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14 13:28:44 作者:曹czj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篇一

一、制度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是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方针,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使疾控工作更趋向于规范化、科学化。

二、加强学习

1、组织动员:20__年3月25日召开的东城卫生局卫生工作会议,开展了疾控工作工作,认真执行上级精神,各尽其责。

2、加强管理:结合疾控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各科室工作职责,以及基层业务考核,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方案,按照各科室工作特点,重新确定岗位,工作责任到人。

3、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包括:扩大免疫规划、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艾滋病行为干预、结核病项目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并组织业务理论考试,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改变服务态度,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按照卫生局安排,积极组织人员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三、开展各项业务

(一)免疫规划

1、预防接种情况

计划免疫继续实行免费接种,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2、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为做好我区扩大免疫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于20__年4月25日—4月30日组织开展了以“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为主题,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计划免疫宣传周活动。

(1)通过召开会议,动员部署;

(2)利用媒体,动员讲话;

(3)领导参加,群众参与;

(4)深入基层,面向群众;

(5)设立咨询点,扩大宣传面;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

(二)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开展“日审核、月督导、季分析”,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各种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和预警,全面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全院半年举行一次传染病应急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急诊急救演练。

(三)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控制项目从dots的覆盖、病人的发现和管理、促进健康教育、网络直报以及病人的转诊、追踪、访视、督导等,取得了一定成绩。

1、加强了网络直报可疑肺结核追踪工作

2、例会培训

3、健康促进

在“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做了专题宣传,以“控制结核,人人有责”为主题。

(四)完成艾滋病项目工作

1、性病、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1)性病管理:按时准确核实上报性病疫情,对全开发区性病诊疗机构进行了性病管理培训学习。建立性病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每天进行艾滋病疫情网络审核并行上报。

2、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在20__年建立的两个vct室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3、宣传工作

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五、20__年工作思路和建议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考核和督导检查。

3、加强结核病宣传力度,规范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包括转诊包括报卡工作。

4、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管理。

5、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促进检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

6、增加工作人员编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传染病流调、结核病管理、艾滋病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篇二

甲:秋季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同学们应了解和掌握秋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乙: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流脑、肺结核等。

甲: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进入人体呼吸道黏膜或肺部而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患者口、鼻腔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播。

乙: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水痘通常属于较温和的传染病。

甲: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多喝水。在春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粘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

3、搞好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搞好家庭及个人卫生。

5、坚持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6、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也是预防的关键。

7、进行免疫预防。在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腮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8、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应减少集会,少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尽量戴口罩。

乙: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甲:今天的校园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篇三

一、组织退休职工开展外出参观活动

在金桂飘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为充分体现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中心工会在10月17日重阳节前夕组织退休职工到aa县开展了一次外出参观活动,单位共有23位退休职工兴高采烈地参加活动,为保证整个行程安全,中心派出副主任、工会副主席和一名保健医生随行,确保行程安全。本次活动得到了退休职工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

二、开展退休职工重阳节座谈活动

10月17日下午,中心33名退休职工欢聚一堂,召开重阳节座谈会,共同庆贺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座谈会上中心qqq主任就中心近期的工作成绩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工作困难跟各位老同志进行了交流和座谈,高度肯定了老同志工作成绩的同时,希望老同志为中心今后工作发展多提些工作建议,促进疾控工作更科学健康发展,老同志对中心支持老年人工作表示感谢和肯定,会上也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建议。中心中层以上领导、工会委员等30多名在职人员参加了座谈。

三、慰问年老体弱的退休职工及发放慰问金

针对年老体弱不能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的退休职工,我单位工会主席ddd亲自带队上门慰问,如原防疫站退休老职工sss、原皮防站退休老职工fff等,另外对全体退休职工计61人,全部发放慰问金50元/人。

2012年10月24日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篇四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作为家长,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病人集中的门急诊长时间停留,居室每日开窗数次换气,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生病后应适当休息直至体力恢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剂。有细菌并发症时应及早给抗菌药物。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典型症状是“烧3天,出(皮疹)3天,退3天”。早期的表现主要有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出现发热、眼泪增多时,切勿带病上学,应尽早就诊,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潜伏期最后1-2天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或喉炎者出疹后10日内都具有传染性。

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需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当麻疹流行时或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可再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预防麻疹发病。不要带宝宝到拥挤的地方去或与患病的其他宝宝密切接触。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可在学校、餐馆、幼儿园等引起暴发。诺如病毒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没有持久的保护力,可以重复感染。

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传播。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有贝壳类海产品、蛋糕、沙拉等。也可通过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感染。

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患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后,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一般2到3天内就会康复。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治疗,脱水较重时应及时到医院输液治疗。

建议患者隔离治疗,在症状消失前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具,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要做好消毒。

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接种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处理。急性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高热者给予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 12 ~ 21 天,平均 14 天。

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 10 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起到预防作用。

患病后需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处理方面: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病原体为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以婴幼儿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

预防主要遵循“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常通风,晒太阳”15字诀。患病后尽早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肢端冰凉等须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权威建议: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春天的天气干燥,孩子的鼻黏膜容易出血,孩子有挖鼻孔的习惯,造成黏膜内的血管破裂,是造成孩子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孩子鼻黏膜的血管畸形或鼻中隔偏曲,鼻腔内异物, 孩子有鼻炎或者鼻窦炎,也容易造成局部充血肿胀,破裂出血。

一般来讲,孩子的鼻出血都能自已止血,如果出血频繁且不易止血,需要就医。鼻出血时用卫生纸或棉球填塞止血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感染并且取出时容易再次出血。也不能用仰头的方法止血,否则血倒流入胃会诱发呕吐。

遇到孩子鼻出血,家长不要慌,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在孩子的鼻梁中部捏住鼻子,一般压迫约10分钟可以止血。同时用浸了凉水的毛巾敷在孩子的前额鼻根部或脖子后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勤开窗通风,室内增加湿度,保护孩子的鼻黏膜。如遇室内温度过高、干燥,可以用软膏类的外用药涂抹孩子鼻子内部的前半部分,保护鼻黏膜。

如宝宝鼻部或上呼吸道有炎症发生,要及时治疗。

纠正宝宝挑食、偏食和不喜欢吃新鲜蔬果的不良饮食习惯。

平时养成宝宝定时喝水、喝水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不要养成抠鼻子的不良习惯,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

首先看温度。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厚重衣物;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

即使穿的少,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 “下厚上薄”,孩子穿衣护住“前心后背”。

较厚的羽绒服为9℃,薄羽绒服为6℃,稍厚些的弹力絮棉衣为5℃,厚羊毛衫为4℃,棉背心4℃,薄外套是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给小朋友穿衣服,尽量层数多些,好加减。控制在26℃为宜。

2.春季常见流行性疾病及预防措施2017

3.春季流行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常见传染病

4.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措施

5.春季疾病高发及预防措施

6.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7.外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8.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篇五

引导语: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呢,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夏季高发疾病预防常识,欢迎阅读!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预防热感冒,要注意多喝白开水,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蚊虫传染则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

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过敏体质的儿童如果突然进入空调室,上呼吸道会受到冷空气的袭击,从而引起咳嗽、气喘。另外,夏天小孩喜欢吃冷饮,这也是一个“冷”刺激。很多小孩在运动完之后喜欢大量喝冰汽水,不到一会儿就咳嗽、气喘……对于这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夏季应该从防“冷”入手。

首先,空调尽量要少用,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进空调房,能用电扇时最好就不要用空调。其次,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因为灰尘中的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源。最后,运动完之后不要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可以先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局部皮肤不干净,表面就会堆积很多的皮屑,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