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精选6篇)

时间:2023-09-28 04:46:30 作者:雨中梧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一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都是写人的,有孩子最熟悉的爸爸、奶奶这些普通人,还有毛主席、陈毅、邓小平这些伟人。但不管是谁,身上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课文围绕“白发”,展开奶奶和孙子的对话,表现了奶奶的辛劳、孙子对奶奶的关心,再现了一种朴素而又感人的亲情。课文以第一人称来写,共两个自然段。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叙述简洁,又配有插图,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好。

根据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和“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重点词句体会长辈为晚辈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劳累,从小要懂得尊敬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3.掌握“玩、会”两个生字。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理解重点词语“黑黑、雪白雪白、好奇、不再”和句子“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体会长辈为晚辈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劳累,从小要懂得尊敬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1.情境教学法:结合课文插图和语言描绘再现课文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文、说话、想象、表演,激发学习兴趣性,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读中感悟法:“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充分体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积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学习方法;通过朗读、比较、想象、说话,理解词语,体会奶奶为晚辈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劳累,从而产生感恩之情,学会感恩,孝敬长辈,自觉替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多媒体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五个环节,即复习检测、精读课文、引导背诵、指导写字和拓展练习。

1.生字词的掌握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安排复习检测,认读词语和写生字笔顺,目的是帮助孩子明确哪些字是要求会认不写的,哪些字是要求按笔顺会写的。掌握了生字词语,为学习课文打好了基础。

3.朗读背诵课文。《新课标准》低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再通过分角色读,结合图画和提示语填课文内容,带动作、表情练习背诵,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松、快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4.指导写字。写字教学中只有坚持既动“口”,动“脑”,又动“手”的“三动”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指导“玩”、“抬”和“会”三个字的书写,我按“五步”写字法引导学生,“五步”即一看、二记、三写、四评、五练,并重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练字方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拓展练习。我设计的两个作业,“积累本课所学词语”和“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选自己觉得难做的一件事写下来”。(课文描写的就是一个对话场面。)目的是积累语言,学习做人做事,创设写话场景,进行片段练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板书设计。板书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和提炼,要能简洁明了地体现课文的主旨。我设计的板书是:奶奶为“爸爸”和“我”操心(用单箭头分别指向我和爸爸),“我”关心孝敬奶奶(再加一单箭头指向奶奶)。

课前,我认真地研读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地想把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背”训练落到实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说”深入理解课文,拓展练习,积累语言,再迁移运用语言练习写一个简单的劳动场面,培养学生的能读会说、善思乐写本领。可遗憾的是我没能用自己的教学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说读文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说话、想象说话时思维不活跃,话语不完整,学习气氛不热烈。今后我还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应变、语言组织和语言激励性方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二

《小松鼠找花生》是小学教科版第二册第13课这一单元以益智为主题,编选了有趣、又有道理的主体课文和扩展阅读课文,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结合低年级学生任知特点,从图画入手,很好地再现课文中的插图,放大图片的事物花与人物,从传神的动画、色彩艳丽把花朵引学生入课文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画面,进入故事片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读到课文内容等几个自然是第一幅图分清,即在图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双把课文内容通过学生感观与大脑的想像再现出来,这无需老师过多讲解,就明白了课文内容。

对低年级学生来写,多读是最主要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我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自由读,体会内容;图文对照,再次读,重点语句,体会读;对话分角色读,体会人物心理。读书百变,其义无需再讲就会自见。比如:小松鼠和鼹鼠对话,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加重语气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没看见一颗花生,从重点词语的读中,感悟出小鼠松的疑惑。这样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出让学生随小松鼠一起思考。

从课文最后一句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引导置疑,通过学生的问,找资料,寻找答案,解开谜底,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兴趣,开拓视野。在拓展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吃的食物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还有生在什么地方,学生各尽所能,荟萃了知识,彼此增长生活经验,最后让学生再读故事《花生找到了》,培养学说话表达,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出正是把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总之,在设计本节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采用了很多方法,但在实际操动中,因为个人能力有取限,会有很多遗漏与不足,希望领导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及时改正。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第一篇主体课文,《称象》。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讨论,展示,延伸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样便可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升华。

《称象》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大象的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过程的介绍以及与大臣称象方法的比较,说明了曹冲的机智与聪慧。本文内容充满生趣,语言通俗易懂。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要平时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将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低学段学生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的特征,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精神。

掌握称象的过程是对课文理解的关键,所以我将曹冲称象的过程定为重点。

探究称象方法的原因,低学段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将学习曹冲遇事多观察动脑定为难点。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低学段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手,敢质疑,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就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质疑提问法:

学贵有疑。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就课题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自学讨论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而小组合作讨论正是其精神实质的

体验。在教学中我将合作性学习大量用于“释疑课题问题,讨论官员,曹冲如何去称象”等重要环节。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3.朗读理解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既是重要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我在重要段落,个别字句均采用齐读,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加准确的把握主体思想。

4.动手操作法:

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的应用会更加直观,形象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通过课件演示及实物操作,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针对教法又制定了以下学法:1.小组合作学习2.读中思,读中悟

3.在分析比较中领悟4.口述练习

(一)课前针查,检测生字

出示生字,对上节课所学生字、词语进行巩固

(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用谈话启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三)初读课文,解答质疑

师范读。感知课文大意。释疑课题采用分组讨论,以此加深理解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通过官员与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明确曹冲的聪慧与敏锐。师生,生生合作讨论,课件,实物演示更加深对曹冲称象过程的理解。并做口头复述。

(五)扩展延伸

深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想象,挖掘内在潜能,不断充实进步。

教学中运用生评生,师评生,师引生评的方式在朗读,讨论,操作中进行,评价语言应形象,丰富,指导性强。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及思维。

板书设计以官员和曹冲解决称象办法的对比,直观的显现出曹冲的睿智。板书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易于分析记忆。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四

《在家里》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1第3课的内容。本课有一幅画,一组有关家庭陈设和用品的词语和一篇课文。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

本课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节课的目标:

1、认识前面词语中的8个生字, 2、会用“红红家里有……有……还有……”来说话, 3、会写一个生字“下”

德国有一位学者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的同时早将15克全部吸收了。

因此我想教育之境界,莫过于盐入汤中。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被吸收;同样知识也需要渗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尤其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认字更是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溶解在课堂中的每一步。

1、愿意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设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和一个难的谜语,简单的谜语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困难接着一个难的谜语让孩子都猜不出来,然后我告诉他们在本课的教学中有答案,这时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课中“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交流的一种最直接的对话。而课始激情能否激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个开头看似微不足道,可也要精心琢磨。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需要“营养”,为师的必须悉心“浇灌”。

我在一开始安排了一个“趣味引入课题”这个环节中用了两个谜语,先出“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学生都为自己能猜出谜底而沾沾自喜时,再用 “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天作文,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光明。”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4个谜语。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就喜欢猜谜,而且这个谜语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又很新奇,不象一般的四句话只猜一个谜底,同时这里面也包含了“报、纸、灯、电、视”5个生字宝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习的环境。接着是结合谜面初步识字。这是第一个环节的延续,利用第一步所营造的兴奋状态进入到对生字的学习,这应该说是对识字这碗汤的浅尝。

拨动课堂琴弦的往往是在课中,一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吹皱一池春水,使之流动起来,活泼起来。我们课堂的气氛就如同这池春水,如何使之流动,使之活泼起来,为师的不免要使出一些“伎俩”!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创设了一个字物的搭配情境。先让学生看图来说说红红的家里有哪些东西,说的时候还不能随便说,必须用上句型:“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在说的过程中肯定会提到“沙发”、报纸”、“台灯”等物品,这时再引出三个重点要认识的偏旁“火”三点水和提手旁,同时说字形,记字形,如“火”字偏旁,我们可以说,他把腿一缩,多有礼貌!然后再将生字放到词语里再认,采用“小组读”、“同桌读”、“自由读”、“个别读”等形式加以正音,确保面向全体学生。最后将课件中的物品变成不带拼音的生字再进行认读,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情境中,用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来鼓励学生,催发课堂的生命。这个环节就是对认字这碗汤的享用。

如果说,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桥梁的话,那么老师对学生课后和教学巩固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渗透识字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举和愿望。

一节课40分钟,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那么是让最后的几分钟就在嘈杂声中结束吗?回答当然是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向这最后的几分钟再要效率。这时游戏是个好方法,如“抢气球”。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往上飘的气球时,学生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也可以集体读,个别读,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

最后一个环节是生字的书写。先学习笔画点的书写。起笔轻轻,落笔重。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下”这个字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这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再写,再评,互相促进。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五

《天地人》是本册新版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它替换了原先一开始的拼音教学。《天地人》是一个有创意的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你我他”,除了我,还有你和他,构成了世界。这些涵盖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天地人你我他,要给孩子们营造的就是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我觉得这个和谐不仅是内容本身所要传递的,在我们教与学的过程中更要将“和谐”进行到底。识字量本身不大,难度也不大,这对于初入学过渡时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对语文学习的一个很大的缓冲空间,我们讲得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让孩子们在整个意境中,认一些汉字,去粗浅地认识一些人与自然,我们的世界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新的形式。

基于这样的背景,综合汉字教学的一般规律,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定位如下:主要目标有三点,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这6个字,3.了解字的基本意思并能简单运用。主要流程三部分,分别是初识生字、读记生字、学用生字。教学课时为2课时,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游戏卡片等。

第一课时

天地人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建议:

1.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生活语境识字。本课6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2.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6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6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

(2)理解运用。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

晴天、阴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进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读和理解运用。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一等奖篇六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静夜思》。这一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主题是家人。李白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对古诗诗境、诗情的感悟处于空白。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朗读古诗,结合诗句理解关键词语,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意、诗境诗情。

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德国的教育学家底斯多慧说过,差的教师只会奉献真理,好的教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时,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自己阅读、比较朗读、共同学习等学习方法。

古诗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古诗教学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魅力,重现诗的意境,体悟诗的情感。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以“意境、情感”为教学主线,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挖掘简单字眼背后丰富的内涵,达到“入得诗境,悟得诗情”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特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识字读题。

1.导言: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

2.出图配乐,渲染揭题。

3.板书课题,学生认真观察。

学习“思”字:

(1)结构;

(2)回顾学过的心字底的生字,发现心字底的字的特点,进行组词练习,总结释疑方法。

4.明确诗题信息,指导读好诗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过渡:真好听,安静的夜晚诗人思念什么呢?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入这首古诗。

2.自由读: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借助拼音,自己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读古诗,正音。

4.学习生字。字宝宝想来考考大家?

(1)学习后鼻韵母的生字:床、光、乡。观察变红生字的注音,你有什么发现?

(2)认读后鼻韵母的词语:床前、月光、故乡 (小老师领读词语、四组轮流读准,读出美感)

(3)识记“疑、举、低”三个生字。

“疑”组词练习。

“举”做动作识记。

“低”学生交流识记办法,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先书空,后练写。

5.朗读去掉拼音的古诗,要求声音响,读准确。

(三)理解诗意诵读诗文

1.指导读出节奏。

(1)听老师读,注意停顿。

(2)自行练读后,指名朗读古诗。

(3)指导感知押韵,读好押韵:看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有什么相同点?

指名再读,一二组和三四组赛读。

2.指导读出意境。

(1)借助图画,理解诗意.

(2)出示望月图,引导看图,图画与古诗相结合说说诗意。

(3)指名讲诗意。

(4)带着理解一起读诗。

3.感知诗境,体味诗情。

(1)配乐渲染,进入诗境,想象说话。

一轮圆月挂在空中,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你的床前,好像( )。

(2)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比喻。

联系以往学过的课文,理解“霜”字中蕴含的一分清冷,并指导朗读。

(3)比较理解:诗人忍不住举头凝望,诗中“举”可以换成“抬”,“望”可以换成“看”吗?读一读,想一想,讨论一下。

a.借助举重照片理解“举”,指导做动作朗读,体会诗人的心情。

b.造句感知“望”的意味:用“看”造个句子,“望”呢?(板书:望月)

c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4)想象说话,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望着这轮明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这时,他想对亲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思乡)

(5)配乐朗读:是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地上, “明月与李白”对望,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万般思念都化作了这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六、拓展延伸

思乡思亲是永恒的主题,思乡诗还有很多,送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后同学们可以在我们的古诗书中找一找,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