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

时间:2023-07-07 11:52:09 作者:曹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一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誉满华夏,播扬五洲,可以和我国历史上任何一条名渠相媲美。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应该去参观一下红旗渠。”从1969年红旗渠竣工以来,先后到此参观的外宾就有来自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0人之多,他们无不对红旗渠发出由衷地赞叹。红旗渠也是全国的一面红旗,40多年来国内前来参观学习的达162.4万人,现在它已成为太行山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今天,随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深入,我再次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带给我们的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精神。

一、为了群众修建红旗渠

红旗渠所处区域过去是土薄石厚,贫困落后,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由于干旱,吃水困难,建国初期,当时的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没水吃,其中跑5里以外取水吃的181个村,跑10里以外取水吃的94个村,跑15里以外取水吃的30个村,跑20里以外取水吃的2个村。因为缺水,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习惯,有个别地方一年洗刷次数很少,像桑耳庄村一个新媳妇因替老公公担水不小心把水碰翻,除夕之夜上吊自尽。因为缺水,群众食不饱腹,衣不遮体,过着糠菜半年粮半年的凄惨生活,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山秃岭旱河滩;雨大冲得不见籽,雨少旱的没收成;一年四季忙到头,缺吃没穿直发愁。”全县90多万亩土地,只有1.3万亩能浇上水。因为缺水,群众被迫逃荒要饭,背井离乡。全县群众没水吃的凄惨事例举不胜举。

1954年,杨贵调到林县任县委书记后,面对这种残酷情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就带领县委一班人,跑遍全县山山水水,走完村村庄庄,调研的结果共同认为林县的致命点就是缺水,水是我们主攻的堡垒。杨贵说,走了一村又一村,访了一户又一户,人人痛诉没水苦。群众想水、盼水、梦求水,我们一定要“瞄准目标解决水,决心让民用上水;只要山区有了水,敢与平地去比美。”因此,县委决定要把治山治水作为重点去抓,提出了: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口号,决定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后来更名为红旗渠。

一县之力修建红旗渠是项“工程大,条件差,战线长,民工多”的攻坚战,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带领群众齐奋斗。可以说,领导干部是群众的主事者,是创业的组织者,是战斗的指挥者,是行动的带头者。正像人们所说“组织就是旗帜,领导就是标杆,干部就是榜样。”组织作用发挥好了,就能形成堡垒,凝聚民心,同心同力,攻坚克难。领导干部当好了榜样,将会使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魅力结合起来,感召人、引领人,在组织领导的倡导下,广大群众心甘情愿地跟着去创业。

杨贵书记为了修建红旗渠“敢”字当头,迎难而上,排除干扰,运筹帷幄,并且还挤出时间到修渠工地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以率先垂范的行为感动了群众,激发了信心。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既得带头实干,又得宣传群众共同干。正如古人管仲说的,“口能言者,身能行者,国之宝也”。可以说,“讲是务虚,干是务实;光虚不实,难出成绩;光实不虚,力量不足;虚实结合,才有合力。只要能说能干,言行一致,就会众心所向,合力取胜。”在修渠工作中,领导干部们在带头实干的同时,注重宣传教育和组织建设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

三、依靠群众修建红旗渠

有道是“依靠群众威力大,艰难险阻都不怕。”在修建红旗渠的艰难条件下,广大群众动脑想法,开拓进取,做到了“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技术自己学,没有工具自己找。”土法上马,人海战术,就地取材,用石当料,把红旗渠建造成了与太行山融为一体的艺术品。

林县修建红旗渠工程,是与大自然展开的一场大决战,先后参战人数有30多万人。全县人民群众凭着一把大锤,一根钢钎,一双大手,一个梦想,发挥大智大勇,进行顽强拼搏。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总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7座渡槽,打通了211个隧洞,挖砌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可以北从哈尔滨,南到广州,修筑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修成后,54万亩土地得到了灌溉,56万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粮食由亩产200斤,提高到了1000多斤。彻底改变了林县的落后面貌。可以说,红旗渠的建成是走群众路线的产物,是依靠群众力量的结晶。正如刘云山同志视察红旗渠时讲的“红旗渠为什么能建起来?就是靠的一种理想,靠的一种精神,靠的一种信念。红旗渠实际是林县人民的梦,梦什么呢?就是梦这个水,最后终于实现了,这就是梦想成真。”事实证明,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能创造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是鱼水相傍,血肉相连的关系,互相依靠,不可分割。干部离不开群众,群众也需要干部,没有群众的支持,干部就无法工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扎实工作,干事创业,争取为群众追求的美好梦想多做贡献。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二

我学完《一面五星红旗》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被留学生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

文章中主人公一个人在国外漂流旅行,当我读到:“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我想大声呼喊,给自己壮胆鼓劲。还没等喊出口,只觉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综。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后,不禁心头一紧,真为我们中国留学生身处逆境,连续几天不吃东西的处境所深深地担心着。

当课文中,主人公想吃面包,而面包店主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想交换留学生的五星红旗的时候,主人公长时间盯着手里的五星红旗,拿着鲜艳的国旗,摇摇晃地向外走去。然后摔倒在地上。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自己被中国留学生的行为所震撼。我想,此时,在留学生心里,手中的五星红旗,不仅仅是一面星红旗而已,而是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尊严,尽管自己饥肠辘辘,连续三天没有吃东西,就算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也不拿国旗作交换。我非常钦佩主人公这种深深的爱国情怀。

作为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虽然现在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爱国主动。我想我们可以从点点滴滴、平平凡凡的小事做起,也可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那么我们该如何爱国呢?我想我们应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在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每逢参加升国旗仪式时,要高声唱国歌敬礼。关心集体荣誉,积极为班级、为学校争光;热爱劳动,碰到纸屑垃圾及时放进垃圾桶,保持校园的每个角落清洁美丽;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身边的这些小事都是爱国的举止。

让我们大家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都来做一个爱家爱国的好学生吧!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三

《红旗渠》观后感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遗迹,展现出他们不对贫困的生活环境低头,更不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屈服的精神。在漫漫十年的日夜里,他们住山洞,睡帐篷,吃咸菜,啃窝头,凭着敢想敢干的劲头,完全靠双手和铁锤、钢钎等自制工具,奋战于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不畏艰难险阻,逢山凿洞,遇壑架桥,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在太行山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的壮举,也实现了重新安排山河的誓言。青年洞、夺丰渡槽、南谷洞水库、红英汇流、渠首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直回响在脑海,萦绕在心间。那绵延几千里红旗渠上一块块人工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都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4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不由感慨万分,隐隐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到民族精神,给予我们深刻启示,也给予我们无穷力量。

其一,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信的创业精神。这种自信首先表现在对待大自然、特别是对待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心态方面。当年,如果我县人民不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一味地靠天吃饭,林州的发展会是今天的样子吗?当年我县人民通过科学论证,大胆的决定,加上不怕吃苦“人定胜天”的自信心,充分发扬敢想、敢干的精神,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联想到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要创新思维,相信自己,改变命运靠自己,干事、干实事、干成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其二,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修建红旗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下,无论男女老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听从安排,团结协作,才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更需要发扬光大,在工作上不推诿、不扯皮,互相扶持,真抓实干,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感染折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扬传统、展现本色,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鼓舞引领着我们。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富足,但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身上更要有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祖国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弘扬红旗渠精神 永葆党的先进性----吉庆坤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场党领导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刻认识红旗渠精神中所蕴含的共产党人先进性,对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旗渠的决策过程、修建过程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最集中、最生动地体现了胡锦涛同志阐明的这一深刻道理。

首先,修建红旗渠的决策反映了林县人民的迫切愿望,代表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症结所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作出了修建红旗渠的重大决策。在当初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渠呢?说到底是因为这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去民愁的好决策。其次,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干部和党员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为民修渠、靠民修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同甘共苦、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领导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拧成一股劲;3万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危险在前,在红旗渠工地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生命。正是因为这三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才把为民的决策变成了利民的千秋功业。

再次,在建成红旗渠的同时,也形成了血肉相联、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坏,是直接反映党的先进性的标尺,而党群关系,又往往体现在干群关系上。胡锦涛同志说过,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用无私无畏的品格带领全县人民建成了红旗渠这座历史丰碑,林县人民也在心里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历史丰碑。特别是作为修建红旗渠的领头人,更是深受林县人民爱戴。对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一条,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最有体会:只要领导一心为人民,就能赢得万众一条心。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既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又是红旗渠精神的主体。如果没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和主体,红旗渠精神就成了抽象的空壳。贪图安逸享受的人,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人,追求虚假政绩、好做表面文章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干修建红旗渠这样的事。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灵魂。红旗渠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要翻越过无数道山梁沟坎,没有科学的态度做决策不行;1/8000的落差坡度,没有科学的态度搞勘测设计不行;引来浊漳河的水,不造成淤积,没有科学的态度搞计算和施工同样不行。没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既不敢想,也建不成。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红旗渠精神在林县后来的岁月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继“战太行”之后,又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后三部曲: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是80年代林县人民冲破“左”的和旧的思想禁锢,以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和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发挥自身优势,走向全国的一个壮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工业化和小康目标迈进,则是林县人民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以求实的态度向富裕、文明目标迈进的一次新追求、新飞跃;目前,林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林州的初步思路,用承前启后、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不畏艰苦、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红旗渠之所以誉满全国,名扬世界,感动了并且至今还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正是靠了这种精神。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10年中,虽然工程总投资达7000多万无,但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钱建渠物资,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这说明,要使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产党人首先要艰苦奋斗。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在困难时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很难;但在胜利后,在夺取政权、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贪图安逸、迷恋享乐的风气便很容易抬头。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保持“两个务必”,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刚刚闭幕后即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意义深远。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价值导向。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作为红旗渠精神价值导向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其核心内容就在这里。要团结,就要顾全大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甚至不惜牺牲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要奉献,就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些,都是共产党员 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二、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呼唤。红旗渠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共产党人就应当首先把它作为精神旗帜和前进火炬高高举起。河南安阳是红旗渠精神的故乡,带头弘扬好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特别是红旗渠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思想,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实践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坚持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旗帜。

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多干群众急需之事,多干群众受益之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

四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各项工作,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安阳市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并且提出了“四路并进”创大业、“五力同驱”奔小康的战略构想。这既是红旗渠精神的再次实践,也是红旗渠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不行,没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不行。只有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团结广大群众创造新业绩,共同奔小康。

红旗渠观后感

2010年4月23日,我们部门员工来到了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进行参观。

首先我们来到了红旗渠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回顾了林州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耗费十年时间完成红旗渠的历史壮举。看着一幅幅珍贵的旧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我们对林州人民充满了崇高的敬意。他们靠锤子,铁锨和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讲解员对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可能他们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但是他们的光辉事迹,他们的精神却会被我们铭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许多,打钎的铁姑娘们,她们都是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却和男人一样不怕苦,不服输,她们的双手被震裂了,被磨烂了,但是她们的意志却是那么坚强;一位爆破专家,经常被吊在半山腰上进行作业,多少次碎石砸下来,差点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就是在与死神的一次次擦肩而过之后,他依然坚持在爆破的第一线上;秘密参加青年洞建设的300名青年,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太行山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感人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在整个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每个林州人民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远万里去修渠,晚上就睡在山上,饿了就摘些野菜吃,终于完成了这伟大的壮举,完成了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浩大的工程,他们仅仅只得到了极少的国家拨款,更多的是靠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缺炸药自己做炸药,缺石头自己采石头而完成的。

后来,我们又沿着当年林州人民开山劈石的足迹,参观了青年洞,由于水渠中注满了水,我们已经不能走进洞中参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300名青年在这奋斗的场景。我们走在铺好的路上都感觉到惊险,更何况当年在这无路可走的地方进行施工的青年们。

我不禁在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团结合作的力量还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这正是我们在工作中,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工作中,不管我们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抱怨更不应该放弃,抱着只要努力拼搏就能战胜一切的信念,必然能获得成功。而且,我们身边有着互帮互助的同事,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讲奉献,少计得失,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

2010/4/29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四

在建党96周年之际,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党委的组织下奔赴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林县历史上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自明朝正统元年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514年中,在林县这一小块土地上,曾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因大旱绝收就有30多次,其中发生人吃人的惨境,就有5次。民国初年,任村桑耳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十几里的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担水。而在腊月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来。等到天黑才终于在半路迎到了挑满水回家的老公公,天黑山路不好走,小脚一滑,一桶水全洒在了地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发现了上吊自杀的新媳妇……这一桶水摧毁了这一家人对于生活的全部勇气和希望。

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担着被撤销职受处分的风险,排除万难,下定决心要修建红旗渠。

在林州,只要是65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修过红旗渠,大家不讲任何条件,不叫任何困难,一心一意修建红旗渠。民工们住山崖、山洞、席棚,每逢下雨,外边大下,里边小下。由于长期睡在石板上,地下潮湿而且又凉,很多人都得了关节炎,还仍然坚持在工地。民工们从家带口粮,每人每天1斤多粮食,吃不饱肚子,很多人都得了浮肿病。为了填饱肚子,只能靠上山采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建党日当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红旗渠最险要的路段青年洞上高唱国际歌,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红旗渠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需要抵御的诱惑也非常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五

崖下曾扎满了简陋的工棚,山腰曾拥挤着往来不停的小推车,山顶上那炮声、巨石开裂声和号子声此起彼伏太行余脉,林州大地,十万群众组成的一个集体,不分昼夜战天斗地,历时十年在山腰,在丘陵挂起了一个实用而壮美的工艺品水链——红旗渠。

而今,风声轻柔,拨弄人的脖颈,渠水潺潺,漫过雄伟的大山,滋润着靠近她的人的心田。是啊,隆隆的开山声和激越的号角声已凝结成水,深沉而宽厚,滋润而久远。她更是化为一团火热的红旗渠精神,成就一个不断流动的幸福梦,让每一个走近她的人深受感染,让每一个从中受益的人品味到其中的甘甜。

不错的,沐浴林风,穿行渠畔,丝丝的感染和水到渠成的甘甜触手可及。这种体味真切自然,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有几句古训自然滋长,像咕嘟流淌的水流一般冒了出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训所渗透的那种简单质朴的感恩之情在水畔蔓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万里之船,始于罗盘”代表党委政府当家人的身影和劳动者群像在工程建设之外逐渐高大,渐次浮现。

回首往昔,是县委书记杨贵所代表的的基层政府实地调研了水,摸清了林州发展的瓶颈所在;是省、地委政府果断决策积极协调,为宏伟蓝图做了高屋建瓴地清晰勾画;是吴祖太所代表的技术攻关人员保障了水渠的科学落地;是铁姑娘们所代表的广大群众不辞辛苦知难而上勇挑重担打下了一钎又一钎;是卫生、后勤和文艺团体协同作战重新将人的身心干劲鼓满石渠打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之火,而渠水则平添了因团结和坚持而倍加甘甜的养料,难怪总干渠通水的那幅照片中人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和甜蜜如此清澈而灿烂,真个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

及至今日,这种精神随同渠水日夜流转。它像巨烛,光照着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林州人,不安于现状,辗转行进而打造成享誉京城的建筑品牌。它像画卷,逐渐铺展,引领着富裕之后的林州人在身边描绘出秀美山川,帮助林州人不断推陈出新,演奏出由“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组成的交响乐章。

是的,这种精神犹如一个不断传承而生发的伟大梦想,一次次升级着林州梦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这种精神也可以看做一个不断升华的“中国梦”,在折射的镜像里有一个蜿蜒曲折不断奋进的历程,这个历程承载着从贫弱落后的“病夫”中国到“小康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梦。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早已改变了轰轰烈烈群众运动式的领导方式,代之以抓大放小、春风化雨式的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这也意味着党和政府以更宽容和自信的心态在笑眯眯地进行着社会发展的指导和运筹,而能够感受这种指导,善于接受组织运筹任务的人往往能够发展得更为突出,做出的事业也往往更为顺利而有成就。

梦想次第流转,起航就在今天。年轻人,你准备好了吗?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六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七

----------------吉庆坤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场党领导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刻认识红旗渠精神中所蕴含的共产党人先进性,对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旗渠精神所展示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旗渠的决策过程、修建过程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最集中、最生动地体现了胡锦涛同志阐明的这一深刻道理。

首先,修建红旗渠的决策反映了林县人民的迫切愿望,代表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症结所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作出了修建红旗渠的重大决策。在当初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渠呢?说到底是因为这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去民愁的好决策。

其次,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干部和党员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为民修渠、靠民修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同甘共苦、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领导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拧成一股劲;3万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危险在前,在红旗渠工地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生命。正是因为这三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才把为民的决策变成了利民的千秋功业。

再次,在建成红旗渠的同时,也形成了血肉相联、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坏,是直接反映党的先进性的标尺,而党群关系,又往往体现在干群关系上。胡锦涛同志说过,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用无私无畏的品格带领全县人民建成了红旗渠这座历史丰碑,林县人民也在心里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历史丰碑。特别是作为修建红旗渠的领头人,更是深受林县人民爱戴。

对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一条,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最有体会:只要领导一心为人民,就能赢得万众一条心。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既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又是红旗渠精神的主体。如果没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和主体,红旗渠精神就成了抽象的空壳。贪图安逸享受的人,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人,追求虚假政绩、好做表面文章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干修建红旗渠这样的事。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灵魂。红旗渠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要翻越过无数道山梁沟坎,没有科学的态度做决策不行;1/8000的落差坡度,没有科学的态度搞勘测设计不行;引来浊漳河的水,不造成淤积,没有科学的态度搞计算和施工同样不行。没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既不敢想,也建不成。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红旗渠精神在林县后来的岁月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继“战太行”之后,又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后三部曲: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是80年代林县人民冲破“左”的和旧的思想禁锢,以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和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发挥自身优势,走向全国的一个壮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工业化和小康目标迈进,则是林县人民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以求实的态度向富裕、文明目标迈进的一次新追求、新飞跃;目前,林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林州的初步思路,用承前启后、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不畏艰苦、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红旗渠之所以誉满全国,名扬世界,感动了并且至今还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正是靠了这种精神。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10年中,虽然工程总投资达7000多万无,但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钱建渠物资,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这说明,要使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产党人首先要艰苦奋斗。2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在困难时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很难;但在胜利后,在夺取政权、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贪图安逸、迷恋享乐的风气便很容易抬头。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保持“两个务必”,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刚刚闭幕后即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意义深远。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价值导向。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作为红旗渠精神价值导向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其核心内容就在这里。要团结,就要顾全大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甚至不惜牺牲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要奉献,就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二、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呼唤。红旗渠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共产党人就应当首先把它作为精神旗帜和前进火炬高高举起。河南安阳是红旗渠精神的故乡,带头弘扬好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特别是红旗渠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思想,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实践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坚持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旗帜。

二是要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既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科学发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端正党风政风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各级广大干部党员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始终保持修建红旗渠时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工作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想方设法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兢兢业业干 3 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多干群众急需之事,多干群众受益之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

四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各项工作,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安阳市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并且提出了“四路并进”创大业、“五力同驱”奔小康的战略构想。这既是红旗渠精神的再次实践,也是红旗渠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不行,没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不行。只有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团结广大群众创造新业绩,共同奔小康。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八

--观看《红旗渠》系列纪录片有感

河南省林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1960年,以杨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并给这条渠取名为“红旗渠”。

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20万林县民工克服种种困难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架起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堪称为人力、人智、人气的绝笔。不要说在当时那样的条件,就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当因难的。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的建成,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观景。

红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继续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准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需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懈奋斗。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条件好了,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还有激流险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读一读红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们今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航程天地商务合约部

邵国明

2016年7月26日

红旗渠心得体会(9篇)篇九

很早就耳闻河南红旗渠,但一直未曾实地了解,所以还是很感谢党组织给予的机会,能够切切实实地来到河南林州实地学习红旗渠精神。

无论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还是徒步沿红旗渠主渠行走,不得不承认我已被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所深深折服。虽然征服自然这种话语较为空大,但林州人民用坚韧的行动让我们相信人定胜天,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沿着红旗渠主渠行走去往青年洞,一路悬崖峭壁危险重重,当我用手触摸山石看着一块块石砖垒砌来的渠道,我不能想象在当时生产力底下缺少大型机械工具的情况下,林州人民依靠坚定信念团结一心用手凿出来七十多公里总干渠的悬崖河渠,我被这样的工程震撼到了。他们缺水他们被生存所迫,他们用最原始的生存念想战胜自然,没有什么比人的干劲更可怕了吧。

每每想到几十年前他们放下自我生命安全开山劈石,只为为百姓造福,我不觉热泪盈眶,凭心而言换成是我我不能保证我也能那么做,而且又有多少当代的党员人民会和几十年前林州人民一样甘心奉献自我。想到这些我不仅思考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们,我们还能不顾一切的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吗。

感谢此次实地学习,让我又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不屈服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艰苦奋战的行动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实践。林州县委书记以及县委领导班子和那些牺牲的党员,值得铭记,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而作为当代党员,我们更要学习这种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只有将这种精神踏实落到实处我们才会更好地建设国家,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

这次实地学习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就像永远不会忘记感动我的红旗渠精神。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将红旗渠精神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党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