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峰大讲堂演讲稿 道德大讲堂演讲稿(通用5篇)

时间:2023-09-12 20:52:29 作者:ZS文王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 道德大讲堂演讲稿(通用5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篇一

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今年4月份起,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学习热潮。关于"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对各级领导干部在道德、作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以来,多次就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建党,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对照要求,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升华道德情操,才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盛世、治世,都是吏治清明、政风清正。相反,凡是衰世、乱世,都是官德不彰,民怨沸腾。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重视和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崇名节道方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上好德则下无隐”等名言警句,至今仍广为传诵。屈原、包拯、范仲淹、海瑞等清官廉吏流芳百世、名垂青史,靠的是他们穿越时空而不朽的道德影响力。

封建官吏尚且懂得德是为政之基的道理,今天,共产党的干部应有更高境界和更自觉追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条件,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执政党及其政府率先成为全社会的德行楷模,以自己虚心、诚恳、敬业、奉献而卓有成效的表率行为给全社会作出榜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全部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加强道德建设,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础工程。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首先要从思想上建党,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各方面包括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模范。一心为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关心群众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作风”,成为战胜各种困难、夺取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就是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高度,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当说,目前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是适应的。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党的干部队伍构成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出现许多新情况,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动力不足的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还要不要,社会主义还通不通, 党的领导还行不行存在疑问,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导致谋事成事的精气神不振,干事创业的劲头松懈。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家属、钱财转移到国外,随时准备“跳船”;有的躲事、怕事,对岗位挑肥拣瘦,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推诿扯皮,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感叹“为官不易”,借口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作为找理由。这样那样的思想“疲态”,说到底是信仰信念的“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迷失了前进方向。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钙”足了,脊梁骨直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利益所诱,真正做到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更好地为党担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尽责。

切实解决宗旨意识退化、立场不牢的问题。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的敬畏之心,不问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高高在上,“官”念作祟,唯我独尊。有的眼睛向上,做一点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心里“小九九”打得多;有的好大喜功,重排场、讲面子,热衷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大搞所谓的“政绩”;有的闭门造车,习惯拍脑袋决策,只听“好声音”不听“真声音”,不察民情、不接地气,罔顾群众意愿与诉求。诸如此类的表现,说到底是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放松了人民公仆应有的道德追求。人民至上,天下归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内核。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和群众一块苦、一起过、一同干,以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放下架子、打掉官气、赢得民心。

切实解决道德认知缺位、境界不高的问题。眼下,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饭碗论”的观念,认为当官不过是种职业,把自己的身份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有的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表面上义正词严、冠冕堂皇,背地里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的放松自律,自诩精明强干、作风果敢,只看事业“干成干不成”,不管最后“出不出事”,“能”而无“德”,最终跌倒在“能人腐败”上。凡此种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认识不到位,道德内化不自觉,道德修炼不彻底。“君子检身,常若有过。”领导干部始终坚持自律自省,跳出“小我”看问题、仰望“星空”树德性,才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励。领导干部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决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带好头、领好向。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防微杜渐、善始善终,以坚如磐石、纯如金玉的道德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成就事业辉煌。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非常感谢王老师能给我机会在这里发言,首先我还想感谢一下班级的三位优秀的老师,正是她们辛勤的付出才给了我们的孩子如此快乐的校园生活。我知道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教育专家和优秀的家长,我想就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经历谈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学做智慧家长,陪孩子快乐成长。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们自己带着,在我们家里,孩子的爸爸工作比较忙,小事一般都是我管,大事归孩子爸管。除了上班,每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是我的工作,因此我也是家里最忙碌最辛苦也是最唠叨的那个。可是,虽然我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孩子一度似乎更加认可他爸爸,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做事情有头没尾,和我也是小摩擦不断。我始终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三年前,孩子的爸爸建议我也去学习心理学,他开玩笑地说,万一儿子的青春期遇上你的更年期提前,估计家里会不得安宁。通过几年的学习,我真切地感觉到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让孩子真正信任你,要学会做智慧的家长,才会有更平和积极的心态陪着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杨博群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孩子,但是小脾气也很厉害,我和他的关系一度很紧张。上学期有一段时间他的作业拖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都要写到十点十一点,看到他晚上睡不了早晨起不来的样子我是又心疼又气恼,常常在家发火。有一天我一生气就把他最喜欢的玩具统统收起来,等我晚上回来,发现出问题了--他竟然偷偷的把我的所有的化妆品都收起来了,孩子竟然会反抗了!这时我才真切的感觉到孩子真的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多么不好的例子。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于是来到学校和王老师做了沟通,王老师建议每天把他完成作业的时间写在作业本子上,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可是到了第二学期他又开始拖沓。后来我找到了他的好朋友蒋昌洋的妈妈,每天回家互相比比谁的作业做的快,做的准确,输掉的一方妈妈给另一方买一个小礼物,这下子儿子紧张了,他也不想看着妈妈花钱给别的孩子,每天放学进门就直奔书桌,写完就打电话,再也不要我坐在桌边看着了,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确实让我省了不少心。

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上,我感觉培养孩子的兴趣更重要,同时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杨博群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温不火,而且遇到难题就不想动脑筋。为了激发他的兴趣,我经常会对他说:“今天数学老师有没有出什么难题啊?妈妈都好久没做过题了,你可不可以教教妈妈啊?”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兴趣,时常会主动出几道题来考我,又是写又是画,最终是他得意地把笨妈妈教一遍,自己也加深了印象。在英语的学习中,由于此前孩子没有上过任何的课外辅导班,他感觉自己比别的同学差很多,上课几乎不发言,听写也总在70、80分,几乎有一个学期他都在沉闷着。为了在家里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我自己又重新捡起了大学英语课本,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学英语,有机会就播放英语磁带,帮助他一起找记忆规律,把难背的单词写在便签上,和语文的易错字一样,贴在家里常见的地方,台灯上,洗脸池镜子上,鞋柜上,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提问几个单词,积少成多,听写成绩上去了,他很快就找到了自信,在课堂也成了举手最踊跃的一个。在作文的学习上,王老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记得上次家长会,王老师说,不要放学接孩子就问,今天可有作文?以前我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无形中让孩子就有压力,有抵触。现在孩子课堂的作文比在家的写得都要好,我想和我在家的过度关心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我还要继续反省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会根据开学的新课文在我们能力范围内选择一两个景点带他去旅游,既开阔他的眼界,也增加了书本学习的感性认识。

此外,我在家里给他做了一份评分表,针对他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每天评分,比如主动读英语,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做家务,自己睡觉等。针对他爱玩游戏的特点,每周的积分可以换取游戏时间,就是这样一些可操作性的奖励措施,让我的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一点一点的进步着。这半个学期以来,王老师告诉我杨博群进步比较快,而这学期由于我忙于考试,恰恰没有更多的跟着他唠叨,我想正是这些学习的好习惯让他学习得更轻松,玩得也更轻松。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妈妈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孩子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是让他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我每天听孩子绘声绘色的告诉我班级发生的事情,我知道他今天很快乐,如果看他一愁莫展的样子,我就知道有一些麻烦,我会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疏导。比如说,他回来说,我们班又没拿到第一名,就怪哪一个差生拖我们班后腿,我就会告诉他,妈妈不这么认为,妈妈觉得你们班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大家各有各的长处,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这以后孩子再没有对任何同学有成见,有一天回来问我:“妈妈全市有没有56个中学?”我说没有,他长叹一口气,说:“太好了,这样初中至少有两个同学可以和我在一个学校,我不想和我们班的同学分开。”听到这些,我心里特别的欣慰,我觉得孩子已经学会在这个大集体里和融洽的相处了。

一是唠叨,我想很多妈妈都会唠叨,可是孩子并不买账。我的孩子喜欢爸爸也是因为他不唠叨。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现在我进门也不大喊着“快去写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让他倒一杯水,先在书桌前做定下来,然后问他“你是先写语文还是先写英语作业”,这样给孩子一个明确的选择,他会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篇三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明礼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包含了“明礼”和“诚信”两个内容。“明礼”就是讲文明、懂礼仪,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等。“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乱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如此好事,结果没人肯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得以推广。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却曾经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为博取宠妃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要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当大家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骗局后,都愤然离去。五年后,敌人大举攻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而诸侯都没有来——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

国守诚信则繁荣昌盛,民守诚信则安居乐业,诚信是金,无论你功劳大小,能力高低,只要你能讲诚信,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然而,在我们身边缺失诚信的事情却时有发生:虚假广告横行天下;劣质商品充斥市场;考生作弊现象严重;“豆腐渣”工程造成无数人间悲剧……因此,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任,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诚信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诚信的品质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篇四

大家好!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我的回答是做智慧型家长,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何谓智慧?智慧是人的综合能力,是由知识、智力与非智力、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审美与评价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三个时期:婴孩期,发育期,更年期。在这三个时期,会有一种身体肌肤接触的饥渴感。小孩子为什么早恋?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呵护,所以家长要经常拥抱孩子,给孩子一个肌肤的亲密感,让他感受幸福和爱。

还有一点,关系比方法更重要。用科学方法对待,用良好的关系,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一切的方法,过度了就变了味,我们要善于心理换位,善于言传身教,把经验告诉给孩子听,一切都可以完善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在这样的关系和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而父母,也就成了智慧型的家长。

1831年,英国的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就要启程了,一个叫约翰.亨斯洛的中学校长建议委派他以前的一个学生做博物学家。这个小伙子当时22岁,在学校时他笨得要命,尽管他热衷于从乡村采集甲壳虫,但他的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其他学科也没有出众的地方。他和差生的行为表现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爱打猎、掏鸟窝,也就是上房揭瓦、调皮捣蛋的那类。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家庭教育失调所造成的差生。一方面他母亲以温和的性情教育和引导,要求他做一个牧师;另一方面父亲暴戾专制,使他破罐子破摔,不让他采集甲壳虫他偏要这样去做(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但亨斯洛校长从这个学生的身上发现了闪光的地方,他说服了有关方面以及这个青年,参加了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进而做出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的成就(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这个青年是谁呢?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达尔文。

19世纪九十年代,哈佛大学有一个身材矮胖、体质虚弱且爱多嘴多舌的女孩子,她经常丢三落四、上课迟到,听老师的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作业常常错误百出他简直就是那种典型的笨蛋,那种不能集中精力办好一件事的女孩子。如果是现在我们可能会劝她退学。但是她的班主任除了与她的父母沟通以外,还允许她考试交白卷,还给她的功课打了高分,并帮助她进入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就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下,这个女孩子在离开哈佛十年后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名字是格特鲁德.斯泰因。

这两个十九世纪的例子,大家可能会说离我们十分遥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当一个孩子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就成了差生。他们被认为是笨得要命,没有出息,没有长进的学生,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就有了用功也不会有什么超越的思想,久而久之在潜意识之中也就接受了这些负面的信息,建立起了一个失败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学习和行动的时候,他就会在自己的内心之中不断地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笨得要命,没有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这时候学生的心智系统是很少怀疑它的真实性的,他们只会根据这种自我意象去活动,结果他们所感受到的也就是沮丧、自卑、无奈和无能。也就是说:尖子生是我们家长、老师和社会教育、培养和欣赏出来的,差生也是我们家长、老师和社会鄙视出来的!

从这三个例子来看,尖子生之所以成了尖子生,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不断而反复的欣赏,而使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我是一个成功者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学习和行动的时候,这种自我意象就会让他在自己的内心之中不断地看到一个趾高气扬、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之类的倍受鼓舞的信息,于是他就用喜悦、快慰的积极心态来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这样的成功同样也就会成就未来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所以他也就成了尖子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这个学生就成了差生。要想让差生变成尖子生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师长不断而反复的欣赏,调动和激发其内在的成功的积极性,让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以成功来促进更大的成功,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如我们所期望的一样而成为了尖子生。

教育家孙云哓认为: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五个优点的家长是良好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家长是合格家长,说不出孩子一个优点的家长是不合格家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家长,赏识的核心就是爱孩子,在这里大家可能要说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不爱孩子何苦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听你的讲座呢?过去我们讲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对于物质匮乏年代历经苦难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面对物质生活充裕年代的孩子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受苦、什么是节俭,更不知道什么是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种深沉博大的爱,所以我们对孩子既要疼在心里,也要爱在脸上和口上,用这样的爱就会把蕴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以信任、提醒、宽容等方式正确对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让孩子在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有我能我行我正期待着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一定有办法等的自信,并用这些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做智慧型的家长,做智慧型的老师,我们一直在路上。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同行,给我们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谢谢各位的聆听!

首峰大讲堂演讲稿篇五

大家下午好!

曾经看到一首诗这样写道: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堂;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

我想这首诗是写给父母的,也是写给老师的。是教育让孩子的世界天高海阔,春意盎然。

为了孩子,今天,我们走到一起。很荣幸能在隆光丽子园组织的这次讲座中中,与大家聊聊如何做一位智慧型的家长。聊的只是自己对教育的感悟,自己对家长这个角色的反思,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各位家长,大家平时都很忙,有的在事业上如鱼得水、劳碌奔波;有的在股市、楼市大刀阔斧,收获不小。事业上的成功却掩盖不住一个伤脑筋的问题:“这教育孩子呀,好像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难怪有家长说:“什么“长”都好当,惟独家长不好当。”这是咱们有责任的家长发出的呼声和思考。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名人故事。故事引入“教育智慧”概念。

居里夫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个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荣誉,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而让人惊讶的是,她的大女儿是核物理学家,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的第二个女儿是音乐家、小说家,曾经与她的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家三口,居然获得了4个诺贝奖,这的确让世人惊叹!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位比平常人忙碌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科学家,是怎样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成才的呢?她的回答很简单:“教育孩子是一项智慧工程,家长拥有教育智慧,往往能事半功倍。”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1.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

做父母的本应有颗平常心,因为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让子女快快乐乐地成为自己,成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很平庸,连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孩子真能成为一个“人物”。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来实现你的原望。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地去成长,完全地发展自我。

2.丢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

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当今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当父母学会用正常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多有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在于不是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是总盯着别人的孩子不放。

3.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

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急气燥,原因是虚荣。孩子考试没考好,是让你没面子,批评训斥;孩子有了点成绩或考上了好的学校,是给你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虚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工具,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这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浙江金华某中学生徐力,本来是班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次考试成绩没进入班里前几名,他的母亲对他多次训斥,甚至大骂他没出息,不如别的同学。他经受不住这种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在一次被母亲训斥后,在母亲毫无防备时刻,将母亲杀害。

4.丢掉惧怕心,找回保护心。

1、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态。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你自己要先拥有快乐的人生。做父母的教给孩子的第一课应该是“喜欢自己”,让孩子喜欢自己的一切,包括长相。心态好的人,自己活得潇洒,孩子也会喜欢他;那些把所有烦恼都写在脸上的父母,哪个孩子也不愿接近。

2、善待孩子,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父母要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孩子,体谅孩子。要尊重孩子,决不能践踏孩子的尊严。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如果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将会自卑。

3、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假如你不会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会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会善待老人,你就不配做儿女。现在我送给在座的家长及你们的子女一份无价的礼物——快乐人生三句话。即: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说:“我能行!”;与人相处要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三句话,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勇气。在新的竞争中,“我能行”三个字将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报;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接下去,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如何通过智慧的教,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二)智慧的教,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家长:“做驾驶员容易还是做父母容易?”大家一定会肯定的回答,“做驾驶员容易”。可是做驾驶员都得先发书学习,参加培训,考试发证才能当。当父母的如果什么都不学习,能胜任吗?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当好这个老师,家长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你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换了那么多老师,唯独家长不会换,我们的家长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与孩子一起成长,才能完成教育孩子这一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教育孩子要以人为本,不管你学了多少教育知识,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孩子的身上。

2、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学会欣赏,学会倾听,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

3、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4、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

衷心感谢您的耐心聆听,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