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舍猫教学反思 科学猫和兔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10-09 03:20:21 作者:飞雪 2023年老舍猫教学反思 科学猫和兔教学反思(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猫教学反思篇一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说课稿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布置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同学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同学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局面虽“热闹”。可是同学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考虑,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研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身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考虑。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研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说课稿,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同学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只能培养同学的发明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同学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同学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方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同学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同学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资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考虑“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同学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同学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同学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考虑,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身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同学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同学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同学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假如汇报时只让个别同学说,这也会由于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亮点。

老舍猫教学反思篇二

?星星变奏曲》以主人公对失落的梦的追忆为构思线索,把梦与血淋淋的现实作残酷的、令人震颤的对比,从而抒发诗人心中充满骚动的苦苦渴望。诗人渴望什么?渴望重建失落了的理性,而重建理性后的感性显现是什么模样呢?是阳光普照,每天都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就像一首和谐、生动的诗,就像这首诗中美妙动听的每一个音节。有美好而温柔的夜晚,有生动活泼,洁晶如星,有赏心悦目,馥郁如白丁香。

在这样温柔的春天,那曾经狂热地挥动过的旗子和心中曾有的那一团理想的火,应像它本来应有的样子一样闪闪发光。但是,现实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寒冷、寂寞、孤独、凄凉、黑暗。诗人只能在深沉的夜里凝望着遥远的天空,寻找星星的安慰,渴望星星能在心中的太阳熄灭之后,为他驱散寒冷和失望,帮他重新燃起一盏希望的灯。这样,他便可以停止写失落了理性后充满了苦难的诗,可以缓解他那充满了压抑的生活。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本着朦胧诗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巧妙的与音乐学科进行了整合,导入我通过播放理查德的钢琴曲《星空》把学生带入一种朦胧的优美的意境当中,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其次,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用凝炼的语言创设意境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想像,感受再对比这首诗歌作者创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朗读时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学生通过不同的画面及老师的引导,很快很准的把握住了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另外,作业布置,我设计一类让学生调查远近时代经典歌曲,赏析歌词,有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诗。学生对此都很感兴趣,我相信他们课后一定会很认真的完成,因为兴趣是很好的老师。

这节课让我充分的体会到了学科整合的魅力,通过整合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进入意境当中体会诗人的感情,除了用课件帮助之外重点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而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很多学生的朗读欲望被调动起来,但我确没让学生读,而是通过听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提,教师补充,而我忽视了课堂上应随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问题是为了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没有进一步的去读。

3、拓展写作我设计让学生试写诗歌,这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应该让学生根据好的句式进行仿写,或者通过“增、换、删、改”语言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

老舍猫教学反思篇三

1993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国家四级,同年进入新钢中学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她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在物理教学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从事高中物理教学16年,6届高三物理教学,所教学生在高考中物理成绩优异,多人次当年成为新钢中学理科状元,为全国着名大学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2004年所教学生彭琳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八名。

在课堂教学中精益求精,做到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课堂教学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2001年参加新余市中学青年物理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2004年参加新余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2004年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做到细心、耐心、诚心,批改好每一本练习、研究好每一个问题。经常辅导学生到下班后很晚,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满意的答复。

多年从事物理竞赛辅导,呕心沥血,所教学生多次参加省、市物理竞赛,成绩优异。2001年辅导学生刘健健获得十八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三等奖,并有多人次获市级一、二等奖;2005年辅导高一学生在二十二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获新余市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两人;2006年辅导学生曾威获得二十三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并有一人获市一等奖,二人获得市三等奖。

坚持业务学习,2000年论文《谈对气体压强的理解》获新余市论文评比三等奖、2001年论文《用共振的观点看全电路输出功率》获江西省物理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谈类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获新余市论文评比二等奖、2002年论文《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获江西省论文评比三等奖、课件“重力势能”获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3年论文《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的世界观》获新余市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谈如何上好学生实验课》在新余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专业评比中获三等奖。2006年论文《如何把数学有机地融合在物理教学上》获新余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课件“专题物理教学中的数理结合”获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与同事关系融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数理结合》的省级重点课题研究。

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带毕业班多届届,工作认真,2002年被评为新钢公司“优秀班主任”。在教育教研中工作认真负责,2000年起至今被聘为新钢中学高中物理教研组长。

多年的勤奋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肯定,在2005年被评为新余市“教坛新秀”。2007年被评为新余市优秀教师。

老舍猫教学反思篇四

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需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假如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假如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同学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同学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布置这一步是让同学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干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布置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同学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于是我就把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使同学看得更清楚。“从上教学”中,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干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老舍猫教学反思篇五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