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汇总6篇)

时间:2023-10-05 18:57:08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汇总6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一

唤( )枝( )顶( )处( )辩( )辫( )

换( )枚( )须( )外( )辨( )瓣( )

很( )咏( )披( )摇( )慢( )谁( )

恨( )泳( )坡( )遥( )漫( )堆( )

底( )侵( )耍( )削( )惊( )跃( )

低( )浸( )要( )消( )谅( )妖( )

吵( )然( )汤( )块( )谷( )园( )

炒( )燃( )烫( )快( )浴( )圆( )

弄( )成拙 ( )罗( )网 口( )心( )出( )入( )

喜( )厌( ) ( )因( )果( )心( )意( )奇( )怪

( )紫( )红 五( )六( )( )水( )山( )嘴( )舌

五( )十( )( )牛( )虎( )死( )生( )全( )美

( )方( )计 过街老( ) 气冲( )斗 生龙活( )

守株待( ) 叶公好( ) 打草惊( )老( )识途顺手牵( )

杀鸡吓( ) 呆若木( )( )急跳墙人怕出名( )怕壮

( )不及待 ( )歌( )舞( )如土色一无所( )筋疲力( )

心旷神( )千( )一发( )飞色舞( )凸不平半信半( )

美妙( )欢乐( )急速( )赞扬( )发现( )

活泼( )隐藏( )迅速( )慌张( )舒适( )

美丽( )仿佛( )突然( )镇定( )宁静( )

危险( )奇怪( )急促( )善良( )约束( )

反---( )始---( )是---( )进---( )阴---( )

安----( )得---( )吞---( )丑---( )好---( )

朋友( )寂静( )兴奋( )仔细( )整齐( )

文静( )消失( )结束( )寒冷( )粗心( )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二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为大家准备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文背诵:

1课、3课、5课(1、2、3段)、

11课(18段)、13课(5、6、7、9、10段)

21课(8段)、

2课、25课、29课

二、课后题

1、第7页(背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是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意思: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2、55页

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默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三

本班在籍人数38人,参加测试38人,总分2866,人均分86.66,高分人数30人,高分率90.9%,及格人数38人,及格率100%。

这次考试试卷是由东宝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共有十个大题。题目内容都能紧抠教材,只是有几个词语学生积累少,故普遍失分。其次是短文排序,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较差,因此失分严重。作文题型很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只是试卷上存在一个问题,看拼音写词语这道题中,部分拼音出现错误。

(1)、基础知识出错的原因就是极个别学生仍然不能牢固掌握字词,尤其是学困生。

(2)、习惯方面,缺少仔细审题和认真检查试卷的好习惯。做题时有些学生不好好审题就开始做,写完就算完了,不认真读读自己究竟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1)、继续加大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巩固,争取能让他们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些。

(2)、严格要求,养成认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做完试卷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从每次作业,每次练习都要严格要求。

(3)、抓好阅读,指导学法。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整答题,努力答全面,培养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继续加强写作指导。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二是多提供练笔的机会,提倡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5).对学困生加大辅导和训练的力度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四

本次试卷共四大题:一、基础知识;二、课文知识;三、阅读短文;四、习作。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汉字、多音字、形近字、成语、标点符号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在看拼音写词语中,“铁路”;和“失败”;,并不是要求会写的字,而是会认的字。这两个词语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要求到有直接联系的。“幸福”;这个词错误也是非常多的,很多学生写成了“高兴”;的“兴”;,“福”;字写成“衣字旁”;或把中间的“口”;写成“田”;。

第二题是课文知识。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写有关“蝉”;的诗句,学生很多写的是《所见》的前两句诗。而在《静夜思》中写思乡的诗句时,学生有很多也是写的前两句。谚语对学生来说,书中的记得还可以,但在书写时,由于不是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生积累的谚语也是由于不会写字而出现错误。在按课文内容填空时,4.5两道题都不是按原文填空,而是拆分开来,这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关于小学语文第二册期末考试题分析:第三题是阅读题。这是原来中高年级的积累:蔬菜歌。在这首儿歌中,失分最多的是填写这是几种蔬菜。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致,学生不理解儿歌中部分蔬菜。像竹笋,在我们这里就不是蔬菜,但也有学生知道有些竹笋是可以吃的。葫芦在我们这里也不是蔬菜,而是做瓢用的。还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羊角葱。对于“九月柿子红似火”;中的“柿子”;,我们一致认为它就不是蔬菜,九月的柿子应该是一种水果,而这首儿歌是蔬菜歌,看来在儿歌中它是以“蔬菜”;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在填写几种蔬菜时,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

第四大题是习作。画面不够清晰,很难分辨画的是什么。大多学生写的是大扫除,也有学生写的教室里的情况。总的来看,这一题学生做得比较理想。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五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的`大圆盘()的花瓣儿()的小莲蓬

2.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读了这句话,我可以写出一些带有颜色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

例;万紫千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彩连连看。

节约

保护

欣赏

遍布音乐

纸张

全球

环境新奇的

有趣的

奇怪的

美好的想法

回忆

动作

网络

5.选字填空。

泼端装补

女娲把它()在一个大盆里,()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好了。

6.积累运用。我能工整地抄写下面的成语,并写出我的发现。

新月如钩月光如水月色溶溶月明星稀月黑风高清风明月月色朦胧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乐选择。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b.环视c.轻视d.监视

2.快要落山的太阳公公,脸红的,像喝醉了酒,霞光照在小弟弟的脸上,也成了红()的了。

a.童童b.通通c.彤彤

三、想象练说。

每当我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心里有很多话要说;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_________,一对________,加上,凑成了________。

2.默写《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那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篇六

本次质量抽测三年级上册语文,出题范围为前六单元内容,试题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三大块内容。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拼音、字词、句子、标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总的来讲,课内外知识结合,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前三题较容易外,其它各题均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思考、辨别,才能得出答案。因此,80分钟的考试时间略显紧张。从我校所改的抽测试卷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不及格率达到10%以上,除部分学校外,85分以上的成绩比例不是很大。

1.看拼音,写词语。 这是我们常见的考察学生对一类生字掌握情况的传统训练形式。正确率较高的是“玩(耍)、(胶)卷、(郊)外。”学生错误较多的出现在“接受”上。其中,“接受”的“受”字,是在第七单元课文《27.陶罐和铁罐》的一类生字表中,可能很多学校还没有学到这一课,错误率较高。比如,从某小学抽样的85人中,40人在这一题上失分。

2.辨字组词。 三组词语中,学生对“辨”和“辩”分辨不清。还有“免”字错误较多,原因也是超范围出题所致。

3.补充词语。 8个词语均为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大多数学生都能填出,说明我们老师们平时对成语还是足够重视的。有些孩子会将字写错,比如,“垂”字的最后一笔应该比上横短,学生却得比上横长;“欣然怒放”的“欣”写成了“心”或者“新”;“翻来覆去”的“翻”笔画较多,写不出;“准确无误”的“准”丢了一横;“风餐露宿”写成了“风残路宿”。由此可见,三年级孩子写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

4.仿照例子填空。 两大组词。一组是给动词前面加修饰词,另一组是给名词前面加修饰词。对于平时不注意积累、词汇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这一题有难度,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思考。很多孩子出现了搭配不恰当的问题。“( )地坐着”“( )的笑脸”“( )的掌声”错的较多。“坐着”是一个表示静止状态的动词,前面可以加上一些描写姿势、神态之类的词进行修饰。比如“端正地”“呆呆地”“静静地”“乖乖地”等等。可是,不少孩子填“慢慢地”“迅速地”这样一些表示速度的词就不恰当了。如果是“慢慢地坐下”“迅速地坐下”还是可以讲得通的;还有不少孩子填“微笑的笑脸”,犯了词义重复的毛病;还有一些孩子将“热烈的讨论”误用为“热闹的讨论”也是不恰当的。此题失分较多的地方还在一个细节上,很多孩子把“地”或“的”写丢了,造成读不通的现象,但只要细心检查或读一读,就不难发现问题。“细节决定成败”,可见,平时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5.选择题。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词句中重点字义的理解。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较为新鲜,也降低了难度。正确率较高的是“奔流不息”的“息”,“雪水汇成小溪”的“汇”,“周身插着扇子”的“周”,“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错误集中在对古诗中的“方”和“亦”字的理解上,意思填颠倒了。还有不少孩子把“聚”字抄写错了。

6.选词填空。第1小题为六个动词,学生只要通读一遍,了解事情经过,不难填;第2、3、4小题分别含有相同的词素,辨析起来有点难。第二小题,有些学生把“珍惜时间”写成“爱惜时间”,一般说也可以,在这里选择“珍惜”更确切,程度更重。第三题,“果然”“突然”“居然”,表达的意思不同,结合到一起,便有了紧密的逻辑关系。“下暴雨”应该是很“突然”的事,“老房子”在雨中倒塌是预料之中的,人们没想到,废墟之中“居然”出现了几朵小花,植物的生命力顽强让人惊叹。此题,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都算得上较难的,对处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出现错误是情理之中的。在这三个“然”填空中,某小学的错误率为54%,某年小学为40%,也有一所小学几乎全对。(“果然”一词出现在第七单元《科里亚的木匣》一文中。)

7.补充句子,使句子更具体。 3个小题中,第2小题较难。一般情况下,补充句子都是给足句子主干的。此句为不完整的句子,缺谓语部分。另外,主语是“空气”,很多孩子不知道拿什么来修饰“空气”,“空气”后面不知道用什么动词,或所用词语不恰当。拿成绩较好的某小学抽样为例,错误率为52%。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第一小题中诗句的“织”,学生错写成“知”的较多。第二小题,有些孩子对诗人所处的朝代记得不准确;错的较多的还有不知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一句为思乡思亲的名句,这可能与老师上课没有强调“今人常常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句诗”有关,毕竟学生还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生活体验。第三小题的“微生物”,有的学生错写成“显微镜”。

9.阅读理解题, 短文内容生动,寓意深刻,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问题设置难易适中。1、3、4题的答案在文中均可找出。学生出错主要在答得不全面。第5小题让学生谈读文后想对人们说什么,其实也就是读文的感受,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看学生是否能抓住中心意思,有无正确的价值观。第2小题的加标点,很多学生对引号使用不太准确,要么不会用,乱加,要么忘了加下引号,要么与冒号、句号的位置摆放错误;还有对“。”和“!”的语气辨析不清,用混淆了。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在小学生语文习作中较普遍。

10.习作。习作失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部分学生不懂最起码的书写格式,如:题目直接写成“自定”或干脆丢掉;作文不分段;自然段开头不知道空两格;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等。2.审题不清。内容不符合要求。比如,有的孩子写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几件事;有的题目写某某某,内容却写自己;还有的写动物、写景,文不对题。3.三年级刚刚开始练习习作,大多数孩子内容雷同、空洞、平淡无味、语言表达不流畅。4.卷面书写整体不容乐观,整洁度有待提高。

1.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老师们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3.阅读课堂上多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

4.加强习作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