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室建设方案(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8 16:21:01 作者:飞雪

建设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以确保最终实现预期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建设方案中的目标、任务、计划和资源等详细信息。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集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集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进一步组织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学校管理队伍。

(2)建设。

1、坚持周一例会制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2、管理干部要做到“五个一”要求;即深入一个年级组,深入一个教研组,抓好一个科研课题,指导好至少一个青年教师,高质量的完成听课指标。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靠近。学校领导干部要参加平均每周2小时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4、在县教委开展的“20xx教学管理年”活动中,要认真参加并组织好相关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5、干部在教育科研方面为群众的表率,除抓好一个科研课题之外,每学期要撰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6、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3)教师队伍。

(4)建设。

1、坚持周二例会制度;除集中学习之外,还要进行自学,保证每周2小时学习时间;并写出学习心得及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总结。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职工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依法执教,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不搞以盈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3、严格组织观念,严肃劳动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作到政令畅通;下大力气抓好教职工的各项管理,使得教职工进一步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等活动。

4、认真贯彻上级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

5、继续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1)做好20xx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学校要对县校两级骨干教师予以鼓励。

(2)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开展好校内“导师带教”活动。

(3)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学期末评选出我校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并报中教科参选。

(4)请师德讲师团到我校演讲,学习我县优秀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6、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1)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如培养一批能够担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师,班主任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等。

(2)落实好上级及我校的十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3)努力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培训。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相应培训工作,广泛学习试验区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

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长沙市“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长教发[20xx]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二五”规划,根据校长室工作安排,特制订本方案。

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因而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命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课程理念的创新,和谐团队赋于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我校将通过系列措施,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高素质卓越教师队伍。

全校教职员工。

(见附件一表)。

1、教科室:负责活动及会议安排、专家预约、接送、资料收集、整理。

2、总务处:负责饮用水;

3、信息中心:负责会场设备、录像、摄影。

2、外出训练请老师们着装轻便,注意防暑,注意安全(详细要求见拓展活动方案)。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政工作队伍不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加强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推进思政队伍立体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配足配强组工干部,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组工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要配足配强专兼职组织工作干部。

2.优化强化辅导员队伍,实现思政队伍职业化。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建立一支稳定规范、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职业准入制度。我校在选聘辅导员时,要加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核,辅导员上岗前应经过心理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其任职的重要条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新任辅导员上岗前要参加不少于40个学时的岗前培训,由学校对培训合格的辅导员颁发结业证书,使辅导员做到持证上岗。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职业等级要求,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2)实施一年一培训计划。开展全校辅导员全员培训,使每一名专职辅导员1年内至少参加1次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重点加强新聘辅导员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辅导员在岗期间每年要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在岗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内地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修培训。提升辅导员学历层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他相关学位,学校积极推荐工作实绩突出的辅导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非思政专业辅导员应在参加工作3年后,选修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六门主干课的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建设一批网络培训精品课程,提高辅导员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我校要将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享受有关鼓励政策。

(3)完善实践锻炼制度。依托我校与疆内其他高校、内地援疆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组织辅导员赴北疆高校、内地援疆高校学习考察,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组织辅导员到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开展社会考察和假期实践,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广泛组织辅导员开展假期家访,密切家校联系,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求。建立辅导员校际挂职锻炼机制,推动辅导员与党政干部之间的经验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学院选派辅导员到学校党政机关、学校周边的街道乡镇、国有企业等挂职锻炼。

(4)为辅导员配备助理,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辅导员配备助理,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选用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使辅导员可以专心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幸福度。

3.充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参与,实行班级导师制是充实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队伍的补充,班级导师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包括各学院教学管理主要领导、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以及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组成,与班级和学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和学生交朋友。

4.用好用活思政教师,提升思政队伍专业化水平。

通过聘请思政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班级导师,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提高自己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学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征的了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辅助队伍。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课堂作用,同时发挥思政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具有“双重效应”。

1、规范培训,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发挥好思政工作队伍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是唯一的出路,规范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的有效途径。

规范培训内容是规范培训的核心。紧紧围绕思政工作知识与能力所需规范培训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共青团历史与团建理论、世界观与人生观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知识、法律常识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是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思政教育岗位必备能力的培训课程。四是“菜单化”选学课程。

2、以干代训,建设“实干型”思政工作队伍。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往往是辅导员,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增添了思政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但年轻辅导员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见识不多,经历很少,所以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方法欠缺。通过建立日常工作会议制度,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沟通、交流、讨论和重点讲解,在讨论分析中寻找突破口,解决突出问题,使思政干部在业务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高;通过“一带一”、“一帮一”互帮互学的形式,实现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思政干部的工作实操能力;通过交叉检查、现场观摩,实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提高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4、拓宽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发展渠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科学设计学生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职业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思政工作队伍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创业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引导思政工作队伍走职业化发展之路。建立思政工作队伍与校内专业教师的交流机制,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衔接机制。把思政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建立从专职思政工作队伍中选拔党政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

5.推进职业文化建设。坚持精细化工作理念,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内涵建设,培育思政工作队伍核心价值观,凝练思政工作队伍职业伦理。建立思政工作队伍岗前宣誓制度,培育发掘思政工作队伍先进典型,塑造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形象,增强思政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职业认同感。每年举办全校思政工作队伍职业能力大赛,展示思政工作队伍才能风采,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健全完善思政工作队伍谈心谈话制度、家访制度。通过调查研究、交流谈心、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的人文关怀,改善思政工作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6.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学校党委、组织部将思政工作队伍纳入优秀教师评选表彰范围,并在校优秀思政工作者评选表彰名额中向一线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倾斜。设立校级优秀思政工作队伍工作示范岗,着力培养一批思政工作队伍的“带头人”。加大对思政工作队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把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作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人才强校的重要举措,统筹培养、同等支持。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高校党政“一把手”是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要明确专人分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工作。

2.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实现队伍整体优化,做到思政工作队伍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相互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岗位与其他教育、管理、服务岗位的相互配合,思政工作队伍工作与校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相互协调,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工作的有利环境和氛围。

3.加大经费投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训。各学院要把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并落实培训经费;要设立思政工作队伍科研专项经费,学校要在社科基金中设立思政工作队伍科研专项基金,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完善考核机制。学校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文明学校考评等,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督导检查。要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纳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我校行政部门和各学院党政领导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和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把思政工作队伍工作评价结果作为进行绩效考核、发放岗位补贴的主要参考,作为岗位聘任和发展晋升的重要指标;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思政工作队伍要予以警示谈话,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思政工作队伍要通过一定程序予以解聘。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计划在全体教师中推荐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师,然后由澎湃新闻进行撰稿宣传。为做好推荐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全校所有在岗教职工,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本校从事教学工作满5年以上教师。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在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中率先垂范,师德师风深受学生、学生家长和同行的认可。

1.有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2.有道德情操。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以德施教、以德立德,人格品质高尚,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坚守精神家园;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有扎实学识。既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教学能力过硬、教学态度勤勉、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具备学习、处事、生活、育人的智慧,是智慧型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4.有仁爱之心。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善于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管理之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能够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5.其他要求。推荐人选必须能够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校教师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推荐资格:从事有偿家教或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兼课;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介绍、暗示或强制学生接受家教或到培训机构培训;擅自给学生征订复习资料或推销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在招生过程、评估考核、职称评聘、领导选拔任用、评优树先等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拉票贿赂等违纪违法行为;其他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根据学校推荐方案,我校每月推荐星教师1名。

1.学校制定推荐评选方案。内容包括推荐评选的范围条件、办法、程序等等,单位推荐评选方案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2.学校组织实施推荐评选。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根据单位推荐评选方案,实行层层推荐的方式组织实施评选推荐工作,确定推荐初步人选。

(1)教职工代表民主评议推荐。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公开范围、条件。根据一线教师综合表现情况投票推荐1名“星教师”候选人。

(2)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评议推荐。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结合全体教职工评选推荐情况提出学校推荐初步人选。

3.学校领导班子审定。学校领导班子对推荐评选情况进行审核,研究确定单位推荐人选。

4.学校公示。学校将推荐结果、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在单位明显位置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

5.专业媒体撰稿宣传。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

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

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

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技能。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一)宣传动员。

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

(二)实施阶段。

1、在5月13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

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

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三)总结阶段。

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

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

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

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

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

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计划。

我校劳动教育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和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班主任。

1.以教育为导向。坚持以德育为基础,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的劳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2.遵循规则。有效地将劳动实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学生特点和学术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整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点,探索建立产业教育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实践培训活动有机结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模范精神。加强诚信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以劳动实践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验劳动困难,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用3-5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职业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实践教育方式。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集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计划在全体教师中推荐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师,然后由澎湃新闻进行撰稿宣传。为做好推荐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全校所有在岗教职工,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本校从事教学工作满5年以上教师。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在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中率先垂范,师德师风深受学生、学生家长和同行的认可。

1.有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2.有道德情操。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以德施教、以德立德,人格品质高尚,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坚守精神家园;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有扎实学识。既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教学能力过硬、教学态度勤勉、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具备学习、处事、生活、育人的智慧,是智慧型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4.有仁爱之心。爱岗位、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善于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管理之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能够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5.其他要求。推荐人选必须能够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校教师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推荐资格:从事有偿家教或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兼课;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介绍、暗示或强制学生接受家教或到培训机构培训;擅自给学生征订复习资料或推销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在招生过程、评估考核、职称评聘、领导选拔任用、评优树先等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拉票贿赂等违纪违法行为;其他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根据学校推荐方案,我校每月推荐星教师1名。

1.学校制定推荐评选方案。内容包括推荐评选的范围条件、办法、程序等等,单位推荐评选方案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2.学校组织实施推荐评选。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根据单位推荐评选方案,实行层层推荐的方式组织实施评选推荐工作,确定推荐初步人选。

(1)教职工代表民主评议推荐。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公开范围、条件。根据一线教师综合表现情况投票推荐1名“星教师”候选人。

(2)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评议推荐。学校推荐评选工作小组结合全体教职工评选推荐情况提出学校推荐初步人选。

3.学校领导班子审定。学校领导班子对推荐评选情况进行审核,研究确定单位推荐人选。

4.学校公示。学校将推荐结果、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在单位明显位置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

5.专业媒体撰稿宣传。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集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6月)。

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劳动教育教室建设方案

作为新型的教育、培训模式,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计算机教学、视音频教学、视频展台替代黑板板书等现代教学方式又为教师提供了充分利用各种课件的条件。这极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内容,带给学生更加生动的课堂感受,是改革教学手段的必然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示型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现代教育手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受到学校的青睐和推崇。众多因素要求多媒体教学系统应实现如下多种功能:既能进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又能进行传统教学,同时可作它用,力求教室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保靖县迁陵镇xx中心完小地处保靖城东,距县城1.3公里。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占地总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9平方米,教学用房1128平方米,学校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713人,学校共有校级领导3人,中层领导4人,专任教师37人,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23人,中师学历9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年龄结构合理。xx年秋季,在香港郭氏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下,学校教师电脑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师充分利用15台电脑上网学习。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电脑水平,先后两次从湘西州民族实验学校请来电脑专家为教师培训,使教师们制作课件的水平大大提高。为了更进一步把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学校花5000多元为每个教师配备大容量u盘,以便存放教学资料。从xx年春季开始,我校开始集体备课,全部使用电子教案。为教师方便教学,学校和郑州厂家联系,花了21000元购进一台便携式多媒体数字教学展示平台,充分利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有14个教学班,仅此一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急需建设学校多媒体教室一个,添置6台便携式多媒体数字教学展示平台,(一个年级一台)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会议及集中培训学习等。

(一)充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

目标1-1教师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策略:学校行政规定每位教师必须电子备课,教导处和教研组进行督促和检查。

目标1-2使教师养成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的习惯,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效率。

策略:学校要求教师课堂开放,不定期地进行听课。

(二)加强行政管理。

目标2:学校保证信息化应用环境的正常运行,学校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策略2-1:经常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要及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策略2-2: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

(三)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应用培训。

目标3: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策略3-1: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师的培训。

策略3-2:邀请州信息中心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策略3-3: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听讲座。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

目标4:通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信息量,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策略4-1:规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次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整合的教学评比。

策略4-2: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学校计划建设一间,能容纳100人左右规模的多媒体教室,用来进行开展教研活动上课和教师开会以及集中培训学习等。

2、添置6台便携式多媒体数字教学展示平台,(每个年级一台)。

实施时间:xx年10月。

多媒体教室所需设备:100套桌椅,投影机一个,电动屏幕一幅,实物展示台,电脑一台,交换机一个,音箱2个,功放一台,话筒两个,电子显示屏一个,数字中央控制器,操作台,投影机吊架,dvd,线材,延时稳压器等。共需资金约217300元。

3、学校参与工作:学校在xx年9月25日前,负责安装好多媒体室的防盗窗,防盗门,装好窗帘。xx年9月26至30日由基金会检查验收。

4、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多媒体教室的安装及使用。

资金预算:(单位x元)。

序号。

1、学校和供货商联系,谈好价格后上报香港郭氏基金会核实审批。

2、多媒体室安装完成后,由县教育局仪器站和香港郭氏基金会检查验收,同意投入使用后再由厂家开出正式发票,由学校持发票到基金会报帐。

1、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学校派专人负责管理,学校按学期写出多媒体室使用工作总结上报基金会。

2、学校对损坏的配件及时开出清单上报基金会,并和供货商系,及时修复。

3、另附管理制度如下:

多媒体室管理体制。

1、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多媒体教室由使用学校全权负责管理。

2、多媒体设施的日常管理,由学校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维护,提高使用效益。

1、使用多媒体教室须提前一周提出计划,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安排,未经同意,不得擅自使用。

2、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开启使用相关设备,专业人员使用相关设备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3、认真操作,保护设备,各相关设备的开与关,不宜过于频繁,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尤其是投影机关后,待风扇停转彻底冷却后,才能切断总电源(否则烧坏投影机,责任自负)。

4、每次使用完毕,管理人员要关闭好窗户,拉好窗帘,锁好防盗门。

5、要保持室内清洁,管理人员要每周打扫一次。禁止在多媒体教室内吃东西、乱扔果皮瓜壳及纸屑,禁止在教室内吸烟。

6、多媒体室内所有设备,一律不得借出。

7、要定期检查电路,接地是否可靠,电源是否稳定,投影机、电脑是否接至规定点。

8、对未经杀毒的软盘,一律不准插入多媒体电脑内使用。

9、专职人员要定期清洁、维护,保持设备运行良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10、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使用人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多媒体教室系统管理员责任制度。

1、编写多媒体设备使用手册,培训和指导任课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

2、全面负责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于课前课后与任课老师做好设备的清点工作;

5、定期检查《多媒体教室使用日志》,认真处理使用日志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任课教师管理职责。

1、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培训,能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室各种设备;

2、注意保护计算机的系统文件、系统配置和其他教师的课件;

4、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养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5、保持多媒体教室墙壁整洁,不能随便在墙壁上乱贴乱画。

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管理制度。

1、学生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操作教师用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多媒体教室不提供学生自习;

3、严禁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

4、严禁随地吐痰;

5、爱护公物,严禁在桌椅、墙壁上乱写乱画;

6、不得擅自取走多媒体教室的各种设备(配件)等,违者,以盗窃行为论处。

序号。

效益评估内容评估方式检查人员评估结论好中差:

1、完善的管理制度检查行政主管;

2、多媒体室管理人员履职情况检查行政主管;

3、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情况随意抽查教科室;

6、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合格率平均上升5个百分点。每期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教务处。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集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政工作队伍不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就是加强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推进思政队伍立体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配足配强组工干部,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组工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要配足配强专兼职组织工作干部。

2.优化强化辅导员队伍,实现思政队伍职业化。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建立一支稳定规范、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职业准入制度。我校在选聘辅导员时,要加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核,辅导员上岗前应经过心理测试和职业倾向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其任职的重要条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新任辅导员上岗前要参加不少于40个学时的岗前培训,由学校对培训合格的辅导员颁发结业证书,使辅导员做到持证上岗。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职业等级要求,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2)实施一年一培训计划。开展全校辅导员全员培训,使每一名专职辅导员1年内至少参加1次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重点加强新聘辅导员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辅导员在岗期间每年要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在岗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内地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修培训。提升辅导员学历层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他相关学位,学校积极推荐工作实绩突出的辅导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非思政专业辅导员应在参加工作3年后,选修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六门主干课的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建设一批网络培训精品课程,提高辅导员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我校要将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享受有关鼓励政策。

(3)完善实践锻炼制度。依托我校与疆内其他高校、内地援疆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组织辅导员赴北疆高校、内地援疆高校学习考察,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组织辅导员到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开展社会考察和假期实践,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广泛组织辅导员开展假期家访,密切家校联系,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求。建立辅导员校际挂职锻炼机制,推动辅导员与党政干部之间的经验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学院选派辅导员到学校党政机关、学校周边的街道乡镇、国有企业等挂职锻炼。

(4)为辅导员配备助理,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辅导员配备助理,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选用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使辅导员可以专心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幸福度。

3.充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参与,实行班级导师制是充实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队伍的补充,班级导师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包括各学院教学管理主要领导、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以及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组成,与班级和学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和学生交朋友。

4.用好用活思政教师,提升思政队伍专业化水平。

通过聘请思政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班级导师,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提高自己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学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征的了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辅助队伍。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课堂作用,同时发挥思政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具有“双重效应”。

1、规范培训,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发挥好思政工作队伍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是唯一的出路,规范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的有效途径。

规范培训内容是规范培训的核心。紧紧围绕思政工作知识与能力所需规范培训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共青团历史与团建理论、世界观与人生观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知识、法律常识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是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思政教育岗位必备能力的培训课程。四是“菜单化”选学课程。

2、以干代训,建设“实干型”思政工作队伍。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往往是辅导员,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增添了思政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但年轻辅导员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见识不多,经历很少,所以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方法欠缺。通过建立日常工作会议制度,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沟通、交流、讨论和重点讲解,在讨论分析中寻找突破口,解决突出问题,使思政干部在业务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高;通过“一带一”、“一帮一”互帮互学的形式,实现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思政干部的工作实操能力;通过交叉检查、现场观摩,实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提高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4、拓宽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发展渠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科学设计学生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职业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思政工作队伍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创业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引导思政工作队伍走职业化发展之路。建立思政工作队伍与校内专业教师的交流机制,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衔接机制。把思政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建立从专职思政工作队伍中选拔党政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

5.推进职业文化建设。坚持精细化工作理念,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内涵建设,培育思政工作队伍核心价值观,凝练思政工作队伍职业伦理。建立思政工作队伍岗前宣誓制度,培育发掘思政工作队伍先进典型,塑造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形象,增强思政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职业认同感。每年举办全校思政工作队伍职业能力大赛,展示思政工作队伍才能风采,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健全完善思政工作队伍谈心谈话制度、家访制度。通过调查研究、交流谈心、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对思政工作队伍的人文关怀,改善思政工作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6.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学校党委、组织部将思政工作队伍纳入优秀教师评选表彰范围,并在校优秀思政工作者评选表彰名额中向一线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倾斜。设立校级优秀思政工作队伍工作示范岗,着力培养一批思政工作队伍的“带头人”。加大对思政工作队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把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作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人才强校的重要举措,统筹培养、同等支持。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高校党政“一把手”是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要明确专人分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工作。

2.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实现队伍整体优化,做到思政工作队伍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相互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岗位与其他教育、管理、服务岗位的相互配合,思政工作队伍工作与校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相互协调,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工作的有利环境和氛围。

3.加大经费投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训。各学院要把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并落实培训经费;要设立思政工作队伍科研专项经费,学校要在社科基金中设立思政工作队伍科研专项基金,支持思政工作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完善考核机制。学校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文明学校考评等,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督导检查。要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纳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我校行政部门和各学院党政领导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和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把思政工作队伍工作评价结果作为进行绩效考核、发放岗位补贴的主要参考,作为岗位聘任和发展晋升的重要指标;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思政工作队伍要予以警示谈话,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思政工作队伍要通过一定程序予以解聘。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长教发[20**]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二五”规划,根据校长室工作安排,特制订本方案。

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因而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命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课程理念的创新,和谐团队赋于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我校将通过系列措施,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高素质卓越教师队伍。

全校教职员工。

(见附件一表)。

1、教科室:负责活动及会议安排、专家预约、接送、资料收集、整理。

2、总务处:负责饮用水;

3、信息中心:负责会场设备、录像、摄影。

)。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进一步组织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学校管理队伍。

(2)建设。

1、坚持周一例会制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2、管理干部要做到“五个一”要求;即深入一个年级组,深入一个教研组,抓好一个科研课题,指导好至少一个青年教师,高质量的完成听课指标。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靠近。学校领导干部要参加平均每周2小时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4、在县教委开展的“20xx教学管理年”活动中,要认真参加并组织好相关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5、干部在教育科研方面为群众的表率,除抓好一个科研课题之外,每学期要撰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6、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4)建设。

1、坚持周二例会制度;除集中学习之外,还要进行自学,保证每周2小时学习时间;并写出学习心得及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总结。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职工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依法执教,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不搞以盈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3、严格组织观念,严肃劳动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作到政令畅通;下大力气抓好教职工的各项管理,使得教职工进一步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等活动。

4、认真贯彻上级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

5、继续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1)做好20xx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学校要对县校两级骨干教师予以鼓励。

(2)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开展好校内“导师带教”活动。

(3)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学期末评选出我校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并报中教科参选。

(4)请师德讲师团到我校演讲,学习我县优秀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6、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1)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如培养一批能够担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师,班主任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等。

(2)落实好上级及我校的十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3)努力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培训。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相应培训工作,广泛学习试验区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计划。

我校劳动教育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和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班主任。

1.以教育为导向。坚持以德育为基础,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的劳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2.遵循规则。有效地将劳动实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学生特点和学术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整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点,探索建立产业教育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实践培训活动有机结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模范精神。加强诚信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以劳动实践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验劳动困难,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用3-5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职业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实践教育方式。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定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加强宣传引导。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建设方案实用【】

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做饭、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1、一二年级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拍成照片,贴在a4纸上,在照片下面爸爸妈妈写下对孩子劳动的评价。

2、三——五年级同学“创意我们的美食”活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进行美食创意活动。亲手为爸爸妈妈做一道拿手菜。假期结束后取好作品名称,拍摄下作品照片,贴在a4纸上,下面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创意背后的故事+设计原因),和做美食的感想将这些材料以a4纸交班主任老师。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化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和特色培育,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着眼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教育资源,突出系部特色,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有力载体,认真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努力创建一批在校内外具有较好影响力,能突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教育品牌。

(一)遵循教育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又要遵守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坚持实际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特色示范基地要着眼于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形成长效机制,杜绝大而不实,空洞乏力,切实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突出特色创建。此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要求做到项目选题新颖,价值突出,示范性好,抓特色,树品牌,立效应,逐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品牌进行推广宣传。

(一)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努力建成校内特色示范基地6个,充分发挥特色示范基地的育人功能、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把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补充。

(二)有针对性选报申请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各1项,继续加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培育和推广,形成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学校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委员会”,具体名单如下: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主要职责:主要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校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的项目审批和资金审批;负责校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总体领导和协调。

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具体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的具体事务。

(四)对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思想认识清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计划科学,实施方案合理,条件保障到位。

(二)学校审批:学校有关部门组织评审,提出特色示范基地建议单位名单报学校审批;

(三)期限要求:特色示范基地的申报审批时间每两年一次。

(一)签订协议:学校与特色示范基地单位签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见附件2),并举行授牌仪式。

(二)经费保障: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与校内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校内科研项目,按照校内科研项目经费划拨标准给予经费支持。所划拨经费专项用于特色示范基地建设。

(三)定期考核:各特色示范基地每学期必须向学校提交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学校对特色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对不合格系部取消特色示范基地资格;原则上自启动基地建设之日起,一年后进行中期评估。

(四)建设期限:特色示范基地的建设周期为两年。两年后,学校重新组织特色示范基地的申报、评审工作。

阳光教育建设方案

特色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我校建校以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阳光教育特色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中学“阳光教育”特色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阳光教育特色建设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师生发展”的理念,强化“三风一训”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阳光教育”阳光教育特色。

二、总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从凝聚理念、自主建设入手,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不断推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日益完善,努力逐步构建全体师生心中的“阳光校园”。

三、遵循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阳光教育特色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阳光教育特色建设的主攻方向。

1、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阳光教育特色阵地。

2、实践性原则:阳光教育特色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阳光教育特色活动。

3、整体性原则:阳光教育特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发展性原则:阳光教育特色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创建思路。

阳光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光明的教育、温暖的教育,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和煦的阳光里,人格获得尊重,个性受到重视,成为身心健康、各具才能的人。包括建设美丽、和谐、活力的阳光学校,实施健康、和谐、乐观、自主的阳光教育,培养健康、会学、自主的阳光人才。科学民主奋进的阳光教育特色;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自信独立的人格素养。

阳光学校:校园是美丽而温馨的,学校既有理性的制度管理,又有人性的感情执行,既有人情味,又有品位;校园人际交往和谐,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师生生活、工作、学习既有目标,又有方法;既有压力,更有激情和动力,自信善反思,心理健康充满阳光,内外兼美,有个性但不张狂;每个人的价值在学校里得到实现,有归属感。

阳光教师:内拥自信、豁达的个性,阳光、健康的心理;外显公平、真诚的爱心,具有会教、多思的习惯和能力,内外兼修、德艺双馨。

阳光学生:会学、自主、健康,能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具有自信的品质;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能经常反思,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疏导,保持良好的、愉悦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阳光课程:阳光课程创建和发展的基础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和氛围,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走近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课程、开发课程。

阳光制度:学校各项制度既能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又能体现公平意识,学校具有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如同阳光一般公平公正照进每个人的心里,形成照章办事、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五、实施思路。

(一)努力打造阳光团队。

1、创建阳光班子。

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把学习作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担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当好设计师,设计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景,建立一个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二是当好教练员,指导和帮助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建设阳光阳光教育特色;三是当好服务员,领导班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阳光管理思想,为全校师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将大力实施“育人工程,质量工程,名师工程,信息化工程”,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树立学校教师良好形象。“阳光教师”应该是会教的老师,学校要通过树立“培训是给教师终身的福利”这一观念,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自身专业成长是最大的收获”这一思想,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体,构建以校本培训、教研培训、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培训模式,激发每一位教师的自觉实践与热情参与,做到:“掌握共性,发展个性,形成特色。”掌握共性是要练好基本功,发展个性是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学校还将利用学校先进的网络设施,开辟网上论坛,开展网络教研。

为了提高青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和技巧,全方位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加大对班主任的工作指导和培训,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校园网阳光班主任社区、班主任沙龙、班主任外出学习活动等平台、途径,促进学习风气和科研氛围的形成,促使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传播崭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班主任队伍以法治教和以德感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运行,为学校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成功的教学案例有价值的教学反思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并把自己的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资料也一并放入成长档案袋中,学校定期组织成长档案袋交流展评活动。实实在在的成长历程,真真实实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使评价起到促发展的功能,也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培养阳光学生。

围绕培养阳光学生,学校以《**中学一日常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确定“爱国、爱校、尊师、敬学、诚实守信、关心集体、承担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模范生”“十佳少年”“优秀中学生”评选活动,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劳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具有纯真、友善、健康、诚信、责任、创造品质的阳光学生。

(二)全面构建阳光课程。

1、塑造阳光课堂。

有特色的学校才有活力,有特色的课堂才有生命。学校要求教师树立“人人都是阳光教育的实施者”的观念,通过制定阳光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位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每一堂课。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成为阳光理念生长的土壤,教学活动月以构建有活动的阳光课堂为内涵,促使x中课堂成为学生收获的殿堂。打造阳光课堂,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转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讲”的位置上撤下来,克服自己的“教学欲”,还学生以自学的时间与空间。每位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道路上,都努力蹲下身子,放慢步子,端下架子,成为学生的同伴、朋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学校要注重学生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学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将心育工作渗透至学科教学之中。学校提倡:应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思想道德品质并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科学法指导,把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紧密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灵休息室成立于**年3月,心理咨询工作使不少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从而使其学习和生活步入了健康的轨道。学校即将打造一个由学校、心理咨询室、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组成的“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支持体系”。通过大型心理活动、主题班会、班级团训、心理剧、家长会等活动的开展为我校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心理调节氛围和环境。

3、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严禁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每学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师生共同参与;分年级开展体育接力跑活动,目的是通过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4、阳光兴趣课堂。

阳光兴趣课堂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能更好的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为培养未来世纪所需的创造人才打基础,而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学校把兴趣课堂作为素质教育前沿阵地,重视创造教育,不断发展创造教育成果,我校注重营造活动氛围,突出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构建有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英语、计算机、美术、田径、篮球、音乐、生物、作文、手工、等多个兴趣课堂,经常开展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潜在智慧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阳光兴趣课堂内容注重创意,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尤其是手工、绘画、美术方面,文体活动要在技能上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向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等方面发展美育教育活动不但从小范围内进行,而且要注意扩到大范围,校园内,使学生的美育教育成为优化校园文明气氛。

(三)创设“阳光”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直观性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各种建筑、教学设备、文化生活设施、园林、草地、花坛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我校逐步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特色,并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和亮化工作,逐步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开辟校园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利用教室走廊展出学生书画作品,还要充分利用教室墙壁,在墙壁上做“文章”,做到班班有作业展、书画展、电脑制作展等,让墙壁成为学生抒展思维的阵地,展示才华的舞台;完善校园电化教学网络,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现代教学;在学校主要部位布置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阳光教育特色层次;我校还将制作高标准的文化橱窗,内容包含文学园地、环境保护、科技制作等,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富有特色的“一班一品”阳光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中学阳光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组织各班立足于班级环境规范化布置,并且在统一中创新求变,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在每学期三次的班级文化建设综合评比活动中,使各班都能亮出自己的特色,秀出自己的风采,无论是板报设计还是学习园地或温馨布置,都能充分展示和谐、优美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果,极大促进和谐校园、阳光班级的建设,使班级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学校严谨的校风达到一定程度的结合,增强了环境育人效果,不断提升班级文化品位。

教师办公室作为群体意义的团队形式,对于构建阳光教育特色有着独特的意义。办公室文化需要精心营造,办公室要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园“,创设一个雅致而有情趣的工作环境,通过整齐的物品摆放,花草等植物的点缀使办公室充满生机。办公室里还应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学校有需要的时候,大家都能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每门学科和每个人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有真诚的祝贺,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有热情的帮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置身于集体中的温暖的阳光。

(四)营造“阳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阳光教育特色建设的核心,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校徽、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也是阳光教育特色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其精神内涵包括宽容诚信、谦虚博学、求真务实、民主创新等。学校经过探索实践,浓缩形成了“博学、慎思、笃行”的校风和“修德、爱生、精业、树人”的教风及“勤学、善思、追求、成功”的学风,并初步构建了“阳光教育”理念,在阳光的普照下,使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使每个学生都有成才可能,不断引领和塑造学生的阳光精神。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特色求发展,以机制求活力的办学思想,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文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坚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促进友爱、平等、和谐、诚信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进一步实现“校园建设艺术化,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学主体化,教育思想民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目标,最终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1、“三风一训”建设:利用校园墙壁、石刻等体现“三风一训”,抓好教风建设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2、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学校活动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显表现,学校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来开展学生活动。一方面注重创设校园活动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开展好绘画、书法、手抄报、小发明、小制作等创作与比赛活动。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阳光兴趣课堂”。举办好每年一届“新x暖阳”文化艺术节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师生精神面貌,全面构建和谐校园,达到艺术和谐与人际和谐的高度统一,使一年一度的阳光教育特色艺术节成为x中师生的艺术盛宴,组织好“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外塑体格、内练意志,使校园文体活动不仅能彰显学校学生的各项才华和能力,更能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一次大检阅,促进学校的高位发展。

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阳光教育特色教育,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学校通过创新将“诚信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等具体专题教育分解为每月主题,形成了x中独具特色的“阳光”德育教育模式。如,二月新学期刚开学,针对开学学生状态的调整等实际问题,开展“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晨检表彰、班级综合评比、宣传栏更新、广播站宣传等多种形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新学期目标;三月是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月”并结合三月份相关节日,开展“帮助他人、保护环境”主题教育,将对自然的关注细化到身边点滴小事,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五月、六月是以母亲节和父亲节感恩父母为依托的“感恩月”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宣誓仪式,让孩子们在感悟成长的同时,学会感恩与回报;九月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和教师节的翩然而至,开展“尊吾师,爱我校”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月。在开学伊始,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再强化再教育;十一月是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理想教育月”。随着期中检测的再度检验和学习阶段性松懈的到来,重新点燃孩子内心熊熊燃烧的理想烈火,让它再度燎原。十二月是以“提升品位、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年终总结性活动月。通过阳光教育特色艺术节这一思想与文化的盛宴,让学生们在彼此分享中共同提升。

3、建设阳光教育特色品牌:**中学阳光教育特色建设在逐渐形成一些独具魅力的阳光教育特色品牌,比如极具x中特点的精美奖状,奖状以“新x暖阳”为主题,融入“博学、慎思、笃行”校风和校徽图标,构图优美、设计巧妙,以此激励广大学生,振奋精神、砥砺创造,争做勤奋学习的典范、全面发展的典范、成才成长的典范,此举成为区内首创;校刊《x芽》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精美的编排,成为**中学的一个阳光教育特色形象品牌;由校团委创建学校特色宣传栏,校园宣传栏分为:共青团风采、优秀班集体、学子之星、心灵小语、资讯速递、信息公开等板块,通过及时宣传、表彰和总结,以增强校园的文明氛围和文化气息。

(五)凸显“阳光”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

“阳光”制度文化建设,首先是确保制度的优质生成,着力点主要是对于制度文本的完善,学校制度生成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解放人;开放民主,鼓励全校师生积极主动提意见建议,让他们从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和服从者,同时成为设计者和参与者,不仅有助于集思广益,而且传达了一种人文关怀,表达了对人的尊重;与时俱进,学校制度的生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和适时提升。

其次是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此项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为了力促制度执行落到实处,打造高效的制度执行力,更好的生发即时效应,不断的提升后续效应,除了公开民主的订立制度,以提高师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以外,还需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教育培训,宣传造势,营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校成员乃至社会各界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2、树立制度权威,规范公正高效的执行制度。3、刚性执行与柔性执行相结合,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执行与教育相结合,以提升执行实效,提高师生自我执行、自我管理的水平。4、领导带头执行制度,同时大力表彰执行制度的先进典型,以增强对师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阳光”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集中精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公正、规范、高效的执行两项工作,同时,在执行中注意把制度的刚性约束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渗透和内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早日开花结果,学校才能在文化引领下走上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

六、实施建议。

1、办公室:加强学校阳光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校风建设。加强“阳光”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体教师的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满足教师成功感、成就感的学校激励机制,开展评选阳光办公室、阳光教师等活动,在校园中塑造和弘扬“至善为真”的校风,以校园中以教师实实在在的言行来感染广大学生,树立优良教风,搞好师德师风建设。

2、教务处:打造阳光教师,加强教风建设,倡导“修德、爱生、精业、树人”的教风,引导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阳光般积极的态度走近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以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研究课程、开发课程,以学校教研组为基本单位,评选阳光教研组、阳光骨干教师等,形成教风中的“爱生、精业”。对学生进行阳光体育、阳光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在学生中培育“至善为真”的校风,通过组织阳光班级等评选活动,形成“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培养阳光学生以及建设“博学、慎思、笃行”的学风。落实全员导师制德育工作方案,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给每一朵花开放的理由。打造阳光兴趣课堂,加强阳光科普活动建设,将其作为素质教育前沿阵地,不断发展创造教育成果,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总务处:提高阳光后勤服务质量,提高阳光后勤服务育人意识,抓好疾病预防工作,抓好学生安全工作,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学校环境建设重视突出中学生青春气息和蓬勃精神风貌的主色调,注意一些区间相对应文化的连环呼应,按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和亮化工作,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开辟校园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完善校园电化教学网络,在学校主要部位布置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阳光教育特色层次;制作高标准的文化橱窗,打造花园式环境,创建阳光校园。

4、工会:创建阳光人际关系,通过教工之家网络平台、组织民主恳谈会等形式建立意见交流平台,增强领导、教师间的交流;对教职工进行慰问等阳光关怀,增进相互间的感情。组织教职工才艺比赛、工会文体活动等,展示教职工才华,增进了解。

5、校团委:加强阳光团队建设,丰富教工团员和学生团员的文化生活,配合学校开展学生文艺活动,活跃校园气氛,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的资源,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以社区活动、小组调查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七、保障机制。

阳光教育特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需要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阳光教育特色建设管理网络。成立“阳光教育”阳光教育特色建设委员会,负责阳光教育特色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落实、检查、考评。

职责: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含办公室文化建设以办公室、工会为主,由张化东老师、陈松老师负责实施,课程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教务处、团委、艺体组为主,由武江义主任及教务处各分管主任、汪凤副书记、汪小宝老师负责实施,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并抽调美术组成员,由蒯世华主任、刘琼老师负责实施。各部门制订出实施方案,积累材料,撰写阶段总结,推进“阳光教育”特色发展。

2、注重过程管理,尊重师生主体性。阳光教育特色建设关键在过程,过程的关键在于广大师生参与。因此,应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现实效,体现建设。

阳光教育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精心规划、安排。我校将以“阳光教育”为文化建设的主题,让充满爱的阳光的教育思想能够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品位的保证,以实现我校“省内知名,市内一流”的办学目标。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常态防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实体意见》(合教组(20xx)6号)文件精神,做好新学年新学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家校共育工作,缓解家长的焦虑心理,调整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尽快度过入学适应期,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1、利用线教学渠道,组织召开一次线上班会课(一年级新生另行安排),将调整学生身心状态作为重安中容,介绍新学期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重点关爱建立台账的特殊群体学生,帮助其知晓心理障碍求助方式,切实减轻心理压力。(8月30日下午,以班级为单位)。

2、面向全学区家长,以学区中心校组织开展家长学校线上课程,采用线上视频推送(或扫码进入视频直播)的方式。拟邀请专家分学段提供家长学校课程,帮助加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缓解家长的焦虑度和关注度,尽量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发展。(8月27日班级推送)。

3、开展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已制定专门的方案)。

4、开展线上家长育儿经验分享。邀请往届毕业生家长或在校学生家长,畅谈育儿成功经验,分享有儿体会,制作视频(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利用线上教学渠道予以推送,供全体家长学习,要以班级予以签到。

5、各校进行新时代好少年风采展示(以视频展示的方式推送)。

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活动周”活动的开展,校长负总责,分工校长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做到活动开展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语音教室方案语音教室建设方案

活班级模型,教师可以方便地将上课的班级信息保存以供下次使用或者重新导入到其他教室使用,不需要重新再次注册登记。极域数字语音系统提供图示和详细排列两方式显示所管理的班级学生,教师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查看方式,方便教师管理学生机。提供缩图示,实时看到学生机桌面,缩图大小可调节,支持标尺显示,学生图标支持座位号显示,座位表设置和验证座位号,锁定和解除锁定座位表。座位表排序。详细资料显示学生姓名,语音设备状态,进程数,分组等信息。

分组管理:教师可在同一个班级中保存、重命名不同小组,添加、删除小组成员、设置小组长,并可将分组信息与班级模型匹配并永久保存,下次上课可直接调用。

对学生机的远程管理。

黑屏警告:通过“黑屏”功能将学生机变成黑屏,

断线锁屏:系统会自动锁定学生机键盘、鼠标和屏幕。

作业管理。

收作业:教师可将学生机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直接收集到教师机,无需等待学生主动提交,并可以通过文件收集日志方便地查看作业收取的情况,文件收集帮助教师高效地收取学生作业,便于作业的统一管理。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给家长和孩子一个共同展示的舞台,促进本班孩子健康成长。

1、20xx—20xx学年,20xx年10月、11月、12月每两周一次,20xx年3月、4月、5月,每两周一次。

2、利用两周中的某周二或周三最后一节音乐课时间。(为保证音乐课授课时间,可对调语文、数学、班会等课。)。

三、活动内容(任选一种)。

1、为孩子们讲个有意义的故事。

2、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

3、交流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感受。

4、和孩子一起表演一个节目。

5、介绍自家孩子参加某次活动或比赛的过程及感受。

每次活动安排三名家长来校参加,由班主任老师主持。每名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在5至8分钟为宜,展示活动也可自行制作ppt,或展示活动图片,或播放相关短视频(1至4分钟)。

参与活动家长每人和孩子都发纪念品一份,多半为学习用品。

相关照片和资料发到群里共享。

可通过班级群或单聊联系两位老师均可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主题班会。第一次活动时间初定为10月13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已联系好本学年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汪xx爸爸和上学年委员王xx妈妈,还有一位家长可以报名参加。

如果对活动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家庭、社区的教育力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但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协调统一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乡镇公办小学,地处宝山区顾村镇这一城郊结合部。近年来,随着顾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导入,学生生源的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原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带来教育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的融入带来教育观念的大碰撞,也给教育的革新创造了不少新的机遇。在这种环境下,怎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共同体已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探索建设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具有城郊结合部特点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大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制度保障策略:在探索建设“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有机整合中,我们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制度作为重要保障。

2、活动机制策略。要充分以开展各类活动为基础、将系列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合和总体工作之中。

3、联系沟通策略。必须充分调动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互动性研究。

4、评价监督策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将家长、社区对学校的评价作为学校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5、深化反思策略。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通过阶段性的不断的反思,对工作加以动态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更有效地找到工作的生长点和有效切入点。

1、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习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

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成人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2、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习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能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长素质大幅度提高。在家长学校中,有计划、按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讲授一些有针对性、使用性的知识,根据家长的需要组织教学,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家庭教育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出发安排内容,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极大的调动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4、改选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逐步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功能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决策时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相对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

5、建立“家访”制度: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教师可以与家长谈心式的探讨教育问题,并直接提出教育建议,有利于形成学校与家庭良好的协作关系。

6、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通道:利用现代快捷的通讯手段,能及时有效的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也可以设立“家庭教育咨询信箱”公布学校电话号码,以便家长随时咨询。要求教师对学生公开自己的住宅电话,且熟知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便捷的联系方式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7、创新家长会:使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体,家长们可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咨询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成功的家教经验。这样的家长会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8、增设“家长开放日”、“共同走进课堂”等活动:请家长、社区各界人士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直观的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

9、建立家教咨询站:在家长学校举办讲座时,都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家长咨询,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汇总后请专家作答。向家长提供专家的电话以便随时咨询,并在学校成立家教咨询站,定期接待家长,及时向家长解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们能迅速获得学校及专家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能及时的解决教育问题,避免了家长在家教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处理方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0、充分利用社区派出所、法院、敬老院、团委、宣传栏、德育教育基地等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教育职能。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家长学校是学校和家长进行思想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的好形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很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以使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和分年级进行座谈的形式办好家长学校。

1、每学期由学校和年级进行2~3次讲座,时间为开学初期、中期和期末。

2、讲座可安排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要求和计划,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以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介绍教子成才的经验,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4、在家长学校教育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方向的教育,在家长学校授课中增加有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家庭心育功能,使家长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

5、定期请司法所及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家长介绍本地区治安管理和与学生有关法律知识,举办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家长座谈会,请家长配合,把违法犯罪力争消灭在萌芽中,确保犯罪率为零。

语音教室方案语音教室建设方案

行设定,竞赛教师可以设置每道题的分值,基本分值,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每个学生的答题数目,以及学生的分组方式。

学生抢答成功后,开始发言,同时发言学生端摄像头开启,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看到。

发言学生;竞赛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参与竞赛的小组和成员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小组和排名第一的成员在学生端和教室端竞赛界面上都会有一个奖杯。

3.2.3.6多样化的口语练习。

主题讨论:进入对应的主题小。

需要自定义复读模式,复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调节播放速度,支持变速不变调,复读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比录音与课件原音波形图,最后学生还可以将复读练习内容保存到文件,课后再练习。

自我测验:学生可以在课件点播中打开试卷,定即时测验的时间,开始考试,提交后自。

动评分,学生并可以将评分文件导出为网页形式,便于课后复习。

课件点播:教师可对教学音视频资源进行管理,让学生实现音视频资源的点选收看,方。

便学生自主学习,可添加多种文件包括音视频,复读课件以及各种类型的文档,如doc,ppt,pdf,excel等。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遵循班主任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全面提高共同体成员的师德水平、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团队,引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升。

2.以共同体建设为契机,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确定一至两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以此为研究方向,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成果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3.培养2名以上太仓市级名班主任,1名以上市级名班主任。

1.专家引领。聘请省内外专家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教科研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引领。

2.导师带教。深入开展“导师带教”活动,完善导师带教制度。聘请市内外德育名校长担任共同体的导师。

3.任务驱动。对共同体成员提出明确的研修要求,通过活动展示、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形式,引领班主任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共同体成员个人发展档案》。

4.培训学习。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组织培训和研讨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

共同体成员必须为在职在任班主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具有较高的学生管理水平,在班集体建设方面有一定特色或风格。

3.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有市级以上德育教科研成果。

4.近三年来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参加过太仓市级德育展示活动或在太仓市级及以上各类德育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德育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者优先考虑。

1.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领导及有关科室、市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专家组成的班主任共同体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共同体建设计划。

2.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和动态竞争的跟踪管理机制,每学年对共同体成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业绩档案。在一个建设周期内,每年对经考核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实行淘汰制,对有志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优秀班主任实行准入制。建立成员与导师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3.加大经费投入。局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共同体的发展,成员的培养、培训和奖励。

4.落实优惠政策。凡加入共同体的,将优先获得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在科研课题立项、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学校也要重视培养,在参加活动、开展研究等方面尽最大可能予以保证。

小学教室文化建设方案

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风尚、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集体的建设,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二、总体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三、具体要求

1、提出“班训”。各班“班训”要围绕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根据本班班情和特点提出。要求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此班训也可作为路队口号。

2、制定“班规”。“班规”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力求语言通俗,学生易记,以此为学生导行。

3、“三表”上墙。(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清洁值日表。)

4、布置“班级特色墙”。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5、建立“ 队角”。 “ 队角”的栏目由班主任组织队员创造性地设计、布置。要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动性,展示队员们的创意,并能体现其育人功能。每学期主题由大队部定立。

四、各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班训主题

五、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年级辅导员和全体班主任 六、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七、定位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1、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职责,指导自主管理,提升自主管理效能。

2、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内容全面,富有激励性。

3、开展班队活动。要求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记录完整。

4、教室美化。要求美观好看、富于教育意义。

5、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宏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八、具体工作

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努力塑造环境文化,赋予班级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氛围的营造。当师生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内心对知识的崇尚和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会快乐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因此班主任应该精心布置文化型教室,创设文化氛围。

班级四周的布置应有讲究。如,干净而整洁的讲台桌、工具排放整齐的卫生角、错落有致的学生书桌,丰富而多彩的黑板报、朴素大方的班级公约等,让教室的每一样东西都好象能说话。在这样的这样的教室里,师生总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自然而然地想要在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学来审视班级制度,不断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更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

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具有权威性,是每一个人自我监督和规范的准则。班级公约可以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能时刻铭记在心。 制度如何实施也是班主任必须深刻考虑的一个问题。班级制度如果没有办法保证它坚定地贯彻下去,这样的班级班风不会长进。因此,在班级内绝不应当有特殊的人物或团体,或者说不能让一个人或几个人随便违背班级制度。同时必须在班级制度中有明确的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应是制度实施的重要监督人,在面对班级制度时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平公正。

《小学教室文化建设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每月可评选最佳表现奖。每月至少一次班干会议,统计好每周学

生的违规处罚、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班级获得的各种荣誉。这样的素材极具说服力,对于应当的处罚,学生便能更好地接受。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影响源之一。因此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精神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

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共同的努力方向。

王上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分标准

一、班级文化建设小组

组 长:班主任、年级领导

组 员:副班主任、二(1)班全体同学、任课老师、生活老师

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一)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会微笑,礼貌待人”。继续巩固、采用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学会微笑,礼貌待人,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

(二)以“七色光行动”中的“礼仪之光”教育促班风建设。让“学会微笑,礼貌待人”之风融入家庭、社会和学校之中,努力营造积极进取、温馨和谐的快乐家园。

(三)树立积极的礼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从小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市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迎接2017奥运盛会的到来!

三、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一)班级硬环境建设

(二)班级软环境建设

1.确立班风、班级口号、班级公约:

班 风:学会微笑,礼貌待人 班级口号:学会微笑,用心微笑 班级公约(违约处理):

(1)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干净,穿戴整洁。(互相检查)

(2)认真早读,不做它事。(违者当天所读的课文读5遍)

(3)预备铃声响,迅速进教室,静候老师上课。(违者下课坐在位子上,取消中午活动一次)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违者下课坐在位子上,取消晚上的活动一次)

(5)课间文明休息,做好课前准备。(违者下课坐正,取消课间活动一天)

(6)认真做好两操,姿势正确,精神饱满。(违者再做一遍,必须认真做好)

(7)排队快、静、齐,路队成直线,上下楼梯靠右走。(违者练习再走一遍,要走好)

(8)文明用餐,做到“三清一净”。(违者饭后静坐,取消午间活动)

(9)学习用品放整齐,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违者擦书包架,拖地板一次)

(10)自觉学习,按时认真完成当天作业。(违者取消晚上的活动,作业再做一遍)

(11)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关心他人。(违者要对受到伤害的同学道歉、赔偿)

(12)做好个人卫生。(违者睡前静思十分钟)

2.让学生自主管理:

(1)同学的文明礼仪,学生自主督促。

(2)班级宣传栏,学生自主布置。

(3)班级纪律、卫生,学生自己评比,并设置“好人好事”记录本,让学生把自己为班级做的好事登记上,由班干部定期评比。

3.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帮助部分学生纠正不良习气,可以是小组奖励,宿舍奖励,或个人奖励;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物质奖励,也可以口头表达,精神奖励,也可奖励学生喜爱的活动。

4.开展各类班级活动,打造班级精神:

(1)主题班会(具体安排见后)

开展主题班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活动,思想上受到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歌曲、调查汇报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阶段性班级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为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2)午会课和品德与社会课相互融合。

每天利用午会课夸夸身边“学会微笑,礼貌待人”的好榜样,并结合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进行“讲故事,励心志”活动,每月评出一名“故事大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社会实践活动。

以我为绿领巾添绿为目标,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社会、为家庭服务的思想。如“学当一天家”、“争啄木鸟行动”等。

《小学教室文化建设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班级每月主题活动

一、 班级文化建设小组

组长:班主任

组员:班级全体同学,任课老师

二、 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气氛,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三、 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一)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班级环境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气氛,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学校共性与班级个性,创设不同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1、 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保证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要求:窗明几净、无卫生死角(如拐角、黑板、窗台)、物品摆放整齐(课桌椅、桌面书籍、卫生工具)。

2、 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固定位置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安排专门的学生负责。

3、 教室的美化。各班教室的美化布置要根据班级个性,创设不同风格与追求。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内容:班训、信息栏(粘贴课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学校通知)、图书角、学生名片(照片、名言名句、成长足迹)、荣誉榜、黑板报等。

教室环境布置说明:1、“班训”张贴黑板正上方。2、课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学校通知贴在黑板的右边墙(表格均以色卡纸为底)。3、“学生名片”贴在黑板的左边墙(以色卡纸为底),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有色卡片贴上照片并写上想说的话。4、“图书角”标志由各班自行设计、制作,贴在教室后面墙面上。5“荣誉榜”学生荣获的各类奖状和荣誉证书,展示出来给大家,营造竞争氛围。6、“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挖掘知识的“宝库”,这块设计要放手全由学生们负责。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写作的能力提供舞台,统一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来完成。

(二)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学校相关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言行。

(三)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学习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心里倾向和情绪反应方式:其中包括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种内容。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浸润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的一种隐性文化,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和感染作用。

1、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积极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在班级管理中,要挖掘出具有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尤其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系人类,把学生培养成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3、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班级管理中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管理靠大家,班干部就是班级的领导者。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重视班级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语音教室方案语音教室建设方案

为核心,迅速将多媒体网络机房升级为数字化语音教室,并解决了网络语音传输的延迟问题,保证了语音品质。方案全面支持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为语言课教师提供备课、广播教学、多样化在线师生互动、网络课堂的有序管理、在线考试评价的整体解决方案,尤其在线评价系统全面支持各类标准化语言考试,现已通过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专业认定和国家级检测机构的检测。

2方案特点。

方案采用pc。

2.2低延迟与高品质语音。

突破性设计的usb(。

2.4专业化语言教学支撑。

方案的“口语训练、同声传译、分组讨论、电话会议”等功能为学员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提供了专业化支持。学员可通过对比原声波形图与跟读录音波形图,发现发音问题,准确纠正发音,练就一口标准语音。发言、监听和个别通话时教师和学生可进行可视化交流,通过摄像头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教师发音的口型,便于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教师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发音口型,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辅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