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春读后感 解读人生的态度读后感(精选9篇)

时间:2023-10-07 18:59:05 作者:MJ笔神 解读青春读后感 解读人生的态度读后感(精选9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一

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培根。他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费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他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在《培根随笔》中培根讲到了爱情、宗教、艺术等一系列的话题,它包括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是啊,朋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珍惜友谊,因为它来之不易。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二

三字经它本身丰富的内涵,用她无尽的底蕴指引着我们,她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三字经》作为传统的启蒙教育,在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后,就开始告诉你怎样为人处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基本内容,源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么在《三字经》中,仁义礼智信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又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七集。

全文:

在人间,尤其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以五开始的,对应于五行,那就是仁义礼智信,所以《三字经》接下来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义礼智信,分开来讲,比如讲仁讲义讲礼讲智讲信,在诸子百家里头,早就已经有了,这五个概念分别来讲。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进行了这样的排列,我接着要讲,这个排列是有道理的,这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五种最重要的性。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根据《白虎通》经典的解释,仁-仁爱,义-得体,礼-合乎规范,智-明辨是非,信-专一守信。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

也许大家会讲,五常吗,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我可以讲仁义礼智信,我也可以讲信智礼义仁,我也可以讲义信智仁礼,我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我可以打乱了讲。因为,反正是五常,五样东西嘛。大错特错,我们忽略了《三字经》这三个字不容紊,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仁者爱人,我想一种爱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知道佛陀,都知道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在早期叫能仁。早期的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buda,他不知道怎么翻,佛陀是音译,那么佛陀传达出来什么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叫能仁。再说的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还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里边是果仁,你怎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你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里边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边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精义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以是很可怕的。很简单,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次序,说咱们哥俩儿商量今天晚上偷一个东西,这个大楼有一个柜子,我比较傻,我抡着斧头我说把它劈开,咱哥们儿给它拿走。你很聪明,你说不用不用,咱们去做钥匙,悄悄打开,轻松地拿走。你说哪种更坏?你聪明了反而坏了,有智慧反而做更大的坏事,更能够掩盖做坏事的痕迹啊。如果在这方面再讲信那就太可怕了,今天晚上咱们说好,咱们偷一个东西,咱们一定去,绝不反悔,这社会就乱了。所以古人的心思是很细密的,诸位,仁义礼智信,这个顺序绝对不允许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文忠寄语:智和信必须以仁义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不然的话,有智慧的坏人,守所谓信用的坏人,那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

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成语“情同朱张”,那么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姓朱,叫朱晖,一个姓张,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很讲信义,很讲信用,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两个人有机会到太学里边作为同学了,两个人才熟悉起来,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嘛,老乡嘛,但是也并不是来往很密的,更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混在一起,扎堆打牌,打麻将,没这事。同学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家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晖讲,讲什么呢?说我身体不好,今天呢我们俩同学的缘分到了,我们俩要分头回家了,我有一事相托。朱晖也摸不着头脑,就看着张堪,说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讲,假如有一天我因病不在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当时两个人身体都很好,这个朱晖也没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是分手以后,果然,张堪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孩子,生活非常的艰难。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原来也未必很密切的朱晖的耳朵里,朱晖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妻子和孩子以资助,去关心他们。年复一年,这就弄得朱晖的儿子不理解,朱晖自己也有儿子啊,就问爸爸,说父亲,您过去和张堪没什么交往啊,并没有什么深交啊,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的回答是:是的,我的确跟张堪不是相交很深的,不是来往很密的,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没说什么,实际上,我在心里已经承诺了,所以我要守信,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吧,诸位,对吧,更让人感动的还在后头,因为朱晖在家乡是一个非常扶危济困啊,非常有公益心的一个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你,怎么来奖励你呢?往往是一个办法,让你的儿子也出来当官,征辟你的儿子,征辟朱晖的儿子,给你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古人说犬子,我的儿子呢,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我向您推荐一个人推荐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的来历:情同朱张。我想这个故事和很多其他的故事一样,足以说明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看重一个信字。这里头并没有合同,并没有文书,甚至没有一句公开说出口的承诺,但是朱晖这么去做了,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反思的。

讲完了五常,那么大家知道,《三字经》接下来一定是讲六。

【童声】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这里面就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这个六谷没错的,五谷也对的,为什么呢?稻子不算。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所以《三字经》讲六谷,而更古的人讲五谷,北方,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呢,是稻子算的,但是黍和稷只不过是同一个品种,是什么品种呢?就是我们讲的黄米,现在大概没什么人吃了,咱们现在都吃白米,但是也许老人还知道,有一种黄米。这黄米里面分两种,比较黏性的叫黍,比较筋性的叫稷。那么这两种并起来算一种,也叫五谷。我想这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些日常的知识。

《三字经》既然讲完了六,理所当然就得讲七。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七情,喜,喜悦;怒,愤恨;哀,忧伤;惧,恐惧;爱,爱恋;恶,厌恶;欲,最后一个,欲望。只要你是个人,是个正常的人,你都会有这七种情感。但是,儒家认为,虽然这七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你却不能由着它来,你要对它有所节制,用理智去制约。人的情感终究需要用理智加以制约,这就是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一方面,肯定人的正常的情感,需要发散,需要宣泄,需要表达,但是有个限度,到礼仪,要符合礼仪。我想儒家学说的这部分内容对于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有参考价值,而在现代社会,我想人啊,特别需要控制的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

文忠寄语:人特别需要控制的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

就有的时候你看见财物了,看见物质的好处,你不要随便伸手,你先要问你该不该拿,合乎不合乎礼仪,合乎不合乎仁义礼智信。

解说: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否则无论是喜还是悲都有可能造成情感的失控。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范进20岁的时候就开始应考,20岁的时候他就去考试了,连续考了30多年,名落孙山,一直考不起,比较倒霉。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因为他把全部心思放在科举考试上,没有空去照料生计,所以家里已经很破落了。他娶了一个太太,是一个屠夫的女儿,卖肉的一个女儿。终于到51岁那年,又去应试,这下好,总算考取了一个秀才。秀才不容易的,诸位,比如秀才娘子,也就是范进的太太,这个屠夫的女儿从此就可以传红裙子了,可以穿红的绣花鞋了,不是秀才你再有钱,你敢穿一个试试,古代是很有规矩的。其实范进接着第二年再去考,考举人的时候,他自己没抱太大的希望。他岳父也讲,我看你考了个秀才就不错了吧,回来招几个学生教教,也谋几个银子,你这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你还想考举人,考中举人就叫老爷了。举人跟秀才不一样,举人是文曲星下凡啊,举人就不是人啊,是天上的星星啊。大家要知道,在传统中国社会,你很难见到一个进士的,在家里,为什么?进士都出去当官去了,进士一定要出去当官,而在传统中国是有严格的回避制度的,你河北人不能在河北当官的,你必须跑到也许湖南去的,江苏人不能在江苏当官的,到安徽当官。所以在老家看不到进士的,哪里有进士,进士都在外头当官。老家最厉害的老爷就是举人啊,举人老爷,那很厉害的。哪知道,范进这好运一来没个头,举人也考取了。这一下怎么样?他接到了喜报以后,描写是两手一拍,笑了一声,我中了。他中了,他接到报,然后往后一摔,晕过去了。范进就晕了,那旁边的人一看,这是举人老爷晕了,赶紧给他水喝,把他给弄醒。弄醒了以后,范进又跑起来,一面拍手一面大笑,哈哈哈哈,中了中了,好了好了,我中了,笑着往外飞跑。这一跑,一跤摔在池塘里,摔在池塘里以后,范进还站起来,从池塘里站起来,两手沾满了黄泥还在那儿拍,说啊,我中了。他没中了,他疯了。他中举是中了,可是他也疯了。这个故事是很凄凉的一个故事,范进在长期失败,得不到成功以后,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成功,他的情感没有办法控制,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自己的喜。他的喜再也不能接受理智的制约,所以疯了。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批判传统科举制度的残酷无情。但是换个角度看一看,难道不也可以说明人的'情感,应该接受理智的制约吗?制约的标准是如何,“止乎礼”,只要你符合礼仪都可以。这个例子说白了,很容易理解。诸位在家里爱穿什么穿什么,你愿意在家里穿得很凉快也可以,只要没人见到。但是你如果一旦进入社会,说你要去上学,去要上班,你也这么穿?肯定不行,你得合乎礼仪。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平稳,才会井井有条。

文忠寄语: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平稳,井井有条。

【童声】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上面讲的八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作乐器的材质进行分类。匏是指用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就是用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现在还有人吹这个埙呢;革是指用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上面蒙一层皮革;木是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有一种叫敔,这大家很少听道,但是大家知道现在在华山一带,有一种老腔,这个老腔在演唱的时候突然会跑出来一个人扛着乐器,什么乐器呢?一条板凳,一块木头,在那儿敲,这也就是,在老腔里面保留着中国古代用木器做打击乐的痕迹。那么石就是玉制的,比如磬;丝就是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琴、瑟;竹子就不用说了,笛子都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分类法并不一定科学,但是呢传统中国就是这么分。这么分有它的道理,这是属于专业的音乐范畴的问题,我们不在这儿讨论。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我们平时经常说哎呀,这个人吹牛皮,对吧,吹牛嘛,那牛当然不能吹,你肯定是吹牛皮,我倒请问大家,吹牛皮到底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诸位,那么厚一牛皮,你怎么给它吹大吗?它多大就多大,你干吗不吹一个更有弹性的东西,为什么叫吹牛皮啊?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鼓你是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你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传统中国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位,能够使人相互理解沟通,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叫什么?知音。

知音的故事牵涉到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俞伯牙是

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的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他为了使自己的琴技能够更上一层楼,这个俞伯牙经常带着琴到河边没有人的地方去演奏,苦练琴艺。那么有一天,已经成为一代大师的俞伯牙,他依然很勤奋,就在一个下雨天坐上了船,沿着江慢慢漂游,一边欣赏淅沥淅沥的雨声,一边情不自禁,拿出琴演奏起来。演奏演奏的时候,过程当中,俞伯牙突然发现,自己的一根琴弦弹了一下,这很奇怪,他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这种小小的杂音,怎么琴弦会动,他马上就知道,有事。他就觉得有人在偷听他弹琴,俞伯牙抬头一看,发现岸边树林旁边蹲着一个打柴的人,这个人当然就是钟子期。俞伯牙把船靠岸,请钟子期上船,说您那么喜欢听我的音乐,钟子期说是是是,那让我为您演奏一曲。演奏完一曲以后,俞伯牙问钟子期,你什么感觉,您听到了什么?钟子期说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俞伯牙大惊,他弹的正是《高山》,他没有事先告诉他,我的曲子名叫什么,俞伯牙觉得太奇怪了,那我再为您弹一曲,您再听听看。又弹了一曲,钟子期的回答是多么浩荡的流水啊,这俞伯牙服了,他弹的曲子正是《流水》。那俞伯牙觉得,你那么理解我的音乐,就称为知音,你了解我的音乐,这也就是一个成语“高山流水”的典故,就从这儿来的。两个人相约,俞伯牙说我要出去旅游,古人都要旅游我们讲过的,等我回来以后,我到您府上拜访,我再为您演奏。等伯牙旅游回来的时候,钟子期去世了,他们两个没有能够再碰到。俞伯牙按约到钟子期家拜见的时候,看见的是钟子期的坟。俞伯牙带着琴,在钟子期的坟前,再演奏了一曲,非常的凄凉、哀婉,演奏完了以后,伯牙把自己最珍贵的琴在钟子期的坟前摔烂了,从今往后,俞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这就是“伯牙摔琴”的故事。可见在传统中国把音乐看得有多么的神圣,赋予音乐多么崇高的一种价值。当然同时,如果像我这样的人听俞伯牙弹琴,他弹高山,我肯定说,哎呀,一土堆啊,他弹流水,我说哎呀,一水沟啊,那就是什么,那就叫对牛弹琴。我就成牛了,那就是风险很大,听音乐的风险是很大的在古代。

《三字经》讲完这个以后,接下来就讲了单数最大的一个数:九。

【童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九族。九族的亲戚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礼制和法制关系密切,为什么?一人犯罪的话,最重的刑罚是诛九族。灭九族已经够残酷了吧,可是大家知道秦始皇还经常灭人家的三族。李斯被腰斩,李斯就是被灭了三族的。什么叫三族呢?三族是指父系的九族,母系的九族,妻家的九族,所以是几千口人杀的,这是非常残酷的。而到了明朝以后,杀九族还不过瘾,才有了十族。十族什么呢?加上老师一族。师生关系,这也是一族。所以在明朝,招学生的风险很大很大,如果一个学生被灭门,明天你老师也被揪出去砍头。当然学生拜老师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拜一个老师不巧被杀,哪怕你毕业了,我也给你揪回来杀了。这都是中国传统当中很残酷的一面,今天当然早就没有了,这非常残酷,这种传统就不值得继承,这还了得!那么讲完这九族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亲属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从小应该学习哪些亲属相处的礼仪?这个请大家听下一讲。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三

三字经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古代社会,它们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在讲述完《论语》之后,这一讲将讲述《孟子》《中庸》《大学》。那么亚圣孟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代社会还应该提倡中庸之道吗?宋代大儒朱熹又为什么会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讲解读《三字经》第十集。

全文:

我们在上一讲用了整整一讲的篇幅讲了《三字经》关于《论语》的12个字,那么关于四书,按照《三字经》的排列顺序的第二部,也就是《孟子》。《三字经》又是怎么说的?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就是《孟子》一共七篇,它的核心内容是两个,道德、仁义,这是《孟子》的关键词语,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来讲。首先我们恐怕还是应该弄清楚孟子这个历史人物的一个大致情况,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孔子第四代弟子。孟子像孔子一样,曾经想投身于政治活动,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遍访国君,但是同样也像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不怎么符合当时国君的需要,不怎么能够满足当时国君非常现实的要求,因此不被重视。有一次,孟子的故国邹国,孟子的家乡和孔子的家乡鲁国之间发生了争执,两边打起来了。打起来了以后,邹国的官吏,当官的,死了33个人,而邹国的老百姓在旁边束手旁观。照道理两国相争,官员都扑上去了,你老百姓还不跟着官员上吗?邹国的老百姓没有,在旁边看热闹,导致邹国的官员死了33个。那么邹国的国君会怎么看呢?那毫无疑问是指责老百姓的,怎么我官死了那么多,老百姓一个都没死。孟子怎么看,孟子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孟子对邹穆公讲:活该,谁叫你和你的臣子平时那么残忍地对待百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们的老百姓,今天总算是找到报复你们的机会了。这是孟子的思想,这是孟子的言论。孟子甚至还主张,坏的君主,不仁义的君主,是可以废掉的,是可以让好的君主替代的。这些思想的光芒,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能够让我们激动。孟子有一句话,经常被我们引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是最宝贵的,社稷,江山社稷,社稷第二位,君为轻,国君是最不重要的。国君在人民、社稷、国君三个里边,国君排老三。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样的思想,这在先秦诸子里边真正是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思想。

孟子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让统治者接受,更不必说他能讨得统治者的欢心了。举一个例子,朱元璋,明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就是因为读到了《孟子》里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朱元璋勃然大怒。虽然《孟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了,四书已经是参加科举考试必读的书,题目就是在四书里出的,但是这个皇帝看到这些话,非常生气,采取了两个措施。哪两国措施大家知道吗?第一,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因为原来孟子和孔子是在那陪祭的,是配享的。我们这边供奉着孔子,旁边有孟子,都可以享受后人的献祭,享受后人的敬礼。朱元璋觉得孟子不行,剥夺他这个资格,下令把孟子从孔子旁边给搬走,不让你待在庙里,当然等于剥夺了孟子的地位。第二,朱元璋更狠,朱元璋下令把《孟子》里面类似的话全给删了,编成一个比较“干净”的《孟子》的本子,当然这是他所谓的干净。所以我们要知道,在明朝的读书人参加科举的固然是各个要读《孟子》,但是,他们读的《孟子》和我们今天读的《孟子》不大一样。我刚才引用的这些话,在相当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明朝的《孟子》版本里是没有的,因为统治者不爱看。但是《孟子》毕竟有它的力量,所以统治者对《孟子》的心态很矛盾。还是拿朱元璋说,朱元璋开始时候那么强横,到他的晚年,朱元璋又去读《孟子》,是不是他读的是原本,还是他读的也是删掉的本子,我们不知道。他突然读到这么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大为赞叹。这段话的意思讲,就是如果上天要把大任,一个巨大的任务,一个使命,交给某一个人的话,那么首先要使他的心志,苦其心志,使他的心志能够忍受苦难。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我们讲筋骨强健,能够经受劳累疲倦。饿其体肤,还要饿他,使他能够忍受各种苦难,做好承担大任的准备。当朱元璋读到这里的时候,他又不禁拍案叫绝,一下又非常感动,觉得孟子说得好。干什么呢?下令把孟子的牌位再搬回去,再搬到孔子旁边,再享受后人的献祭。同样是朱元璋干的'事情,这很可以彰显《孟子》这部书和孟子这个人坎坷的命运。

和《论语》的这种简约、含蓄相比,《孟子》有非常多的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尖锐机智,而又从容舒缓,所以《孟子》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我们今天来读《孟子》可以看到好多精彩的地方,我在这里选取孟子和两个国王的谈话。有一天,孟子去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齐宣王:战国七雄之一)你要搞好的政治。那么齐宣王当然他心里是不打愿意干这个的,认为你孟子很迂腐,你又不能帮我一下子立竿见影富国强兵,你又不能帮我灭掉对方,你又不能叫对方规规矩矩向我磕头、向我臣服。他也说不过孟子,但是这齐宣王又不愿意背负这个恶名,就说我不愿意施仁政,他也不愿意背这个恶名。齐宣王干嘛,大家知道吗,耍无赖,就面对孟子耍无赖。这无赖是怎么耍的呢?他跟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你说我要实行仁政,好的,但是寡人我有毛病,我有什么毛病呢?我好色,我实行不了仁政,我有病,孟子的回答是什么呢?孟子的回答说好啊,好色有什么关系啊!“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谁不爱自己的女人呢?假如国王你能够把自己好色之心推广开来,能够使普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好比谁啊,周文王的先祖太王也好色,但是并不妨碍你实行仁政,你只要把你好色之心推广去,你不也能施行仁政吗?你喜欢女人,你应该让世界上别的女人也有一个归宿,你应该尊重别的男人也喜欢自己的女人啊,这不就仁政了吗?这个齐宣王一想,好像光说自己好色,他自己躺地上打滚了,已经承认自己好色了,好像还挡不住孟子。又来了一个,还不行,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我还有个毛病啊,什么毛病,我比较好财,我开始好色,我现在好财,我也实行不了仁政。那孟子怎么说呢?孟子说,好啊,你好财好啊,好财有什么不好,谁不喜欢财物呢?周公的先祖公刘也喜欢财物,都喜欢财物,可是他老人家和百姓一起富国强兵,大王您如果能和百姓分享财物,这不就是实行仁政了吗?你实行仁政有什么毛病呢?没有啊。这就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段对话,极其精彩。

那还是这个齐宣王,孟子看看大概也说不动他,齐宣王反正躺倒了跟你干的,满地打滚,拿他没有什么办法。突然孟子又听说齐宣王喜欢音乐,齐宣王是个音乐迷。孟子说,好,如果大王能够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很不错了,齐国就有指望了。所以孟子的思路是非常的独特的。为什么喜欢音乐,而你这齐国就会好了呢?孟子就跑去找齐宣王,说大王,听说都在传,说您喜欢音乐,哪知道齐宣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也不知道他是耍无赖,还是说真话,还是不好意思,齐宣王怎么回答呢“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就是寡人我不是喜欢先王高雅的庙堂音乐,我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如此而已,那意思要给孟子挡回去。孟子说,好啊,国王你只要好音乐了,你真正喜爱音乐了,先王之乐和现在流行音乐是一样的,齐国有救了,齐国有希望了。国王这一下摸不到头脑了,我都说我好世俗音乐,那么不高雅了,你还说齐国有希望,那孟子说得是什么呢?这一段话历来有不同的读法,我比较认可的读法,应该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你一个人享受音乐快乐呢,还是与别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呢,哪种快乐?国王不傻,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得民心,他不能说我一个独乐,我一个人高兴,我谁都不理。他回答是不若与人,那当然不如和别人一起快乐啦。孟子说,好,你既然是有这个说法,孟子又问了“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与少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还是与多一点的人一起享受音乐快乐,这两种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国王一看,已经被孟子套进去了,只能回答不若与众,那肯定是跟人多的一起快乐了。大家看,孟子是多么会诱导人,多么会说服人。但是我们也只能很悲哀地看到,我们更多的只能领受到孟子的无奈,因为他也没有能够说服齐宣王。齐宣王依然好色,依然好货,依然好世俗之乐,没见他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仁政来。这是一个例子,他跟齐宣王的。

另外一个例子,他跟梁惠王。(梁惠王:战国时期梁国国王)孟子去找梁惠王,也是要说服他,你要好好把国家管理好,孟子找了哪个切入点呢?很绝,孟子问了梁惠王这个问题,说大王,用这个棒子,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这梁惠王也不傻,没什么不同,这能有什么不同呢?反正都把人给杀了,没什么不同。孟子问,既然这两者没什么不同,既然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都是一样的,那么请问大王,用刀杀死人和用那些恶劣的、坏的政治来杀死百姓,来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呢?他把这个逻辑给建立起来了,那国王也只能回答,那也没什么不同,那等于承认坏的政治可以杀人。所以孟子接下来就去直接教训这个梁惠王,说国王,您的厨房里现在挂满了那种皮薄膘厚的肥肉,你的马厩里头有健壮的马,可是您的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满了他们的尸体,这等于是居高位的人率领野兽来吃人。就说你居于高位,你是国王,你不施行仁政,率领一群野兽来吃人。野兽自相残杀,人都感觉到恶心,看到两只野兽自相残杀人人都不愿意看,何况做百姓父母官的主持政治,你居然公然率领野兽出来吃人,怎么能够做百姓的父母官呢?大家看,这就说孟子和两位国王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孟子》里比比皆是。多么的机智,多么的雄辩,多么的仁厚,但是终究是多么的无奈。

【童声】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我们讲了四书里的前两部,《三字经》排列当中,一部《论语》,一部《孟子》。那么四书里的其他两部,《大学》和《中庸》,它们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两部经,我们在以前多少都涉及过,那么在这里呢,我们要花比较多的篇幅换一个角度去讲述它。《三字经》首先讲的是《中庸》,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就这12个字。这12个字,它的含量也很大,解释起来也很困难,这里边有相当的一些东西需要加以说明。《中庸》的作者是谁?《三字经》很明确说了,也就是说是子思写的。那我们前面多次地提到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其实在孔夫子去世以后,儒分为八。儒分为八的意思,实际上就说儒家后来有八个主要的派别,而子思之儒,子思这一脉的儒家就说八派当中的一派,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派。《中庸》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不是一个长篇大论的场合,只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中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儒家典籍里边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为浓厚。

文忠寄语:《中庸》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那么能不能用尽量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一说《中庸》究竟在理论上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有什么特别的贡献?我想最好的办法,最老实的办法,表面上看也是最偷懒的办法就是用《三字经》的六个字来:中不偏庸不易。“中不偏”还比较好讲,就是讲处事、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不偏。不要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来做事。“庸不易”就不那么好讲了,历来的解释都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多少有点差距。一种说法“庸”是指经常,永不变化,持久,永恒这样的一个意思。说法一:“庸”代表永恒。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中不偏庸不易就是讲中就是不走极端的这种德行,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恒的。“中”乃是永恒的,如果要这么解释的话,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种解释是,庸是庸常之意。说法二:“庸”代表平庸。用我们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那么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宋朝的理学大儒程子曾经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么看样子《三字经》很有可能是从程子的话里面总结出来的中不偏庸不易。所以我想结合宋朝儒学大师的话,大概是前一种解释比较稳妥一点。换句话说,“中”不走极端乃是永恒的德行。

文忠寄语:“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

【童声】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那么四书的另一部《大学》,又有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解释的呢?《三字经》用了12个字: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12个字,修、齐、治、平,用12个字。这里的前六个字没有问题,《大学》的作者是曾子,这大概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最起码前面的一部分是曾子。(曾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儒家代表人物)书名《大学》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中学、小学这个大学。关于这个书名,我们的前人,也无非是两种说法。一种说大学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广博之学的意思。非常广大,非常博大的学问。另一种说法,这个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讲的,是指什么呢?君子达到从政之学,那等于讲大学讲的是君子去从政的这么一种学问。无非是这两种说法,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人之学。我想这两种说法其实可以互补的,并不见得就有什么冲突,不必非要否定一种,肯定一种,这两种解释可以并存。《大学》它的重要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对于三纲领和八条目我们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什么是三纲领呢?那就是《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纲领,也就是说,《大学》的三条宗旨,《大学》开始的第一句。什么是八条目呢?这个八条目,《大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八个条目在里头,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首先如果你想这么做,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那么你首先要什么呢?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你的心思要端正。假如你要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你先要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诚其意,你意念要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你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在中国,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八条目,在中国古代传统当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么,这个八条目的核心在于哪里呢?这个八个条目的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呢?这个八条目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一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明白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什么以修身为本,你都得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中间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过本乱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你别的还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你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天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你这世界能太平吗?也就是说你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中间环节。那么《三字经》还举出了哪些中国传统典籍希望学子们能够进一步去阅读呢?请大家听下一讲。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四

我们刚刚能听得懂大人们说话时,父母一直在给我们灌输着“父母呼,应勿缓”的道理。我们刚刚学会识字时,老师就交于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不论是做人道理,还是朗朗上口的背诵文章都来自于一本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三字经》。

可能《三字经》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可这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陌生,这使当今的我们开始逐渐忘记其中文明精髓,并不了解其中的为人之本。就在让我认为《三字经》将来会变成只知名字,不知内容时,出现了一个可谓是拯救了这即将消逝精华。他就是——钱文忠。

说起钱文忠,大家可能有所听闻,他是清华的教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华横溢,读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后》他的分析,他的文学功底让我无比敬佩。

从《百家讲坛》,到《三字经》的再次阅览,最后让《三字经》中的道德、文明、文化精髓等步入生活。钱文忠的见解很细致,开头是伦理道德,再是经典文献,然后是中华历史。若不说,谁能知在这仅仅一千字中,竞蕴含了这么多内容。一字一句的由来,其中的道理,都分析透彻。翻开书字里行间富有现代感,却不失其中古人思想。

看完整本书有种被受过了谆谆教诲的小孩,在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把这一切都列为做人之本,为人之道。《三字经》一共1122字,字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翻开书开篇就告知如今我们为何再读《三字经》,因其中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社会道德等,在如今依旧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功用。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只记得这一句的原因吧,但是我知道它10年,都曾未知道其中的深层意,只有我读完这本书闭上眼睛回味其中的韵味时,我才明白,才能被受教一生。钱文忠说“人之初,性本善”的表面意思是人:出生时天性本来就是善的。看完后我在思考,为何是善而不是恶呢?然而这本书确一一告诉了我答案。从学派、中西文化、名人名事,全部分析透彻让我全面了解跟这句话有关的知识及道理等。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我明白了什么什么做人道理,不是空空而谈的我要好好读书。我觉得我的感受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应该以更现代感的方式传承,例如《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样,运用不同的理解性来把经典分析,使现在的人们更好的接受这份精华,更好的运用其中又用的东西。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五

论语让我明白了诚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口头承诺别人也许很容易,但在行动中就不见得人人都能付诸实行。诚信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落伍的观念,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诚信,可大可小,可微可著。这不只是个人奉行的信念,更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论语》一书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诚信,能信守原则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相反,所谓小人也就是那不信守原则却又唯利是图的人,这样的人只沉于害人利己的事中。我们做人就要做信守承诺的君子!

《论语》中,孔老夫子有这样一句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说一个人要想坦坦荡荡规避风险走下去,凭的是他为人的正直,有正直去安身立命,这个人理所应当一生要走得远。但是,也有一些不正直,不守信用的人啊,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在世界上耍小聪明,去投机的人不也活得下来吗?那这些“罔之生是怎么回事呢?孔老夫子说,这叫“幸而免”,靠不守信誉去走,那你只能凭着侥幸。

诚信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结合今天生活的现实,用《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那么最后会知道孔老夫子所说的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让我明白了,诚信是社会风尚的一道净化剂,更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六

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很是受益,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读完之后我感觉《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教授建议把第三部分前移。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书中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皇子老师的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终于找到教学水平很高的李希颜。这位老师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只要他们不好好学习,就要打他们。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给我揍的,都快揍死了。”皇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准备治老师的醉。但马皇后对他说:“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能责备他呢?”后来,皇帝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那位老师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黄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现在好多家长不理解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动不动就兴师问罪。搞得我们老师很被动,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我们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绝对不允许体罚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不严,师之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老师的,教诲学生要讲究好的方法,不采取善教之方,就是做老师的过错、失职。重点是强调教师要有教师之道、善教之方。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成功的教育者,面对“习相远”的学生,他们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温馨的情调。首先采取诱人法,付与真情关爱和细心沟通,疏导学生明其志、晓之理,营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醒的平台。其次是采用循循善诱法。针对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他无助时给予有助,予以细心的指导和批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自爱,促成学生逐日提高,可谓教之善也!反之采用刻薄写生手法,以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学生或畏而远之、或逃之夭夭、或破罐破摔、或赌气辍学,可叹惰之害也!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们的读书热更浓。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读书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老师购买图书,如《四书五经》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一本;并且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至少能抽出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青年教师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经常全体教师收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本学期一开始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的张德苏教授做了“国学简述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彩国学导读报告,后来山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仵从巨院长经典读书文化导读报告会。为推进书香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发展,有效推进教师读书文化品位和层次,着手与山大文学院合作,开展“专家教授进校园读书导读行动”和“书香名师读书研修活动”,专家学者将走进校园与教师学生面对面,部分教师将走进山大威海分校文学院进行选课研修。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品味!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古语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片海,我们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才可以有权利期盼收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七

人们总少不了要学习,只有学思结合才能真正算学习。而论与之本书就是在叫我们学习,怎样学习。

“学’’

子曰:“由,辉汝知之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至句话说我们学习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们应该诚信对待自己的学习,职业是孔子告诫我们不要自称聪明,要分清至还是不知。对待一个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制裁是求职的正确道路。自欺欺人,最终骗不了别人只能影响自己的名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复习过去学的知识,才会有更多的理解。我们只有深刻认识了过去,才能更好的学习新事物,新东西,新方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说我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同样的每个人都有优点。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学问上我们还要多向他人请教。所谓“不耻下问”才能学得更多还会学得更加好。

“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忘,思而不学则带”这句话向我们认证了思考的重要性。勤求学问而不思就只会迷惑,若只是思考而不体验学习也难获得确实的知识和学问。有了学问没有思想是没有用处的,不能领会贯通新的知识也不会新的发现。相反的,思想事要学文来互帮的。因此可知思于学必须两者关注,不学习终究一事无成,只学不像也会糊里糊涂。书只有读到只一步了,才算是真正的发挥了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通向成功的要诀。我们只有在文化中汲取知识。只要我们学会学于思我们便打开只是世界的大门。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八

闲暇之余,信手翻阅《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恍若在阅读一本通俗的中国二十四史,恍忽间随钱文忠先生在字字溯源中一起走近历史事件,并从文字的推敲中,探查历史的真相。

林肯曾说“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在二十四史的演变中,我能更深层次的感受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至理;并深刻感受到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感叹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钱文忠先生说:“《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集,《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它在今天就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一定还在,一定是超越时空的。”我对这个说法相当认同。在阅读中,我看到几乎所有的朝代在开始时都是励精图治的,但在灭亡时都是因为长期腐败造成的。在读史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皇帝奢靡的生活,又能感受到生于皇家的不易,如唐后主李煜“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的无奈;又如齐恒公竟被手下关了禁闭,活活饿死,尸体被撂了67天;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只要有人夺位一当了皇帝,就要把前朝皇帝的直系亲属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钱文忠先生尊重历史事实的探寻。如在讲解“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时,对秦王国的一统,他肯定了从秦孝公开始的“商鞅变法”,并点评秦朝是经过六代人的'努力,才使秦王赢败有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并充分肯定秦始皇的功绩:即一统六国,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并对历史批评的“焚书坑儒”进行了探寻,所焚之书主要为“六国史书”,所坑之儒主要是练长生不老药的“术士”。在讲解“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一段,介绍到“玄武门”之变,钱老师这样叙述“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正史上历来被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大家别忘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未必客观……”,然后又对该事件进行了探寻,写出了历史完人李世民的“不完美”之处,并指出贞观之治是在隋及开唐的基础上,励精图治的结果。钱文忠在品评历史的时候,注意从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入手,去品评功过,对皇帝的生活作风问题有些轻描淡写,我想或许是钱文忠先生认为皇家皆如是吧。包括对短命隋朝的两位皇帝的政绩的肯定,对个人成就大于政绩的皇帝,如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擅长木工的明思宗朱由俭进行了嘲讽。我觉得这些批评是客观的,因为他们在浸淫于爱好之中的时候,忘了历史赋予他们的沉甸甸的责任。

钱文忠先生注重对细节的描述。如在讲解“迨至隋,一土字,不再传,失统绪”时,介绍爱照镜子的隋炀帝时,他是这样写的。“隋炀帝有一个喜好,喜欢照镜子,照镜子的时候,他时不时做一件事,一边照镜子一边摸着自己的脖子说‘哎呀,好一个脑袋,可惜不知道将来谁来砍他。’”

总之,读《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册,更像读中国厚重的历史。就像《三字经》自己总结的那样――“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只有像钱文忠老师那样“考实录”,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若亲目”。读一本好书,仿佛自己在与心灵对话;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把《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也细细读完,进一步感受民族经典中郁郁的芬芳。

解读青春读后感篇九

读《弟子规》感受

孩提时代就读过《弟子规》,却不甚理解,只是摇头晃脑地背诵以取悦长辈。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解读,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的理解。

《弟子规》前身是清代教书先生李毓秀著的《训蒙文》,全书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展开的。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风范的最佳读物。

钱文忠教授在书的开篇就讲到,作为蒙学教材《三字经》和《弟子规》各有侧重,《三字经》偏重知识,而《弟子规》偏重规矩。原本是比《三字经》更容易被人淡忘的《弟子规》,近年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资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使我不禁疑惑,一本浅显的蒙学教材如何能用做企业员工培训呢?奥义尽在书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规矩对于个人来说,事关他的人生及命运,那么对于企业就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矩,于长远计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一个没有制度没有纪律的队伍是没有生命力和生产力的。但并不是有了制度就能够将员工管理好。就像一篇新闻里报道的,一个记者到一个企业去做卧底,发现那里的员工连上厕所都要请示领导,还要登记,批准以后才能去,然后还有时间限制。结果怎么样呢?员工的精神崩溃了。企业制度的执行载体是个人。也因此,在实际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无法用制度来规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弟子规》的约束和引导。

《弟子规》通篇都是在讲人的行为准则,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进行规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当一个人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弟子规》时,他同样能在企业中做到,企业管理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只有统一了员工的价值观,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而《弟子规》通过113件小事悄然塑造人的高尚正确的价值观和素养,从而给企业培养和宣传企业文化提供便捷:

首先是伦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兄道友,第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放在企业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才会忠于企业、上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

其次是纪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从日常起居培养好习惯,按时完成工作,遵守工作时间安排;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事情难易,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然后是素质,“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等,规范个人精神面貌,提升个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恰当的职业礼仪不仅有利于个人形象,更加有利于团队合作。

最后是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古往经来的从商真理。《弟子规》中的“信”,就是讲做人应有的“诚”,这对培养企业的信誉,维护企业的口碑也是至关重要。

《弟子规》这本“凝结了先民的智慧”的书,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一千零八十字。钱文忠教授深入浅出逐一讲解,使我深刻感受到《弟子规》带来力量和震撼。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反思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哪些遗憾和不足,也更让我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做。

读《弟子规》感受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

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