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07:32:15 作者:念青松 最新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读书笔记(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篇一

1、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年,但我们可以让童心伴随我们终生。

3、我们的班级生活应该为孩子们留下温馨的记忆。

4、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讲,就是你和学生之间难舍难分。

5、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

6、民主就是一种尊重,每一个老师的行为都是教育资源。

7、教育人应该有一颗童心,童心比爱心更重要,爱心需要培养,而童心只需要保持。

8、写作让我的事业插上了翅膀。

9、诚实比100分更可贵。

10、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11、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12、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13、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

14、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15、我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16、不要做别人,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

17、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是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

18、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19、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20、先生之最大的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篇二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大师对话。这句话我以前没有深入理解过,最近我的理解却深刻了起来。几天来我专心阅读了李镇西的教育专著《我的教育心》,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工作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和以前一样,我只看到名师的辉煌,知道名师是那么出名,可是却很少去关注他们怎么成为名师的?很少去关注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用心。这本专著在教我如何当一个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激情会思考的好老师。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如果没有思想,我们有些教师就会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但光读书还不够,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我能在实践中磨练,走出更成稳的脚步!

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篇三

虽然做了近20年的小学教师,真正对小学教育研究却很少。暑期无事,借一本《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安抚一颗躁动的心。

应试教育搞了几十年,改革来改革去,还是没有找到出路。家长要成绩,要面子,要看到孩子考上大学;领导要政绩,要面子,要晋升,要老师提高分数;老师要成绩,要面子,更要奖金。于是乎,怎么才能出成绩?语数外挤占音体美劳品的课,加班加点再补课。如今,课改十几年了,品德课哪位老师把它像语数外那么抓过?更多的是,学生从来就没有上过品德课。我关心地问过一个高三学生,你们有体育课吗?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除了语数外理化什么都没有,每天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学生的品格来自哪里?只能来自于电脑网络、游戏和社会,他们习得了太多太多的自私、冷漠和暴力。

领导迎合家长、领导的要求,把孩子送进大学;老师迎合领导的要求,提高成绩分数,把学生送进更高学府;孩子迎合老师的要求,把自己送进只有知识,没有道德的未来。这样的课改,这样的教育,造就了青少年这样的品德。

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定位要准确,要合理,要长远。理想的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在书本上,空洞地说教,更要重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我们可以开展跨年级的班级之间的友谊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参加公益活动。德育,应该真实有效,杜绝形式主义。

理想的德育,应该让学生读好书,与书为友。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日常教学里,引导学生多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建立“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我们领导、教师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理想的德育,应该循序渐进,层次递进。品德课不是唱唱“队歌”“国歌”那么简单、形式。有多少学生连基本的个人品德公共道德都没有?随手扔垃圾、乱涂乱画、出口脏话、欺凌弱小、小偷小摸、破坏公物、顶撞父母------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爱,怎么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而言,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德育内容;从深度而言,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德育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程度。

理想的德育,应该是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家庭是德育的最早的阵地,从娃娃抓起。父母应该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影响。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学校还应该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影响,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德育的升华是人类不断向文明进化的载体,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圣神使命和共同责任。大家都知道“别让孩子输在知识的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更不能让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篇四

20xx年第11期《人民教育》的封面是这样一幅图画:一位蹲着的女教师和四名小学生在交流的生动画面,图片的题目是《蹲下来》,看罢很是感动。最近读李镇西的著作《我的教育心》一书,其中一个章节也是阐述“蹲下来”的,可见“蹲下来”是一种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基础教育的导向,是教育的可喜进步,是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成果。

李镇西的深思来自于一个细节:一个女生到办公室借纸杯子喝水吃药,老师告诉她在抽屉里,自己拿吧;作为老师的他在课堂上突然红色圆珠笔芯没油了,他向学生借红色圆珠笔用,学生们却争先恐后,一位女生从第三排小跑着上来递给他。两件同样是借东西的小事,前者是老师叫女生自己拿,后者是学生们争先恐后恭恭敬敬地把笔双手递过来。由此,作者悟到,这现象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中国的师生不平等是有深厚渊源的,封建社会里,从《弟子规》等儿童启蒙读物开始,对于师长的尊崇就有明确礼仪规范:“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天地君亲师”的封建礼教下,作为学生的哪里敢跟老师说平等。所以在尊师美德范畴里,也将师生不平等的种子深深埋植到中国人的心中了。几千年来人们都执着地认为:老师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接受学生的尊崇是自然而然的。不要说是“心灵的蹲下来”,就是单纯的躯体的“蹲下来”也似乎是违背礼仪规范,颠覆了人们的判断标准,何况我们现在提倡的不仅仅是躯体而是心灵的“蹲下来”,心灵的“蹲下来”不仅可贵,还有不可轻易逾越的历史文化障碍。从肢体上蹲下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对与过去教师们伟岸地站在讲台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肢体的蹲下到心灵的蹲下应该是现代教育体现师生平等的。李镇西说:“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必恭必敬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必恭必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因为我是老师。”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尚且如此,何况平凡的教师了,他们怎么容易轻易接受真正的“师生平等”呢?如果真正的“平等”了,作为师者的师道尊严怎么办?你可以从肢体上蹲下来,也可以从情感上蹲下来,但更难的是在知识面前蹲下来。把这座这是的高山放手给学生,你只做向导,指引他们去探索,从技术上指导他们攀登。你说,攀登吧,我们一路同行。但是,更多的教师很难做到,他感觉这样太过缓慢,“不如听我讲,我这里是索道,乘上来,一览无余,乘上来,节省时间和体力。”殊不知,这走马观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不停地攀登,是真实的汗水和一路野花和苍翠风景的亲历。真正的蹲下来更多是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师不在是侃侃而谈,高谈阔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感受,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多年前,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她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家长和老师们也很尊重她,唯一听到的对她的评价里一句不和谐的语句就是:“教学教痴迷了,总是喜欢拿小孩子的思维来想事情,以小孩子的习惯来做事情。”是的,她的目光里看不见世俗的尘埃和凡。人的患得患失,四十岁的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童话。尤其是看见她课上课下跟孩子的交流,除了感动,我说不清我的感情,也不敢对她的景况妄加评论。但是几年后,我把她的故事放在这段文字里说起,这位可敬的老师,我认为她是真正的做到了从心里上彻底蹲了下来,她是平等地在孩子中间。

蹲下是一种姿态,是屈膝削去原有的高度,跟自己的对象保持平等的海拔高度,甚至处于一个稍稍仰望的姿态。这个姿态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那些眼睛一直望向高处的人收不回他的目光,心一直在高处的人不甘心于沉静下来的。所以那些人即使做了教师也很难做一个好教师,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蹲下来仔细审视身旁的美丽花朵。那些架子端得高高的人一直把自己树立在三尺讲台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叫学生终生仰望。蹲下来是一种福分,蹲下来的田园是一片纯净,是孩子们那纯洁的目光和金子般闪亮的心灵,高官高高在上,他们看见的是权力交易黑幕和刀剑,巨富高高在上,包围他们的是金钱是资本是利润是重利轻义,只有能够蹲下来的人,把眼光从喧嚣的浮尘中低下来,低到纯洁的花瓣中间,低到露珠中间的,做一个除草捉虫的人,看苗儿成长花儿开放,被花香围绕的人,有时候也把自己当成了一株苗,一朵花,接受自然的微风和雨露,知识的甘果与琼浆,这是上天赐予的福分。

蹲下是一种哲学,天空因你蹲下来而更高,世界因你蹲下来而更大了蹲下来的时候,天就变高了,世界就变大了,自己就变年轻了,看见的是青春绽放的面容,在匆匆逝水之上,远离了喟叹的忧伤,是上善之水,默默滋润而从不要一句感谢,不要一面旗帜来彪炳。

蹲下是一种拓展,蹲下来,视角低了,可以更清楚低欣赏花瓣的美丽和他的芬芳,甚至可以看见绿叶的脉络以及深处的一小处斑痕。

蹲下是一种融入,只有在同意平面上你才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它们的波动和欣喜。

我的教育苦旅主要内容篇五

最近,我又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一书,李老师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取得了成功真是让人羡慕让人钦佩。

说实在,现在的我们工作越来越熟悉,但是对教育的激情却没有了,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李老师给我们送来了享受成功教育的秘诀!

1、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纯净的童心永远保持纯净童心的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我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让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种方法: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他们喜欢看的书,和他们一起说一说对书中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对优美词句的赏析,会无形间拉近和孩子的心灵距离,也会让你自己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机会的时候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队伍中,放飞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谈谈心……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尝试,要把纯真保持到永远。

2、要有爱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爱满天下”从师范起就一直陪着我们,但是,当我们从教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对还能像最初那样爱他们每一个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不再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开始慢慢喜欢成绩出色的学生;不再有十足的耐心,对学生也有了些许“简单粗暴”的痕迹;不再走进学生,与学生有了心理距离这种种表现都说明了,我们没有真正的爱我们的学生。只有对孩子充满了爱,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激情,才会取得成功。

3、要善于积累智慧

4、要加强阅读在书香满校园的学校工作,我们是幸福的,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

5、要勤于写作

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新教育强调,“坚持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如果能够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挑战自我,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

守住自己的教育心,做成功的教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