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读后感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05:08:54 作者:薇儿 唐朝的读后感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的读后感篇一

前不久,我读完了《唐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的一部分。当我细细的品味其中每一个文字时,就像乘着小船在唐朝历史的长河遨游。

这套书讲述大唐帝国二十一位皇帝治国的故事。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有有勇有谋的开国皇帝李渊,还有武艺高强、北征突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李世民和陈袆。

北征突厥、贞观之治、平定西秦、晋阳起兵……说到李世民,人们便回想起了他在战场上无比英勇的一面,而作者却带我走进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付出了许多,但他却很难当上皇帝,因为他不是嫡子,而当皇帝的心思像头猛牛在他的思想里横冲直撞,为了独揽江山,他无情地杀害了哥哥和弟弟,逼着父亲让位给自己,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杀兄逼父当上皇帝,就像隋朝的隋炀帝杨广一样,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便让大臣们篡改史书,把这场玄武门之变掩盖过去。然而,我想,历史是有语言的,向后人道着曾经的腥风血雨,曾经的国泰民安,它的言语穿越了时代,在我们身边驻留。历史无法篡改,谎言总会被别人揭穿。

李世民在大众面前是英勇无私的,而在家族里争夺皇位时却是心狠手辣的,看完李世民的故事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正确看待权力,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去伤害别人。

接着我想说说陈袆。你觉得这个名字陌生吗?其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他花费近二十年心血,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从印度带回许多佛经,共翻译75部1355卷佛经。我们要学习他堅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读书中的文字,让我联想到当年红军长征,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面对困难,毫不气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创了新中国。在以后学习道路上,我也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不要知难而退。

掩卷沉思,历史告诉我们的故事,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唐朝的读后感篇二

杜甫这首诗写自安史之乱、长安被破之际。任谁也想不到,曾经在亚洲世界叱咤风云的一代帝国会落得如此境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个朝代,虽然“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不可否认,相对于中国历史上众多帝王,唐太宗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他开辟的“贞观之治”,与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交相辉映,创造了唐朝历史的辉煌顶点。两朝期间,来华使节络绎不绝,周边小国纷纷朝贡,处在亚洲权力中心的唐朝如日中天、声名远播。

但是,唐朝取得亚洲权力中心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没有笑到最后。最明显的就是唐朝初创时期,不惜向突厥俯首称臣以换取军事援助,帮助自己打天下;在安史之乱时,又以巨大代价恳请回纥帮忙平叛。这是唐朝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两件事,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在朝代稳定面前,所谓的面子、虚荣都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装饰,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君王统治才是第一位。

王贞平教授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独到的见解。王教授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在唐代外交制度史等领域造诣颇深,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影响力。

在《多极亚洲中的唐朝》中,王教授一改或编年体或纪传体的常规历史叙述方式,以唐朝重大对外战争为主线,从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入手,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在风云变幻年代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盛转衰的王朝印象。

王教授并非不关心唐朝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而是将这个朝代的社会底色融入到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征战之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色彩斑斓而又极富视觉冲击的王朝背影。

纵览本书,战争、外交是叙述的主线与主题。作者大致按照北、东、南、西四个方位的区域划分,逐一介绍了唐朝与之交往的详细过程。

“角逐西域,争夺高原”,分析了唐朝与吐蕃的分分合合,制约吐蕃不再是为了天朝颜面,而实实在在是为了国家安全,守不住西方的屏障,就有亡国的危险,唐代宗时期长安被攻破就是明证。

治大国若烹小鲜,原则把握住了,具体事情都好办。不管是战是和,也不管唐朝为何出战,总是少不了“德”“义”“宜”三个字在其中发挥作用,集中归结于一点,就是一个“利”。这是唐朝开展外交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只有在利益这个“里子”得以巩固稳定的前提下,才会追求所谓的“面子”,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名义,征伐那些不听话或与邻国争夺地盘闹矛盾的国家。

在唐朝建国之初,面对国内强权实力割据、国外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的现状,“安内”成为李渊的首要任务,于是向突厥称臣寻求援助,面子无所谓,统一中国才是大实惠,这才符合李氏集团的最大利益。唐太宗登基之后也认为:“为政之要,务全其本若中国不静,远夷虽至,亦所何益?”

但是,当国家安定下来之后,唐太宗包括后来的唐玄宗心中那股以“吞四夷之志”的历史使命感又冒头了。647年,唐太宗出兵攻打绿洲王国龟兹,理由是:“劳己安人者义也。”我是为了道义而出兵,不是为了攻城拔寨。这种自相矛盾、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加重了唐朝百姓负担,也在逐渐吞噬着唐朝帝国的大厦根基。

经常派遣使节向唐朝贡,与唐朝套近乎,但在这些动作的背后,隐藏的是利用唐朝的政治与军事实力,将高句丽、百济一网打尽,好控制朝鲜半岛坐上霸主位置的心机。

新罗虽然在姿态上摆得很低,好像是唐朝的臣子,但实际上从未放弃自己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尊严与追求。南诏国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在与唐朝交往时,利用了唐朝作为天朝上国的虚荣心,打着朝贡的幌子,最大限度争取现实利益。这种虚与委蛇的手段,与建唐伊始唐氏父子不惜颜面向突厥寻求帮助如出一辙。

对此,唐朝翰林学士陆贽在793年上书陈述如何管理边境事务时指出:“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强弱,事机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无必定之规,亦无长胜之法。……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形变不同,胡可专一。”

所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与一个国家的外交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战是和要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只有符合才是“合宜”的,即便付出暂时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特别是在国家政通人和时期,为了体现天朝威严、树立大国地位而介入周边小国纷争进行调停,也可以看作是稳固唐朝权力中心地位的道德实践。这是帝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一起,成为支撑帝国腾飞的两翼。

王贞平教授将周边诸国与唐朝放置同等地位的国际视野为我们克服思维惯性,辩证了解唐代历史提供了有益帮助。他对众多史料以及研究成果的深入思考也为我们在阅读相关历史读物时提供了有益启发。比如对于司马光责备唐太宗在643年取消与薛延陀和亲是言而无信的行为,范祖禹指责高祖和太宗为了取得突厥的支持而向其称臣是置道义于不顾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高祖和太宗的价值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功效、合宜、权宜之计、相互的一己利益等观念,而不是诚、信等儒家道德。”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脱离实际的道德评价是毫无意义的。

唐朝的读后感篇三

自《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写的就是好看!

晋阳起兵、东征西讨,马踏江淮两岸,李唐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国泰民安、四方臣服,唐朝的辉煌空前绝后。那么唐帝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唐帝国为什么会如此辉煌呢?唐帝国又有怎样的悲哀呢?唐帝国的伟大之处又在哪里?让我们细细品味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一起感悟唐朝的伟大和沧桑!

从公元618年大唐开国到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除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唐朝共历经了290个春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运亨通、万国来朝。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

和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帝国的开头一样,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天下并不容易。

第一是良好的国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资源最珍贵,人才最珍贵!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皇帝大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可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向两位名臣:魏征和封德彝征询治国的方针。封德彝的回答是“治乱世,用重典”,而魏征的'回答则是“以仁德治国”。

老百姓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和战乱,生活已经非常艰苦,大多数人之所以犯罪都是为生活所迫,这时如果不宽以待人,非要强加严刑峻法的话只会让百姓与朝廷结下仇怨,到最后很可能会激起民愤,逼着百姓造反,对双方来说都是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利。治乱世,用重典是不得民心的,这样做可能只会使得乱世更乱。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如果以仁德治国就能使双方都好过,并使统治者受到民众的爱戴。毕竟自古以来仁术才是最终级的王霸之术。这验证了一句话:给别人留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

第二是皇帝良好的性格和个人素质与优越的大唐精神。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都充分的应证了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皇帝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性格。以下仅是个人观点。

秦朝的两位皇帝都十分严苛、残暴,秦始皇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汉朝的皇帝大多仁弱。宋朝的皇帝大多老成、迂腐。明朝的皇帝大多坚韧而偏激。而清朝皇帝则是开明而又闭塞。

相比之下,唐朝皇帝的性格可能是最好的。他既不残暴又不仁弱,既坚韧又不固执,既不迂腐又不没有原则,开明、豁达、包容,既富有冒险精神,不畏艰险又做事勤恳,脚踏实地。这也是大唐精神优越的地方。

时过境迁,人们依然可以从一座座断壁残垣、一本本古典诗词中体会和感悟唐朝的沧桑和伟大。

明朝是个好朝代,并不代表其他的不是。自《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写的就是好看!当然了,我也很喜欢。告诉你们,我就是个历史迷,爱看任何历史读物。这不,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去新华书店掘了一本书,“冬雪心境”写的,不错,就叫《唐朝那些事儿》。

但是,那终其一生不能摆脱的玄武门阴影,最后导致李世民的覆灭。所以说,皇位不能抢啊!年轻时的李世民那个猛,可是中年、老年,他一日不如一日,迅速衰老。当他驾崩之日,李治登皇之时,谁最高兴?长孙无忌。他是皇帝的亲舅舅,现在又可以威风一时了。

大唐,能否就此延续下去呢?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我不得不提书中的几件事:一、天可汗威名远播。啥呢?就是说李世民封上天可汗时,一些西域国家开始巴结唐朝,而李世民却明智地运用这一次机会杀死了仇敌。二、玄奘西行求法。玄奘就是唐僧,他真正西行没有孙猴子、猪八戒等人保护,二是凭着毅力走完的。他伟大,他平凡,他一生都效力于佛教。

这本书写得虽不及《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依然很棒!一切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唐朝,多么繁荣昌盛!努力吧!李治去繁衍你的后代吧!

真是精彩的历史!同学们去看看啊!

读历史,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李渊的起兵到李世民去世的唐朝兴衰史。李渊的贤明、李世民的英勇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的成功,也引起我的深思。

李世民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神话。他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论何时都能化险为夷。这似乎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是人性的必然。

他是一个无畏的将领。在追击宋金刚的部队时,他的军队疲劳至极,属下的不满、劝解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会有挫折,也许会有失落,但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读到这段独白,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他们的军队不是真的无懈可击,而是因为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信念,便会无坚不摧!

他也几度命悬一线。围攻洛阳时,他差点被杀死,还好他的部下尉迟恭把敌人杀退,他才生还。尉迟恭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勇,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也被后人所称赞。可以想到,假如李世民在尉迟恭前来投奔时杀死了他,那么现在他自己也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个人的能力与才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朋友危机时的相救。在危难中的一只援手,会改变人的命运;在无助时的一次帮助,无法用金钱衡量;在失落时的一句安慰,能让心灵愉悦……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需要别人帮一把!

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

勇往直前并不是一味地前进,适当的弯曲会使自己生存得更好。

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提醒自己:自私会使人众叛亲离。

…………

历史本身很精彩,现在发生的,曾经发生过,并终将继续下去。我们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其兴亡,分析他们的成败,也用他们来警示自己。

唐朝的读后感篇四

自从读过《史记》我就有些头痛历史。杂七杂八的名字,一会儿一个公主,一会儿一个皇子。而且关键是,对那些名字,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很多字还不认识,东一个生字西一个生字,读得好累!

所以,当我接过《唐朝那些事儿》的一刹那,我心想:完了完了,这次这么厚一本书对于我这个历史白痴来说,比啃铁都难啊!不过我又庆幸,唐朝,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并且,这只是第一部!

先看封面,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然后,翻开书,李渊?谁呀?细看文字,我突然觉得自己好白痴,你怎么连李世民的父亲都不晓得!

然后我又读到了杨坚在周宣帝病故之后,废掉了自己的外孙周静帝,改国号为“隋”,后来,杨坚的'儿子杨广又杀了杨坚登上了皇位。

读到这儿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不是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吗?为什么……?杨广他刺杀父亲,命乎?运乎?天道乎?……当时的李渊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人,在权、位、财面前,总是要舍弃一些东西的吧?官场,也不过就如一条食物链,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往下,又讲到杨广大兴土木、开凿运河、营造宫殿……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不过大多数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农民起义军没有明确的军队制度,也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而在战争中,军队指挥官也非常重要。就比如一开始杨谅造反,读了他的起义故事,我真心觉得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一般的低。他和杨素比,就如作者所说的,研究生pk小学生。所以历史上,一般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也就不足为怪了。杨谅造反拉了20多万百姓下水,与李渊的起义军比起来,他们没有制度,首领有勇无谋。可见那只领头雁还是很重要的。

初读《唐朝那些事儿》,我还是挺佩服李渊这个起义成功的唐朝开国皇帝的!

唐朝的读后感篇五

一流的史著像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更一流的史著是一面照妖镜,能给“神话”祛魅(disenchantment)。

中华民族主义构建的历史叙事中,唐一直扮演着堪称最为光辉的角色。开放、包容、威孚四海,八方来朝,唐太宗不仅是华夏的皇帝,更是异民族的“天可汗”。在故意被扭曲的历史宣传(propoganda)中,唐土是当时已知世界的中央,唐皇是同时统治华夷的双重君主,唐朝是天下朝贡体系中的大家长、大宗主。

天下观与异邦朝贡是如假包换的历史事实,而两者合一所造出的“天下朝贡体系”,却是历史发明学的伪概念。只有回归真正的历史研究,才能更清楚地发现唐与周边国家外交史的价值,才能对今天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更实用的借鉴意义。

作为历时近300年的王朝,唐与周边亚洲政权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中,大而化之无非是755年变乱前后的政策变动,细之则历任君主也多有调整。但总体而言,这300年变化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现代亚洲地缘格局”的雏形期。

与之前历代不同,唐王朝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它的周边政权几乎都在这段时间完成了社会政治转型,在中原的外线形成了一连串有着稳定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的定居国家。因为有政体,所以军事和文职的政策可以稳定持续开展;因为有民族创造神话和文化基因,所以在学习唐的典章制度时,能坚持本民族的独立性;因为是定居国家,所以有着更长远的政治设计和外交战略。

所以唐与周边亚洲政权的关系,并不是民族叙事里的“中央华夏——四方夷狄“,而更像地缘战略中的“内线——外线”。整条外线中如果有哪一个是薄弱环节,恰恰是貌似强大,但是在政治文化转型中非常落后的“突厥”。唐能成功战胜并驱逐突厥,正是先进政治文化对原始政治文化的必然结果。把7世纪的东亚描绘成唐——突厥的两极对抗,忽视高句丽及朝鲜半岛,吐蕃-南诏西南弧线的政治内涵,其结果只能是把多极亚洲的复杂性简化成浪漫有余的边塞诗歌,更糟糕的是丧失了对当代东亚地缘政治的深刻理解。

它的核心政治圈是六镇鲜卑后代,对于外交政策有着高度的“功利主义”自觉性。王贞平先生在本书中将“义”释为“宜”,堪称点睛之笔。同样地,周边政权也是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处理对唐关系。在彼此互动中,形成了典型的“零和博弈”状态,内线和外线的每一个政权,优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地缘安全,而在中古时代,构筑地缘安全的唯一选择,就是尽量扩张自身的实力圈。唐的羁縻政策,与其说是怀化远人,不如说是一条盟友缓冲带(参考苏联和东欧就很明白)。周边政权,特别是地区大国,采用的几乎是一样的手段,他们一边直接蚕食领土,一边不断消解唐王朝的羁縻地带,同时以骚扰性突袭争取更大的谈判砝码,在7-9世纪的很长时间里,吐蕃-南诏一向是这方面的好手。所以军事上的征服与反征服是中古亚洲地缘政治的主旋律,并不存在天然爱好和平,不事攻伐的国家。

同时,在地缘政治的较量中,武力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王贞平先生非常看重国际政治中的软实力,而且对软实力有着清晰正确的概括:“唐朝在全盛时期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软实力,它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成熟的机构,完备的法律,官僚制度,发达的文化,以及由繁荣的经济带来的上层奢华生活方式。”将唐朝贵族的生活方式变为异国统治者的风尚,在文化建构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创造文化认同,塑造一批文化上的“唐人”,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非常专业的软实力输出技巧。

唐之后的统一王朝中,只有满清继承了比较高超的外交手腕,特别是在康雍乾盛世,满洲统治者因为先天的优势,没有被宋明儒家的意识形态外交所束缚,同样采用的是内线——外线地缘策略,将外线国家转化为政治上的从属和盟友,直到西方国家打破亚洲的平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