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6:43:40 作者:书香墨 最新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篇一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文档为doc格式

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篇二

带着学习的心情听课是非常享受的,今天陈玲老师这节《节气歌》让我十分赞叹,发现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主要四个方面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一、精心的设计

《节气歌》内容可极大可极小,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让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收获最多,启发最多,目标和内容和落实方式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陈老师的设计就很用心。

首先,目标就很精心,贴近孩子们的年段特征,反复诵读,用“一……就……”的句式表达说话的方式,了解民俗都是孩子们能够一定程度做到的。

第二,导入很精心,从四大发明入手,把节气作为第五大发明与伟大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很大地激发了听者的兴趣。

第三,有层次地读,设计得很精心,前前后后读了十几次,但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因为层次分明。初读的时候自读2次,展示读2次,小老师教读2次,齐读一次,那女生对读2次,共九次。在简单理解后,自由读节气也是这样。

第四,学习方式的选择很精心。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节气的特征,老师选用多媒体辅助学习,出示各节气代表性事物,让学生用“一……就……”的句式表达说话,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脚手架,说话和理解都得到了训练。

二、精美的课间

陈老师的课间精美首先在于图片和文字的搭配,但更重要的是课件完全作为辅助教学,而非根据课件走流程,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积极读、记、理解,课件与孩子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没有一心专注屏幕,被动学习的弊端。主要在于老师制作课件时,考虑了互动,设计了一些小任务,比如抢答题、考考你、“一……就……”的句式表达说话。

三、精致的课堂语言

精致的课堂语言,不只是美,而是简洁而明确。

1、导入语言简练精彩。“节气就是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天气变化,农民伯伯就是根据它俩确定播种和收割的,神奇吗?”

2、评价语言简洁到位。“他的声音不错,字正腔圆,但要注意一个字。”“读得不错,比刚才齐读更有自信。”

3、引导语言简单有效。为了巩固资料内容,老师让孩子们分享资料,在分享之前,老师说:孩子们放下资料本,这个小细节很重要,学生可以专注参加分享,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资料本中。

4、组织语言简练。“掌声送给他”以及诗歌对句结束讨论。

四、精彩的课堂

1、因探究而精彩。读完《节气歌》和节气词后,让孩子们探究:24节气对应节气歌里哪个字。

2、因分享而精彩。孩子们分享资料,因为有准备,全都动起来了。

3、因评比而精彩。有简单的评比,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状态。

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篇三

《节气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园地五里“读读背背”的内容,四行诗歌包含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这节课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掌握《节气歌》的内容,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做到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节气与农业的关系,以及与节气相关的传统民俗。

本课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开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理解“节”“气”“节气”,激发学习的兴趣,再进行《节气歌》的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正音、熟读,再进行二十四节气的对照读,初步了解各个节气的名称。

第三个环节是理解部分,同学们先自行观察二十四节气里的内容,发现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理解“立”的意思,然后进行伙伴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节气特点,再利用答题的方式进行检查,尝试用“一……就……”句式练说话,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节气有更一步的了解,最后是尝试背诵。

第四个环节拓展了《齐民要术》的内容,介绍“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介绍节气就是庄家的生物钟,农民伯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进行耕作、收获等活动,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视频中的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准备这一节课的时候,心里就在想:这么多的内容该如何有效地结合,有效地让教学目标实现?于是,在前两天就让学生准备了收集资料的前置性学习,以备在课堂上有话说,学得也更有劲。但是备课时的想法和现实课堂上的效果是真的不一样的,今天孩子们交流的时候还是不太主动,要不就是说的跟老师要求的不一样,要不就是各看各的,没有达到交流的目的。虽然还是引导了,小结了,但是孩子们整个的交流状态还是有些拘谨,没有放开,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引起重视和改进的。

整节课上完之后,心里空落落的,虽然目标基本达到,大的问题没有,但小问题还是多多,学生的状态,还有我的引导都是有进步空间的。不足的地方有一下几点,以后需谨记。

1、本课读的环节算是落实得不错,次数够多,形式多样,但是因为本节课有两个内容——《节气歌》和二十四节气怎样有机融合呢?课的前面重点讲了《节气歌》,孩子们读得很熟了,我没有借此机会顺势而为,而后在讲二十四节气,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完了之后就把前面读的《节气歌》忘得差不多了,没有进行点拨,就让学生尝试背诵,所以背不出来。如果能结合板书,再来提示孩子《节气歌》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相信孩子会背得更好。

2、作为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生交流这个环节本应该能处理得更好,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比较被动。收集的资料各式各样,但很多孩子没有掌握收集资料的能力,很多都是简单得抄写了网上的内容,没有经过遴选,好些字不认识,发言的时候要不就是有些拘谨,要不就是照着材料照读。尽管提示了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但还是不如意。如果在课堂中,我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在巡堂时挑几个好的资料投影出来,或者让学生自己上台介绍,效果可能会更好,交流的目的也能达到了,而不是走过场的感觉。

课上完了,但思考没有结束,怎样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我将继续去进行探索,跟孩子们一起成长!

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篇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4节气时间表

2024节气时间表

2月3日:立春

5月5日:立夏

8月7日:立秋

11月7日:立冬

2月18日:雨水

5月21日:小满

8月23日:处暑

11月22日:小雪

3月5日:惊蛰

6月5日:芒种

9月7日:白露

12月7日:大雪

3月20日:春分

6月21日:夏至

9月23日:秋分

12月22日:冬至

4月4日:清明

7月7日:小暑

10月8日:寒露

1月5日:小寒

4月20日:谷雨

7月22日:大暑

10月23日:霜降

1月20日:大寒

小雪―大雪

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养藏精气

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中医认为生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

大雪节气时寒冷干燥的天气让人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大雪时节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莲藕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

冬至―小寒

养生关键词:防寒、保暖

冬至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如果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把驱寒活血的药搅拌在肉馅里,给冻伤的百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发热,有利于全身保健。

小寒是寒冷期。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最怕冷。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大寒―立春

养生关键词:防风寒、护肝

大寒前后,年底应酬多、工作忙,缺乏运动,加上暖气和室外寒冷的轮流考验,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预防感冒除了加强锻炼,还可以通过食疗增加抵抗力。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要注重养护肝脏。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舒发了肝气。

雨水―惊蛰

养生关键词:降火、春捂

从雨水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但冷空气与暖空气仍会频繁较量,所以雨水节气常出现“倒春寒”,春捂的要点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背部保暖护好“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寒从脚下起”,足部保暖身体才能真正暖和起来。惊蛰后春风拂面,易引动肝阳,并伴多痰,可吃些海蜇清热化痰、降压消肿。

春分―清明

养生关键词:清热、润燥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是调整阴阳平衡的好时机。俗话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是孩子们长高的最佳时段。春分这个时候的香椿,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口感和营养都是很好。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

“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苏东坡描写青蒿的优美诗句。清明前后北方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干燥上火,而青蒿正是美味娇嫩的时候,怕上火的朋友,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汤,清热滋补润燥。

谷雨―立夏

养生关键词:控压、排毒、拿五经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不少地区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风俗。初春是高血压病好发的节气,食用荠菜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有降血压、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前后,空气湿气大,要注意排湿排毒。此时竹笋纷纷破土而出,可食之通便护肠,排毒养颜。

立夏后,人们常会烦躁上火,食欲、睡眠不佳。可用中医经典养生方法“拿五经”:即用五指同时分别点按人头部正中线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次不少于3~5分钟,可调节神经功能,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

小满―芒种

养生关键词:养阳、祛湿

小满后,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温、多雨,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易烦躁,汗液的排泄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阳气会因此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易感受寒湿而伤阳。可按揉足三里穴养护阳气、补中益气。

芒种湿度增加,使人易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痰湿内聚。夏季此时有了大排档,“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进而出现痰湿体质特征,如食量大、容易疲倦、舌苔白腻、不爱喝水、大便不成形等,不妨按摩丰隆穴健脾胃祛痰湿。

夏至―小暑

养生关键词:养心、明目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因此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午养生用艾灸,能使人解除疲劳,享受轻松。在家中适量燃烧艾条还有驱蚊虫和秽气的效果。

夏至后,真正的“烤”验才开始。天气时而炎热、时而闷热、时而湿热,人的情绪也会一波三折。此时可练中医经典气功“六字诀”中的“呵”字决防治心病,缓解焦躁情绪。呵,读(hou)。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如此动作6次为1组,一般要连作6组。

进入小暑节气后,为躲避炎热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殊不知这有碍养生,最好采用自然的方法防暑降温。

大暑―立秋

养生关键词:防中暑、贴秋膘

大暑多在三伏中最热的中伏,气温高多雷雨,易挟湿。暑湿之气会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易引发中暑等疾患。当全身出现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情况时,多为中暑先兆。最好脱离高温环境,解开衣领,喝点凉白开,吃点水果,尽量到阴凉的'环境里休息。

经过酷暑的煎熬,人体营养耗损不少,北方立秋之后可“适当”贴秋膘恢复体力。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较重。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不论南北,立秋后要吃些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营养丰富又不容易发胖。

处暑―白露

养生关键词:护发、早睡早起

处暑与“七夕”常靠在一起。“七夕”的一些民俗也颇有保健养生的意味。比如妇女洗发。湖南《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就是取侧柏叶祛风湿,散肿毒、抑菌的作用。且处暑后,洗头前要记得按摩头皮,有利于头皮部经络气血的疏通,让人神清气爽。

俗语“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说,处暑每天洗澡,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晚上睡觉也要避免寒凉之气侵入,老年人基本上可以把席子撤掉了。此时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敛太多。白露时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容易复发,容易过敏的少吃海鲜。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

秋分―寒露

养生关键词:暖胃、解乏、安神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这个时候的暖胃护胃佳品。秋分后,橘子大量上市,坐班族不妨在办公桌上或者卧室里放一些橘子皮,适当闻闻可以芳香化湿、醒脾开窍解乏;橘子柔和的色彩还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寒露后柿子上市,可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但每天不要超过1个。

霜降―立冬

养生关键词:少吃秋瓜、防五寒

九九重阳后阳气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俗话说“秋瓜坏肚”,这个时候气温凉爽,瓜果性寒吃太多易损胃阳,要少吃或不吃。体质虚弱怕冷的人此时应选温热性水果。

不少老人到了霜降后会腹泻,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生姜、大枣等食材食疗,并注意腰腹部及下肢保暖。

立冬前后,要注意防“五寒”:防颈寒,薄围巾立领装出门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烦;防肺寒,温肺散寒来碗神仙粥;防腰寒,双手搓腰肾阳暖;防脚寒;家庭足浴赛灵丹。

二十四节气教学反思幼儿园篇五

二十四节气歌,是我小时候父亲教我的,当时只会背,不理解。后来上学,方明白其意。

清明节快到了,我又想起父亲教我的.节气歌,写这篇博文也是为了缅怀我的父亲。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音同甸)处暑割麻、烟。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十月节,小雪地封严。

大雪江河冻,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注释: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春意盎然,河边上的冰开始融化。到了惊蛰,乌鸦欢叫。(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已看不见乌鸦了。)到了春分,地面没有冰雪了。清明,北方开始种小麦。谷雨一到,农民开始播种五谷杂粮。此时暖风习习,蓝天白云,布谷鸟在树上鸣唱,小草吐绿,野花孕育芬芳,蒲公英、曲麻菜(即苣荬菜)猫耳菜都钻出地面,树绿了,正在伸枝展叶,焕发了青春。这时辽阔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画。

到了立夏,就不刮大风了,意思是说连鹅毛也刮不起来了。小满燕雀飞来。到了芒种,田野一片碧绿,此时农民开始铲头遍地,这时雨水较多,草苗一起长,铲完头遍铲二遍,这是指从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农民不用拿锄头铲地了,撒上除草剂,苗长草亡。夏至不拿棉,意思是说,到了夏至,人们都穿单衣服了。我记得半个世纪前,农民生活贫困,他们早晨下地铲地时,有人还穿棉袄,等太阳上来,再把棉袄甩掉,光膀子铲地。如果下雨,把棉袄又穿上了。

小暑连大暑,是一年四季最炎热的天气。

立秋忙打靛,打靛:是指收割一种可用来做染料的植物,用来染布。到了立秋,北方农村家家户户开始托坯、(把黄土掺麦秸加水和成泥放在模子里,晒干后砌炕洞用)扒炕、(用土坯或砖砌炕洞)抹墙,为了冬天屋子暖和,每年都要用黄土掺麦秸加水抹一次。到了处暑,开始收割麻和烟。(麻:有苘麻、线麻两种,纺绳子用。)70年代以后,农民很少种麻了,尼龙绳代替了麻绳。白露,打烟叶上架晾晒。到了秋分,庄稼不再生长。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