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大全10篇)

时间:2023-10-13 09:32:52 作者:BW笔侠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大全10篇)

学期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备考经验分享和考试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一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六年级是备战小升初的最后阶段,学生要归纳和梳理知识点,记清楚概念。另外,通过历年真题的分析能够使得学生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解题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作为家长,需要做好孩子考前的心理疏导,排查知识和学习状态上的漏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及时弥补。

六年级上学期(9~12月):

这一阶段是综合提升的关键阶段。在数学方面,需要对往年择校考题的分析,按考查的知识板块,分专题归纳总结,各个击破。

大致可分为计算部分(从基本的四则运算扩展到综合运算、繁分数运算、常见的简算、定义新运算、循环小数问题等)、图形部分(包括简单的基本平面图形、平面组合图形、简单的立体图形、立体组合图形等)、应用题部分(包括基本应用类型、提高类型等,应用题的种类繁多,在此就不之一举例了)、智巧类问题(这部分主要是涉及奥数知识的一些内容)。

分类的专题,一定要讲练结合,弄清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切不可死记公式、生套模板。

六年级寒假(1~2月):

这一阶段关键是要提升应考技巧。要按考试题型,逐个类型地掌握答题技巧,在做套题时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得分。

六年级下学期(3~4月):

这一阶段就是要做好综合训练,模拟冲刺、查漏补缺、调整状态。知识和技巧都掌握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题和真题演练,提高解题和得分能力,同时也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增强信心。另外,还要做好面试的准备。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二

3、200克的海水可以晒出6克盐。照这样计算,6吨海水可以晒出盐多少吨?

4、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多站4人,要站多少行?

5.有一堆煤,每天烧5吨,可以烧180天,如果每天烧4.5吨,可以烧多少天?

6.一辆汽车3次可运货物450吨,照这样计算,再运4次,一共可运货物多少呢?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三

1、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的距离就是所画圆额()

a、圆心b、半径c、直径

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a、一定是圆的半径b、一定是圆的直径c、无法确定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下水井盖一般都制成()。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

4、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

a、半径b、直径c、直线

5、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a、5厘米b、10厘米c、2.5厘米

二、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圆的半径越长,这个圆就越大。()

3、画图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5、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

6、一条直径可以分成两条半径,两条半径也就是一条直径。()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

8、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9、经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10、圆心相同的圆,大小也相等。()

三、按要求画图。

1、画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

2、以点o为圆心,分别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个半圆,并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4、在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画一个的圆。

r=()d=()

四、填空。

1、图中已学过的图形有()、()、

()、()。

2、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圆的直径是(),

半径是()。

3、直角梯形的高与上底都是(),下底是(),面积是()。

4、大三角形的底边长是(),高是(),面积是()。

五、解决问题

1、在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中剪直径为3厘米的圆,你最多能剪多少个?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四

星期五我上了研究课《正比例》,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变化的量之后的一个资料,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确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根据特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特点,我试采用永威的“先教后学,当堂检测”的模式,实验后感觉孩子们不会自学,当自学指导出示后,都在那等结果,所以我认为应在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

课前,我先提问学生:“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学生很快说出“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等等。由此我导入了新课:这节课我们要以一种新的观点来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导入就为下头的新授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所获得的信息。首先,要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景,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试着写出几组行驶的路程和它所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发现它们比值是一样的,都是80。之后就追问:“那里的80表示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是“速度”,于是我就顺势揭示了“路程和它所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必须时,路程就和时成正比例,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之后让学生做书上的“试一试”,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确定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学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例1和“试一试”进行比较,发现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都有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两个量的比的比值都是必须的,这两个量都是成正比例”,引出了用字母来表示正比例y:x=k(必须),y和x成正比例。

理清了新知识的知识脉络后,就要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来确定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并要能说出确定的理由,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了规律,学习效果很好,并且能够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而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该放手时就放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五

数位、写数、读数、改写、省略

整数数的的大小比较、数的进率

数的.整除倍数、约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小数性质、与分数、百分数、整数的关系。(互化)

混、纯小数、(混、纯循环小数)

数的的认识近似值、有限、无限小数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性质、与小数、百分数、除法、比之间的互化。

分数、真、假、带分数之间的关系

通分、约分

意义、单位,读写、大小比较、

百分数性质、与小数、分数、除法的关系

百分率(合格率、成活率…)折扣成数利率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六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面对称现象。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个点。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七

《比例尺》教后反思《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今天早上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用了15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梅山爬到泉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杭州和上海。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

这一节课,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可以说,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因为教学内容是比较新的东西,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研究学习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八

本节课课前布置了前置作业,通过前置作业的三个大题来进行教学。

首先,先复习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引入新课解比例。然后,根据老师给的例题自觉完成解比例的3个小题,学生方法掌握较好,但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具体教学解比例的时候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比例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要先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简易方程,再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骤。

单独教学完解比例后再来教学例2。本来教材的编排是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3,在备课时我觉得在例2里既要教学如何解比例,又要教学如何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做出先教学例3再教学例2的调整。这样调整后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整节课下来,学生能按设想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

在备课时觉得例3在解比例的步骤上有些不好。写成2.5×6/1.5这样的形式,学生在遇到了分数的时候会出现繁分数,所以把这个步骤舍掉了,让学生先算出乘积后再除以1.5。可是做一做中的题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结果学生再除的时候除不尽,个别学生选择约数而不是用分数表示结果。后来反思例题在这一步的编排上的用意。可以让学生先约掉一部分数后再进行计算,会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体会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时,引导不够到位。前置作业的练习题需改进。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九

1.相反意义的量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意义相反的词,反映着一些不同的情境、状态或过程,如“高出与低于”“扩大与缩小”等,这些词与数字、单位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相反意义的量,如“涨0.1元”“调出80t”等,这个概念包含:

(1)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等.

(2)都是同类的数量,如“高出10米与支出300元”就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1)正数:如+1,+3/2号,+1.05等这些小学里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

号就是正数,此时的“+”不是表示加法运算,而是代表数的性质,如“+1”读作“正1”,正数前面的“+”可省略不写.

车上淋7

表示数的性质,读作“负”,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

(3)关于“0”的意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同时,它不再是小学理解的表示“没有”的数,也不再是最小的数,结合生活实际,它具有自身的意义,如“00c”表示冰点时的温度等.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正、负数可用来表示生活中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5米与下降6米,向东l0km与向西8km,盈余10万元与亏损2万元等,都可以用正数与负数来表示它们.

解题方法指导

[例1]用正、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应怎样表示?

(3)超出标准质量的相反意义的量是低于标准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g表示为+0.02g,则-0.03g表示低于标准质量0.03g.

解:(1)扣20分记作-20;

(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

(3)-0.03g表示乒乓球低于标准质量0.03g.

说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另一个量就用负数表示,到底用正数还是用负数来表示其中的哪一个量,只是一种规定,但也常遵循人们的习惯,比如人们习惯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收入等.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把“高于”“上升”等记为正数,一般情况下,数学遵循这些生活“约定俗成”的规矩,所以,本题中的“+”号表示高于正常水位.

解:30.1米,28米,26.8米,25米,26米,29米。

说明:从本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生活去看数学,不仅会感到单调与枯燥,而且也会让数学成了“无源之水”.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把比标准高度高记为正,则比标准高度低记为负;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m,最低不能少于2mm就算合格,也就是量得尺寸高、低在+2mm和-2mm之间算合格,故知+1mm、-lmm.0mm、-1.5mm均为合格.

解:比标准高度低3mm记作-3mm,以上5张课桌中有4张合格.

分析:因为规定向东为正,所以走-15m、-12m,即为向西走15m和12m,那么这个人最后应在18-15+20-12=11(m)处,即在a的东边11m处.

“向西走”.

(2)本题可结合经验,用示意图帮助求解,就像直接观察温度计来获取温度变化情况一样.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手抄报篇十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小数的分类: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