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时间:2023-11-20 19:12:11 作者:GZ才子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中需要参考科学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0.050.005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40.63.134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2、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初步把握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3、在观察与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平移与旋转,树立“联系”、“运动”的观点。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物体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运动前后物体本身(形状、大小、方向)未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物体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看,这是哪啊?(石景山游乐园)。

1、分析运动方式,明确平移与旋转。

看,这是什么游乐项目?(学生先说,再出示游戏名称)。

(出示:激流勇进、勇敢者转盘、弹射塔、滑翔索道、摩天轮、旋转木马)。

哪位同学愿意任选一个游乐项目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上面的船或者是车厢是怎样运动的呢?介绍的同时能不能用动作把船或车厢是怎么运动的比划出来。

(我来介绍……,……是向……方向直直的运动的)。

学生肯定说不清楚,追问,鼓励说完整话。再找一生说。鼓励。

【学生边说边用手势。】。

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游乐项目,能根据这些项目运动的不同特点把它们分分类吗?

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直直运动的为一类;旋转的为一类】。

你能给这两类不同的运动方式各起一个名字吗?

【生汇报】在数学界,像这种物体沿一个方向直直的运动叫平移;而这种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根轴转动的运动方式叫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与旋转(板书课题)。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平移与旋转。

出示练习:你知道我是怎样运动的吗?

预设:推拉窗户——我看见窗。

户在做平移运动。

旋转门——我看见旋转门在做旋转运动。

射箭——箭在平移。

齿轮——哪个齿轮在旋转?大齿轮在做旋转运动,小齿轮也在做旋转运动。

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小片,看,出示直升飞机。

直升飞机——起飞时飞机的螺旋桨在做旋转运动,起飞后飞机机身在空中平移,追问,机身只会平移吗?播放机身旋转视频。

同学们判断的可真准确,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旗杆】我邀请今天发言最积极的同学来当光荣的升旗手,其他同学认真看,在升国旗的过程中也藏着好多数学现象,看看谁发现的最多。

升国旗——国旗平移,绳子平移,滑轮旋转,手平移。

聪明,作为奖励,我请你们看看我最爱玩的小游戏。

黄金矿工(辘辘)——抓手(旋转、平移)把手(旋转)手(旋转)钱(平移、旋转)绳子(平移)。

看了这么多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你能说说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平移是物体沿一个方向直直的运动,旋转是物体在做绕圈的运动。】。

看来同学们已经抓住了平移与旋转的本质区别。

3、联系生活,举出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那你能不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在做平移或旋转运动啊?配合着手势向同学们说清楚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举出大量生活实例)(完整话)。

看来,在生活中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希望你们坚持下去。下面我们就要利用我们手中文具进行创造了。

二、拓展提升。

1、动手创造我能行请你利用手中的文具创造出平移或旋转运动。

(铅笔、尺子、橡皮、笔袋、书……)。

(1)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上台展示并解说。

(3)四人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时间)。

2、动手设计我最棒。

预设:推拉式的——省地。

对外对开的——得考虑护窗。

对里对开的——占用空间。

向斜下推开的——得考虑护窗。

我家窗户外面还想装一个这样的护栏,这回我应该安怎么样打开的窗户更好一些呢?(推拉式的)。

三、课堂反馈。

1、学习纸(带方格纸)。

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黑色小鱼重合?请把它们涂上阴影。

学生展台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欣赏设计师利用平移与旋转设计出的图案,感受艺术美。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逆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古诗讲的是骆宾王在易水河边与朋友告别,奔赴他乡独自闯荡时的悲壮心情,特别的是,这首诗中暗含着荆轲刺秦的历史典故,诗人以古喻今。这就类似戏剧剧本里的戏中戏,第一出“戏”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出狱后,奔赴赵幽燕一带,决心投身军幕之中,用自己的才智报效国家;第二出“戏”是骆宾王在易水河边发思古之幽情,想到了千年以前,同样是这条易水河边,一个名叫荆轲的燕人准备渡河去完成刺秦的国家使命,迎着寒风一曲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骆宾王思量着自己和荆轲的心境如此接近,这一别同样不知归途何在。悲壮之情从一开始就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一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两个时空交错的历史人物同时站在了易水河边,接受着命运的选择,思索着人生的方向,而无论易水河水流向何方,这悲壮的氛围将永远萦绕在吹了一朝又一代的寒风之中。

通过感悟诗歌,我认为让学生领悟到这首诗的悲壮之情是教学难点,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骆宾王的心情呢?必须得老老实实从荆轲刺秦开始说起,让学生理解荆轲在易水河旁呐喊时的心情。

二、教学片断设计:

【教学片断一】。

2、生:骆宾王是唐朝人,怎么会与燕国的太子告别?

4、生1:他刺杀秦王非常危险,秦王有很多士兵,不可能轻易让陌生人接近。

生2:荆轲没有成功,不然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了。

6、生:他肯定会被秦王周围的士兵一起围攻杀死。

(板书:刺秦成功——死)。

7、师:那么他刺秦不成功呢?他能安然无恙地回到家乡吗?

8、生:不会,秦王会下令手下杀了他。

9、师:对,并且用最残酷的刑罚来杀害他,连一个全尸都不会留下。

(板书:刺秦失败——死)。

10、师:难道荆轲他不知道他的命运吗?他为什么还要去?

11、生: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还是会去,因为这是为了燕国。

12、师:荆轲明白,只有牺牲自己才有可能保全整个国家。明知自己这一去必死无疑,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渡过易水河,这是多么悲凉,多么壮烈的行动啊!

(板书:悲壮)。

13、出示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师:这就是荆轲在易水河边的呐喊,多么悲壮。师范读诗句)。

14、请生读。

【教学片断二】。

2、生:他想到了荆轲。

3、师:那么他又会在易水河边说些什么?

4、出示说话训练:古有,今有。

5、生交流。

6、师:虽然历史上那些人物已经都不在了,但是骆宾王今天来到这里,依然能体会到荆轲当年的这里的悲壮心情。于是他写下了《于易水送人》。

7、请生读诗歌。

三、教后反思:

这是一首内涵深刻的诗歌,而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悲壮心情并读好这首诗。

这首诗歌教学设计的中心目标和唯一目标。我决定“舍近求远”,从荆轲刺秦开始说起,我设计的帮助学生假设分析荆轲刺秦后的结果这一环节,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荆轲明知自己刺秦不论成功与否都将牺牲,却为了国家宁可牺牲的悲壮心情。而我在后面的说话训练的环节设计又将荆轲与骆宾王这两个人物比较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顺着荆轲的悲壮来理解骆宾王的相似心境。我没有把时间放在如何从字面上来解释每一句的意思,而是把两出戏讲清楚了,讲透彻了,在充分理解诗歌涵义的基础上的朗读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朗读中诠释了又悲又壮的情绪,深沉而伤感的声音将仿佛学生们带进经典诗歌中的最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

学习目的:

1、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等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2、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制定自己及小组学习、休息一天、一周时间表,让自己的学校生活更“从容不迫”。

3、通过学习自己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高效。

学习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等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习难点: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高效。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学生汇报时间:十分钟。

师:其实啊,合理安排时间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时间的世界去探秘吧: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好吗?(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辩论感知。

1.幻灯片出示小红家里来客了要喝茶的情景:(先不出示工序和问题)。

师:你了解到哪些故事情境?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说一说沏茶都需要做哪些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感知做事要有一定顺序。

师:我们来看看小红沏茶都需要做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屏幕出现沏茶工序和问题)。

2、观察工序。

师:观察工序,你发现了什么?(工序的顺序是乱的,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解决“小明怎样能尽快的让客人喝上茶”做铺垫,这样做是不是引导的有点多?思维灵活,解决问题快的优秀生会不经铺垫也能解决问题,但课堂上还有一些速度慢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我还是主张这样的引导。但孩子们的回答又怕阻碍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怎样才能完美些。师:谁想好了,可以趴在老师的耳边说一说。

3、屏幕出现问题。

师:小红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先独立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小红怎么办?

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4、小组交流,自主设计的方案。

师:小组之间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教师到学生中去,听他们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案,并画出流程图。

5、展示汇报设计方案。

各小组把本组的方案张贴在黑板上。

学生参观各组的成果。

6、举手投票,评选优秀设计方案。

学生举手投票,老师查票,宣布票数。

表扬优秀方案设计小组。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参与的,才是最好的;学生评选出的,才是最好的。在这个环节里,通过让学生参观,并从中评选出最优方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

三、

学以致用,制定自己或是小组一天或一周时间表。

1、师:制定自己或是小组一天的时间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2、学生汇报并汇总公布:

a、弄清楚学校的时间表。

b、明白自己今天要干的事情。

c、如何让自己要干的事情合理的安排在一起。

d、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

e、要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f、时间不能安排的太满,要预留一部分时间,防止有特殊情况放生。

……。

3、学生依据上面的问题独立制定自己一天的时间表。

4、在小组内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时间表。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善时间表。小组成员相互提出补充意见。

5、全班展示自己的时间表。

学生把自己的时间表张贴在指定的位置,接受同学们的参观。

四、活动小结。

师:通过本次活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收获。

五、课后延伸。

师:回家后帮助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人设计设计他们一天的作息时间,争当家庭“合理安排的设计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是教会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平移。

在教学时,我也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平移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移一移、画一画等具体实践操作活动,进行平移,然后和例题的结果进行对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进行平移的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找对应点,数清方格数,画出平移方向的箭头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效果还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但也有几个学生在判断平移的距离时有些问题,我在评讲学生的练习时又着重补充强调了:先看清平移的方向,标出对应点,数清平移的方格数等等,有点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逆推》的教学设计

备课人:王文明。

备课组长:刘明瑜教务主任。

【学习目标】。

1、学习周处为民除害,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2、积累文言词汇及被动句的用法。

3、学习本文用简练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及被动句的用法。

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及被动句的用法。

教学模式:

初读—研读—畅读—品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品、主人公,导入新课。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其中有些故事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传奇故事《周处》。

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氐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二、初读。

要求:读二次,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

三、研读。

要求:集体讨论疑难句读、字、词、句。

四、畅读。

要求:整体把握全篇内容。

五、品读。

要求: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思考:

1、文章是怎样描写周处为害乡里的?此时周处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吗?

2、周处杀虎斩蛟的情节一定很生动,很精彩,你能补充出其中的生动情节吗?

4、周处为什么“自寻二陆”?这又说明什么?陆机的话对他有什么影响?

5、我们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怎样全面地评价周处?

六、作业: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成一个小故事。题目:《周处传奇》,要求内容充实,情节生动。

七、板书设计:

周处。

《世说新语》有真谛,少年周处留传奇:

为害乡里少无知,杀虎斩蛟有悔意。

寻告二陆得动力,终为忠臣和孝子。

改过自新未为晚,他年功成名就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2、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是可以抵消的;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理解正负抵消。

2、解决有关正数和负数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游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直观材料,理解正负数的求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完成学案“温故互查”并二人小组交流。

2、揭示《正负数(一)》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2、在表格中记录得分情况,然后根据得分情况独立完成学案“设问导读”第一小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结果。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第74页的“试一试”:

1、独立完成导学案“设问导读”的第二小题。

2、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学案“自我检测”1题和2题,小组交流。

2、独立完成学案“巩固练习”,小组交流、汇报。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的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计划教学时数:64节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会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学习能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运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难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做几道口算练习,比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开始。出示口算练习:

25×3=。

16×5=。

45×2+3=36÷4=。

25÷5=。

师:看来大家的口算很不错,下面老师出个更难的题目,大家有信心解决吗?

师:一天,淘气、笑笑、聪聪三个同学到文具店里买文具,他们要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有什么办法帮他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好吗?开动小脑筋,把想到的办法写在本子上。呆会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计算的,开始!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师:每一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师:看来这个也难不倒大家,老师再出几道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

12×(153-83)÷8。

师: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请在小组内合作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1、根据例题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小组代表板演,并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2、小客车比吉普车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解答之前让学生说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怎么列算式计算。小组代表板演。)。

师:同学们的合作得有序而愉快,而老师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想办法帮老师吗?请继续小组合作:

3、小组内讨论交流9÷3×5-2=1成立吗?你能添上括号使它成立吗?(让小组代表说说想法,老师演示)。

你收获了什么。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根据学生说的,教师整理,课件出示: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一般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七、作业布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