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实用7篇)

时间:2023-10-01 17:40:14 作者:紫衣梦 最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实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一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为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

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

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

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

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

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

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

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变革。感性需要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物质欲求的增长,这种需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它的不断增长是感性意识变革的原因,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中对新的社会性的发现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意味着新的社会属性的降临〔9〕126-127。换言之,当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时,新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发生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感性活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中,实现了共产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关系的诞生,就迎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共生。马克思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1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只有当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结束了人类史前史的阶段,感性活动的异化得到扬弃,人不再被异己的规律所支配,能够运用自然生存法则进行合乎规律的自由活动,开始了自由人的创造而进入到真正的人类史,人与自然才真正达成和解,实现和谐共生。

总之,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诠释和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努力达成这一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首先应对联接人与自然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有充分的体认。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人类是有限性的存在,自然亦有其独特价值。人的主体性是在互为对象的关系中的主体性,因而,绝不能继续抱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工具理性进一步蔓延扩张、科学技术被不当地运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是认识态度上的转变,在这种意识的背后是作为根据和基础的社会存在,它就是近代理性文明以来的异化了的感性活动的存在。我们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理念,落实在个体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活动上。我们在感性活动中应遵循万物生存法则,担负起守护自然的职责,在逐步带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中,增进个体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而逐步朝向自由人的创造的理想境界,推进共产主义这个“人与人”之间崭新社会关系的诞生,最终彻底扬弃感性活动的异化,从而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人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卢风,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02):5-13.

〔7〕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韩秋红,史巍,胡绪明.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夏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新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二

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究的话题。近年来,生态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自然观念和现代生态美学观念的差异,最终得出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明确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生态美学指导性的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一系列的环境的出现,使人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成了人类生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回归历史,分析不同时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不同思维方式,再以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从而发现人与自然是能够和谐、可持续的相处的。

1.敬畏观

原始社會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勉强维持生。在对自然认知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应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种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的支配和摆布。在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将种种自然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赋予了某种神奇的力量,并在恐惧、敬畏的心理作用下,对这些神奇的自然力、自然现象、自然物顶礼膜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时的人类敬畏自然,并且受自然的制约。

2.顺应观

随着人类支配自然力的能力的增强,神话也就消失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从中生长出了世界万物,被认为是“本源”性的存在。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传统哲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顺应,强调二者的和谐共生。这种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与当下的生态学理论有相同之处。

3.征服观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使得人类社会也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工业革命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时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的人们不再是大自然的“奴隶”,受大自然支配,反而成了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必然会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不再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自然被当作可以征服和改造的异己对象,人们只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自然观念下人类不是敬畏自然就是想要战胜自然,将人与自然分割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有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顺从自然,凡事随缘”的心态。因此,在传统观念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平等,均不是理想的发展状态。

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1972年在《加拿大小说杂志》发表的论文《走向生态美学》是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1米克认为生态美学应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注重人类的生物性,根据当代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来反思并重构审美理论。因此生态美学也可以称为“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笔者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以下几点。

1.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顾名思义就是重点强调自然,人依托于自然而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而言,人并没有改造它的权利,更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类中心基于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思想的发展,将人看作是世界一切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衡量一切实践活动的尺度变成了人的利益。米克从环境的长期稳性的角度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传统与善恶标准,提醒人类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认为,对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耐久性而言,最大限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也即是说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成为人类的价值准则。

笔者认为无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不符合新时期的生态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美学的整体性原理促使我们将化境理解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人与自然并不是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实体,其内在是具有联系性的整体。

2.在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欣赏自然

中国学者程相占曾提出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一条是:生态审美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学知识来引起好奇心和联想,进而激发想象和情感,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就无法进行生态审美。2审美欣赏必须借助知识而展开。在艺术欣赏中,艺术题材的背景知识、艺术史知识为艺术欣赏提供了基础,也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参照系。自然欣赏与之道理相同,没有自然知识的积累,不了解自然,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参照体系去认知自然、欣赏自然,更不用说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的指引,人类和自然之间就无法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生态知识不是关于某一物种自身的一般知识——这是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生态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欣赏所关注的应该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人类不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忽视生态知识的重要性,那么错误的思维必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实践,进而影响到人自身和后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只能是一种空谈。

3.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彻底摒弃了那种基于人与世界对立、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认为在与人类需要和人类用途相关时,并没有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与我们分离的环境。这说明环境和我们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哲学家恩格斯反复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这里,恩格斯告诫人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关系。人无论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处在自然整体之中,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人必须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一致,在发展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运用生态美学的知识来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中的关系中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它能够引导着人类树立正确的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念,从而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与传统的自然观念不同,生态美学提倡用生态学知识来引导人们的生态审美,从而合理的改善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没有生态知识引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持久的。因此,生态美学是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当今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下,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还在继续,在今后也定会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注释

3.林玉春.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8.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1000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三

1、小城里他温酒慢炖着时光, 草木已深故事却还在当初。

2、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3、没有风的日子,还有云朵的守望。没有梦的日子里,等待也不会荒凉时光。

4、人类社会…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5、从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上,便能衡量出这个民族强盛与文明的发达程度。

6、我永远看着有你的方向,你从来都不会回头张望。

7、若注定我一生孤苦,便祝愿你一生幸福。

8、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9、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好本土上的各种生物资源,也就不能维护好国民的生存质量。

10、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1、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12、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13、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维持生态平衡。

14、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5、要通过我们的奋斗,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16、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动物,就是在美化世界;关爱动物,就是在造福万物;保护动物,就是在缔造和谐。世界动物日,行动起来,保护动物,责无旁贷!

17、依法保护鸟类,依法保护野生动物。

18、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爱护动物。

19、你就此抽身而去杳无音讯销声匿迹,留下我在回忆里逃避哭泣狼狈至极。

20、---- 汤姆.洛弗祖

21、物种灭绝本是难免,可人类过度的开发行为却大大加速了物种灭亡,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之多。

2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23、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24、“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26、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27、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28、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29、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0、环境保护,从全球着眼,从本地入手。

31、给它们一点爱,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才更完美——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32、唉!!我真心希望,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愿人类还动物们一片自由的蓝天!

33、人世间太拥挤,只求老去之时,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34、人类是唯一会脸红,也是该脸红的动物。

3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36、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怀有同一样的爱。

37、别人怎么议论诋毁我都可以不在意,你一个怀疑的眼神就让我溃不成军。

3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9、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40、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41、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42、小白兔只跟着我,有一次我去上床睡觉,我走到床边就爬到床上了,而小白兔却一直走到床下面,我们第二天找了好大一会才从床下把它抱出来。

43、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大概就是欲望的控制了吧,如果只受欲望的支配,人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44、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关爱与分享。

45、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46、----《我们共同的未来》

47、多种树,而不要多生子。

48、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满足当代之利,更可顾及子孙之需。

49、小鸟想回家了,你想回家吗?关爱动物,关爱我们共同的世界。

50、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51、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5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3、----美国印地安酋长 西雅图

54、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55、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56、我把孤独送给天涯,我把余生留给放下。

57、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律,一个没有自律的人不能称之为正常的人。

58、云飘散在时光里,花绽放在时光里;你眨眼,时光在你的眼里。

59、老师们同学们,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前提。

60、为人类的生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61、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

62、我想成为一个,不会忧伤的孩子,把所有的背叛还给飞鸟,把所有的孤独留给黑夜。

63、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64、听说,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谎言,最美的爱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见。

65、没有了动物,我们的世界还会精彩吗?

66、----道家学说. 老子

67、给生命以生机,还自然以自在。

68、期盼阳光能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69、爱护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71、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72、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7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幺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身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四

2)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多德

4) 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希波克拉底

6) 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华兹华斯

8) 奇迹建立在我们对大自然的无知这一基础上,而不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蒙田

9)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10) 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11) 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法布尔

12) 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你的生活——基米

14) 露珠只是在它自己/小小球体的范围里/理解太阳。 ——泰戈尔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句子(简洁版 )

1) 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西塞罗)

2) 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塞·约翰逊)

3) 顺乎自然生(西塞罗)

4) 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辛尼加)

5) 自然有它发发展规律(英国)

7)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8)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9)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10)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11)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12)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3)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14) 自然是真正的法律(弗洛里奥)

15) 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培根)

有关人与自然名言(经典版)

1) 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泰戈尔

3) 金云把风格迥异的画/一幅幅画在天穹,/但是不题写/自己的姓名。 ——泰戈尔

4) 如果没有乌云,我们就感受不到太阳的温暖。 ——约翰

5) 风儿带着异样的寂静,轻柔的把江河湖海亲吻。 ——弥尔顿

7) 风暴使橡树的根扎得更深。 ——赫伯特

8) 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 ——泰戈尔

9) 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 ——赫伯特

13) 昆虫的嗡嗡声中自有一番夏天的韵味。 ——兰道

1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15)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玉外纳)

16)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阿加西斯)

17)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18) 艺术上也许有谬误,而自然是没错的(德莱顿)

19)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20)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五

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人们的一切都是自然赐予的。如果没有大自然,就不会有生命体。没有生命体,哪来的我们人类。

大自然十分漂亮。春天里,小溪欢快地流淌着,鸟儿们像是个吹奏的乐手,争先恐后有节奏地弹唱起来,小草探出了好奇的小脑袋,天真地打量着眼前的新世界。

夏天来了,太阳公公释放了自己的能量,知了吱吱地叫着;树荫下,成了孩子们欢快的乐园。瞧,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聊天;有的还在弹玻璃球……十分有趣。

秋天到了,农民伯伯笑弯了腰,“大丰收,大丰收……半年的辛苦没白费。”往田野里望去,一片金,一片红,可好看了。

冬天近了,天气冷,大自然依然很漂亮。大树们穿上了雪白的衣裳,动物们纷纷冬眠酣睡了,睡得可真香啊。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

当然,大自然也会发怒,引发洪水、火山爆发,召唤过龙卷风,吹起过海啸,十分可怕。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不让它受到一点儿伤害。当“孩子”的人类可不能轻易激怒“妈妈”,否则后果不可设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六

1、小城里他温酒慢炖着时光, 草木已深故事却还在当初。

2、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3、没有风的日子,还有云朵的守望。没有梦的日子里,等待也不会荒凉时光。

4、人类社会…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5、从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上,便能衡量出这个民族强盛与文明的发达程度。

6、我永远看着有你的方向,你从来都不会回头张望。

7、若注定我一生孤苦,便祝愿你一生幸福。

8、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9、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好本土上的各种生物资源,也就不能维护好国民的生存质量。

10、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1、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12、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13、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维持生态平衡。

14、无论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5、要通过我们的奋斗,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16、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动物,就是在美化世界;关爱动物,就是在造福万物;保护动物,就是在缔造和谐。世界动物日,行动起来,保护动物,责无旁贷!

17、依法保护鸟类,依法保护野生动物。

18、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请爱护动物。

19、你就此抽身而去杳无音讯销声匿迹,留下我在回忆里逃避哭泣狼狈至极。

20、---- 汤姆.洛弗祖

21、 物种灭绝本是难免,可人类过度的开发行为却大大加速了物种灭亡,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之多。

2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23、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24、“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26、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27、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28、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29、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0、环境保护,从全球着眼,从本地入手。

31、给它们一点爱,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才更完美——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32、唉!!我真心希望,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愿人类还动物们一片自由的蓝天!

33、人世间太拥挤,只求老去之时,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34、人类是唯一会脸红,也是该脸红的动物。

3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36、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怀有同一样的爱。

37、别人怎么议论诋毁我都可以不在意,你一个怀疑的眼神就让我溃不成军。

3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9、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40、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41、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42、小白兔只跟着我,有一次我去上床睡觉,我走到床边就爬到床上了,而小白兔却一直走到床下面,我们第二天找了好大一会才从床下把它抱出来。

43、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大概就是欲望的控制了吧,如果只受欲望的支配,人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44、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关爱与分享。

45、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46、----《我们共同的未来》

47、 多种树,而不要多生子。

48、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满足当代之利,更可顾及子孙之需。

49、小鸟想回家了,你想回家吗?关爱动物,关爱我们共同的世界。

50、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51、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5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53、----美国印地安酋长 西雅图

54、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55、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56、我把孤独送给天涯,我把余生留给放下。

57、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律,一个没有自律的人不能称之为正常的人。

58、云飘散在时光里,花绽放在时光里;你眨眼,时光在你的眼里。

59、老师们同学们,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前提。

60、为人类的生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61、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

62、我想成为一个,不会忧伤的孩子,把所有的背叛还给飞鸟,把所有的孤独留给黑夜。

63、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64、听说,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擦肩,最美的誓言是谎言,最美的爱都在昨天,最美的思念是永不相见。

65、没有了动物,我们的世界还会精彩吗?

66、----道家学说. 老子

67、 给生命以生机,还自然以自在。

68、期盼阳光能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69、爱护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71、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72、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7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幺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身上。

形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句子(篇二)

1、白头偕老:意思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2、如果他们懂得利用大自然的方法,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3、加大再生水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5、珍惜资源源于心,节约用水践于行。

6、珍惜资源,布丁邀您一起努力。

7、加强节约用水,战胜干旱灾害。

8、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9、人在其它低等动物眼中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对人类,它们既羡慕,又畏惧。

10、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11、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2、人人珍惜一滴水,处处留得一片春。

13、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4、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15、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6、保护大自然,就等同保护自己。

17、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水问题。

18、柔情密意:指温柔亲密的情意。

19、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20、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民生水利。

21、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22、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3、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善城市水生态。

24、勤俭勤劳,不浪费一丝一毫。

25、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

26、保护饮用水源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27、大自然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它们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和谐的自然界。

28、在大海旁,旅行者总有一天要与自然相遇,像世界遇到它的造物主那样全然开放,并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自然的秩序中。

29、请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30、谁知眼前光,度度皆宝贵。

31、自然给予了人们太多太多,可是人类给自然的伤害比多更多。

32、尽避,大自然在缔造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同时,又在导演红颜薄命之结局。

33、我相信,人们只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会回来的!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4、珍惜自然甘霖,享受永久滋润。

35、趟过小河,鱼儿的欢快是地球母亲笑声;走过山路,领略的是地球母亲的无限风光;保护环境,演绎的是地球母亲豪迈的歌;经历幸福,感谢的是地球平稳的转动;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今日做起!

36、严禁在黄河河道内种植阻水片林。

37、看,人与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甜蜜。

38、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让这声音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

39、"流"水无情,青山绿水会成为奢望。

40、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41、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42、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

43、倡导节约用水,彰显"津"善"津"美。

44、水在流,失自由,伤心痛苦眼泪流。

45、植物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真是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文题目篇七

关于和谐的优美语句(精选50句)

2、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

3、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温暖,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到,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4、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只有和谐的东西才是美的,万事万物莫不尽然。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谐的音乐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5、和谐是歌,高亢而激昂,但需要你的欣赏;和谐是花,美丽而芬芳,但需要你的护养;和谐是海,辽阔而奔放,但需要你的徜徉。

6、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7、当今世界在我看来是一个以人类自身为圆心,以和谐为半径所构画的一个名为社会的圆圈。有多么浓郁的和谐气息就有多么强大的人类社会。人们在衣食无忧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和谐则是它们追求并向往的生存境界。

8、和谐是一种最佳的社会运转模式和人类生活状态;它要求人类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去窥探自身;是要用真爱换取的瑰宝;是要用希望铸成的永恒。愿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和谐会如阳光下的镜子折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9、和谐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像空气水和盐一样,不能把它们都留在未来。还好,生活中有许多细节能让我们感受和谐。每天留点和谐给自己,给你周围,就会“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和谐才能产生幸福。

10、那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和鲜润;那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和安详;那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互相促进,一起共同发展,才呈现出那五彩斑斓的和谐吗?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曲。和谐产生美丽,和谐生发了力量。

11、我们不该束缚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同时将其加以端正和升华,并保持行为与其的统一。感叹于自己沉浮的一生就用悲愤而又含蓄的笔触寄托于着作,这是曹雪芹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深处于牢狱仍旧壮心不已,挥毫出史家之绝唱,这是司马迁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12、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尝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心境,使我们志向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快容;在和谐的社会中,我们学会了太多太多,让我们携起手来,使我们的和谐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13、谛听和谐之声,感受和谐之美,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交往。想和谐,说和谐,谋和谐,贵在质上,效在度上。和谐之美,在水****融之中,在泥沙俱下之间,凸现出和谐的特殊。远和近东和西阴和阳强和弱无和有想像和现实,和谐就在我们身边,和谐无处不在。

14、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基调,而和谐是人类发展的高潮;和平是一个安宁的环境,而和谐是一份辽远的心境;和平是人类最初的向往,而和谐是人类更高的追求;和平是没有外界的战争,而和谐是没有内心的困扰。

15、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16、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17、“和谐”,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世间和谐,便能携手共进,多些公平竞争,少些坑蒙拐骗;多些扶危济贫,少些以邻为壑……和谐,让万物生机蓬勃,让世界亲密无间。

18、诚信是一颗珍贵的钻石,是和谐之美的结晶。诚信好过一支玫瑰,在花园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无瑕。有了诚信之后,和谐的美足以体现了!

19、和谐是一种具体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谁也不该对它视而不见,谁也不应该总是做那些使自己不和谐也使他人不和谐的事,尊重自己,也尊重生命中的每个人。

20、和谐是一道风景。生活中的你我他都以一种诚信友爱互敬互助的心情漫步其中时,便也成了一道道和谐的风景,到处可见丰子恺先生在《护生画集》中描绘的“人闲牛亦乐,随意过前村”的平和图景。

21、和谐是相爱的人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爱到深处,不需要语言,眸子里充满了深情厚谊,相互瞄一眼,胜过千言万语,深爱无言,真爱无声,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和谐境界。和谐是一种默契。在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也不用说时,一个默默的凝眸,就足以表达心领神会的温柔。和谐是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在人们心中悄悄弥漫开感动和开心。

22、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

24、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25、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26、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27、应该尊重彼此间的相互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28、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9、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绝妙无伦的。

3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31、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会发出同情的共鸣。

32、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

33、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34、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征服大自然。

35、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36、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

37、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

38、没有那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的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

39、家庭是文明的核心。

40、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4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42、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

43、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负的最终目的。

44、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

45、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46、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

47、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48、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49、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50、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什么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