我到村里帮扶对象邱志柱大爷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爷今年近80岁高龄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由于生活窘迫,没有能力赡养老人,所以,邱大爷被列为了帮扶对象。推开虚掩的门,一个佝偻的背影出现在面前,邱大爷正在院落里剥蒜种,我急忙上前帮忙,并和邱大爷唠起了家常,在接触邱大爷过程中,感到邱大爷心态很好,对苦难的生活有着顽强的承受力,对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也很感激。听着老人的述说,我从心底里替他高兴,看来老人家生活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临近中午,我正帮老人做午饭,敲门声响起了,原来是村里的“好媳妇”孙冬姣来帮老人做午饭了,“好媳妇”帮“困难老人”是村里结对帮扶创举之一。我和“好媳妇”一起帮邱大爷做午饭,然后围在小饭桌上一起吃饭,从邱大爷幸福的笑脸中,我感到了真情帮扶真的能给人带来满足。

吃过午饭后,我便与老人告辞。邱大爷把我送出了很远。离开了邱大爷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悦,真心为邱大爷现在的生活态度高兴,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开心下去。

5月13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我们到村里入户走访,发现村里60岁的李增昌老人,不仅孤寡一人,身体还患有疾病,生活条件极其困难,至今家中未能通电,成为村里唯一的“盲点”区。了解到情况后,我心情十分沉重,我与村委就此事进行研究后,决定由工作组出资购买老人供电所需的一切物资,立即安排村里电工进行安装。同时,因李增昌老人无重要收入来源,我承诺由自己出资负担老人一年的电费,解决了老人用电的后顾之忧。在给老人装上电灯后,村内317户村民家中全部通电。

通电后,李增昌老人看到荧光灯发出耀眼的灯光,内心无比激动,老人家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重复着那句熟悉而陌生的话“非常感谢党,感谢党的好干部”,并且拿出自家产的鸭蛋执意让我带走。我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但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深情。我只是做了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一点小事,却被李增昌老人无限放大,逢人便夸。这让我深有感触,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不仅要目光放在一些大的项目和投资上,还应该把视觉延伸到普通的百姓家里,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最广大的百姓中去。

7月13日星期五天气晴。

凌晨6点我接到群众打来的电话,昨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村里造成了较大损害:庄稼倒伏较为严重,进村道路被刮断的树阻断,部分群众房屋出现倒塌……虽然对灾情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场的情形还是让我有些触目惊心。

与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后,我安排村班子成员积极行动,稳定群众情绪,带领大家抢抓时间开展生产自救。大家不等不靠,救灾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上午10点,被树木阻断的进村道路清理完毕,村内受损线路已修复,供电恢复正常。随后我又到田间帮着群众生产自救,虽然我拿着扩音器站在田间鼓励大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可是看到田间作物受损严重,心里又是说不出的心痛。有没有办法弥补群众的损失呢?下午6点,我回到镇上,找到分管农业的巩镇长询问玉米、棉花保险补偿的相关事宜,听到保险公司明天会到田间查看实际受损情况及受灾面积,并将给予群众相应的保险赔付后,我才算松了口气。

经过这场大雨,村里有几家的房子实在撑不住了,明天我得去民政部门咨询危房改造的具体条件,争取让贫困户也能住上新房。

9月3日星期一天气晴转多云。

由于不断出现美国白蛾网幕,全镇工作重点都集中在的美国白蛾防治上。点完名,就骑车去了西桥村。一到村口就看见孟书记和几个人正抬着头对着河提上的树木全神贯注的“搜索”,和她打完招呼,就加入了寻找美国白蛾的队伍。

为了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村显眼位置张贴了美国白蛾防治宣传画,另外还利用村广播不停的播放防治宣传录音带,效果不错,很多农户都对自家的树木进行了排查,党员们更是自觉组成义务巡逻队,三五人一组逐户逐树查找。但直到中午我们村还是没有找到白蛾网幕。而周围其他村都发现了,这时我开始焦急了,我想是不是我们哪方面工作没有做细以致没有发现吧。为了掌握查找网幕的技巧,中午我和孟书记到发现网幕较多的任楼村,跟着他们学习技巧。按照在任楼村学习的方法,下午三点多,我们发现了西桥村第1处网幕,到五点多林业站专业人员来西桥对网幕剪除焚烧时,我们已经发现了5处。把发现的网幕都处理以后,并对发现网幕的树木及周边进行药物处理。

今天的工作收获颇多,网幕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西桥村美国白蛾已经出现疫情,下步工作会更加艰巨,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要细心没有干不好的事。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11月16日至20日,我很荣幸地参加全县创先争优基石工程前往山东观摩学习,五天的千里行程,风尘仆仆,亲近寿光、青岛等城市的魅力,特别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领略了农业产业化、城市文明化之风采,寿光三元朱村农业设施宏大的建设规模、科学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到位的技术服务和良好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使我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共有215户,8500人,耕地面积1295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00亩,果园310亩,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为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885万元,人均纯收入11300元,村民存款余款2460万元。30年前,寿光三元朱村也是个穷村,全村总收入仅有17万元,今昔相比,天壤之别,究其缘由,通过观摩和导游的介绍,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三元朱村之所有今天,本人拙见主要靠的是树立“四种意识”。

一、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村、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地域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外,关键在于决策者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转变,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寿光三元朱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思想不断的解放、观念不断的更新。三元朱村围绕蔬菜生产、发展至生态农业观光示范乃至于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从而带动了全村特色旅游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过程。

二、牢固树立发展意识。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这在三元朱村得到显著昭示。三元朱村两委班子始终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念,奉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工作主张,能够紧密结合本村的实际,带领群众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经济得到质的飞跃。

三、牢固树立人才意识。三元朱村始终坚持“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地区富了也不算富,全国农民朋友都富裕才算富”的人才战略理念,为此,把人才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养各类蔬菜产业人才,及时发起建立了“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充分依托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科技知识。为了让全国农民兄弟都能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以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首的技术人员到全国举办培训班上百万次。

四、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我们安徽很早提出“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推进农业发展,这在三元朱村体验到“一村一品”的真正内含。三元朱村始终坚持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不动,全力打好“寿光”蔬菜牌,打造“乐义”蔬菜这张名片,引领了蔬菜产业向精细化、高层次方向发展。

古语道:“日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五日之行感触颇深,“寿光三元朱”仅是一个缩影,每到一外景观,每一个声音,都是文化大餐,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有时只有贪婪地吞咽而来不及细细体味消化。同时,感受到外面的发展速度之快,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我们要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深入开展“两级书记大走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的活动,树立“新思路、新点子”也是生产力的观点,鼓励镇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多出思路、多出点子,为建设新五显贡献应有的力量。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跟普通邮递员体验生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城市,也走访了宁德6个贫穷山村,农民朋友教会我怎么换位思考。

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最切实的感受到生活给我的反溃在宁德寿宁县犀溪乡的李家山村,原本千把人的村只剩百来号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村里大多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破旧不堪,用来养鸡。晚饭时间,看着稀稀拉拉的炊烟,你才会切身体会到“留守”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站在竹林里和养鸡户拉家常,养殖户边撒谷子边告诉你他的致富计划,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一百多只健壮的黑色土鸡就在脚边钻来钻去。李家山村和浙江泰顺县只有一河之隔,养鸡户夫妻俩往年都是在外打工,2011年驻村书记来了,他放弃外出务工,在家跟着养起了土鸡。养鸡是一种尝试,前程未卜,但是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一种信念——只要家门口能致富,绝不愿意让老人、孩子留守。

李家山村里有座红军桥,为纪念祖辈连夜修桥帮红军脱险的事迹而建,村民想做做桥的文章,搞乡村旅游。记者想去看看桥,一伙村民和村干部就陪着翻了两座山,走一路讲一路,他们的设想、桥的意义、周边配套的景物……你能感觉到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他们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而是希望靠脑子、靠智慧去创造财富的新农民。

在村庄采写新闻,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是完全两种状态,村民生动的表情和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写起新闻来下笔如有神;而脚走出来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看爱读。这样的新闻作品会让记者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村干部走基层,就是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身边去,它不同于走亲访友的互道祝福,也不同于浮光掠影的走马观花,而是要手捧一个真心,走进人民群众之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村干部走基层。

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5月29日,全市公安机关干部交流调整,法制支队赵立忠支队长就任后,对支队全体民警提出了要有“灵敏的反应、创新的意识、综合的能力、表率的行为和负责的态度”的总体要求,并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法制部门执法服务水平为根本,以取得工作成效为目标,提出了“走基层、接地气、长才气、出力气”的工作新思路。由支队领导分片包干,组成五个走基层工作组,深入各分县局开展执法服务,提出了“无论是支队领导还是普通民警,要树立良好形象,要树立执法威信,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我能为基层服务什么,我能为基层指导什么”的走基层工作要求。按照工作安排,我随同副支队长曹立楠同志先后走访了八百垧、乘风、大同等六个分局,主动向各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与法制民警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倾听基层的心声,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我们的走访服务,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而且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但发挥了市局法制部门的宏观指导服务作用,而且还达到了为基层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标。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走基层的一员,荣幸之余更多的是感触,并深刻体会到:

一、走基层“接地气”是掌控执法状态的重要途径。

基层天天面对的是群众,基层是执法活动的主力军,基层是执法质量好坏的晴雨表。执法经验源自基层、工作智慧出自基层,但发生执法问题最多的也是基层。在法制支队工作的几年里,我通过案件调查、执法考评等工作方式也经常深入基层,对基层执法现状、执法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不全面、不具体,没有统一完整的认识。通过这次走基层“接地气”,使我对法制工作,特别是对基层执法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与基层主要领导及基层法制民警“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大到“如何深化人性化执法理念、如何加强执法管理、如何强化执法安全”等重点执法工作,小到“执法考评项目的设定、法制队伍建设、法制员人数配备及具体疑难复杂案件解决”等等。同时,向基层传达了市局党委关于法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法制支队新班子关于法制工作建设的新思路、新措施,了解基层在人性化执法、执法安全、重点工作考评、法制员配备等方面的情况,倾听基层的工作意见和建议,更直接、更明确、更深入的掌握基层执法现状,倾听来自基层的执法“民声”,及时掌握来自基层一线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了静动结合,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和有效指导提供了奠定了基础。

二、走基层“长才气”是促进执法工作的有效措施。

长基层的“才气”,使之善为法制工作谋策。基层是执法实践先锋,是执法工作之基,力量之源,来自基层的工作经验、工作才智,是我们“施策”基层的根本。作为长期工作在机关的民警,特别是作为指导全局执法工作的法制支队民警,通过此次走访基层活动,使我在法制工作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通过认真倾听,通过汲取来自基层的“批评和建议”,我最直接感触就是,法制支队要在制定有关全局执法活动等方面的方案、文件,及开展全局性的执法监督、指导等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来自基层的“民声”,长长来自基层的“才气”。如果脱离基层、脱离实际,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或者仅凭对基层“一知半解”起草制定相关文件,出台相关工作措施,不仅给基层造成执法障碍,而且还会增加基层负担,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下基层“长才气”工作思路的提出,能够有效消除工作阻力,达到上下级的和谐统一。认真了解和倾听各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把“身子”沉下去,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执法单位执法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能够促进法制支队的工作,而且还能有效指引和带动全局执法工作的持续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执法效果。

三、走基层“出力气”是解决执法问题的关键环节。

下基层就是要带着问题下去,不是简单的倾听和了解,关键是为基层“出力气”,解决实际执法问题,宗旨就是要促进工作。通过走基层活动,我感到基层各单位在社会管理创新、执法服务等执法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上级法制部门予以指导解决的执法问题,主要体现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执法质量提高和疑难复杂案事件处理等方面。在我们走访的六个分局当中,或多或少的均存在一些执法问题。有的问题需要上级法制部门定方向、定性质、出高招;有的需要帮助协调;有的需要全市统一标准等等。我切身体会到“不深入不知道,不走访不明了”的道理,基层需要上级法制部门的指导和服务,更需要“出力气”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法制支队班子成员还是普通民警,都要放下架子,与基层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与基层同志共同研究解决执法问题的良策,真正为基层“出力气”。如果上级法制部门在走基层活动中,不把解决问题放在工作重点,对基层存在或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敷衍搪塞,一推了之。那么走基层就成了走过场、摆花架,失去了走基层的实际意义。不但不能促进工作,反之会影响工作,阻碍问题的解决,影响执法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制支队新班子牢牢抓住了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结合各单位主要领导刚到任的契机,不失事宜、有的放矢的推出了走基层的工作举措。通过走基层开展执法服务,使我体会到法制支队新班子提出走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到法制支队新班子“保全省第一,争全国先进”的决心,更增强了我干好法制工作的信心。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从今年3月初开始,我到xx镇芦湾村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参加工作30多年来,也曾几次下乡开展基层工作,但是这次意义不同,心得体会范文是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去的。通过2个多月的民情访谈,使我深深体会到芦湾村的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芦湾村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他们在党的号召和县委1号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滩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荒漠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拱棚蔬菜、奶肉牛养殖等,实现劳动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芦湾村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省、市县前列,不论是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还是农户门前绿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风民风转变、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都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如今芦湾村的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通过对温室大棚种植户刘生平、杨沛年、胡国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芦湾村的发展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农户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得到市场需求信息,为定值蔬菜品种和类别提供参考依据,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工作指导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益。芦湾村现有日光温室156座,其中:高标准三代日光温室80座,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68座,一代温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日光温室。三代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一、二代温室大棚,为使温室大棚发挥好的效益,我们工作组干部积极向农户宣传关于改造旧棚给予5-8万元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63户农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64万元,准备改造旧棚65座。结合芦湾村群众需求,我们邀请该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方法,讲要领,举办日光温室果蔬栽培技术及玉米制种田间施肥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为正在春耕生产的群众注入了新动力。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芦湾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工作组每个成员都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接待来访、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纠纷9起,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分门别类,邀请熟悉情况的长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措施,引导群众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种、林木纠纷5起,4起正在协调处理当中。通过调处矛盾纠纷,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正是县委给全县干部搭建了一个“创先”的平台,提供了一条“争优”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临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20xx年3月,在工会领导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困难职工和劳模的走访、慰问活动。所谓“走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本着“务实为民诚信清廉”的原则,怀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信念,进村进户,深进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聆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难,及时的将群众呼声正确的反映出来。下面浅谈几点熟悉:

一、进步本身修养是为民服务的基本保障。

不管是在平常工作还是在整个走基层过程当中,所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专业知识都需要我们充分领悟和学习,只有充分的加强本身素质,全面提升本身修养,不断学习、深入领悟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积极拓宽知识面,才能为更好更全面的为群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视群众如亲人,聆听群众心声。

将群众当作至亲至爱的亲人,端正态度,建立服务意识,怀着爱心、诚心、真心深进群众当中,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做到尊重,真心实意做他们的做他们的贴心人,真心诚意的(为他们办实事,只有真实的取信于民,才能从群众中得到最真实的情况和建议。

三、办实事,从解决实际题目动身。

在充分了解了群众实际困难的基层上,着眼群众所急所盼,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实际,与他们共同商量解决方法,坚持依法办事,果断杜尽个人主义,严禁自作主张、违反群众意愿的解决题目方式。为群众解决困难,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必须要让实质题目得到美满的解决。要将群众碰到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真心诚意、想方设法的为他们解决,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成为群众中的主心骨,得到群众信任,使他们愿意将实际情况讲出来,愿意将实际困难说出来,相信党员干部能为他们解决好,和党员干部做贴心人,才能充分切合“走基层”的初衷。

通过此次活动的展开,不但提升了本身素质和修养,更让我理解到只有心系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想方设法为群众排难解纷,才能真正遭到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只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增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继而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芦湾村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他们在党的号召和县委1号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滩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荒漠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拱棚蔬菜、奶肉牛养殖等,实现劳动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芦湾村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省、市县前列,不论是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还是农户门前绿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风民风转变、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都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如今芦湾村的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通过对温室大棚种植户刘生平、杨沛年、胡国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芦湾村的发展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农户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得到市场需求信息,为定值蔬菜品种和类别提供参考依据,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工作指导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益。芦湾村现有日光温室156座,其中:高标准三代日光温室80座,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68座,一代温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日光温室。三代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一、二代温室大棚,为使温室大棚发挥好的效益,我们工作组干部积极向农户宣传关于改造旧棚给予5-8万元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63户农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64万元,准备改造旧棚65座。结合芦湾村群众需求,我们邀请该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方法,讲要领,举办日光温室果蔬栽培技术及玉米制种田间施肥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为正在春耕生产的群众注入了新动力。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芦湾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工作组每个成员都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接待来访、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纠纷9起,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分门别类,邀请熟悉情况的长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措施,引导群众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种、林木纠纷5起,4起正在协调处理当中。通过调处矛盾纠纷,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正是县委给全县干部搭建了一个“创先”的平台,提供了一条“争优”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临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村干部走基层心得体会感想

今年8月份,我作为一名“三支一扶”生,被分配到千人桥镇社事中心从事财务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平时很难与群众接触。这次大走访,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工作的繁杂性,深入一线真心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11月18日刚吃过午饭,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江灵路、纪委副书记王少文、完备村包村镇干汤德刚和我一行4人,冒着小雨直奔完备砂场,就完备村村民秦某和李某等几位村民反映的村砂场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研。我们组织召开了村民座谈会,与村民面对面地交心谈心,逐一询问村民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建议,一一记录下来。就村民反映的护坡宽度和砂场大坝是否存在违规转让问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测量;针对砂场和村两委经济往来是否存在不规范问题,我和村文书给秦某李某等村民翻阅了审计报告和砂场出让金发放记录。在进行深入沟通和事实面前,村民反映的问题全部一清二楚。砂场既没有违规开采,与村里的往来款项也全部按协议进行。最后,江灵路部长让在场村民对砂场和村两委还有什么意见需要反映、问题需要解决的,都说出来。秦某和李某表示在砂场问题上偏听了传言,误解了一些情况,现在既然弄清楚了,心理也就舒畅了,我们没有什么问题再要反映了。一场看起来十分繁杂的矛盾就这样简单地化解了。

不知不觉中天黑了下来,外面的小雨还在淅淅下着,落在脸上手上,寒气透人。在回来的路上,我思绪飞扬,感慨万千。完备砂场的事其实不是什么大矛盾,解决不了的,不过是部分村民对砂场和村两委就砂场出让金问题产生了矛盾,但最后事态却呈现了扩大化。通过这次走访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以后工作中就群众反应的哪怕再小的事也要及时给予解决。这要求我们基层干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要带着一颗真心服务基层,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处理日常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一定要及时、透明、公开,做好相应的材料保存和会议记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耐心、真心、诚心回答交流,对他们存在疑惑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沟通。

民为国之根本。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会欣欣向荣,尤其在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基层的稳定和繁荣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着一颗真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必然会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将矛盾的火种熄灭在田间地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