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小班(专业18篇)

时间:2023-11-14 21:05:49 作者:MJ笔神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班(专业18篇)

通过小班教案,可以帮助幼儿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在阅读小班教案范文时,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

2.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

挂图、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一、故事引导。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

肩:耸肩、揉肩、摆肩······。

手:挥手、波浪手、推手······。

脚:跳、跺脚、点地······。

3、打招呼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宝宝玩的非常的开心,大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鼓宝宝也请来了,小动物们听到拍铃鼓的'声音就会到处走一走,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身体哦!我们也一起来玩吧!

教师拍奏铃鼓,幼儿到处走,教师摇奏铃鼓,幼儿和同伴打招呼。

三、动物扮演。

1、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示图卡,幼儿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会先出来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发放道具,请幼儿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听音乐做律动。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感应乐段,并以不同肢体部位做出渐强与渐快的动作。

2、配和音乐,培养幼儿创造发明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挂图p4,塑料袋、橡皮筋、软垫、打击棒若干。

排队入场、听故事坐椅子围成半圆,游戏时散形。

重点:能以不同肢体部位做出渐强与渐快的动作。

难点:发明塑料袋的不同玩法,能用塑胶袋感应乐句。

(一)、故事导入。

师:“小云妖收到小熊送回来的.毛巾,心里乐开了花,拿着小毛巾又唱又跳,它拉着小熊的手一起跳起了舞。扭扭臀部、摆摆手、点点头……我们和小云妖一起来跳舞吧!”(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二)、感应乐段:云朵唱歌。

1、肢体感应拍子。

(1)教师唱歌词,配合每个乐段拍奏(手、肩、头、跺脚……),教师配合音乐,表情丰富地配上动作感应一遍,幼儿欣赏。

(2)幼儿和老师一起轻声哼唱歌词,配合每个乐段拍奏(手、肩、头、跺脚……)。

2、肢体感应渐强与渐快。

配合每个乐段,逐段配合音乐以不同肢体部位做出渐强与渐快的动作。

师:“小云妖开始觉得有点害羞,唱得比较小声,后来越唱越开心,越唱越大声越快。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云妖唱歌,听听谁唱得听。”

3、利用软垫感应渐强与渐快。

师:“云妖宝宝得到它心爱的宝贝觉得太开心了,唱歌、跳舞还不够,它想敲鼓来告诉大家它的宝贝回来了,它好开心。”

每人一个软垫、打棒,配合音乐以不同拍奏方式感应渐强与渐快的动作。

(三)、道具:塑料袋云朵。

1、探索各种塑料袋的音效,幼儿模仿并创造。

(1)出示塑料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呢?摸摸碰碰它听听看会发出什么声音。

(2)请个别幼儿展示他的玩法,其他幼儿模仿。

2、感应乐句。

师:“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云朵真漂亮,小云妖真爱玩,它想出一个新游戏。”

音乐:手轻拍塑料袋云朵。

句尾:用塑料袋遮脸,依乐句(唱完一段后)移开塑料袋装鬼脸吓同伴。

3、用塑料袋模仿气球,再次感应乐段。

单人游戏:手拍、弹、抛。

师:“好多小动物都被小云妖给吓到了,云妖还开心。它想送给小动物们彩色的云朵。”

双人游戏:依乐句互相丢接(左右手交替丢接,最后一小节将塑料袋抛接)。

(四)、活动结:全体幼儿盘腿坐下,将塑料整齐叠好,听音乐出场。

幼儿园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学习听辨音源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感受不同的音乐类型。

使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听辨音乐方向的能力。

按照游戏情结和音乐变化,调整音乐行为。

1、音乐盒两个、磁带。

2、花仙子头饰两个(请大班幼儿班演化仙子),各种小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3、布置森林和家的环境。

1、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进行一次特别的春游,我们要去的地方叫神秘森林,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些地方要闭着眼睛才能找到。所以呀,我们请了花仙子来帮我们带路,只要跟着她们的音乐就能去神秘森林玩了。”

2、认识花仙子。

出现两位花仙子,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来听一听她们神奇的音乐吧。花仙子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舞。

3、游戏。

(1)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跟着花仙子的音乐去第一个目的地――快乐谷吧。幼儿们跟着花仙子到达快乐谷,“小朋友们快乐谷到了,大家睁开眼睛吧。”再一起跳舞。

(2)休息一下后,请第二个花仙子带我们去下一个目的.地――蝴蝶谷“小朋友们,快把眼睛睁开吧,蝴蝶谷到了,多漂亮呀。”,“小心不要吓跑了小蝴蝶哦。”

(3)“现在我们要分成两队了,想去小鸟家的请跟着第一个花仙子,想去小兔家的请跟着第二个花仙子。

(4)“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今天去了这么多地方,现在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请跟着自己的花仙子回家吧。”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学习用轻松、愉快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磁带、录音机、图谱、小猫的头饰。

1、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听出来里面有什么声音?还听出了什么?……好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继续问幼儿,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

教师:“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教师小结: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

3、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朋友,咱们也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找东西吃吧?小老鼠怎样走路?吃东西?跳舞?”

5、听音乐做游戏。

可将此游戏发展为戏剧表演,咱家园联欢中演出。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小碰钟、碟片。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

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6、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1、道具准备:彩色沙巾若干、手摇铃人手一个、配套音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教师播放音乐,同时讲诉白云在天上一会一个样,一会儿变成什么,一会儿变成什么和白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音乐。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儿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的动作。

b、跟着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人一组牵手。

配合音乐,教师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乐时伸出长长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处走;b段音乐时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摇摆。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方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手摇铃,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摇晃。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理解儿歌内容,能清晰的说出儿歌。

2、能用固定音型敲打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欢快。

3、感知各种颜色,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鱼儿进行涂色。

1、手摇铃、响棒若干、彩笔。

2、《鱼儿鱼儿水中游》挂图。

3、音乐《水族馆》。

一、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复习儿歌。

2、根据固定音型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1-2遍)。

二、直接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听,它是谁?(放音乐)在幼儿说出是“小鱼”后,出示小鱼的挂图。

三、引导幼儿探索小鱼的特征,能大胆的用肢体动作变现小鱼。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小鱼有什么秘密呢?(小雨生活在水里)。

2、教师放《水族馆》让孩子们做小鱼在教室里游来游去。

四、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鱼在水里,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看看小鱼在水里是怎么生活的。(听录音)。

2、再次欣赏2-3遍,乐意跟着录音一起念儿歌。

师:会念的小朋友可以大声的念,不会念的宝宝可以轻轻的,边听边念。

五、用固定音型敲打儿歌节奏。

1、教师示范边拍打手摇铃边念儿歌,让幼儿感知儿歌的节奏。

2、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儿歌节奏。

3、分发幼儿人手两根响棒,用固定音型敲打儿歌节奏。

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鱼儿进行涂色。

1、师:小鱼听了我们的儿歌,特别的开心,它想送我们没人一个鱼宝宝,让我们帮鱼宝宝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边听音乐《水族馆》,边涂色。

幼儿园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认识五指,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对手指游戏感兴趣,乐意与大家一起表演儿歌。

手指娃娃、音乐《摇篮曲》、《鸡鸣》。

1、师:(播放摇篮曲)听了这首音乐感觉怎么样啊?你想做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播放鸡鸣)鸡叫啦,天亮啦,小朋友要做什么了呢?哦,你也起床了,你也起床了,我也起床了,大家都起床了。

2、师:鸡叫声是让小朋友起床,那刚才的音乐是让小朋友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引导幼儿说出是睡觉,播放《摇篮曲》,师带幼儿做睡觉的样子,播放《鸡鸣)做起床的动作)。

3、师:小朋友们都起床了,我的手指宝宝也起床了!你们看!我们和手指宝宝打个招呼吧“手指宝宝你们好”——“小朋友你们好!”

4、师:指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那你想玩什么游戏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和手指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1、认识小不点。

师:(师把手藏在身后)我的手指宝宝藏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出来啦,出来啦,看,(出示小手指)是谁出来了呀?(幼儿自由说一说)哦,它的名字叫小不点,为什么叫小不点呢?我们来比一比它是不是最小的呀?哦,小不点,小不点(重复加深幼儿印象)你们的小不点呢?和我的小不点来拉拉勾吧。

2、认识大拇指。

师:这次谁会出来呢?瞧,(出示大拇指)嗯,这是大拇指,大拇指就是谁呀?(指着自己)就是——我,学一学老师的样子(师幼边说边做)。

3、认识大个子。

师:我的手指宝宝呀真调皮,又躲起来了。猜一猜接着谁会出来呢?(出示中指)哦,它的名字叫大个子,比一比是不是长得最大最高的呀?大个子点点头,点点头。(师幼边说边做)。

4、认识二胖子。

师:又要出来啦,又要出来啦,(出示无名指)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二胖子,”是谁呀?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师幼一起说一说)。

5、认识食指。

师:还有一个手指宝宝也要跑出来了,是谁呢?(出示食指)(教师与幼儿互动,指着小朋友)就是你,就是你,小朋友和我一起边说边做——就是你,就是你。

6、复习巩固五指的名字。

“小不点,小不点,你在哪里?”——“我在这里”(一起拿出小手指,其余类似)。

1、教师示范儿歌(速度偏慢)。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手指宝宝的名字!可是手指宝宝玩游戏累了,它们都想睡觉了。

2、你们的手指宝宝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啊?(幼儿念儿歌2遍)。

3、有的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我们请她来玩这个游戏,好吗?(个别幼儿尝试)。

4、手指宝宝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们再来玩一玩吧。(集体朗诵)。

5、我们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拍拍手表扬一下自己。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名字叫什么?

师:我们的手指宝宝真能干,它们还会玩什么游戏呢?会变成什么呀?(带幼儿学一学小动物)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变一变吧!(律动离场)。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拍蚊子

1、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

2、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擦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自制大蚊子一只。

(一)导入活动。

1、师:夏天的时候,有一种昆虫“嗡嗡嗡·······叮上来的时候呢,会很痒的,你猜是什么呢?(蚊子)。

2、师:那你们看到蚊子会怎么做呀?(打死它)。

3、师:你们都会打蚊子呀!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打蚊子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动作。

2、出示道具蚊子,教师提起蚊子道具,不断地变换方位,幼儿追拍蚊子。

‘嗡嗡嗡···’谁来啦?快来打它,啪!

师:(蚊子口吻)哎呦喂,打死我喽!哎呦,蚊子被我们打死了,丢掉它。

3、教师提炼幼儿拍打蚊子的动作,全体幼儿练习拍打蚊子的动作。

师:“嗡嗡嗡·····啪!(四次)哎呀,我们打了好多蚊子,数一数,还有几只蚊子,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还有还有,这边,再来数一下,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哎呀,蚊子好狡猾啊,我打不到他,哼,生气了,哦,你们也生气了,告诉那些蚊子我们有多生气,生气了!

哎呀呀,真是气死人了,小小蚊子真淘气,我们一起来打蚊子吧!

4、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动作。

(三)创编搔痒痒动作。

1、师:哎呀,刚才啊我被蚊子叮了一下,好痒啊,抓一抓,这里也被叮到了,好痒,抓一抓,臭蚊子,真可恶,打死他!哎,上面,啪,下面,啪,这边,啪,那边,啪!

2、师:你有没有被蚊子叮到?我们一起抓一抓。

3、请幼儿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搔痒痒动作。

师:给你的好朋友抓抓背吧!找到你的好朋友,“好痒啊,抓一抓!”

4、师:搔了痒痒还是痒啊,怎么办呢?(擦药)给你的好朋友擦擦药好不好?擦好药,好香啊,睡觉啦!

5、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完整进行搔痒痒一擦药的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挠痒痒,然后擦药睡觉好吗?

(四)完整进行蚊子舞游戏。

师:蚊子真可恶,我们一起来打蚊子吧。

奥尔夫音乐幼儿园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连续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3.学会生活技能拧瓶盖。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

空瓶子、松子、歌曲范唱和伴奏。

一、音乐导入:

和幼儿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演绎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

老师:宝贝们想一想当爸爸妈妈亲亲你、夸夸你、抱抱你的时候你们幸不幸福啊。

幼儿:幸福。

老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先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教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子)。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子)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教师以动物的口吻回答:

小熊: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小马: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一起跺跺脚。

小兔子: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教师请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

教师:宝贝们让我们用小动物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在唱个歌吧?

播放儿歌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演唱两边。

二、制作乐器小沙瓶。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瓶子,在发几粒松子,教会幼儿拧开和拧紧瓶盖。

三、创编歌词认识节奏。

教师:宝贝们你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啊?会不会哈哈大笑啊?

幼儿:会。

教师:那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哈哈,哈哈(哈哈的时候摇晃小沙瓶)。

跟伴奏做两遍。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titi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游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根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行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个有趣的游戏吧!

师幼配合音乐走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1、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害虫。

2、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打蚊子。

3、剖析节奏tati-ti,并用乐器拍奏全曲。

录音带、录音机、铃鼓、蚊子图片、其他昆虫图片、手摇铃若干个、捕蚊拍。

1、故事引导: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很大的音乐会,为了防止扰乱,所以青蛙兄弟负责守卫。就在大家都沉醉在美好的音乐中的时候,突然飞来了一群捣鬼的家伙,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小蚊子是害虫还是益虫“害虫”“为什么”“它叮人、会传染疾病”

3、你认识哪些益虫呢?“青蛙、蜜蜂。。。。”

师:负责守卫的青蛙兄弟,也为了怕蚊子来捣鬼而伤透了头脑。

1、感受特定拍。

我们来听一下音乐会上的蚊子是怎么扰乱的,欣赏全曲。

2、分段欣赏感应蚊子飞行“飞”的次数。

3、“如果有蚊子叮你,你会……”“拍死它”

4、“拍死蚊子你高兴吗?”“高兴”大声的笑一下“哈哈”

5、“如果你是小蚊子,请你做一个死翘翘的动作和大家的肢体动作不同”

6、幼儿自学蚊子飞,可以根据儿谣做不同于他人的动作,到“飞”时要拍手,最后做“死翘翘“的动作造型!和大家不同的动作就一起来学学!

1、除了用手拍蚊子还可以用什么打死蚊子。“电蚊拍、蚊香”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蚊拍,来拍蚊子,可是在这些蚊子中间有一些益虫,小朋友千万要看清楚。不要打死益虫噢。

3、幼儿听到“啪”时候才能打蚊子,其它时候就学小蚊子飞和做死翘翘肢体造型。

4、幼儿游戏,教师察看是否有幼儿拍错蚊子。

5、师:蚊子的家族是很大的,我们把中国的蚊子消灭了,蚊子的外国亲戚又来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都消灭光!

1、幼儿练习徒手拍节奏(根据幼儿的情况是否再次练习)。

2、音乐会要开始了,请我们去演奏,我们先练习一下,请小朋友叫醒你的小乐器。

3、一半幼儿拿领鼓,一半幼儿拿木鱼,听音乐练习演奏全曲。

4、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5、教师组织幼儿收乐器。

结束语:好了,刚才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把小蚊子这些捣鬼的家伙打死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

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野餐”的欢快意境。

课件、音乐。

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

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

1、回忆经验,引出话题。

(1)小朋友,上次我们去秋游开心吗?(开心)快看,你们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1——秋游活动分享食物)你们在哪里分享好吃的呀?(野外)。

(2)我们在野外分享好吃的,这就叫做“野餐”。你们野餐开心吗?(开心)。

2、欣赏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去野餐是件开心的事情,(出示课件2)快看,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们也去野餐啦。

他们在干什么呢?(笑、手拉手、很开心、唱歌)。

(2)他们野餐时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出示课件3)教师示范演唱第一段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去野餐”

(3)你们听到了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唱边指着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唱歌吧。(教师带着幼儿清唱歌曲边指图)。

(5)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一段)。

3、观察节奏谱,说唱歌曲第二段。

(1)小朋友野餐、唱歌真开心,(出示课件4)你们看还有谁也很开心呀?(太阳、小花、小鸟)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很开心呀?(嘴巴、在笑、微微笑)。

(2)太阳、小花、小鸟也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5)教师示范演唱第二段说唱歌曲“温暖的太阳对我微微笑,可爱的小花对我微微笑,树上的小鸟也在叽叽叫,小朋友们都在微微笑。”

(4)哦,原来小鸟、小花、太阳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像说话一样说出来的,这就叫“说唱”。

(5)那它们说了些什么呀?谁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幼儿说到的指着图谱,并带幼儿说唱。

(6)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说一说吧。

(7)老师不但会把太阳、小花、小鸟的歌说出来,我还会表演呢。(教师示范说唱表演)。

(8)刚才老师的表演,你最喜欢哪一个动作呀?(重点练习“微微笑”)。

(9)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表演吧,师幼合作说唱表演。

(10)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二段)。

4、完整欣赏歌曲《野餐》。(出示课件6)。

野餐的歌真好听,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完整歌曲)。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野餐》。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一起来唱歌吧。

6、幼儿即兴表演。

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让我们边唱边跳吧!老师来看一看,谁的舞姿最漂亮?

7、你们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野餐吗?那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去野餐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

节奏问好:

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b1/同一首歌。

曲目与操作:

小青蛙。

毛绒青蛙一只,手偶青蛙一只,上玄青蛙若干只,头饰若干只。

双响筒。

3、引题:

有一只小动物,它穿着绿衣裳,喜欢生活在池塘里,还呱呱呱的唱着歌呢,

宝宝知道他是谁吗?

4、串讲歌词。

老师把小青蛙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5、拿出双响筒,介绍双响筒的使用方法(符点节奏)。

6、教师做青蛙跳的动作。

7、宝宝听音乐做动作。

8、宝宝跟教师做青蛙跳水的表演。

9、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小青蛙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青蛙的表演,小青蛙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现在把小青蛙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青蛙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青蛙图,提示图上小青蛙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小青蛙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1、拍手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配合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ab曲式和高低问答句。

2.初步学习顽固伴奏xxxx。

3.体验营地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集体搭帐篷的乐趣。

故事图片一张、桌布、cd、呼啦圈。

1、以《小松鼠进行曲》进场。

2、节奏问好。

3、故事导入:

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野营,第一次野营,宝宝觉得好新鲜……(音乐)。

4、律动游戏——营地活动。

1)宝宝的小手(小脚)会唱歌:(xxxx)我们去野营,一起搭帐篷……。

2)音乐律动——搭帐篷。

a段:边念语词,边做钉钉子状。

b段:用肢体感应高低问答句。(噜噜噜噜放低低,啦啦啦啦举高高)。

3)听音乐进行搭帐篷游戏。

教师先配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

a段:用脚踏出顽固伴奏(可以根据情况走动)。

b段:1321放低低,6653举高高。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4)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围着桌布进行搭帐篷游戏。(游戏中注意幼儿安全)。

5、结束游戏《小松鼠进行曲》。

宝宝们可真是能干,搭了这么漂亮的帐篷,星星来的小天使知道宝宝很辛苦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喝的白开水,我们踏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去喝水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蝴蝶》,蝴蝶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问个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蝴蝶图片一,播放歌曲《蝴蝶》。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1、师:蝴蝶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蝴蝶是怎么飞的呢?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蝴蝶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蝴蝶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蝴蝶妈妈,你们来当小蝴蝶,蝴蝶们!妈妈会跳一支蝴蝶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蝴蝶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蝴蝶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蝴蝶舞。

师:这支蝴蝶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蝴蝶上来和蝴蝶妈妈一起来表演蝴蝶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蝴蝶舞。

师:蝴蝶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蝴蝶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蝴蝶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蝴蝶跟蝴蝶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蝴蝶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

教师示范拿丝巾。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下课律动摇:转转转,跳跳跳,今天上课真有趣,谢谢老师谢谢你呀,上课真有趣。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熟悉歌曲旋律,能够边唱歌边玩游戏。

2、能在歌词的提示下,大胆地用肢体表现游戏中的动作。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1、公鸡、母鸡纸偶,公鸡头、母鸡头。

2、假花一朵,糖果一个,一块布,芸豆、篓子若干。

一、复习音乐《》。

二、游戏导入。

1、猜碗里的花。

指导语:我的碗里有一样东西,等音乐停下来的时候请你猜猜在哪个碗里?

2、猜口袋里的公鸡头母鸡头。

师:我的'口袋里还有东西呢,等会儿请你们来猜一猜在哪个口袋里?

三、初步学唱歌曲《公鸡头》。

1、出示公鸡头、母鸡头纸偶,自然引入歌曲。

指导语: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公鸡头母鸡头也来凑热闹啦!

公鸡头母鸡头会唱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范唱)。

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2、教师再次进行范唱,幼儿仔细倾听。

指导语: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3、教师再次歌唱。

指导语:我们来听一听《公鸡头母鸡头》。

4、师幼一起唱。

指导语:我听到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这首歌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边唱歌边游戏,会玩《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

1、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指导语: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和我玩游戏,

老师来藏豆豆,那谁来猜豆豆?(我要把我的豆豆放在后面藏藏好,小手握握紧,不让她看见。)。

(交代游戏规则:如果猜对了,就由猜对的人去喂,猜错了,就由藏豆的人去喂)。

我的公鸡头和母鸡头呢?我们来喊一喊:公鸡头,母鸡头!

2、请两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指导语:这一次我要请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来玩游戏。(谁来藏,谁来猜?)。

3、两两结伴玩游戏。

指导语: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面对面做做好,看着他的小眼睛。

请椅子下面有豆豆的小朋友来藏豆豆,没有豆豆的小朋友来猜豆豆。

4、散点玩游戏。

指导语:这一次我们请女孩子来藏豆豆,那谁来猜豆豆啊?(男孩子)。

等一会儿请一个女孩子找一个男孩子,手拉手找一个空地方站站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