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示例(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14:40:59 作者:JQ文豪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示例(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写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学会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意思。

2、运用多中手段查找资料,了解日月潭。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传说。

2、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板书:日月潭的)(领读“潭”,tan)

3、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谈。

三、小组讨论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3、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4、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请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五、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  读“zhong”第四声。    “吐” 读“tu” 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

大尖  救太阳月亮  水社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学生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吐读“tu”第三声;“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日月潭的传说(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写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学会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意思。

2、运用多中手段查找资料,了解日月潭。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传说。

2、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板书:日月潭的)(领读“潭”,tan)

3、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学生交流资料。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谈。

三、小组讨论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3、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4、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请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五、学习课文生字词。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种”读“zhong”第四声。“吐”读“tu”第三声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

咔(ka)嚓(cha):象声词。

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

大尖救太阳月亮水社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篇四

(第二课时)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季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一团一筹()()而出为民()永远()

3.请一位学生读读。

4.小结:同学们读得真棒,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

二、新授

1.当两条恶龙吞食了日月,此时如果你是当时人群中的一员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害怕、着急、无奈……)

(2)还会出现什么麻烦的事情?

(3)所以人们必须要杀死恶龙,救出日月。

2.但是面对恶龙和各种困难,人们有办法吗?你们从哪个词语看出来人们是没有办法的?

(1)师生交流:“一筹莫展”。

什么叫“一筹莫展”?请你把这个词语好好读读(一筹莫展的近义词: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3)表扬学习习惯。

(4)从两个问题感受。为什么这样说?请你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导朗读)

(5)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人们一筹莫展?为什么?

人们会怎样地说这两句话呢?你们觉得这里可以加上一个什么词语?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3.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板书:挺身而出

(1)什么叫挺身而出?你能做个动作吗?

(2)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

(3)既然这样,他们此时挺身而出让你感受到什么?

(4)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读了有什么感觉?

(5)齐读之

4.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请同学们带着这样英雄的气概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还感受到什么?你们可以在书上做一些圈划,也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文字写下来。

(1)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出示: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这两句仅仅是字数上的不同吗?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感悟到些什么?

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不容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希望为民除害的信念。

板书:为民除害

指导朗读

(3)继续交流

出示:他们又冒着生命危险,……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指导朗读:生命危险、纵身、恶龙、激战、三天三夜……

带着学生体会“纵”!

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有内涵,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大尖哥和水社姐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民除害的精神读出来。指导朗读(配乐)

(4)老师想问的是在这之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预测到会有这么多的困难和危险吗?

你们猜他们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牺牲的可能?

师生交流

想到了竟然还“挺身而出”,你们认为这个“挺”字还需要些什么?

师生交流

让我们再读这句话:就在人们……挺身而出,……

5.老师配乐朗诵第五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传说的意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3)曾经有一位老师组织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了改写,一个同学这样写到……(出示屏幕)

你们觉得这样写,和原文比起来,哪个更符合传说的特点?为什么?

师生交流

点评:传说就是需要一些“神话”的色彩在里面,让人们对英雄人物有崇敬的感觉。

(4)让我们带着这份崇敬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1)学生说

(2)这时,也许会有一些外地的游客看见你这样,会问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谁?日月潭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动人的传说吗?你或许会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告诉他们,但如果今天咱们不练练可能说不好,下面我们就来练说这个故事好吗?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两个说好故事的诀窍。

(3)幻灯出示

(4)请同学们对照幻灯的提示,选择一个片断自己练习练习。

7.由于时间关系,老师邀请几个同学来说说几个片断。(这里交待得要比较清楚,让学生明确目标,多给学生练习讲的时间)

(1)你想说哪一段?(老师不时地作为游客问几个问题)

(2)还有谁想说点不同的?(老师随机提问)

(3)最后一个小节,教师小结

(1)师生交流

(2)教师推荐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传说是美好的,人物往往也是伟大的,希望大家在这美好的传说中感受中国古代传说的魅力,学习这些伟大的人物。(见幻灯)

2.下课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潜心涵咏,感受主人公为民除害,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

漆黑一团降伏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拯救重见光明

二、概述课文

谁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日月潭的传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力尽千辛万苦,让村民重见光明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传说故事,齐读课题。

三、凭借语言,感受主人公的形象

1、第二段

“很久很久以前”——介绍这是传说常用的开头

“漆黑一团”想象漆黑一团,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指导朗读

2、第三段

出示两个问句,指导朗读

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

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

“一筹莫展”——联系以上的问句,理解“一筹莫展”,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做动作,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

乡亲们,你们放心!

3、第四段

这一段是传说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难读的部分,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1)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你想象一下,他们一路上会经历哪些辛苦?

“终于”表示什么?——表明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退缩,屈服,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不畏艰难。

(2)出示“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自由读,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

一起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不怕牺牲,舍己救人。

(3)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小树?鸟儿?田野里的稻谷?人们的心情?

这时,人们会对大尖哥和水社姐说什么呢?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谢谢你们:!

4、第五段

世界恢复了美丽,人们欢呼雀跃。那这个传说的结果到底怎样呢?读读课文的第五段。

5、现在你们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了吧?想不想去欣赏美丽的日月潭。

图片展示朗读曾作霖的诗句“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

四、讲述故事

看着美丽的日月潭,读着这个动人的传说,我深深地被打动了,让我们也一起来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吧!讲述时要注意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重点词句。

五、推荐朗读

其实,传说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去找找,读读。

板书

漆黑一团

大尖日月潭的传说水社

重见光明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