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榜样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09:18:10 作者:HT书生 苏炳添榜样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材料(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炳添榜样篇一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体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能够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能够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04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合。而且,因为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06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协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苏炳添励志故事

学习体育两不误

苏炳添不但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平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即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动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苏炳添破十神迹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刘翔的含恨退役,让黄种人在短跑领域出现真空,苏炳添横空出世,即时填补了空缺,这位步频型的小个子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瞬间启动水平。在国内,苏炳添面临 张培萌的竞争;在亚洲,苏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战,即使之前苏炳添生活在张培萌、桐生祥秀的阴影下,但天道酬勤,他凭借划时代的壮举荣膺黄种人第一飞人,注定被写进体育历史教科书。

苏炳添榜样篇二

2013年3月6日,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南京站男子60米预赛,苏炳添以6秒56平全国纪录的成绩晋级,决赛以6秒55的成绩问鼎冠军,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4月27日,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以10秒23的成绩获得亚军。5月21日,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百米飞人大赛,苏炳添以10秒06(顺风0.1米/秒)的成绩获得铜牌,刷新个人最好成绩。5月29日,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十二运会田径项目预选赛男子百米飞人大战,苏炳添在决赛中以10秒17(逆风0.9米/秒)的成绩率先冲线,第四次问鼎全锦赛男子100米冠军,并实现了在该项目的三连冠。7月4日,第20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飞人大战,苏炳添以10秒17(逆风0.3米/秒)的成绩卫冕,成为第二位两获亚锦赛桂冠的百米飞人。8月11日,莫斯科第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跑出10秒16(逆风0.1米/秒),与队友张培萌创历史地双双闯进半决赛。9月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12的成绩夺得亚军。9月11日,苏炳添与梁嘉鸿、谭巨全和莫有雪代表广东队以38秒73成功卫冕男子4×100米冠军。10月8日,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成功卫冕,并追平该项目赛会纪录。

2014年2月9日,在比利时根特举行的国际田联室内赛60米比赛,苏炳添以6秒66获得亚军。[46]3月8日,在波兰索波特举行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大赛中,苏炳添在预赛和半决赛分别跑出6秒58和6秒57的佳绩,成为第一位杀入世界大赛短跑决赛的中国选手,并以6秒52勇夺第4,并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创中国在室内世锦赛短跑项目历史最好成绩。9月28日晚,在仁川亚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苏炳添以10秒10为中国队获得男子100米亚军。10月2日,在仁川亚运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他和陈时伟、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上打破纪录的方式夺得该项目的冠军。10月9日,获得201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比赛亚军。

2022年1月,国际田联公布了2022赛季各单项首期世界排名。在男子100米(含室内50米-60米)排名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1325分排名第8,同时他也是世界前10中唯一一名亚洲选手。上赛季,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中跑出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成功跻身决赛。

苏炳添,广东中山人。初中时期,苏炳添与短跑结缘,上初二时,他为了逃避留校补课而参加学校的田径队。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自发参加比赛,结果他在100米的比赛上以11秒72的成绩(秒表计时)拿到第一名。之后,中山市体校田径教师宁德宝把苏炳添招进了麾下。12月,苏炳添被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录取,开始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训练了三个月后,苏炳添第一次参加省里面的邀请赛,100米和200米都进入了决赛,其中100米的成绩达到了电计时11秒7。2005年11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公开赛以7秒31获得60米比赛第三名,以11秒34获得100米第三名。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

“苏炳添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匀称,在跑的时候节奏感很好,眼神显得很坚定,跑出去那种气势就像脱缰的野马,步频快,很有杀气。”(中山市体校田径教师宁德宝评价)

“苏炳添很有天赋,在他还是青年运动员的时候就已经在省运会上获得了男子100米和200米项目的金牌,当时他100米最好的成绩是10秒59。”(教练袁国强评价)

“我带了他快十年了,可以说他是我带过的最自觉的队员。十年来,在训练场地上他只要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就绝对是在训练,从不偷懒。而且他在队员中从来都是以身作则,不会在训练过程中拉着队友聊天,玩手机。训练之外,苏炳添的生活最多就是上上网,很多运动员抽烟喝酒,夜不归宿等不良习惯他看不惯。所以作为教练我很放心,即便他不在我眼皮底下,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动作永远是最规范的。”(教练袁国强评价)

“苏炳添非常伟大。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自己跑不过黑人选手,每到大赛,输竟然成了‘正常’结果。整整等了几代人,我们才赢来了苏炳添的爆发。他的突破有一个特别大的意义,那就是打破了我们长期被禁锢的思想和一些神话性的东西,挖掘出了队员的潜力。”(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评价)

“他的训练态度是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少有的,根本不需要教练去鞭策。”(外教亨廷顿评价)

“苏炳添太自律了,而且太职业了。他身上具备的这些素质,是大部分中国运动员仍然要学习的。”(外教亨廷顿评价)

苏炳添榜样篇三

提起苏炳添,即便是不关注体育运动的人也不会觉得陌生。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决赛中,半决赛跑出9秒83的苏炳添,在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了第6名。

他的成绩,不仅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百米比赛中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更是亚洲人中目前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同时,这也是第一次,在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有中国和中国人的名字。

9秒83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可能没有概念。

在男子百米赛跑中,9秒85一直被认为是亚洲人的极限时间。

从开始有100米短跑项目至今,亚洲运动员中从来没有一个人打破过这个记录,而中国运动员,甚至从未进入过奥运赛场的百米决赛。

直到,苏炳添出现。

20xx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苏炳添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选手。

随后在北京世锦赛中,苏炳添又一次跑出了9秒99的成绩。

自此,苏炳添一战成名。

但随后的两年,不管是里约奥运会,还是第十三届全运会,苏炳添的成绩和状态都并不尽如人意。

以至于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怀疑他之前的成绩都是昙花一现,势必很快就会陨落。

“到了二十七八岁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是没办法说再让自己再往这个成绩方面再次进步,再去获得一些突破了。”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和年纪因素,那时的苏炳添也给自己定下了20xx年退役的顺序表—全运会百米夺冠,跟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然后去大学做老师,开始人生新篇章。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全运会中,苏炳添并没有能按自己的计划拿下冠军。

“我还能在这个跑道上继续付出,我想要的目标不止这么多。”

全运会的失利激发了他的胜负欲,加上本身对短跑就视为信仰,所以最终,苏炳添重新回到了短跑的赛场上。

但回归之路,又谈何容易。

外界的怀疑和奚落、伤病和年龄的困扰、短跑界后起之秀们的接连出现。

“内忧外患”之间,苏炳添能做到的,唯有不断的努力,高于常人百倍千倍的努力。

“因为还有人期待我,因为心中的火热还未熄灭。”

为了不辜负心中的火热和国家与观众对自己的期待,他不要命一般日复一日的训练,甚至还放弃了陪自己怀孕的妻子待产。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雅加达亚运会,他跑出了9秒91的成绩。

“当我跑过两枪9秒91之后,我觉得黄种人其实有更多的进步空间……而我现在是那个无限接近这个成绩的人。”

20xx年,刚刚经历过腰伤的他如约站在了东京赛场上,“作为运动员,每个人都要付出很多,不止是我。”

比赛过后,他欣喜若狂,指着自己胸前的国旗高兴的像个孩子。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此生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少有的有实力又有天赋的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身上背负的东西,远超我们理解。

万幸,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他,最终还是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从鲜花和喝彩中再次名震天下。

而那一刻,他终于又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身上的无穷潜力!

在体能上,我们没有其他民族的优势;在爆发力上,我们总是略逊一筹。

可在绝对的实力和努力面前,我们中国人和中国运动员们从来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

苏炳添榜样篇四

北京时间3月3日晚,《感动中国度颁奖盛典》正式播出,田径名将苏炳添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苏炳添一起入选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陈贝儿、张顺东夫妇、江梦南。苏炳添能够和这些为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社会各界的精英一起入选,让观众感到有些意外,但是转念一想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白岩松问道:“你在20用精彩的成绩以及过去多年的努力感动了我们,那么在你过去的历程中,什么是感动你的!”此时苏炳添的回答令网友钦佩不已,苏炳添表示:“他的体育生涯已经足足17个年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如果没有国家的体育体制,他可能没办法走上体育这条道路。国家在体育道路上引入了很多先进的康复、医疗、训练等先进技术才让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东京奥运会的百米决赛。所以他这一路以来,还是要非常感谢祖国。”

作为中国的'短跑名将,苏炳添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不断地突破自己,哪怕是在和两次遭遇重大伤病,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在内心告诉自己只要把伤给养好了,他就可以继续地飞翔。在苏炳添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在100米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第一个跑进百米半决赛的中国人。202月21日,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德国杜塞尔多夫站男子60米决赛,炳添以6秒49的成绩夺冠。而真正让他被国人所熟知的当属去年的东京奥运会。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的出色成绩,不仅刷新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还创造了亚洲人在百米项目上的新纪录,此外他也成为了首个进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而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和队友跑出了37秒79的成绩,获得第四名。不久之前,英国短跑运动员乌贾违反反兴奋剂规则,导致英国的4x100米接力铜牌被取消,因此中国队很有希望递补获得铜牌。如果真的能够递补获得奖牌,对于中国和苏炳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目前已经快要34岁的苏炳添,仍旧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他的刻苦和谦逊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希望在2024年的奥运会百米赛场上还能够见到他的身影。

苏炳添榜样篇五

中国田径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在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赛场“飞人”大战中一飞冲天,成功圆梦。

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不懈奋斗,在百米跑道上,运动员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每一次的自我超越,都离不开对梦想的执着和日复一日的坚持。每次站上赛场,他都拿着卷尺测量起跑器距离的细节家喻户晓。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训练场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蹬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地回看录像。压低身体向前,起身,冲出跑道,再回到起点,俯身,冲出跑道……每个动作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场训练都会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成就了赛场上的速度突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没有一蹴而就的胜利,体育竞技的赛场也不例外。他在重大赛事中因为抢跑被罚下场,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把照片存进手机,提醒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25岁时,他萌生了更换起跑脚的想法,这意味着他既要与自己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习惯对抗,也要与可能出现的一连串不理想成绩对抗。30岁时,骨裂和腰伤的苦痛曾一度令他消沉,但最终他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走出低迷,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不向挫折低头。

从首次突破10秒大关到10次跑进10秒,从追平亚洲纪录到将亚洲纪录大幅提升0.08秒……他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但其实除了短跑运动员的身份,他还是一名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耐心指导动作外,他也乐于分享自己运动生涯中的奋进故事,“若不是百炼成钢,谁能饱经风霜;若不是咬紧牙关,谁能一路向前”,他正在更多人的心中埋下拼搏的种子、注入前行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