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实用15篇)

时间:2023-10-14 09:35:16 作者:雅蕊 2023年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实用15篇)

高三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讨一份令人赞叹的大班教案,它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一

1、通过观察、品尝,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知道糖果种类的丰富多样。

2、探索着打开糖果包装纸,并知道不乱仍糖纸。

3、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糖果(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味道不同等)若干,用果盘装着放在幼儿中间,幼儿围坐成圆形。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糖果。

(1)、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带来的糖果

“今天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糖果,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带的是什么糖吧。”(幼儿互相介绍)

(2)、观察糖果的种类,区别异同处。

“盘子里的糖果真多,他们一样吗?分别是什么糖?有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包装纸、大小、硬软上来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这些糖果是各种各样的,如:棉花糖、巧克力糖、水果糖……..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还有小的,有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还有不同包装纸和不同图案糖纸的糖……..

2、品尝糖果,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感性经验。

(1)、“你们想不想来尝一尝这些糖果?”(想)

“我们每人选一颗糖果尝尝,说说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又有什么变化?”(糖慢慢化了,没有了……..)

(2)、幼儿选糖果,并剥开尝尝,亲身体验各种糖果的味道及糖果的变化。

提醒幼儿在剥糖纸的过程中,动脑筋想想怎么剥最快。

教育幼儿不乱仍糖纸,糖纸进果盘。

3、教师小结。

“糖果是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辣、有酸、有苦……你还吃过什么味道的糖呢?下课后和你的好朋友去说一说,好吗?”(好)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二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小花籽找快乐的经过。

2、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会获得快乐。

1、教学挂图、“小花籽”形象图。

2、故事录音磁带。

理解故事内容,边看幼儿用书边讲说。

1、出示“小花籽”形象图,教师讲故事的第一段:

“小花籽想要出去找什么?”

“你认为小花籽会找到快乐吗?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2、教师完整地讲故事,幼儿欣赏:

“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3、出示教学挂图,幼儿在次欣赏故事:

“小花籽出去看见了谁?”

“小花籽是怎么问它们的?它们又是怎么回答的?”(学讲角色对话。)

“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都有自己的快乐,它们的快乐是什么?”

4、幼儿分组讨论:

“小花籽是怎么找到快乐的?”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5、“我们有没有快乐?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三

1、开窗通风,亲切接待幼儿,观察幼儿来园时的情绪。

2、鼓励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整理玩具,为区域活动做准备。

材料:两个大型平衡桥、遥遥桥若干、梅花桩2个、高矮长凳4条、背包30个、轮胎若干、竹梯两个、爬行垫4个、示意图一张、五彩石路若干。

观察与指导要点:

1、运动中,引导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

2、当前面幼儿还没完成动作,后面的幼儿不着急,等前面幼儿动作完成再开始。

3、引导幼儿注意自己的运动量,玩累了休息一下,擦汗或玩其它运动量小的项目。

情境导入

引导语:有一些小动物被困在钓鱼岛上了,你们愿意去解救小动物吗?小动物被困在不同的位置,请你们图示提示去解救小动物。一次只能解救一个小动物。

游戏方法

1、幼儿根据图示选择路线去解救小动物,并送到指定地点。可解救多次。一次只能救一个动物。抱着小动物回去。

2、小小运动员

(1)幼儿根据图示上的方向保持身体平稳的向前走,然后跨过障碍。

(2)幼儿根据轮胎摆放的高矮顺序,然后通过障碍向前走。

1、分散活动:

内容:垫子、流星球(自制玩具)、勇敢者道路。

目标: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过程:1)介绍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提醒幼儿活动后将器具放回原处。

生活教育:提醒幼儿在活动中避免相互碰撞,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幼儿活动量,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适时增减幼儿衣着和活动量。

2、早操: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操,情绪积极,动作准确、用力。

1、引导幼儿自觉地用肥皂洗手,不玩水。

2、指导幼儿有序地取用点心,用具,鼓励幼儿安静地吃完点心。

自主游戏:

游戏主题:娃娃家、警察局、医院、美容美发店、超市、小舞台

观察要点:

1、角色意识是否清晰,并能与同伴进行互动。

2、游戏中是否有良好的游戏行为,知道材料物归原处。

活动类型:偏艺术领域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设计花纹装饰动物。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鼹鼠帮助小动物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记号笔、动物图片、课件、音乐等;

经验准备:幼儿具有装饰简单花纹的经验。

活动过程:

回忆故事

小结:原来改变身体的颜色,打扮得特别些,好像还能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呢。

欣赏创作

1、欣赏讨论

提问:鼹鼠是怎么打扮小动物的?你喜欢哪个花纹?

过渡语:鼹鼠能够帮助到小动物,觉得非常开心。

提问:这些花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横条纹和上面加了点横条纹)

小结:都是横条纹的花纹,但加了圆点看起来就又是一种新的花纹了。

2、请幼儿尝试创作

小结:在原来的花纹里面再加上一种图案或线条就能变出一种新的花纹。

3、幼儿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分享

1、你们发现有哪些新的花纹?幼儿说说与众不同的花纹。

小结:你们给小动物们设计了非常多的漂亮的花纹,真漂亮,小动物们再也不怕狡猾的狐狸啦。帮助小动物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做一个你们最快乐的表情把这种快乐表现出来!

1、组织幼儿做安静游戏“猜一猜”。

2、自主阅读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四

1、用普通话朗诵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食品的过程,喜欢吃豆类食品。

用普通话朗诵儿歌。

念准字的读音。

1、幼儿用书《豌豆蚕豆》。

2、各类豆制食品。

活动过程:

1、品尝食品导入活动:

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儿品尝:

——“你吃过这些食品吗?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东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蚕豆,帮助幼儿小结:

——“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蚕豆加工成的。”

2、欣赏诗歌,理解豌豆、蚕豆从“花——豆荚——豆米”的过程。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阅读图书《豌豆、蚕豆》,按顺序观察、理解画面。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表达:

——“诗歌里的豌豆、蚕豆是怎样长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3、学念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帮助幼儿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鼓励幼儿分句接龙念儿歌。)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五

好吃的桔子

集体。

中班

桔子若干,彩盒一个(里面放着桔子)

1、彩盒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问谁知道里面放的什么?

教师描述桔子的特征,并请一名幼儿摸出桔子,启发幼儿说出名称。

2、幼儿每人拿一个桔子进行观察,教师提问:

a、看一看桔子什么样子?(圆圆的,扁扁的)

b、桔子皮是什么颜色?(桔红色)

c、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软软的,不太光滑)

d、闻一闻桔子有什么味道?

e、想一想桔子怎样吃(桔子剥了皮才能吃)里面什么样子?桔子瓣象什么?

f、尝一尝桔子什么味道?让幼儿品尝桔子,启发幼儿说出桔子又酸又甜。

3、教师小结桔子的特征

桔子是扁扁的、圆圆的,是桔红色的很香。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有的有核,味道又酸又甜,桔子皮能作药材。

4、启发幼儿

说一说还吃过哪些水果?桔子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教师用桔子皮进行拼摆造型,请幼儿观察。

桔子是幼儿较熟悉的水果,若仅通过语言来表达它的特征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借助于实物再通过语言表述桔子的颜色、味道、形状等特点,使幼儿不仅从感官上了解了桔子,也使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六

学习用几何图形组合的方法画正面直立人物,并会区别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颜色。

区分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颜色。

用几何图形组合画人物的正面图。

记号笔、蜡笔、画纸、范画“西红柿的一家”、幼儿用书《蔬菜的一家》。

1、欣赏作品,展开讨论:

舒适范画,引出话题:

“在农业开发区里,搬来了一户人家,是谁?”

欣赏作品,并讨论:

“这一家,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宝宝?”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比较。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蔬菜的不同造型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评。

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七

1、感知萝卜的外形,并了解其种类及公用。

2、体验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的乐趣。

能用语言讲述萝卜的外形特征。

了解萝卜的用途。

实物萝卜若干只。

1、收获萝卜:

与幼儿一起到种植园地收萝卜。

洗萝卜。教师指导有人使用抹布、刷子等工具给萝卜洗澡。

分萝卜。请幼儿给洗好的萝卜分家,分别装在各个箩筐里,然后请各组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法。

小结萝卜的种类。

2、说萝卜。

请幼儿选择一种萝卜并介绍它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

上午活动二:

萝卜(艺术)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粉颜料作品的特点。

2、尝试用于实物相似的颜色表现萝卜。

准备:

油画棒、实物萝卜。

活动过程:

1、感知观察:

幼儿自由结伴观察外形特征、颜色等。

幼儿围坐在一起谈谈观察后的新发现。(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等不一样。)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种类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评。

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八

1、在观察、尝试的基础上,探索用油泥制作棒棒糖。

2、学习使用铺助材料的方法。

1、实物:各种各样的棒棒糖。

2、铺助材料:吸管、游戏棒、牙签、糖纸、透明胶。

一、谈话(回忆上节课的活动内容)

(1)、“上一节课张老师给你们认识了什么?(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加紧提示他。”

(2)、你吃的是什么样子的糖

分别让幼儿回答,教师同时提醒,圆形、方形,扁扁的,等等的。

(3)、你们除了吃过刚才张老师给你们的糖以外,还吃过什么样子的糖呢?(分别让幼儿讲述,如有幼儿说出棒棒糖,即时出示各种检棒糖,如没有幼儿说出,老师出示实物棒棒糖)。

二、出示实物各种各样的棒棒糖,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吃过棒棒糖吗?

(2)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明确棒棒糖上面都插着一个小棒子)

(3)每根棒棒糖下面都什么?

三、布置活动任务

(2)那么棒棒糖怎么做呢?朱老师先来做一个好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老师这儿做棒棒糖的材料。分别出示:橡皮泥、泥工板;吸管、游戏棒、牙签、糖纸、透明胶。

朱老师就用这些材料来做棒棒糖。

(3)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a、先将橡皮泥在泥工板上搓长,分成几份,可以做许多糖

b、拿其中一块在泥工板上搓圆

c、用吸管或牙签、游戏棒插上做棒子

d、包上糖纸,用透明胶绑住,即成棒棒糖

(4)幼儿制作活动

b、幼儿制作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你们的棒棒糖做好了吗?如果还有的材料没有做完,我们下次再做,把你们已经做好的棒棒糖先送到福娃超市里去吧。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九

1、进一步学习演唱歌曲,体验歌曲前后两段的不同情绪,并通过情绪、声音、速度的变化学习有感情的演唱。

2、在理解歌曲含义的基础上,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以更好的表现歌曲。

3、结合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同伴间应团结友爱,在表演中学习用眼神与同伴交流

幼儿已会唱歌曲《拉拉钩》,录音机、磁带。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提醒幼儿注意与同伴的目光交流。

2、练声曲《找朋友》。

二、学习歌表演。《拉拉钩》两遍。

1、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生气了、和好了以后高兴的感觉。

2、探索尝试创编。

(1)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2)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在全体幼儿参与创编的基础上,选择个别编得较好的幼儿把动作统一地教给大家。

a、提问:平时小朋友生气了会做什么动作,表演前一段。

3、完整表演。

(1)、边唱边表演。

(2)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

20xx年11月1日。

中班教室内。

来园接待、家长会。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用餐。亲子游戏。活动目的:通过半日活动的组织,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表现,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来园接待

二、由孟伟杰老师召开家长会

三、集教活动

执教人:孙文会执教课题:数学《好玩的图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动手能力。

四、区域活动:

益智区:动物拼图,给手指带戒指,拼摆图形,玩扑克,编小辫等训练左右脑思维。

美工区:剪纸条,粘贴图形,印树叶,做月饼等训练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科学区:串珠子,能够有运动各种颜色有规律进行串珠。玩水,等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灵活性。

棋类区:下五福,老虎吃小孩等,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

操作区:学用筷子,系纽扣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建构区:让幼儿自由搭建房子,汽车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生活活动

1、喝水、入厕、盥洗。

2、餐前准备

播放音乐,幼儿坐在位置上欣赏,保持轻松你愉快的心境

3、幼儿安静进餐。

六、户外活动

集体游戏:小小接力

目标:练习在间隔物上行走,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准备:平衡木、梅花桩、篮子、垫子、拱门。

具体规则和做法:游戏共进行两次,将幼儿分成男女两队,听到老师口令时,每位队员通过跳过小河,走过平衡木,爬过垫子,穿过拱门,跑回到队上和后面一位幼儿击掌,被击掌的幼儿继续前进,轮流下去,哪队先进行完毕为获胜,第一遍结束后老师讲解刚才出现的问题,例如,(匍匐前进部分幼儿身体没有贴近垫子,平衡木需要双脚跳等等),此后进行第二次比赛。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一

青岛盛产海鲜,海鲜是青岛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因为经常食用,所以幼儿对海鲜的名称、味道有一定的认知经验。但是,幼儿对市场上各种鲜活的海鲜了解较少。本次活动后在带领幼儿走进海鲜市场,感受市场热的买卖场景和丰富多样的海产品;在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螃蟹、虾、蛤蜊、贻贝(海红)、章鱼、黄花鱼、带鱼等海产品的名称及外形特征;鼓励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购买海产品,回到班中开展绘画、烹饪、品尝、饲养等活动,积累更多的海产品认知经验,感受海鲜的别样滋味,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了解海鲜市场的功能,知道哪些海产品是家乡的主要特产和美食,能说出螃蟹、虾、蛤蜊、牡蛎、章鱼、黄花鱼等海鲜的名称。

2、能细致观察多种海鲜的外形特征,积极与同伴交流;尝试用绘画、泥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多种海鲜的形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品尝海鲜后的感受。

3、体验海鲜市场的热闹和海产品的丰富,了解海鲜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提前考察海鲜市场的环境,与海鲜摊位的老板进行沟通,做好外出安保工作。

2、大菜篮,“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家乡)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阅读(我爱家乡)第15顶,明确逛海鲜市场的任务和要求。

小结:海鲜市场是专门卖海产品的市场,里面的`海产品种类很丰高:逛海鲜市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顾客。

2、带领幼儿逛海鲜市场,帮助幼儿认识多种海产品,感受海产品种类的丰富和市场里热闹的买卖场景。

(1)鼓励幼儿主动、礼貌地和市场里的销售人员打招呼,自由地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海鲜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商家如何保持海产品的新鲜,观察海鲜产品,感受海鲜种类多。

(3)教师和幼儿一起购买一些海鲜产品,如蛤蜊、虾、海螺等。

3、指导幼儿烹制、品尝海鲜美食,感受家乡特产的鲜美。

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海鲜的吃法,选择一些易烹制的海鲜,如虾、蛤蜊等,现场烹少制,师幼共同品尝海鲜的美味。

4、教师引导幼儿从市场的心情、对海产品的认识、海鲜美食的味道等方面进行交流,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二

1、尝试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不同的房屋。

2、尝试用语言和绘画的表现方式,将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

利用图形组合来画房屋。

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水彩笔、建筑照片、幼儿用书《我居住的地方》。

2、说说对未来的城市有什么想法?教师:在未来的城市中,可能还有怎样的建筑物?

3、幼儿相互交流想法。师生共同对一名幼儿的想法加以补充、完善,根据情况,教师适当地演示部分建筑。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形态各异的建筑,将自己想象的未来城市的建筑画出来。

5、展示幼儿作品,引导讲评。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三

1、知道书中有丰富的知识,明白书城是卖书的地方。

2、在参观书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自控能力及观察力。

3、习惯参与集体参观活动,有良好的看书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1、去书城联系,希望营业员热情接待,配合我们开展参观活动。

2、发通知向家长介绍参观书城的意图和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观书城的兴趣。

小结: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就是书城,让我们一起去开启书城之旅吧。

二、带领幼儿实地观察书城,引导幼儿了解书城的布置特点以及书的种类之多,感受书店的看书氛围。

1、观察书城的标志。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标志像什么?”

2、观察书城橱窗的摆放,了解书城内部区域的划分。

请幼儿分组观察不同的区域,引导幼儿发现区域内的橱窗、简介、物品摆放。

提问:“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发现,书城里不仅仅有书,还有很多科学仪器以及历史文物。

3、数数书店里有多少种书,感受书的种类之多。

提问:“小朋友们,请你们数一数书城里有多少种类的书?”

小结:书城里有科普类、少儿类、文史类、政治类、心理学、学习读物等等众多种类的书,让我们数都数不过来。

4、参观书城的店堂,感受书城的气氛,知道书城的安静氛围有别于其他商场。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书城里和超市哪里不一样啊?”

小结:书城里这么安静,所以我们小朋友在书城里要保持安静,只用眼睛去看,不要大声讲话。

5、观察成人是如何看书、选书的,营业员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感受一下

人们对书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1)请幼儿观察成人选书、看书时的流程,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成人在挑选、阅读图书时全神贯注的.神情感受人们对书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请幼儿观察书城营业员的工作,了解营业员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

三、参观儿童阅读区,了解儿童区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一区域和其他区域有什么不一样啊?”

小结:这一区域是我们的儿童阅读区,它有绘本、故事等等多种适合我们小朋友的阅读读物。

四、在儿童阅读区自由选书、看书,切身感受书城浓厚的读书氛围。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我们书城的小客人,你们可以去选书、看书,请我们的小客人要向我们的叔叔阿姨学习呦!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四

随着主题活动“秋虫和鸣”地开展,孩子们对各种秋虫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喜爱。在周末幼儿和爸爸妈妈在崂山、即墨的草地里捉来了品种丰富的秋虫。在观察饲养过程中,孩子们都对各种各样的秋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饭后或是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到科学观察区和自己或其它的“秋虫宝宝”呆一会,给它们喂食,观察它们如何进食等。渐渐地班里的科学观察区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观察探索的需求了。做完操孩子们喜欢停留在户外的草地或大种植区里,蹲下来看一会飞舞的蜜蜂,树干上的“树蛉”……孩子常常问起:“这是什么?”“它喜欢吃什么?”“它们翅膀为什么是绿色的?”等等。

1.认识幼儿园院子中常见的秋虫,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特性,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

2.通过了解秋虫的生活习性,知道不一样的虫子喜欢的`食物也不同。(难点)

3.体验与同伴一起观察探索的乐趣。

1.自制捕蝇网、昆虫瓶若干。

2.事先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

一、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后后院的大种植区(油菜地、韭菜地、辣椒林、小葱地)和草地上。

1.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蔬菜的名称。并请幼儿说一说草地里都有什么青草(长叶草、蒲公英、苦菜、艾蒿等等)。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地方都是“秋虫的王国”。

2.请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捕蝇网、昆虫瓶。

二、幼儿与同伴自由选择场地捉秋虫并观察秋虫。

1.设计情景:到秋虫王国里去寻找秋虫。

请幼儿说说发现的秋虫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引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自己发现的秋虫吃什么食物。

三、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安静观察院子里秋虫生活习性,并进行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幼儿说一说为什么。

2.幼儿了解: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四、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油菜地、韭菜地、辣椒林、小葱地里发现的秋虫品种不是一样的。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观察:各个大种植区内都有哪些秋虫的秋虫?

幼儿讨论:它们都是昆虫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辣椒地里的七星瓢虫喜欢吃辣椒茎上的蚜虫,蚂蚁则

是喜欢吸食蚜虫分泌液,所以辣椒地里能发现蚂蚁和七星瓢虫。油菜地里的蜗牛很多,因为蜗牛喜食油菜叶等等。并带领幼儿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特征,知道蜘蛛和蜗牛不属于昆虫类。

五、昆虫天敌。

1.在谈话中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决问题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五

1、向家长展示我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和教学过程。

2、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3、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

中班活动室

半日班级活动

(一)2:00----2:30起床整理被褥、如厕、午检、喝水、吃水果

(二)2:30----2:40家长签到,幼儿进行午间活动

(三)2:40----3:10室内教学活动展示

(四)3:10----3:30室外“八个一”活动展示

(五)3:30----4:00亲子游戏

(六)家长填写开放日活动反馈意见表

(七)教师小结,家长带幼儿离园

歌表演:《小星星》、《小树叶》、《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诗歌联诵:分组对诗与点名、抢答相结合。

复习5以内按数取物。

相邻数1----5(点名与集体回答相结合)

复习5以内的序数

让幼儿按高矮、长短、大小排序

复习3、4、5的形成

1、我的宝宝在哪里

准备:布带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家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家长转,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请家长去寻找自己的宝宝。

2、小脚踩大脚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看看谁先到终点。

3、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