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 小学一年级语文轻轻地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3-09-26 04:39:19 作者:雁落霞 最新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 小学一年级语文轻轻地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一

《轻轻地》是语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12这是一篇散文,讲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开门、走路、说话,怕影响了爸爸的休息。为大家分享了一年级语文轻轻地的课件,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拼读、合作交流、练习、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

2、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识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分角色表演、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并在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关心、体贴父母及他人。

2、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表演轻轻走路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是怎么走路的?

2、出示课件:早晨,在一个恬静、幸福的家庭里,爸爸睡得正香,“我”和妈妈的动作说话显得很轻很轻。

看了这幅图,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

3、引入课题。

你们真聪明,知道关心爸爸、妈妈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轻轻地》,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快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生字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可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字向同学请教。

2、同桌相互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比一比,看(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主动识字。)

4、然后四人一组,每人轮流读一遍课文。其他的学生认真听,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引导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2)“我”和妈妈轻轻地做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6、围绕问题再读课文,互相讨论。

7、指名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回答大屏幕相机出示有关词语:轻轻地。

8、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鼓励学生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9、学生互动。

三、学习生字,引导识记。

1、出示13个会认字和4个会写字。

2、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带读?这些字都会认了,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下这(启发学生多动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4、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用“轻轻地”练习说话。

(积累词汇,运用语言。)

5、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戏;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玩和游戏中识记生字。)

四、总结拓展。

1、这节课大家做得都很好,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想象?

3、你还知道平时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自由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第二课时

一、情境再现,复习导入。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几个学生在台上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

2、他们几个表演得真棒。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的是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怕影响爸爸的休息。

(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语气。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导学生“扫读”。

3、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说妈妈轻轻地做什么?妈妈除了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和说话以外,还轻轻地干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想象,体会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统一起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讨论:“爸爸”昨天上夜班是什么时候回家的?(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的求知欲。)

(1)想象爸爸工作的情景。

(2)根据平时的了解,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5、自读自悟或互学互悟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学习方法同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反复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6、学习第六自然段,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轻轻地笑了?

(1)学生各抒己见,体会“我”和妈妈此时内心的幸福感觉,让学生结合平时给妈妈倒茶、帮妈妈打扫卫生等,得到妈妈的赞扬来体会,领悟“我”和妈妈的笑是会心的笑,幸福的笑。

(2)提问:你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吗?让学生谈谈自己,教育学生关心父母和其他人。

7、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积累词汇。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工、正、才、回”。先指导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指导书写。

3、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2、回家后做一件关心、体贴父母的事,然后把这件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12轻轻地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研”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小组学习和全班学生的群体作用。由于我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这节课的字词教学中,我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小能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通过读一读,圈一圈、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全员积极参与活动,照顾了全体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积累,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在情感体验中去解读文中的重难点,如表演妈妈和“我”轻轻地做事,教学也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理念下的课堂应成为关注人,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与空间。这节课教学中,我和学生成了和谐互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如在朗读时,“是你们先读,还是我先读。”“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评委?”这些具有亲切的语言,真正把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平等的良好氛围,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与尊重、鼓励与赞赏、引导与帮助,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识字的兴趣,做学生绐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师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他们真诚敞亮自己,彼此欣赏,互相悦纳。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人文关怀使教学处处充盈着奔涌的激情。这些是师生对话得以存在和舒展的人文情境。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磋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语文社s版一年级上册的《轻轻地》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过路、说话,怕影响爸爸休息的事。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二

楼下,住着一位老爷爷。

今天,老爷爷病了,医生叫他躺在床上休息几天。

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宁宁也像爸爸妈妈一样。

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响声。

怎么办呢?宁宁想了想,找出一些破布头,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

这下可好了,“咚咚”声没了!

爸爸妈妈轻轻地说:“我家的凳脚儿也听话了,像宁宁一样懂事。”

宁宁望着爸爸妈妈轻轻地笑,爸爸妈妈望着宁宁轻轻地笑……

三颗心,都牵挂着老爷爷呢!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三

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的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听一听这首儿歌,好不好?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互动)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的)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四、小结

五、指导生字书写(反馈)。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六、延伸拓展: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3、观察夜色。

七、板书设计

夜色

害怕————————不害怕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四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要求写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说宁宁一家是怎样关心老爷爷的,体会邻里亲情。

3.学习运用和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磁带。

学习过程:

1.同桌间相互抽读。

2.抽几位学生每人读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边读课文边想:宁宁一家真是奇怪,什么都是轻轻的。知道为什么吗?(指导朗读三、四段。)

2.请在书上找到答案的孩子用书上的话说一说。(指导读第一、二段。)

3.引读第五段。读到这儿,大家或许会冒出许多的念头。(引导学生质疑。)

5.回扣课文内容,说说宁宁一家是怎样关心老爷爷的。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拓展: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关心别人的。

五、写字练习

1.教师指导范写“医”字,学生照着书写。

2.自己观察其他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练习写两个。

3.小组互评,哪位同学的哪个字写得,让他讲一讲,并示范写一写。

4.在同学相互启发下,同学们再练习写字。

六、填写课后第2题,再读一读,交流一下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玩、再、外、爸、笑”等7个生字,认识“厂”偏旁。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2个生字,会写“色、看、玩、再、外、爸、笑”等7个生字,认识“厂”偏旁。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

信封、任务卡、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老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老师去哪儿》信封。

3、要想知道老师去哪儿可没那么容易,大家需要拆开信封,取出其中的任务卡,闯关成功才可以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直到完成所有的任务。

4、指出一名学生拆开信封,读取任务一:由拆开信封者任意抽取五名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夜色。

5、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以及对于黑夜自己是喜欢还是害怕,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经历,引起情感共鸣。

二、初读课文,正确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

2、学生充分朗读,同时同桌对学。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直至其都会。

3、引导全班学生齐读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读,之后个别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检测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抽取任务卡二:猜一猜。学生认读课件上的生字词,如若正确,水果掉落。利用游戏检测生字认读情况,学生快乐闯关,轻松识字。

(1)指名个别学生读,重点抽读读音有困难的学生。

(2)小火车读。

(3)全班齐读。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标画出会写字,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3、教师导学:教师拿出生字卡片,让学生观察“色、看、晚、再、外、爸、笑”七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找学生说说这些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说说识记方法。

(3)晚:左右结构,日字旁。右边是免,切勿加点变成兔。

(4)再:独体字。注意笔顺:,其中第四笔是竖。组词:再见、再次等。

(5)外:左右结构,夕字旁,切勿写成“处”。组词:外面、外国、外公。

4、教师整体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学生书空跟写。

5、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抽取任务卡三:生字展示。小组内评选出生字书写优秀的学生,利用投影仪进行班级展示,学生评价。

四、观察图画,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夜景图片。

2、教师引问:同学们,这些图片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们看到了什么?

3、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跟写并齐读课题。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时同桌对学,互相帮助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3

3、学生齐读,齐读之后个别读。

4、教师引学:读过课文后,你发现文中小主人公心情有什么变化?

5、指名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并板书学生的看法:害怕—勇敢

六、再读课文,体会文意

1、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开始时这个小朋友怎样怕黑,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我”的心为什么乱跳?这时候“我”会想些什么?

2、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3、教师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果,小组派代表展示。

预设:

(1)开始时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很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你说从“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而且虽然妈妈给他讲了很多勇敢的故事,但他还是“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黑夜和白天一样美丽)

4、小主人公在夜晚不仅看到了花草,还看到了皎洁的月光和酣睡中可爱的小鸟,文章结尾的省略号又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我”在夜晚还可能看到什么?仿照书上的句子写一写。

5、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和其他学生评议。

6、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引导学生想一想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预设:原来夜晚和白天一样美丽,以后我要努力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用心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七、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慢慢变得勇敢的小朋友,也和他一起领略了美丽的夜色,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做个勇敢的孩子,去欣赏夜晚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色。

八、布置作业,巩固体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夜景

2、画一画自己眼中的夜色,参加下周班级“夜色美景”评选活动。

板书:

9夜色

胆小——勇敢

小学一年级对韵歌教学视频篇六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难点 重: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难: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具准备 图片、录像、生字卡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 师 学 生

一、导入新颗,板书课题

二、认读写字。

三、出示词语卡片。

1、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

2、板书课题:板书边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

2、调查学生已经认识本课哪些生字;

3、教师相机指导;

4、写字指导。

(1) 指导观察字形;

(2)“土”字的横左边长,右边短,给“干、己”留有空隙;

捺画要长,能托住“干、己”。“净”要靠近些。 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初春景色。学生齐读课题,书空课题后,再读课题。

1、 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2、 让认识生字的学生学生作小老师,教大家认;

1、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先描红,再写;

3、展示整洁、正确的作业;

4、评价。

1、自由读词语卡片;

2、齐读、开火车读、抽读。

3、学生运用本课词语说话。 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图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生字进行正音。

培养学生总结识字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正确书写姿势。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悟周围环境的美丽。

教学过程活动

过程活动方式设计

意 图

教 师 学 生

一、朗读感悟

二、实践活动

1、老师范读;生再自读。

2、讨论这篇课文里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个?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

3、教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

我做校园“美容师”。

根据“表二”作计划,再按计划积极为校园“美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用自己喜欢方式的朗读。

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着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句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

第一步:根据“表一”调查并记录。

表一: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我们校园的垃圾是怎样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 培养学生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自愿学习。

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

动手实践,感悟环境卫生的重要。

作业设计

1、练一练:完成《同步训练》

2、想一想:你对“校园美容计划”有什么建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