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诺曼底登陆演讲(汇总5篇)

时间:2023-08-29 21:09:49 作者:雨中梧 最新诺曼底登陆演讲(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诺曼底登陆演讲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船上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诺曼底登陆演讲篇二

教学目标 :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并以辩论形式进行深入探讨; 

3.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4.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并以辩论形式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重难点:

1.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

一.音乐导入  

[请同学简单介绍雨果,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通读全文,了解全文内容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870年3月17日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5.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舰桥,随轮船一起沉入深渊

[结合学生回答,老师略作点评、补充]

[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归纳,并过渡]

2)各方在预备时间内找到对已方有利的证据为已方船只辩护;

[对双方同学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对学生辩论作出适当指导]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2.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像欣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1.文章中有两个“谜”,让我们大家来共同揭开谜底。

[参考答案]

三.欣赏《泰坦尼克号》中船撞上冰山后的片断,然后讨论:

2.老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归纳: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补充阅读《伊文思小姐》

作者邮箱: 

诺曼底登陆演讲篇三

1、通过教师的带动讲解,学生掌握本文中的字词和作者的简介。

2、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掌握朗读课文时重读的技巧,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明确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课文内容。

在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受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操,并有所感动。

通过朗读应注意的事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

这是初一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说,它位于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是否落实小说的有关知识性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很重要,以读带动学生进入课文,以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以写作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实效性,所以这篇课文我的设计主要是上述几个环节。

一、导入

文天祥有句名言“时穷节难见”,说的是在非常危急危难的时候,一个人的品行、节操就能显现出来。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例子,文天祥誓死不降元朝就是其中之一。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表现人物“时穷节乃见”的文章。

二、介绍作者

学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的资料。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提出要求:

1.画出你不认识的字词或不好理解的字词。

2.对于文章中的内容,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3.阅读之后,请你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段落,为什么?

(说明: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课文

四、学生质疑:大胆说出读课文时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相互说说朗读课文感受最深的地方。

设计说明: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了解学生读课文时不明白的地方,解答学生的疑惑,并组织学生交流朗读课文后的感受,一则锻炼学生敢问、会问的能力;一则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做准备。

五、讲讲课文中的字词,用多媒体展示。

说明:字词是初中阶段最基础的知识,教师必须借助课文落实这些,而且这篇课文中有几个很重要的多音字:强、载,教室讲解区分多音字的方法,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

六、朗读课文

说明:在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和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后,教师再采用教师范读或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并作适当的指导,以调动学生更深入课文中,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更好的感受。

教师鼓励和表扬学生大胆的朗读课文。

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解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结合课文内容,你从这篇课文的题目读出了什么信息?)

说明: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一则复习课文的内容;一则锻炼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以学生的发言引出下一个环节:朗读时间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诺曼底号遇难的段落。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学生简单概括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有气势地朗读课文中重要的段落,如描写灾难来临的段落、哈尔威船长与船员对话的段落。

说明: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下一个环节:人物分析。

三、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教室引导学生回答,并注意写板书

分析完哈尔威船长的形象之后,教室转入下一个环节:记者提问。

四、设计活动:假设学生是一名记者,面对哈尔威船长,你最想提什么问题?请写出两个问题。

说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对课文的提问,参与对课文的回答和理解,共同分析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形象。教师起鼓励和点拨作用,并最后总结。

记者提问活动结束后,教师再引入最后一个环节:写作时间。

过渡语:大家问的问题都很好,可见对哈尔威船长很了解,也很钦佩。但是我们可曾想过他的家人,他也会有善良而可爱的妻子,会有懂事的孩子,临死之前他会想到这些吗?如果你认为会请你代替哈尔威船长给妻子写封信,如果不会请你写出理由。

四、写作活动

说明:学习课文,学生激烈地讨论、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能反映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非写作莫属,故设计写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诺曼底登陆演讲篇四

知识目标 

1.了解雨果。 

2.复习人物描写、记叙的要素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1.语言概括力和表达力。 

2.想象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力。 

重点难点  环节 个人备课过程 集体备课内容 

直接入题 

1.了解雨果,同学相互交流。 要明确 

2.记叙文的六要素复习。 

自由读书 

对换的题目,教师要及进给予点评,并予以概括,明确文章的主题 

换标题 

1.师生交流文章的标题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眼睛! 

2.文章的题目,一般会从哪些角度起。 

3.请学生就自己的理解,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并能说说理由。 

概括文章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结合刚才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从内容和中心人物两方面) 

走近人物 

2.那么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 

3.两人一组,分别找几组学生展开朗读比赛,从16节开始。 

4.男女生再分别扮演船长进行集体朗读比赛。 

讨论交流 

2.师谈一谈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的设计师与船共存亡的故事。 

归纳小结 

1.同学们的学习表现。 师生共同完成 

2.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作业 

1.把你今天学习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听一听他们的评价。 

2.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文中还有其它写人的方法吗?

诺曼底登陆演讲篇五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

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

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

四、整体感悟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

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

(1)开头介绍“诺曼底号”部分用轻快、平和与赞美的语气来读。

(2)中间撞船部分要读出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与船长有关的部分要读出镇定威严的语气。

(3)最后一段应该读出人们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模拟撞船

1、(课件播放)“玛丽号”肇事,船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人们就要葬身鱼腹了。

2、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诺曼底号”,你能还原一下发生海难时船上的情况吗?想象“诺曼底号”遇难时的恐怖场面。

3、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行船环境慌乱的逃生伟大的船长)

二、研读赏析

1、课文中有许多场面描写,赶快在课本上标画出来读一读。

(1)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雾越来越浓了周围一片漆黑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

(2)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课文开头写夜色,写雾,目的是什么?

2、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视频,指导学生感受遇难时人们慌乱的逃生场面。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哈尔威船长和船员的对话。

(1)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船还有二十分钟才会沉没,还有逃生时间;如果不听指挥,马上可能被打死;灾难发生时船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关注着整条船的情况;船长不愧为英雄,应对措施到位,及时制止了混乱……)

(2)其实船长做到的还有很多,大家赶快找一找,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小心翼翼全体安静!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把克莱芒救出去!)

(3)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船长工作认真、业务精良既有英雄的果断、力挽狂澜,又有照顾见习水手的柔情一面)

三、提出疑问,小组交流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1)同学们的问题很好,我们先小组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

预设:也许事发突然,他只想到要救别人,真的忘了自己;也许他已意识到船肯定要沉,作为船长绝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他已确认了自己应在的位置。无论结果怎样,他已将自己排除在被救者之外,做到了真正的舍生忘死。尤其是船沉时,他的坚定、庄严、悲壮,更使我们确信,他早已选择以身殉职,“忘”只是表象,“放弃”才是实质,放弃生还意味着选择与伟大同生,英雄的人格美得以体现。

2、让我们为拯救他人生命的船长和船员一起道一声谢谢吧!(课件展现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形象,音乐起!)让我们以无限悲痛的,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读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小结: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英伦海峡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船员能与他相提并论。在灾难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己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履行了做人之道。

这节课我感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思路比较清晰,整个环节的设置和课堂流程都比较顺畅。二是分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整合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和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语言重视不够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