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精选9篇)

时间:2023-09-20 06:04:47 作者:BW笔侠 最新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精选9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也许是风,也许是花,也许是水,也许是厦门。

中山路的开端就在海边,风和日丽[注: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的日子能看到翱翔的海鸥,繁忙的轮渡习习凉风,追赶着忙碌的人潮,蔚蓝的天映在每个人的胸膛上。

厦门,有太多太多的往日,往日有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我不能一一品位,却可以自身去体会,我总是留恋着厦门,或是风,或是花,或是睡,紧紧的勾着我,让我不能释怀。

在这个夏天,感受了风,感受了花,感受了水,留恋着厦门。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早听说厦门园林博览苑景色迷人,空气清鲜,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今年,我们学校也要组织大家去那里秋游。

这天是个好天气,天空明朗,万里无云,是个旅游的好日子,一大清早,我们就起床了,大家纷纷聚集在大操场上。只见同学们个个背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饮料和零食。7:50分在校长的一番叮嘱后,同学们每人拿到学校分发的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坐上了旅游大巴车,就出发了。

我是和颜少枫一起坐的,在车上我们整辆车的人在导游的带领下,边唱歌边吃零食,我和颜少枫只顾着吃根本没顾得上唱歌。班主任童老师时不时地转过来看看我们。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到达目的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那几个金色的大字:厦门园林博览苑。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有十五座桥、九个岛,其中有:教育岛、闽台岛、主展岛和温泉岛,面积非常大。我们班的导游带我们去看这里有名的菊花展,它们都是金黄色的,许多蜜蜂嗡嗡地在花上面采蜜,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开得这么灿烂的花卉,觉得非常激动。

我们边看边谈笑地走着,走着,来到了杏林阁,看到那边的篱笆内关着两只肥肥的孔雀,可惜不会开屏,到了最后,只有三只中年的却开屏了,还有两只小孔雀的毛还没长好呢,像只秃毛鸡。接着我们又走过一座小桥,小桥的造型非常漂亮,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好几个小岛,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一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也令我深深地体会到秋风送爽这句成语的意义。

不知不觉午饭时间到了, 我们走进了餐馆吃饭,我觉得很渴,就跟想去买水喝,少枫也跟来了,我们俩一人买一瓶。我们边喝边吃饭,喝完我们随手要扔在地上,就在那一刹那间,被老师看到了,童老师说:不能乱扔垃圾。我和少枫听见了,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筒。吃完饭后,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一段时间,我们像放风的小鸟一般,跑进了美食一条街。这里的东西可真多啊!小玩意,小工艺品琳琅满目,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人堆里,串了一串名字链,准备留个纪念。

接下来导游还带我们观看了少数民族的表演:甩发舞、喷火、踩玻璃等等

愉快的厦门之旅结束了,通过这次秋游,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厦门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今天去厦门玩,厦门是有很多有名的景点的,在去之前,我就在网上搜了很多关于厦门的图片资料,我们大致做好了准备,厦门,我来啦!

到了那里已经是晚上9点了,我们入驻了五星级酒店——泛太平洋,我们梳洗过后看了会儿书就各自睡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码头做船到了鼓浪屿,岛上山清水秀,美丽至极,当然我这里的“山”指的是“人山人海”。

在鼓浪屿中,我们玩了风琴博物馆、日光岩后到街心公园和龙头街吃晚饭,餐后我们来到了郑成功纪念馆,那里的大炮、笔记、衣服都纪念着郑成功的点点滴滴。

玩了一天,回到岛屿上的酒店,我们累极,到头就睡。

第三天,我们四点钟就起床了,因为我们要去看日出,太阳先是送海岸线上露出了个小头,她是淡淡的粉红色,接着变成了橘红色,最后又变成了深红色,直到太阳全部露了出来,美翻了。

看完了日出,我们坐船回到了岸上,去了厦门大学,我们进入了图书馆,我挑了套马小跳系列书籍,接着我们还在里面喝了西瓜汁呢,哎,体力不够,赶紧回到酒店补充“能量”。

充满“能量”后我们去了中山街吃小吃,我们的领头人——陈阿姨还请我们吃了海鲜,因为我的肠胃弱,我只能小口小口的吃了几筷子,就看着其他小伙伴们大快朵颐了。

第四天,我们去看海了,海,蔚蓝蔚蓝的,像是一个无暇而庞大的蓝水晶,中午我们吃了当地的特色午餐,真好吃,我吃,我吃,我吃吃吃!

下午我们来到了水世界,那里很刺激,很精彩,不枉我们排了三个小时的队。

第五天,挥挥衣袖,我们告别了厦门……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期盼已久的芜湖小记者夏令营终于到来了。老师们将带领我们一起前往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度过一个美妙的夏令营。

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大巴来到南京禄口机场,转乘飞往厦门的航班。约两个小时,就来到了厦门。虽然大家都有点儿疲惫,但个个都露出甜蜜幸福的微笑。

次日清晨,我们带着兴奋与喜悦来到了厦门全开放公园——白鹭洲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白鹭女神雕像”。白鹭女神端坐在一块巨石上,梳理着飘逸长发,甜美微笑着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站立在女神肩上的白鹭,昂首挺胸,毕恭毕敬的凝望着女神,好想让女主人为自己梳理一下洁白如雪的羽毛。两眼相望,眸若清泉,使人感到无比的温馨与宁静。难怪它是厦门的标志性雕塑,来到厦门,就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放眼望去,雕塑前的广场上还有许多广场鸽,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想与白鸽亲近一翻。一群群白鸽像个贪吃的孩子,时而飞向游客,乞讨食物;时而飞向空中嬉戏玩耍;时而停落树梢小作休息。它们就像是白鹭公园里的一群小精灵,使白鹭洲公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我爱白鹭洲公园,因为它不仅景色迷人、风景独特;而且还是个购物游乐、书画艺术天堂,让人流连忘返。

后面几日,我们还陆续参观了厦门大学、厦门科技馆,登上了风景秀丽的鼓浪屿等。老师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夏令营不但让我领略了厦门的美丽风景,更让我在快乐中增长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实践融入生活,让实践融入学习,我的收获——厦门,不虚此行。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厦门是我的家,它是一个响亮的城市,也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漂亮的霓虹灯就会像一颗颗五彩的星星串起来的“项链”一样,尽情地闪烁着它们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这样一闪烁,整个厦门好像都被跳动了起来!

我走进了鼓浪屿。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片茫茫的大海了。海上有时泼涛汹涌,就像一只猛虎正向沙滩上冲来,真是让人吓得直哆嗦;有时它像一个文静的小女孩,静静地一动不动;还有时它像一个健壮的跨栏运动员,一会儿上“飞”,一会儿下“窜”。瞧!白鹭,这只大白鹭身子胖胖的,腿却细得像支笔。走起路来笨笨的,像只小企鹅,它来到海边,低下头看看是否有可吃的食物,而后拍拍翅膀,扬长而去。

再继续往里走,真是越来越美了!这里的风景就像传说中的人间仙境一样。看!那座黄色的小木桥,它是由一些小圆木横搭在水面上和两根又细又长的树枝做的桥边,虽然结构简单,但富有了许多古代的诗情画意。再看!桥下的水与普通的桥水可不一样,这总水的颜色与翡翠相同,碧绿碧绿的,偶尔还会冒出几只红色的小鱼出来!跟你一起嬉戏!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亭子前,这个亭子的顶是尖尖的,有四根灰色的柱子,檐下还有一块石桌和两块石椅。当坐在亭子下时阴凉阴凉的,刚刚那一把热汗,已经不知不觉地飘走了。

后来,妈妈把我带到了这里的钢琴房里,我悄悄地推开了钢琴房的门,就听见美妙动听的音乐,这时我的心开始飘动了起来。我觉得这音乐就像一阵风,这阵风把我轻轻地吹到了世界的各各角落,带着我把整个世界遨游了一遍。

夕阳西下,随着动听的钢琴声,我们渐渐离开了......

哦!美丽的厦门!美丽的鼓浪屿!我永远不会把你忘怀!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六

小吃是厦门市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由于厦门市小吃体现了厦门市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品种的丰富多样,全国罕见;也不仅由于厦门市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厦门市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没有一个厦门市人不吃小吃,它已经深深溶于厦门市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对于厦门市人来说,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烧肉粽",那马路边骑楼下点着"臭十"(乙炔)灯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可以说,不了解厦门市的小吃,就不仅无法了解厦门市的食俗,也无法了解厦门市人。

据厦门市民俗学会近年的调查,目前厦门市的小吃大约有200多种,制作售卖小吃的摊点、酒楼、餐厅仅在岛内就有2600多家,许多黄昏之后才出现的流动摊贩尚不计算在内。这么庞大的数目,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负盛名的摊点、酒楼简略介绍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市小吃有;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千、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汤、炒面线、炒米粉、豆包仔馃等等。

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加工制作的,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厦门市、海沧、安海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厦门市百谷港出产的品质最佳。可惜围海造地,芫当已不再成港,现在的土笋冻只有靠高浦、海沧、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极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蚝仔煎则是选黑耳白肚(黑白对比越强烈,说明越新鲜)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搅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锅后,撒点胡椒,放数叶芫荽,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香酷,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虾面的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先把虾去壳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食时,将面搅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糖葱饼,过去有许多小贩挑着担沿街走巷叫卖,现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约五六厘米直径的小春饼皮,包上一小段专门炼制的油葱糖和酸萝卜、葱、蒜、辣酱、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市最普遍的小吃了,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辣酱、花生酱等熬成的,又鲜又辣,别具口味。

芋泥、芋枣、芋包,则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烂。主要喝稀饭汤。

传统中,一种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如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棕,"碰记"和"真好味"的鱼丸场,"章记"的虾面,关隘内治姐的美人薄饼,思明北路程阿树的蚝仔煎,二舍庙陈汉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吴唇的韭菜盒,打锡箔巷叶栋梁和笛仔仙陈金水的土笋冻,福茂街口何金钗的沙茶面,海关边王奕然的油葱馃,思明北路猫车的贡鱿鱼,赖厝埕蔡淑贞的芋包,十六崎脚陈玲的麻嵫等等。

岁月流逝,数十年前的这些老字号能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楼为代表。像"九龙盘",借成套餐具为媒介,将九种小吃组成一道风味梅花拼盘,构思相当奇巧。同时将芋包、肉粽、油葱馃、夹饼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们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尝多种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厦门市街头巷尾可见的风味小吃,但又较那些小摊点工料精致,风味更佳。

另一潮流则是将小吃"家常化"。像芋枣、卤鸭、五香、卤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场都有许多摊点,专卖给顾客带回家做家常饭菜。

无论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厦门市人对小吃的喜爱是何等深切。相信厦门市的小吃还会再发展,发展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七

风和日丽,温暖如春,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期待已久的厦门游玩。

一到那里,就发现厦门果然风景如画,到处树木葱茏、百花争艳。

在厦门的这两天,我玩了骑双人自行车、坐游轮,看了表演,参观了炮台,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的细软沙滩和各种各样的贝壳。

那天,我刚刚步入沙滩,迎面就吹来一阵温暖的海风,令我心旷神怡。只见阳光下的沙滩金灿灿的一片,十分宽阔。我连忙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子,踩在细而软的沙滩上,发出“沙沙沙”的响声,舒服极了!大海真是变幻莫测,有时它风平浪静,阳光一照,波光粼粼,像一面镜子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有时它也很温柔,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泛起层层涟漪;有时它也很狂躁,一阵大风,海面顿时掀起一个滔天大浪,可怕极了!

我在柔软的沙滩上漫步。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沙滩上有一个漂亮的贝壳,我连忙飞奔过去,弯腰把贝壳捡了起来。这个贝壳的花纹像海面上一圈圈的波纹,又像一座五颜六色的彩虹,好看极了!这时,我发现前方又有一颗美丽的贝壳正躺在沙滩上。我急忙跑过去捡,没想到海面上突然掀起一个巨大的浪花,把我的裤子都打湿了。“真可恶!”我一边愤愤不平地说,一边气得直跺脚。后来,我又捡了许多贝壳,最后手里捧满了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贝壳,我小心翼翼地把贝壳放进一个小盒子收藏起来。

天气渐晚,我们得到下一个目的地去了,但是厦门的沙滩依然令我流连忘返,乐此不疲,下次我还要来玩。

厦门旅游的第二天,天空依旧蓝莹莹的,云朵依然洁白无暇,我的心情也依然十分愉快。

我一边哼着轻快的小曲,一边欣赏着迷人的风景。只见路边挺立着一棵棵巨大的榕树。春天,榕树吐出点点嫩绿的幼苗,燕子停在榕树的身上,唱起了动听的歌儿,陪伴着榕树。夏天,榕树满树的叶子青翠欲滴,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帐篷,又像一把撑开的绿榕大伞,可以遮太阳、挡风雨,人们可以在下面乘凉。榕树的树枝上会有新的根长出来,然后垂下去,有的结结实实地扎进地里,有的贴在地面,盘根错节,起伏不定。如果扎下的根很多,一棵榕树也会变成一片茂密的小森林,因此榕树就有了“独木成林”的称号。听说榕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可以生根发芽,真让人惊叹不已。

厦门的三角梅也十分独特。听爸爸说,三角梅是厦门的市花。我抬头放眼望去,只见眼前一片粉红色的海洋,美丽极了!走近一看,三角梅有三片娇嫩的花瓣,花中间嵌着雪白的花蕊,看上去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又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红蝴蝶。阳光一照,三角梅的花瓣就像被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散发出生命的活力。三角梅果然有担当的起“市花”的实力啊!

都说厦门风景如画,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八

一片金黄的街巷,微风中传来丝丝树叶的清香。各种各样混杂着的色彩,渲染出不一样的气氛;黄色和绿色相交的树叶充满了新鲜的气息,而纯黄色的则像冬日的阳光洒进人们心中那样温暖……不,厦门的.秋并不是这样子的。

人们常说:“厦门只有夏天与冬天之分。”可我并不觉得。秋虽只是夏与冬的转折点,那么短暂,却包含着无数生机与奥秘。

乡下田野小路上,四周一片丰收的景象:小麦黄了,高粱低下了头,苹果露出了红扑扑的脸,仿佛在说:“来抓我呀!”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路旁的菊花,便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陶渊明用菊花来衬托自己与世无争的意愿,显得如此高洁……而这一切,全部都是厦门的秋给予的。

厦门的秋,把名利给了春,用自己的生命使夏延续,把孩子们的欢乐留给了冬天,而把“体力活”丰收留给了自己。它与陶渊明一样,淡泊金钱名利,与世无争,只想做好自己的职责,做自己喜欢的事。

厦门的秋,不像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却能使万物收获;厦门的秋,虽热辣如夏,但却热中带着一股薄雾般的清凉;厦门的秋,没有冬那样属于自己的颜色,但它却是五彩的:苹果的红,橘子的橙,菊花的黄,树叶的绿,大海的蓝,茄子的紫……厦门的秋,无可替代。

不知何时,厦门的秋悄悄的来,又匆匆的去了……

厦门政府工作报告篇九

周六,我和葛汉龙等六位同学,冒雨去斗西路作“厦门特色小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大早,我们就坐brt快三线直达斗西路。这是一条厦门的百年老街,街面不宽,但所有的店铺几乎都与“小吃”和“海鲜”相关。街边的鱼虾在水池里活蹦乱跳,各色海产肥美新鲜,空气中飘着浓浓的海腥味。小吃店更是一家挨着一家,川香阁、鱼得水、龙岩牛肉小吃、莆田卤面、厦禾沙茶面、西北拉面、桂林米粉、灌口姜母鸭……光看这些招牌就令人直流口水,何况那些店里还飘出阵阵香味,怎不叫人胃口大开。

我们一行人先踱进一间敞开着玻璃门、明亮整洁的店铺,这就是百年老字号,西门土笋冻。冰柜里冻着许许多多包装好的海产小吃,有海蜇皮、章鱼、土笋汤、土笋冻以及冰冻的沙虫。我们化十元买了十粒土笋冻,端放在桌上。一粒粒土笋冻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琥珀,浇上了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香气袭人。上面还点缀着几片生菜、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红绿相衬,色彩更加鲜艳。我们迫不及待地将土笋冻送入口中,细嚼慢咽,啊!真是太鲜美、太嫩滑、太可口了!知道我们是做课题学习的,店老板还热情地告诉我们:土笋冻是用产自厦门海边的海星虫,经过熬煮,冷却后凝结而成。难怪会有人说:“不吃西门土笋冻不算到厦门!”

接着,我们又步行到了中山街与局口街的交界处,这里有一家百年老字号,正宗的厦门沙茶面。离店老远,就闻到一股沙茶面的浓香,叫人垂涎三尺。走进店内,一口盛满沙茶汤的大锅正咝咝冒着热气,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尽管外面还下着雨,但店内的服务员们忙得满头大汗,才9点多,店里就挤满了人。我们才刚坐定,一碗碗沙茶面就送到了我们的面前。一条条筋道鲜嫩的面条浸泡在香辣可口的沙茶汤里,让我们食欲大开,我们吃得满头大汗,直喊爽快。我正要喝那剩下的沙茶汤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个服务员姐姐,她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便喜笑颜开地说:“小朋友,你知道沙茶面的来历吗?”我摇了摇头。她说:“厦门是一个港口城市,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其实它是由印尼引进的,原名叫‘沙嗲’,在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口里,就叫成了‘沙茶’。”听了服务员的解说,我恍然大悟:原来它还有这样一段小吃文化啊!我用舌头使劲舔舔沾满沙茶汤的嘴巴,回味无穷。

吃完沙茶面,我们逛了著名的小吃一条街,局口街(亦称女人街)。它是中山街几条支路最著名的一条。局口街窄,仅可供两人侧身而过,街道的路面崎岖不平,由于下了雨,还有点滑,屋檐上不时还滴落着小水珠,左右两边都是形形色色的店铺。最吸引人的便是那一间间流香溢彩的沙茶烤肉店了!虽然肚子早己填满,但经不住那金黄色烤肉串的诱惑,大家垂涎欲滴,因此又买了几串边走边吃,慢慢挤出了这条厦门最古老、最窄小的街。

当我们坐上了brt,置身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厦禾路,回望远处被高楼大厦层层包围的老街巷,心里油然地生出了依依不舍之情。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车在高架桥上飞驰,低矮的老街巷在雨雾中渐渐淡去……我咽了咽唇齿留香的口水,不免为它的将来担心,我多么希望再过四五十年,当我“鬓毛衰”、“老大回”时,我还能找到这几条百年的厦门老街,还能品尝到这些风味小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