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大全5篇)

时间:2023-09-21 07:37:08 作者:QJ墨客 2023年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大全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篇一

一、活动组织名称:

社工系学社联

二、活动组织介绍:

社工系学社联应学院的号召,于11月份成立,学社联负责管理社工系各个协会组织的事物,自从成立以来,做过很多事情,同时也配合系学生会各协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最终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活动宗旨与目的:

2、对星城协会“爱心助残”项目获奖表示祝贺和鼓励;

3、通过这次交流进一步的加深各个协会间的交流和学习;

4、让大家更一步的了解社会工作的宗旨与意义。

四、活动主办方:

社会工作系团总支学生社团联合会

五、活动对象:

各协会会长

六、活动地点:

教学楼七栋八楼

七、活动步骤:

1、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及成员;

2、请社工系主任史铁尔教授发表讲话;

3、星城协会会长张玲玲同学对坚持十年之久的“爱心助残”项目给我们作了简要介绍和展示。

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篇二

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计划重点围绕“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工作计划以时间为单位,可以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方案是对未来要做的某项工作的系统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为完成某项工作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方案要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可行性的指导,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特定文书。

申论考试中,常见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工作计划与工作方案有些异同,不同点是工作计划以时间为单位,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一般围绕多个工作展开,重点说明工作完成的顺序和主要内容,而工作方案往往是针对某项工作作出的系统安排。当然如果就某项工作列出计划,此时的计划与方案非常相似,计划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而方案主要以内容为逻辑。

申论考试中,工作计划以项目计划为主。所谓项目计划指在项目确立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在项目实施之前所作的工作安排,指导项目开展的文书。

工作方案是考察的重点,有多种考察形式。如“工作实施方案”、“活动方案”、“调研方案”、“宣传方案”等。在撰写方案时,在了解方案基本构成要素的情况下,结合“参考资料”,确定具体方案类型及写作内容,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写作。

接下来围绕常见是方案类型,分别展开讲解: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

实施方案包括背景目的、主体内容和结尾三个部分。

(一)背景目的。要写明制发实施方案的目的和依据,要求写得简明扼要。一般先写制发的目的,常用“为”、“为了”开头;然后说明制发的依据,常用习惯语“根据……,结合本(我)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结束。以简明扼要的一段话把该局制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和根据非常清楚、明确地表达出来。

(二)主体。主体部分是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几部分的内容:

(1)简要阐述实施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阐明实施某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指导原则;

(3)实施某项工作的安排、步骤、方式方法等;

(4)关于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资金保证等。

(三)结尾。结尾部分通常是对贯彻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受文机关认真贯彻执行,要写得简明扼要。

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篇三

根据《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20__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民函〔20__〕2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__年度__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定为“社工引领义工、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完美社区、共筑幸福__”,结合3月“学雷锋活动月”和3月17日的“国际社工日”开展社工引领,促进志愿者和相关组织团队联动服务的系列宣传活动。

二、集中活动时间

20__年3月20日上午9:00至下午5:30,集中宣传一天。

三、集中宣传地点

__商业步行街

四、宣传目的

五、活动内容和形式

以社会工作集中宣传一条街的形式,由市民政局机关、团市委、市文明办、市直属民政单位、社区等单位开展联合宣传,通过街头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服务咨询等形式,普及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知识,展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成果,营造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

市民政局局机关: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慈善救助主题,

展板6块,易拉宝8块。

市文明办: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展板4块。

团市委:大型公益活动主题,展板2块 。

市救助站和恒德服务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社工项目主题,展板8块

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养老和社工服务主题,展板6块。

市康复医院: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主题,展板6块。

__民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与诊治主题,展板10块。

市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服务主题,展板4块。

体育东路社区、方家巷社区、紫桥社区:合计3块。

共计:57块。

六、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将其作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要求,坚持勤俭节约、简朴大方、注重实效的原则。

2.各宣传展板负责单位要以此次国际社工日活动宣传为主题,充分结合自身宣传重点,制作出高质量的宣传展板(展板规格为:),既要主题突出、内容集中、特色鲜明,又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普及性强,要通过此次集中宣传,增进社工、志愿者和市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成果共享。

2.各展出单位在3月20日上午8:30之前,自行将展板和宣传资料运送到武陵区步行街指定位置布置好,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发放本单位的宣传资料,搞好咨询答疑和现场服务。下午5:30之前,再将各自的宣传资料撤回本单位。

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篇四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工人才;全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社工人才队伍,招聘专业社工进入社区、机构从事专门的社会工作事业;社会各界、各级政府正关注与支持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会学与社会工作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全体师生以此为契机,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于1月11日正式撤系改院,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在我院发展迈上新台阶及我院社工协会成立之际,为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地区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本院学生的专业素养,我院应华中地区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联合会邀请,参与到第二届华中地区社工文化节中,在此期间将自行组织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并观摩、参与其他兄弟院校的活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加强专业学习、进一步扩大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力。

二、活动指导思想:

在遵循本院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活动,使同学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平台,搭建一个各高校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的.平台,以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在不断扩大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力,弘扬社工文化。

三、活动主题:践行社工理念 实现社工价值

四、活动时间:3月22日――4月15日

五、参与高校: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

六、本校主办组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协会

七、活动组织方式:

2、社会工作协会在整个活动中起宏观协调的作用;

3、每项活动设立具体责任人一至两名,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行及总结;

防疫工作计划框架表篇五

一、活动背景:

当前,大学生进入大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学生们对于大学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体会,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大家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以大一学生为主,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差距,很多大学生因此找不到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了。例如在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会有些困惑和迷茫。大学生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到底如何使自己健康的成长,不断发展自己成为普遍的问题,大学生团体辅导辅导活动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利用形式各样的小游戏,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其中体味,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进步。小组互动的效果将得以一展现,对于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了解周围环境,更好的立足于大学的平台,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是小组成立的原因、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形式各样的小组游戏,是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小组活动的氛围,利用小组活动的效果帮助大学生了解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需求与优缺点等,更好的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目标等方面有所认知。通过小组活动促使他们有所收获和改变、进步。

三、理论框架:

我们小组一大学大一学生为对象,主要是这一群体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在自身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以及未来发展上都有迷惑。我们小组根据大一学生的这些共性从三个不同的主题进行团体辅导,以下是我们的参考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小组将通过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在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有所收获。

小组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学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等。我们将借助小组形成的场域观察小组成员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小组的开展基本上以民主性为主要领导形态注重小组民主气氛,存进小组动力的产生,增进小组凝聚力。

镜中我理论:

在人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哦们的的反应和评价,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我们对他人眼中的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想象的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我们为组员提供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建立自我意识、评价。 四、活动主题:

我的青春我做主

五、活动时间:

活动分为四期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六、活动地点:

社工实验室(室内)、情人坡、排球场(室外) 七、活动服务对象: 全校大一学生 八、活动负责人:

史传真、罗亚军、苏春艳、韩海群;四人每次活动都扮演不同的角色。 九、小组名称:

我的青春我做主——唱响青春小组 十、注意事项:

(1)活动场地要落实好,招募组员时特别是下达开展活动的通知时,地点必须确定,不可含糊不定。

(2)招募组员需要按照不同活动主题进行,可能会出现招不到组员的.情况,可以请团总支老师帮忙。

(3)活动中要处理好次小组问题,注意控制好现场秩序,保持活动气氛。

七、活动部分

第一期活动内容: 主题:“敞开心扉,相知你我” 目标:

(1)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与了解,建立互动关系,形成团体,引发个人参加小组活动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