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3-10-09 15:11:42 作者:MJ笔神 2023年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照片:啄木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谜语引出主题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2、谁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动物?

二、展开出示课件―照片:啄木鸟

1、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观察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2、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

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

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3、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为什么叫他啄木鸟?

4、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2)啄木鸟头上有坚硬的嘴;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还有一对翅膀;身体下有一双脚;身后有尾巴等。

三、结束交流讨论:啄木鸟是怎样出生的?

教师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和透性的不同活动。

2、培养幼儿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求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毛边纸、报纸、蜡光纸、牛皮纸若干

2、大记录表一张,记录笔若干

3、脸盆二个,滴管四支,烧杯四个,水杯四个,夹子四个。

三、活动过程:

1、认识毛边纸、报纸、蜡光纸,牛皮纸,幼儿教案《常识教案-最先喝水的纸》。幼儿猜测这几种纸放进水里谁吸水快。

教师:桌上有什么?这些纸一样吗?摸一摸这些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回答)假如把这些纸放进水里会怎么样?你们猜一猜这几种纸同时放进水里,谁吸水最快呢?(幼儿猜测)

2、讲解游戏的方法:

教师:(1)看哪个纸盒最先沉。让幼儿分别用4个不同质地的`纸折成纸盒,将折好的4个纸盒同时放进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细微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2)睡莲花开。让幼儿将4种不同质地的纸折剪成“睡莲”,然后将“睡莲”同时放入水中,引导幼儿比较不同质地的纸在水中变化速度的差异,并进行记录。

(3)纸杯浸水。让幼儿分别将4种不同质地的纸折成“杯子”状,并将“纸杯”固定在杯子的内壁上,同时向4个不同质地的纸杯倒水,观察其渗透的情况,并进行记录。

(4)水滴快快跑。让幼儿将滴管里的水同时滴进4张不同质地纸的圆圈里,引导幼儿观察“小水滴”最先跑出哪种纸的圆圈,并进行记录。

3、幼儿讲述观察记录情况。

教师:(1)你刚才玩的什么游戏?你发现哪种纸最先吸水?(引导幼儿看记录表讲述)

(2)你们从这张记录表上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会这样?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的这几个游戏,让我们知道纸质不同,它吸水就有快有慢。下一次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纸试一试,看看还有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三

一、活动目标:

1、对落体现象产生兴趣,初步了解物体下落(即小精灵跳舞)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2、乐于投入到游戏,能用语言、体态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做简单的记录。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1、幼儿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并能用语言或体态动作大胆展现。

2、初步了解物体下落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活动难点:

1、初步了解物体下落的奥秘与它的轻重有关。

2、用画画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知道小精灵的意思。已经认识鸡毛、纸球、鸡毛毽子。

2、雪花片积木、纸条、树叶、鸡毛、纸球、鸡毛毽子若干。

3、记录表若干。展示板。蜡笔。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会在空中跳舞的小精灵,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投影仪依次出示实物纸球、纸条。幼儿观察,并跟他们打招呼。

现在,请你们每人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精灵玩玩。

2、第一次选择材料摆弄落体,进行初步感性探索。(二样:纸球、小纸条)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小精灵玩累了,我们把他送回家。

提问:你刚才跟谁玩的?它们是怎么掉下来的?用动作来学一学它们的样子。

幼:“小纸球掉下来的时候是直直的。”

师:是这样吗,老师也来试一试。噢,果然小纸球是直直地落下来的。

师:来,我们一起用身体学学小纸球掉下来的样子。(小纸球,笔直笔直跳个舞。)

继续提问:你还跟谁玩了?他掉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也用动作来学学?

幼:“小纸条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

师:哦,是吗,老师也来试一试。嗯,小纸条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

师:那我们用身体来学学小纸条掉下来的样子。(小纸条,一扭一扭跳个舞)

3、第二次选择材料摆弄落体,再次进行感性探索,并初步了解记录方法(四样:树叶、积木、纸球、小纸条)。

师:还有一些小精灵也想与你们玩掉下来的游戏。你们去挑个刚才没玩过的小精灵,和它玩一玩,看看它们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记住哦,玩的时候要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再松手。最后小眼睛要看好小精灵在空中是怎么掉下来的。

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小精灵有点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谁来说说看,这一次你又和哪些小精灵玩了,它们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

幼:“小树叶是一扭一扭,摇摇晃晃掉下来的。”

师:哦,是吗?老师也来试试看。果然小树叶也是一扭一扭掉下来的(师当场画上曲线)。

来,我们用身体也来表现一下小树叶掉下来时跳舞的样子。(小树叶,一扭一扭跳个舞)

再伸出二拇哥也来学一学小树叶跳舞。(小树叶,一扭一扭跳个舞)

继续提问:谁和积木小精灵玩的?它掉下来时是怎么跳舞的?你也用动作来学学?

幼:“小积木掉下来的时候是直直的。”

师也示范小积木掉落的过程。噢,小积木是笔直笔直地落下来的(师当场画上直线)。

师:那我们用身体来学学小积木掉下来的样子。(小积木,笔直笔直跳个舞)

再伸出二拇哥也来学一学小积木跳舞。(小积木,笔直笔直跳个舞)

4、第三次次操作探索,幼儿也尝试用“画”的方法记录。四样:(鸡毛、鸡毛毽子、纸球、纸条)

师:“还有好多小精灵也要跟我们玩游戏呢?不过这次除了要跟小精灵玩,还要把他们跳舞的样子用线条画出来哦。

(听清楚要求,先与小精灵玩一玩,再找到它的照片,如果是一扭一扭的,就用蜡笔给它送上波浪线,如果是笔直笔直的,就送给它直线。)

幼儿选择材料,并进行操作记录。教师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再次提醒要求。

4、展示板展示幼儿的记录表。集体检查记录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小精灵跳舞的样子都记了下来。那我们来看看有没有画的不对的呢?师随讲述当场验证。并贴上老师正确的记录结果。

5、引导规纳要物体掉落要点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和小精灵玩了掉下来的游戏,知道了小积木、小纸球、鸡毛毽子是直直的跳舞掉下来的。小纸条、小树叶、鸡毛是一扭一扭跳舞掉下来的。那怎么会这样呢?那我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师引导幼儿通过比较的方式,感知落体规律。噢,原来轻的是一扭一扭掉下来,重的是笔直笔直掉下来。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四

一、出示羊村的小羊们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

二、游戏《排队》

1、将小羊们排好队,引导幼儿说说从左往右数每只小羊的排列顺序。出示数字卡片,教幼儿用数字表示序数,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意义。

2、学习说"***排在第*"或"排在第*的是***"的句子。

三、游戏《好喝的饮料》

1、出示五瓶饮料,引导幼儿说说每种饮料的名称,引导幼儿说说从左往右数每种饮料的排列次序,操作数字1-5的卡片表示序数。

2、引导幼儿说说每种饮料的颜色,说说"*颜色的饮料排在第*"3、尝试把五种饮料的摆放位置调整后,再次巩固对序数的认知。

四、幼儿操作游戏活动《帮羊羊们摆饮料》

指导幼儿贴1-5的数字卡片表示饮料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可以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饮料排列顺序。

五、小结活动

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数字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它就叫序数。可以读成"第1、第2、第3、第4、第5"。

2、饮料虽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的过多,过多的糖分会容易发胖,而且还含有色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好,要多喝白开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饮料。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五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造桥实验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探索不同形状的桥面与承重力的关系。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造桥实验

1、谈话引题

幼儿回忆设计过的桥面,教师根据幼儿回忆内容展示桥面。

桥造好了,会有很多的车和人从桥上通过,所以我们的桥一定要造的很牢固,你认为这三中桥哪一种桥最牢固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2、讲解实验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桥墩的距离会影响桥的承重力,所以先得把桥墩的距离定下来,就在桥的.两边,然后在桥中央放雪花片,比比哪种桥能放最多的雪花片,它就最牢固,为了能比得更清楚,我们还要把雪花片的数量记录在纸上。

3、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互相合作,尝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4、讲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3.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粮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黄豆)分装在盘子里,筷子、画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2.试一试: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3.说一说: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2.幼儿实验、观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个杯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搅一搅,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并记录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现象

1.做一做:把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并记录观察结果。导语:“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每一种都要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观察(当粮食是单个时,芝麻会浮在油面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间,黄豆、玉米会沉入水底。当粮食相互粘连到一定程度时,会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设计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活动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