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小学生(实用14篇)

时间:2023-11-19 11:38:56 作者:念青松 潍坊风筝小学生(实用14篇)

在写优秀作文时,我们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要认真校对文章中的错误,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推荐大家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它们展现了不同层次的写作能力,对写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潍坊风筝说明文作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阳春三月,终于可以放我那梦寐以求的风筝了!

星期天,阳光明媚,旷亮无比的蓝天上飘着朵朵棉花糖般的云朵,和煦的东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约上好朋友清清和玥玥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公园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了。瞧,天空中随风飞舞着凶巴巴的“老鹰”风筝,不停舞动着百足的“蜈蚣”风筝,还有美丽的“金鱼”风筝......

远处,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小男孩在放一只彩色的“三角形”风筝。那个小男孩时而拉线,时而放线,风筝迎风而上。他高兴地大喊:“爸爸,妈妈,我把风筝放上去了!”爸爸妈妈看看风筝,又看看他们的儿子,欣慰地笑了,说:“我家的宝贝真能干!风筝放得好高啊!”

我们看着放飞在空中的五彩缤纷的风筝,心里真是羡慕极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燕子”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准备让他翱翔天空。清清则一手拿着线轴,一手牵着风筝。我俩一前一后开始向前跑,清清一边向前跑,一边回头看,我冲着他喊道:“我要放手了!你跑快点!”......玥玥手捧着自己的“蝴蝶”风筝,看我们信心十足的样子都入迷了。

可是,风筝却没有像想像中的那样飞上蓝天,在半空中盘旋了几圈就直直地栽了下来,清清嘟着嘴沮丧地看着横在地上的风筝,顿时傻了眼,说“哎!还是掉下来了!”玥玥走过来说:“不要灰心,再来一次!”这时,我眼珠子一转,回想起爸爸说过的话:“放风筝的时候,风筝要逆风放飞,且要一放一收,只有这样,你的风筝才能飞得越来越高,不会掉下来。”我们重新收拾心情,又重新商量了一下对策,开始了又一次的挑战。

我们先确定风向,然后我举着风筝跟着前面的清清跑了一段,放手,清清一边跑一边观察风筝,一会儿放线一会儿收线。风筝一点儿一点儿地飞向了蔚蓝的天空。果然爸爸说得没错,看着越飞越高的风筝,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一旁观看的玥玥也不停地大声叫好。

我们跟着风筝跑呀跑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小学生放风筝作文

春天来了,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小鸟在与风筝玩游戏。

小明、小刚和小红去公园里放风筝。草绿油油的,像一块软软的地毯,小刚和小b拿出了一个小燕子风筝,小明举起风筝对小刚说:“小刚快跑!”小刚牵着线,迈开腿,大步流星。

哇,风筝飞起来了!风筝越飞越高,飞在白云里。看啊,整个天空飞满了风筝,有老鹰、有小燕子、有长长的蜈蚣。小燕子风筝在天空翱翔,翅膀好像在飘动,尾巴好像在一张一合地裁剪。突然,小燕子一转圈,伴随着“咚”的一声,小燕子风筝跌在了地上。

小明说:“小刚你知道风筝为什么不飞了吗?”小刚说:“可能是我发现太快了,我们再试一次吧!”

小明举起风筝,小刚跑,小刚越跑越快,小燕子风筝越飞越高,好像一只真的燕子在空中飞舞。小明一抬头发现满天的风筝在“一决高下。”

放风筝可真好玩!

小学生作文:风筝

小时候,外公常常带我和哥哥去新四军纪念馆放风筝。

外公是个放风筝的好手,他每次都能将风筝放得好高好高,就像只鸟儿在空中飞翔,人们只能见个小黑点儿。

“哇,那只鸟飞得太高了!”一位女游客惊讶地说。

旁边的人瞧了瞧天空中的风筝,对她说:“那是个风筝,就那老爷子放的,看清楚了没?”

游客们都停住了脚步,对外公啧啧赞叹:“老爷爷放得不错,不错!”

这时,外公朝我们兄妹俩招了下手,示意我们过去。外公拿起风筝手把手地教我们,“来,这手放着,那只手……,最后还要记住放时要逆着风放,当风筝飞上天的.时候,线要往外抽。桐桐先看哥哥放,呆会儿外公教你。”

轮到我了,可我又不专心听,朝着顺风的方向跑。“错啦!错啦!”外公在我身后追,我没听清楚外公讲什么,以为他在夸我,还一个劲地往前跑。

突然风大了,我没拉好风筝线,风筝“嗖”地掉进了小河里,外公只是摇摇头,并没有怪我,还是回家重新做一个。

外公做风筝也很棒。他属龙,便给我们做了一个龙的风筝。他先照着美术上的样子画了一条大龙,然后给龙上色,最后用两层纱布把“龙”裹起来,这样我们又有了一个新风筝。我和哥哥又有的玩了,心里很是高兴,对这个新风筝很是爱不释手。

不久,我上小学了,而哥哥早已步入初中的学堂,再也没有多少时间陪外公放风筝,更不要说看外公外婆了。

再后来,我的大姨奶奶邀请外公外婆去上海玩,可是外公一下子就拒绝了,对大姨奶奶说:“现在我还不能离家呢,我放不下他们兄妹俩啊。他俩说今儿来看我呢,就这样了,我有空还要照顾他们呢,教他们放风筝呢!”。

这时,我和哥哥站在门外,眼睛紧盯着那个大龙风筝,哽咽地说:“外公,今天我们去放风筝吧……”。

小学生作文:风筝

今天,我去了工艺美术博物馆,看到了很多我国的民间艺术。比如:剪纸、微雕、风筝……在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风筝。

我在博物馆的宣传资料里知道了风筝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后来改进为用竹子做,造纸术发明后人们才开始用纸做风筝,所以也称为“纸鸢”。

现场就有一位爷爷在教小朋友做风筝。我很感兴趣,就凑上前去学习。我先拿了一张小蜜蜂的无纺布纸。然后我又拿了一根较长、两根较短的竹子。长的竹子涂上胶水,粘在无纺布的对角线上。两根短竹子粘在长竹子的1/4处,这样风筝的骨架就形成了。接着用牙签在第一根短竹子上戳两个洞,另外两个洞戳在长竹子中心点。再用纱线分别穿过这四个洞后打一个死结。装上长长的飘带做尾巴,最后给小蜜蜂涂上好看的颜色做衣服,一只美丽的风筝就大功告成了!我拿到空地上试飞了一下,风筝飞得很高。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还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做风筝的老爷爷还告诉我们:风筝还可以用来求福、庆祝、祝寿,甚至还能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并且风筝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历史遗产。

潍坊的风筝说明文作文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和乐乐哥哥相约去放风筝。一路上的美景让我目不暇接:小草用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钻破土壤探出绿茸茸的小脑袋;路边一簇簇的迎春花迎风开放;柳条上星星点点的嫩芽向我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让我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我们来到一片空旷的草地上,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放风筝的人。看,天上有好多好多的风筝,有青蛙的、蜜蜂的、有京剧脸谱的、还有大章鱼,五颜六色的风筝犹如镶嵌在蓝天上的七彩宝石。我俩已迫不及待地开始组装风筝了,风筝很快就组装好了,由于我俩都是第一次放风筝,没有经验,刚放上去不久又掉了下来。看着别人高高飞上天的风筝,我们很是着急,越急越放不好,我们尝试了无数次,风筝还是没能飞上天,我俩就像两个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草地上。

这时乐乐的爸爸来了,我俩仿佛见到了大救星,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叔叔,叔叔看出来我俩遇到了困难,于是很耐心地教我们怎样放风筝。他让我先拿着风筝,叫我奔跑,后来他一声令下“放”,我立马放手。嘿,真管用,风筝飞起来了,我和乐乐哥哥高兴地大声欢呼。后来叔叔跟我们说,风筝如果要飞得高要适当收线、放线。我们照着叔叔说的方法去做,我和乐乐哥哥轮流拿着线盘,每人都尝试着自己放风筝。我们的风筝越飞越高,风筝越来越小,只看得见它那条彩色的大尾巴在天空中飘荡,我和乐乐哥哥望着咱们放上天的风筝乐开了花。

不知不觉太阳要下山了,即使我们留恋不舍,但还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准备回家了。傍晚的风还是很大,风筝依依不舍地慢慢往下落,和我们一样不想回家,多想再留一会儿呀!我和乐乐哥哥用力把风筝往下拽,不停地收线,用力转动着线盘,风筝慢慢被拉了下来。全部弄完时我俩已是满头大汗,小手通红通红的,可心里萦绕著名为愉悦的小泡泡——我们独立完成了风筝的收线工作!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告别了草地回家了。

这次放风筝,虽然一开始我们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将风筝放上天,在我们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后我们成功了,这也让我记住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放弃,找对方法努力去做一定能获得成功的!

小学生作文:风筝

几年前,妈妈带我去放过龙形风筝,那是哥哥回家时买的。

那天一大早,伴随着闹铃声的响起,我迎来了新的一天,刚吃了早餐,妈妈就带我去放风筝,风筝是红色和黄色相间的,它的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须似人、鳞似鱼、腹似虾、足似凤,就像我们课文里所说的一样,集各种动物的特点于一身,看起来非常的威风,霸气十足。

我们开始放风筝了,妈妈先看好了方向,“一、二、三,放!”妈妈突然大声喊到,我来不及反应立马就跑,妈妈在后面一推,我的龙形风筝就飞上天。

一瞬间,广场上所有的人都放下手中的风筝,看着我的风筝,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龙形风筝在天上做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有的人都鼓起了掌。看着飞在天上的风筝,它像一条翻腾的巨蛇,又像一只小鸟在天空翱翔着,这时我想:如果龙是一种真实的动物,那该有多好啊!

风停了,我的风筝掉在地上,我坚持不懈终于又一次升起了风筝,龙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次放风筝,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就能取得成功。

小学生作文:风筝

(一)。

在一座山上,住着小熊和松鼠,松鼠住山顶,小熊住山脚,纸船和风筝作文。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经过小熊家门口。

春天,松鼠很寂寞,就拿了一张白纸,折了一只纸船,把它放进小溪里。小船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门口。小熊看见了,一把抓住纸船,一看,纸船上有一个小松果,小松果上有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小熊乐坏了。

(二)。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可是水不能倒着流呀,怎么办呢?

小熊眼前一亮,想到了好办法。他拿来彩纸做了一只风筝。小熊放起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

松鼠看见了,一把抓住风筝线,一看,高兴地说:“我终于有朋友了!”她再看看风筝,上面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松鼠更高兴了。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三)。

可是有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他们为了一点小事而吵架了,天空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纸船。

小熊非常伤心,他还是每天做一只风筝,可不好意思放起来。

松鼠也很伤心,她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可不好意思放进小溪。

过了几天,松鼠实在忍不住了,就在一只小船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她把这只纸船放进小溪。

下午,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她高兴地向屋子跑去,把纸船一只只地放进小溪。

他们又也了好朋友。

潍坊中小学生寒暑假放假时间

2015级研究生9月10日报道注册,9月11日开学典礼;。

2015级本科生9月15日报道注册,9月16日开学典礼;。

寒假:2016年1月25日至2016年2月21日(2月8日春节)共4周;。

2016年2月20日,2月21日报道注册,2月22日上课;。

2016年6月23日本科生毕业典礼,6月24日研究生毕业典礼;。

暑假:2016年7月11日至2016年8月28日共7周;。

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导游词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原潍坊风筝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兰琉璃瓦铺成,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设计风格在国内独树一帜。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旨在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

在共约2000平方米的展室里,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以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和潍坊的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风筝精品、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制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富有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代表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及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的重大史实。

此外,我馆还设有书画、民俗、奇石、工艺品、景德镇精品瓷器等展厅,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璀灿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文化的吸引力把您与我们潍坊风筝博物馆联结起来,祝愿风筝展览能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潍坊风筝说明文作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爸爸去运动场放风筝。当时,天空万里无云,可是却有呼呼的北风呼啸而来。我不禁感叹道:“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天气呀!”

我们先把风筝组装好,然后在风筝的小口上面穿好线。打了一个结实的结。现在,我们等待好机会,准备放线。这时一阵风正好吹来,正是一个好时机,我们立马放线。向与风筝相反的方向跑了几步,然后风筝迎着风飞上了天空。可是问题又来了,那段线竟然打了很多的结,我们只好把风筝,硬生生的扯下来,重新绕线。

等理了一阵子线之后,我们又开始放了起来,这回该轮到我放了。我满怀信心的拉扯着风筝跑了几圈。风筝在明显的升高,我把手上的线统统放了出去,可是那时候没有风,我只好一直跑着。绕了好几圈,结果风筝还是没有放上去。反而因为我的线太长风筝又一头栽了下来!

我不甘心,但是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等风吹过来的时候,我才放线,我这次放线的速度很慢。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线太短,风筝被风扯的摇摇晃晃,此时我感到一阵巨大的拉力。似乎要把我拉上天空。可我还是死死的拽着。可终于承受不住风的力量。我手上的线筒被拉的掉了下来,线咕噜的被放出去了大半截。老天爷偏偏这时候我作对,风居然停了,大风筝又直挺挺的掉了下来。

老爸见了忙阻止我,说:“你不能心急,你要等风来了再放线,让风筝迎着风飞出去,然后你要扯一扯线,感觉有些拉力后就把线给放出去。如果你感觉拉力似乎消失了,你就赶紧收线,不然的话,风筝就会掉下来摔坏的。”

我点了点头又看准时机把风筝放了出去。这时,一阵更加猛烈的风袭来。我听取了老爸的建议,放风筝线,放了一节之后,那风又突然没了,我就赶紧收线,这样子来回放、松,风筝飞得越来越高。终于翱翔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变成了一个蚂蚁大小的黑点儿。我高兴的喊了起来:“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老爸见了也赞扬我说:“不错呀!能放这么高可算是破了记录啦!”我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风筝之都潍坊作文

星期六早上,我姐姐、妈妈和我去公园放风筝。

当我来到公园时,我看到许多人在放风筝。天空中放风筝的种类繁多,有些像青蛙,有些像星星,有些像月亮。我先拿着风筝线,我妈妈拿着风筝。然后,当我妈妈把风筝抛向空中时,我飞快地向前跑。我跑得很快,但是风筝还是没能在空中飞起来。我试了几次后,“风筝终于飞到了天堂!”我兴奋地说。风筝在天空飞翔,就像一架飞机在无尽的蓝天上飞翔。

姐姐也想试一试,就像我拿着风筝线一样。我妈妈拿起风筝扔了出去。与此同时,一阵强风吹来。风筝被吹向一边,很快就旋转起来。我姐姐的手被风筝线弄伤了,她立刻放开了风筝线。

风筝自由了,快乐地飞走了。

最后,风筝挂在一棵大树上。我不明白。我真的很担心!

妈妈拿了根棍子朝风筝扔去。风筝还在树上。妈妈又去找风筝线了。找到风筝线后,在风筝线的帮助下,风筝终于被拉了一点点,但是风筝仍然挂在树上,再也拉不动了。

潍坊风筝心得体会

风筝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也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和舒缓心情的娱乐活动。潍坊作为中国风筝的故乡,每年都会举办风筝大赛和展示活动,吸引着众多爱好者前来观看、制作和比赛。我也是其中一员,曾多次参加潍坊的风筝活动,收获了很多感悟和体会。

第二段:对风筝的认识。

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我对这种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风筝不仅仅是一种玩具,它还带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风筝的造型和色彩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喜悦和品味,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制作风筝不光是一种手工活动,更是一种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能够培养人们的耐心、细心和创新意识。

第三段:风筝对心理的疗愈作用。

风筝同样也能够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疗愈作用,尤其是在紧张和疲劳的工作或学习之后,放飞风筝可以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制作和设计风筝可以使人沉浸在艺术和创作的氛围中,舒缓心情、减轻压力,而在放飞风筝的时候,可以尽情释放心中的疑惑和烦恼,感受自由和愉悦。

第四段:风筝对文化的传承作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筝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通过风筝制作和比赛,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潍坊风筝的设计和制作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济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传承,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民艺术的魅力。

第五段:结语。

总之,参加潍坊风筝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美妙与和谐,让我重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品味生活、领略文化之美。

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导游词

潍坊风筝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潍坊市,建于1987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潍坊风筝博物馆。

导游词。

欢迎来阅读参考。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风筝博物馆座落于潍坊市潍城区白浪河东岸,建于1988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占地120xx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旅特色,馆顶以龙头蜈蚣为主要装饰物,空中俯瞰,似蛟龙遨游长空。馆内有大小展厅8个。

设有风筝馆,民俗馆,奇石馆,艺术家画廊等展馆。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的“鲁班风筝”至今的古今中外风筝的争奇斗艳,以及风筝对人类科学进步、增进友谊的贡献和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这里已成为国际风筝协会组织各国风筝爱好者切磋风筝技艺,交流感情,发展友谊的场所。

场馆屋脊设计风格独特,按照龙头蜈蚣风筝的形态,用陶瓷铺成,弧度极为夸张,加上孔雀兰琉璃瓦屋面的映衬,仿佛蛟龙遨游碧空。

展厅展有1000余只造型各异的风筝,包括软翅、硬翅、板子、桶类、串式和微型等古今中外的精品风筝,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其延伸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传播和弘扬风筝文化的艺术交流中心。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独特魅力,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中国传统风筝三大流派。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解放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导游词

潍坊风筝博物馆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哪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特色的风筝。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原潍坊风筝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兰琉璃瓦铺成,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设计风格在国内独树一帜。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旨在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

在共约20xx平方米的展室里,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以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和潍坊的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风筝精品、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制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富有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代表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及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的重大史实。

此外,我馆还设有书画、民俗、奇石、工艺品、景德镇精品瓷器等展厅,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璀灿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文化的吸引力把您与我们潍坊风筝博物馆联结起来,祝愿风筝展览能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中午离开了蓬莱,踏入中国的风筝之都潍坊。

风筝有一个别名——纸鸢,它是用纸糊成的。风筝起源于中国,在2320xx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墨子就琢磨“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虽然没有成功,但将技术传给了弟子鲁班,鲁班改木为竹,把珠子劈开削光滑,在火上烤弯曲,做成喜鹊的样子,这只喜鹊在空中飞行达3天之久,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

偌大的风筝馆,有几款风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福禄寿三星。它有个特点——人物的衣摆、胡须都可以随风摆动,栩栩如生,如同三位神仙驾凌人间一般。

往前走,看见了一个江苏南通六角板风筝,又叫哨口风筝,上面小的是哨,大的是口,会在空中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在空中发出的声音九里之外都能听得见。

咦,那是什么?人头和身体怎么那么混乱啊?我可以看到三个娃娃的头部,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娃娃的头部都连接了2个身子,看出来了吗?它是一左一右,一趴一仰,六个娃娃环连在一起,叫做“六子筝头”。

挺逗的风筝吧?仔细看看,是不是有6个娃娃呀?!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郑板桥,在潍县做了7年县令的扬州八大怪之一,他能书善画。这个风筝的名字叫“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成糊涂更难,放一招,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而后来福报也。

除了中国风筝之外,还有世界风。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旨在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该馆共设有八个展厅:即风筝的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风筝综合功能展,潍坊国际风筝会,民俗展厅,风筝放映厅。分别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应用及沿革发展,潍坊风筝的流派及分类,国外风筝展,国内风筝流派,精品风筝及国际风筝会等内容。展览以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延伸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传播和弘扬风筝文化的艺术交流中心。

潍坊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66号,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它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墙壁铺白色马塞克。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

该馆设有综合馆、中国馆、潍坊馆、友谊馆等12个展馆,在约20xx平方米的展室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以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20xx余件,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潍坊市概况。

展览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潍坊的风筝博物馆内,陈列着许许多多精美的风筝。其中,“大龙”风筝最壮观。

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下一站,令我更期待……。

猜你喜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