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07:01:50 作者:HT书生 2023年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一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途径。

2、尝试分类记录种子传播的方式。

3、对于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带领幼儿去农村参加寻找秋天的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

(苍耳、蒲公英、刺毛球、豌豆荚……)

2、多媒体课件《种子旅行记》

3、各种种子、记录表等。

一、寻找、发现种子,感知种子的特征。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上次我们去农村旅行,在田野里,你看见了什么?寻找到了什么?

今天这些小客人来我班旅行了,瞧,它们来了?(出示苍耳、蒲公英、刺毛球、豌豆荚。)

2,寻找、发现种子。

a、带着问题进行第一次探索活动:蒲公英、苍耳和刺毛球、豌豆荚的种子藏在哪里呀?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

b、幼儿互相交流:

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苍耳的种子藏(豌豆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种子的特征,了解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

二、探索了解,感知种子的传播方式。

1、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探索活动:猜猜它们是怎样来到我班的呢?

2、欣赏故事《种子旅行记》

逐步展示课件。

(1)欣赏课件第一、二段:了解种子靠风和动物的传播方式。

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2)欣赏课件第三段:了解其它(粪便、水、植物的自身弹力等)传播方式。

3、尝试分类记录种子传播的方式。

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有趣植物提问:它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1)出示表格,讲解操作要求,

(a)先认识一下传播标记。

(b):认识一些种子(这是什么?西瓜籽是怎么传播的?我们把它贴在相应标记的下面。)

(2)幼儿探索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解自己的操作表格,教师评价小结种子传播的方式,提升幼儿的经验。

三、观察、照顾种子,感知种子的变化。

延伸活动中把种子种植在教室的自然角,让幼儿观察、照顾种子,感知种子的变化。(大自然的植物真奇妙,它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让种子在我们班安家,让我们来照顾它们吧!)。

附表格:

人类播种标记

风传播标记

动物传播标记

水传播标记

种子实物粘贴(西瓜籽等)

种子实物粘贴(蒲公英等)

种子实物粘贴(苍耳等)

种子实物粘贴(莲蓬等)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的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知识经验中,对种子的传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但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认识并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建构孩子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视野。

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二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

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三

教学目标:

1、感知磁铁两端与中间磁力的不同,发现条形、u型及断开的磁铁都是两端的磁力大。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发现。

教学准备:

1、磁铁;在每种磁铁的两端和中间贴上颜色不同的小标志,表示磁铁的不同位置。

2、铁制品若干。

3、《科学》下p.29。

教学过程:

一、经验重温。

请幼儿回忆磁铁能吸起什么东西,不能吸起什么东西。

二、猜测探究。

2、按照画册《哪儿的磁力大》,试一试磁铁离曲别针多远就不能吸起来了。

4、实验中培养幼儿通过结果获得认识科学的态度。

三、交流讨论。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果。

2、小结:条形、u形和断开的磁铁都是两头的磁力大。

活动延伸:

磁铁的用途大幼儿将自己的认识告诉大家,在生活中磁铁是怎样帮助人们故事的。

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篇四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种子的旅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收集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种子者图片。

2、《种子的旅行》的视频。

3、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等种子图片。

1、导入活动:孩子们,你们都出去旅行过吗?到过哪里?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孩子们讨论。

3、出示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的图片,让幼儿逐一认识,并与他们打招呼。

4、小结: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还带钩长刺呢。

5、要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旅行的,下面你们就认真听、认真看,看完后就会得到答案的,一会儿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谁打的最棒,好不好?借助多媒体讲解种子旅行。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6、提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旅行?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而且有绒毛,像一把小伞,所以风能帮助他传播种子。

7、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小结:苍耳浑身长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去旅行。

8、莲子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会随着水流去旅行?

小结:莲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会落到水里顺水流到远方去了。

9、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小结:豌豆成熟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壳炸裂开,把自己弹出来,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如:黄豆、红豆、绿豆等。

10、这些植物的传播方式真是独特,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

最后小结: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有他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传播的。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妙没有被发现呢,他们呀都等着小朋友们去用心去观察、去发现,现在呀你们好好的学习,等你们长大了就会发现他们的奥妙了。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的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知识经验中,对种子的传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但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认识并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建构孩子的知识结构,拓展他们的视野。

中班科学种子旅行记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感知水蒸发以及水蒸气液化等一些科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

发现自然界的小规律,尝试用实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分析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水变成水蒸气,再从水蒸气变为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

掌握蒸发和液化。

教学准备:

1.课件

2.电热水壶

3.镜子若干

4.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话题,引出活动内容

1.师:小朋友,你们看,裴老师手里抓着的是什么呀?(冰),你们再观察一下,冰有怎样的变化了呢?(水滴)

2.师:哦,冰变成了小水滴了呀,你们在哪儿见过小水滴了呢?(幼儿讲述)

师:那你们知道小水滴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述)

(提前在杯子里倒上热水,把镜子盖在杯子上面)

【设计意图】将幼儿难以理解的科学实验转化成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游戏,观察现象

1.小朋友玩游戏。教师走到小朋友中间指导,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上面有什么变化。

2.师:小朋友,你看到你的镜子上面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小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那个白色的烟呀,就是水蒸气。水蒸气越积越多,遇到冷的镜子就变成小水滴。

三、视频欣赏,探索知识

1.师:小水滴很高兴认识大家,它有句悄悄话想和小朋友们说。

(播放录音,小水滴小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播放《小水滴旅行记》的视频,以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小水滴变化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水变化的秘密。

2.师:小水滴都带着小朋友们去过什么地方了?

3.带着小朋友们分析,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小水滴水蒸气云雨)。

4.教师小结:画箭头,小水滴蒸发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落下来,又变成了小水滴,就这么循环着,就是这么旅行的。

四、念儿歌,巩固知识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关于小水滴的儿歌吗?让大家一起站起来念一念,可以加上可爱的小动作哦。

小水滴旅行记(自编)

小水滴,滴滴响,我们快乐去旅行。

遇见太阳,点点头,飘到蓝蓝的云朵里,

遇见风儿,弯弯腰,飞向清澈的小溪里。

小水滴,真神奇,

会蒸发,会结冰,还会变成小雨滴,

我们保护小水滴,做个环保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化在儿歌里,让科学知识也插上美妙的声音。

2.小朋友,我们排好队,一起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找一找小水滴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