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09-01 22:27:43 作者:MJ笔神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优秀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大力实施“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年来,经济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取得新进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5亿元,增长7.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0.6亿元,增长8.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89.5亿元,增长16.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540.2亿元,增长7.4%,其中规上装备制造业增长11.1%。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化实现新提升。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建成运营,步入立体交通新时代。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升到全球第五位,增幅位居大陆主要港口首位。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高官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中意宁波生态园批准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建设加快推进。政府透明度位居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交通拥堵治理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提高11.8%,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提高12%,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2%。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强支撑,“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把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强化动态监测和工作督查,实施重大项目419个,完成投资1362.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五水共治”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治理垃圾河174条、黑臭河613公里,甬江流域防洪工程全线开工,五大应急泵站在汛期前建成投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钦寸水库水源工程进展顺利,“治水强基”项目投资额和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在现代产业培育方面,海越新材料、吉利春晓整车等项目建成投产,上海大众宁波基地扩建、吉利—沃尔沃中国设计及试验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华侨城、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一期、宁南贸易物流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在城市功能提升方面,电子商务“一城两区一中心”、浙商回归总部基地、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铁路宁波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稳步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南北环快速路基本建成。在民生福祉改善方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建成投用,宁波杭州湾医院、杭州湾协同创新园区一期、宁波工程学院新校区、市花卉园林示范区等项目加快实施。在发展基础强化方面,中国电信云计算宁波分中心等项目稳步实施,铁路货运北站建成投用,三门湾大桥及接线、机场三期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抓改革、建机制,各项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推进。把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主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市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精简幅度达到59%,基本建设项目联审联办机制实现常态化运作,市政府采购中心进驻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优化行政机构职能配置。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探索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实施工业企业单位资源占用产出绩效评价,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得到加强。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和特许经营领域,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内资企业数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28%和82%。加强重大战略谋划。开展行政区划优化布局研究,拟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1+4”方案,谋划港口经济圈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有序启动。深化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建立重点工作与人大对接、与政协协商制度,完善政府部门与人大、政协工作机构对口联系制度,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协商制度。承办代表建议582件、政协提案558件。加强建章立制,严格行政执法,提交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5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8件。切实改进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调研、联系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严格建设资金和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0.3%。

(三)抓产业、调结构,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坚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创新机构、创新企业、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成果转化,新材料科技城、高新区“一区多园”、“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出台高校毕业生购房补贴政策,人才安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引进共建科研机构56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院177家,引进“3315”高端创新创业团队27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6.1%,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2.35%。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四换三名三创”工程,开展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9.9%。加强“两化”融合,培育信息经济,实施市民卡提质扩面和手机支付试点,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南车宁波产业基地、北仑高端装备产业园、杭州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速。注重质量引领、内涵发展,“质优宁波”建设全面启动。建筑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产值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培育壮大城市经济。发展信息、文化、教育、健康等新兴消费,扶持“月光经济”、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网络零售额、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2.1%和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加快国际贸易、港航物流等产业发展,举办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国内外“宁波周”等活动,原油贸易实现“零突破”,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额实现翻番增长。启动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5%和9.4%,直接融资总额增长87%。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健全农业现代经营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渔场修复振兴计划和“一打三整治”行动,加快林特产业发展。新建现代农业园区40个、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35元。

(四)抓统筹、重品质,港口城市建设提速增效。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完善城乡功能。扎实推进城市总规修改、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宁波都市区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加快重大功能区块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势头强劲,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镇海新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形象进一步提升,都市副中心、卫星城、中心镇、特色镇等规划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股份合作社改革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优化城乡环境。加强环境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05家、黄标车6.5万辆,“禁燃区”面积达到1053平方公里,“三改”和拆违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324%和164%。推进“两心一轴、三江六岸”核心景观带建设,启动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获评“中国十佳户外广告管理示范城市”,中心城区新增公共绿地170公顷。深化对外开放。加强重点开发区域整合提升,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和象保合作区建设,南部滨海新区挂牌成立,新加坡宁波丰树现代创新基地签约落户。深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和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启动关检协作“三个一”通关模式,推动上海自贸区政策在我市复制实施,加快“世贸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梅山、穿山港区创建成为国际卫生港,梅山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047亿美元,其中出口731.1亿美元、增长11.3%;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50.8%。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浙商甬商回归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实际引进内资745.4亿元。对口支援帮扶和“山海协作”取得新成效。

(五)抓民生、促和谐,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3元,分别增长9.2%和11%。公共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到66.3%。加强就业促进工作。深化国家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县(市)区创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1.9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低标准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衔接,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办法,整合城乡医保管理体制,开展阳光医保监管平台试点,启动巨灾保险。本地居民养老保障参保率达到91.5%。推进“医养结合”养老工作,市老年疗养院建成投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适时调整居民购房政策,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56万平方米、39960套,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9515户。开展以成片危旧住宅区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改造试点,启动试点项目13个、改造8491户。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首届全国文化馆年会和市民文化艺术节,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建成开放,3件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大运河(宁波段)申遗成功。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促进普高多样优质发展,扩大“职普融通”改革试点,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所有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中英时尚学院获批建设,新增国(境)外合作学校120所。加快新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县两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奥体中心开工建设,全民健身深入开展,我市运动员在第15届省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深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矛盾纠纷挂牌督办机制,推进市长电话“一号通”政务热线整合,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开展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改革和积分制公共服务试点,村(社区)“五多”清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两网五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十连降”。档案史志、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公益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国防动员、双拥、民族、宗教、红十字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港澳、对台、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在外部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内部发展新问题新挑战持续显现的情况下,过去一年我市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克难攻坚、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甬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宁波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够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地区生产总值没有完成预期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步伐有待加快,开放合作优势需要进一步增强;新型城市化建设任重道远,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大,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房地产和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隐忧仍然存在。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有的部门执行力、担当力不强,主动作为、协作配合不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一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切实加以改进。

二、20xx年主要任务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法治宁波建设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编制之年。我们将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聚焦点、抓重点、破难点,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要求,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扎实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重点,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质增效升级,着力城乡区域协调,着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惠民利民便民,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衔接;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港口经济圈,营造发展新优势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抓手,引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宁波都市区规划建设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国多式联运枢纽,开展沪甬跨海大通道工程规划研究。优化“无水港”布局,建设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通道,构建“甬新欧”贸易物流线,促进港口腹地向长江流域、西北地区延伸拓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开放合作,申报设立国际港口合作服务组织常设机构,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指数平台,积极筹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和“中国航海日”活动。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推进国际空港物流园区、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港口经济的核心圈、覆盖圈、辐射圈和互联互通圈,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和长江经济带龙头的龙眼作用。

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推进国际强港建设,健全港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甬商所加快发展,完善航交所、甬易第三方支付等港航服务平台,大力扶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仓储物流等新兴港口服务业发展,促成东海航运保险公司开业运营。择优发展临港产业,优化功能、结构和布局,促进临港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海洋特色产业基地、涉海产业功能区块建设,深化海域海岛产权交易改革,组建宁波海洋研究院,不断健全海洋科技支撑体系。

(二)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奠定更实发展基础

加强项目谋划生成。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经济、重大产业、工业技改、生态环保等领域,落地生成一批带动力强、质量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十三五”重大项目。做实项目前期,完善项目储备库制度,积极争取在规划布局、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得到国家和省里更大支持。强化招商选资,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龙头民企,加强定向招商与战略合作,大力推动浙商甬商回归创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521个,完成投资16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加强项目高效实施。围绕提高水环境质量,开工建设桃源水厂、姚江北排等项目,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鄞东南沿山干河一期等项目。围绕增强现代产业引领能力,开工建设电动汽车总部基地、中船宁波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上海大众宁波基地扩建、南车宁波产业基地、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基本建成吉利—沃尔沃中国设计及试验中心、宁波模具产业园等项目。围绕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推进新城有序开发、老城有机更新和交通网络优化,实施新一轮主干道整治提升,开工建设院士桥,建成新江桥、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等项目。围绕促进社会民生改善,开工建设市图书馆新馆、煤电机组清洁排放提标改造等项目,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快奥体中心、滨江大道及沿江景观等项目建设。围绕增强基础设施承载保障能力,推进电网输变电、移动光纤到户等项目建设。

加强项目服务保障。统筹管理规划空间、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完善能耗总量控制政策,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海涂保护开发利用,推进地下空间开发,提高投资开发强度。健全项目筹资管理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等试点,扩大直接融资,推动融资主体和渠道多元化。推进项目全程服务,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红黄绿灯”管理、联合督查和考核评价制度,营造优质高效的项目投资环境。

(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下放一批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深化关检协作“三个一”通关和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加快建设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梅山口岸贸易便利化示范区。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要素分层定价、企业分类指导和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落实生产性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投融资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强化国有企业“瘦身强体”,实施涉企收费服务目录清单制,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督促落实机制,加强改革成效评估,切实让改革举措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发展动力。

提高开放水平。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实践经验,跟踪推进金融、航运、商贸等领域扩大开放。完善扩大出口综合政策,深入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加强境外直销体系建设,扶持“世贸通”、“小树外贸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拓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租赁贸易等业务,努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进口升级行动,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加快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完善进口商品内销体系。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增长5%,其中出口增长7.5%以上。统筹招商资源,发挥华侨华人、海外“宁波帮”、专业咨询服务公司等作用,构建互动共促的招商体系。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推动“千军万马走出去”,培育境外生产制造、贸易营销和资源开发基地,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整合提升重点开发区域,加快中意宁波生态园、象保合作区建设,推动产业(功能)区高端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交流交往,深化教育、文化、医疗、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区域合作领域,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和“山海协作”工作。

(四)强化创新转型,提升产业发展

着力创新驱动。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新材料科技城“一城多园”发展,加快宁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引进共建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中船海洋装备动力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机构,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协同创新为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做强天使投资、科技信贷风险池,支持创业基金发展,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入实施“科技领航”、“智团创业”计划,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和技术研究院,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强化发明专利实际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试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优化创新环境为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3315计划”和海外工程师计划,新增各类人才15万人。整合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并发挥好工业与信息发展基金、海洋经济发展基金、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和旅游发展基金的作用,促进产业创新转型。

打造工业强市。推进“质优宁波”建设,深化“四换三名三创”工程,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节能环保、海洋高技术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推动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产业链竞争新优势,谋划实施一批补链、强链型优质项目,开工建设康龙化成生命科技产业园、中国移动宁波信息通讯产业园,加快推进“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建设,力争中海油大榭石化三期馏分油、中金石化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引导中小微企业提升发展,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大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力度。综合实施工业企业单位资源占用产出绩效评价,加快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启动“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

提升发展服务经济。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并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汽车服务后市场等业态,力争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开园运营。发展壮大“月光经济”,建设一批特色夜市街区,促进商文、商旅、商娱、商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一城两区一中心”,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培育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天一阁·月湖5a景区和东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进雪窦山佛教名山和鄞江风情小镇打造,加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全面深化金融生态示范区和全国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扩大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切实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生命健康、养老服务、信息消费等产业发展政策,推动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市级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推进农业现代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两区”建设,新建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0个。健全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调控体系,确保种植面积达到209万亩。推进科技兴农,发展循环农业、现代种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生产型、技能型、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健全社会化为农服务体系,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建设智慧城市。发展信息经济,促进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互动,争创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机联网”、“厂联网”示范工程,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建设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工业信息工程公司、智慧工厂工程公司发展。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推动免费无线上网从主城区向县(市)区延伸,确保“村村通”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启动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城区“e邮站”建设,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探索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拓展市民卡应用范围,开展智能化气象服务,努力让城市管理更高效、居民生活更方便。

(五)推进新型城市化,展现城乡新面貌

优化都市发展格局。推进城市总规修改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深化“多规融合”。加快宁波都市区规划建设,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增强市域统筹能力和区域发展活力。完善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实施三江口核心区、东部新城、中山路轴线等核心区域十大提升工程。注重地上与地下联动、区块与区块联通、老城与新城协调发展,推进道路清爽行动和交通拥堵治理,提升现代都市形象。优化“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空间布局,提升姚北新城、慈溪文化商务区发展水平,加快宁南贸易物流区、南部滨海新区、象山大目湾新区建设步伐,形成各区域“争先促转型、合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建设,开工建设2号线二期、4号线和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加快3号线一期建设,确保2号线一期通车试运营、1号线二期具备通车条件。加强市域内外交通连接,推进甬金铁路、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项目前期,开工建设穿山港口铁路支线和北仑支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加快机场三期扩建、三门湾大桥及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建设,促进余慈地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市快速路网和跨江交通体系,深化“公交都市”建设和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开工建设南北环快速路东延、东外环快速路改造项目,推进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机场路北延工程,建成投用铁路宁波站综合交通枢纽,努力使地面交通更便捷、地下交通更快捷。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完善镇村布局规划,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发展。注重“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推进“三村一线”创建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30个,启动培育中心村15个、特色村20个。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产权交易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房“两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支持卫星城和中心镇改革发展,加大相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推动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基础设施内联外接,加快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旅游景观升级,打造“多彩山水、美丽四明、幸福老区”。

促进环境有效改善。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深化保供水和抓节水工作,深入推动“两覆盖”、“两转型”,力争“清三河”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面推进“四边三化”,加快“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建设,推动平原绿化、生态公益林和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全面推进“三改一拆”,深入开展无违建创建,实现改拆各100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三治理一提高”行动,强化工业废气治理、粉尘扬尘污染防治、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县(市)区中心区域“禁燃区”全覆盖,基本淘汰黄标车,中心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全面推进低碳城市试点,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完善生态安全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美好期待。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普法教育,培育法治文明,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彰显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加强城市品牌形象推介,促进新老市民和谐共处,提高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和便利化水平,提升城市友好度和美誉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市民素质教育,完善道德荣誉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全面关爱社会困难群体,大力倡导“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好风尚,让城市文明之光照亮社会每个角落。

(六)顺应群众期盼,优化公共服务

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推进普高多样化发展,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速计划,加快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现代职教开放示范区。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教师全员聘用、义务段教师校长交流机制,深化中考中招和新课程改革,拓展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办学,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启动建设国家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学生职业体验拓展中心,基本建成宁波工程学院新校区。推进百万学生餐饮安全工程,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为广大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文化走亲”活动成效,办好中国湖泊休闲节、市民文化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阿拉音乐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商贸深度融合,争创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公益电影放映基地、好书交换亭等一批文化项目,扎实推进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修缮工程,力争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一期开园运营。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提升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办好首届宁波国际马拉松比赛和第17届市运会。

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药品集中采购、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拨付与医院绩效挂钩机制,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立医疗机构联合体,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医师多点执业。加快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扩建市中医院,新建宁波西部医院(暂名),建成投用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推进“云医院”建设,实施城乡居民健康卡工程,努力让居民看病更方便。

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完善居民就业创业政策,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外来务工人员社保与职工社保制度并轨,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办法,推行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差别化的医保支付制度,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管理方法,全面推进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劳动纠纷预防调处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深化以成片危旧住宅区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健全城镇危旧房常态化、网格化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商品房土地供应与存量消化挂钩机制,创新保障性住房房源提供模式,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完善养老服务配套产业链,更好地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依法维权和矛盾化解体系,健全利益表达、协商沟通、行政裁决和救济救助机制,联动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依法处置信访问题,努力实现风险预警和矛盾化解常态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扩大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试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提高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广“365社区服务工作法”。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两抢一盗”、非法集资、黄赌毒、逃废债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依法治安”,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第三方评估,实施化工园区封闭式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国家安全和民族宗教工作。支持驻甬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各位代表!群众所盼就是施政所向。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一批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开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市政府将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确保政府活动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推进科学施政。突出民生导向,密切联系群众,谋民利、解民忧,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加强决策评估和跟踪反馈,健全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认真评估“”规划实施效果,科学谋划编制“十三五”规划,做好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加强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资源配置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加强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完善项目推进和工作协调机制,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基层综合执法,探索部门联合执法,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推进勤廉优政。践行“三严三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四风”整治和腐败惩治。加大对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防止权力乱用滥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完善建设资金和政府债务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公务员培训和监督管理,深化公务员分类制度改革,探索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和纠错问责机制。完善重点产业(功能)区及相关县(市)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切实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作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继续下降。

各位代表!今年的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神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2123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强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xx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育人新机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转变教育治理方式,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为“”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教育公平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改革有序展开,教育活力持续增强;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袁贵仁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标准,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

袁贵仁指出,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系统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指引下,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加快教育结构调整。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全民继续教育。三是下大功夫抓好教育公平。要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四是提升办学要素水平。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袁贵仁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袁贵仁强调,要切实担负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要在抓紧抓小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教育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和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育部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教育局负责全国各类学校网点布局规划调整工作,学校基建、校舍和校产及教育用地的管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带来的教育局教育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一、注重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促进教育整体优化。

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各类体制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11331人,走出了一条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公私并举的多元化办园之路,形成了优质资源多、教育科研优、保教质量高、师资队伍强的良好局面。

义务教育水平保持领先。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27634名。全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深化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反映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中考升学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民办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理顺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社区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各项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区已有段塘、望春、白云、月湖、西门和鼓楼六个街道荣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殊荣,占街道总数的75%。其中,白云、望春、段塘三个街道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月湖街道和西门街道将申报第二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二、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顺利、稳定地完成中小学招生工作。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中的各项“减负”要求,各中小学校签订《20xx学年度区教育局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遵守“六个严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强化督学责任区责任,充分发挥督导的督学职能,加强随访督查和专项督查,有效地推进了减负工作各项规定的落实。

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努力促进后20%学生成长。区教育局、区教研室深入学校一线开展教学调研,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倡导学校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轻负高效”之路。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启动全区“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培育富有个性特征的特色教育项目,倡导学校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轻负高效”之路,逐步形成区学校“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的格局。通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禁教师挤占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时、合理布置作业、构建学校教学质量的动态评估机制等多层次有效措施促进后20%学生成长。

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一是通过“四结合”即: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家乡——以实际行动支持轨道交通建设”活动、“党的教导牢记心间人人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爱润西南,向灾区捐一瓶水”活动、清明祭扫、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相结合,开展全国第十六个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二是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文明出行、携手“1+6”主题教育活动。各学校根据统一部署,分别开展文明出行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扎实推进体育艺术卫生工作。与课外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与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认真有效地开展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确保课外活动1小时。组建体系完整、组织健全的区中小学生艺术团,举办了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20xx年区中小学文体节活动,全力推进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为中心,以“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为基础,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健康促进行动。在20xx年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总成绩名列全大市14个单位县市初中组的第三名;在前不久召开的省运会上,我区又获10.77枚金牌,创历史新高;在刚闭幕的全省首届体育噶会上,我区奖牌总数综合排名位居全省80余个县(市)区第11位,实现了区体育质的飞跃。

三、注重促进教育公平,有力推进教育民生工程。

继续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20xx年上半年,我区先后实施市实验幼儿园搬迁至青林湾配套幼儿园,同时扩大市实验幼儿园办园规模;逐步调整中心小学办学体制为公办,并将海小与邻近的孝闻街小学合并,成立新的区中心小学;将市东恩中学、市东方中学两校合并等布局调整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改变我区部分学校、幼儿园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不高现象,发挥我区优质教育资源效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张,满足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有效控制择校行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铸就校园安全防线。区教育局按照“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要求,紧密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抓住重点、缓解焦点、突出亮点,三轮驱动,全面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注重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注重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各学校、幼儿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筑好第一道防线,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时保证,切实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各学校自编了一批《安全手册》发放给每位学生。二是强化防控措施,着力预防控制校园突发事件发生。重点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网络。目前,全区学校幼儿园共配备100余名专业保安,配备105套橡皮警棍、辣椒水、警哨和武装带等警械装备,全区学校(幼儿园)共安装812个监控摄像设备,790个报警设备,84个110紧急按钮,同时对民办幼儿园所需“三防”安全保卫实行学前经费专项补助,视频监控摄像头及报警设施覆盖到全区所有民办幼儿园,建成与区公安分局视频管理系统中心和公安派出所视频管理系统前端汇聚平台;完成与区公安分局、派出所至本行政区域视频传输专网建设,并向区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视频管理系统中心传送图像及报警信号。

一年来共投入400余万元,在全区全面构筑起校园安保大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教职员工护校队、校园保安五位一体的校园安保体制,实现“整体布局网络化、局部区域闭合化、重点路口全摄入、重要部位全覆盖”的目标。三是注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各学校严把食品采购关、订货关、贮存关、餐具消毒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关,加强食堂管理,对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学校集体用餐管理和饮用水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与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定期抽查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注重消防安全管理。各学校、幼儿园加大对校园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的投入,确保校园重点部位防盗设施、灭火器材、报警设备及时到位。同时,要求各学校举行消防演练,有效提高师生处置火灾、疏散人员基本能力和学校消防安全水平。

加强统筹,扎实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我区校安工程已完成排查、检测、鉴定工作,制定完成区校安工程三年规划。结合城区布局调整,将对偃月街、翰香、解放南路、达敏学校进行迁建,涉及的项目有广济中心小学扩建工程、莲桥街小学新建工程和达敏小学迁建工程,其中广济中心小学扩建工程、莲桥街小学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另有涉及十五所学校三十三幢、约5.8万平方米单体建筑抗震加固项目,已完成图纸设计、设计概算、方案会审,将于20xx年5月开工建设。

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重视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营造浓厚师德教育氛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多渠道挖掘、宣传、弘扬典型,充分调动教师岗位建功积极性。通过举办师德案例征集、创先争优预培育先进典型推荐和省、市、区级等各类先进评选,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中符合“五带头”要求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结合第26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举办“感动学子”师德事迹报告会、“我眼中的教育”教师摄影比赛,通过对身边教师事迹进行宣讲、通过照相机镜头展示多彩的校园生活,弘扬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素养提高。推进教师素养工程建设,建立以校级领导分类培养为龙头,全体教师集中培训为主体,骨干教师专业提升为两翼的培训框架。依托“杏坛百家”活动,抓好教育管理、教育实践和人文素养3个系列的培训,举办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各类专题讲座12次,参训达到3000人次;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举办“蒋惠菊名师工作室”教学展示活动,推进新课改、提升教学理念;实施开放式师训模式,与高校合作开办各学科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式。借助市级教育培训机构力量,加大对优秀教师个性化培训,选派5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省第二期高端培训班学习、4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诺丁汉大学培训、1名教师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以评促学习,以评促提升,开展区第五批学科骨干评选,新增区级学科骨干33名、市学科骨干6名,第十批省特级教师1名。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一支师德好、业务精、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适应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注重教育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继续抓好校级干部在职学习锻炼提高,分层开展校级领导专题培训,针对性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组织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等专题培训;紧密依托华师大等高校资源,选派干部参加高级研修;充分发挥名校长的辐射示范作用,定期开展多种类型的校本管理研修,进一步推进名校长带徒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力度,选派5名校园长参加全国首届女校长论坛,选派1名校长参加京、川、浙三地校长研修班学习,1名校长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3名幼儿园长到香港培训;进一步完善校级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尊重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将学校教育目标管理考核状况、群众评议作为校长考核依据,将学校财务状况和廉政状作为述职报告的必需内容,根据不同干部职责确立不同评测标准,推进了考核的科学化。广济中心王雷英、达敏学校刘佳芬被列为市首批“中小学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20xx年新增4名市名校(园)长。

五、注重政风行风建设,致力助推教育和谐发展。

全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区教育局以局基层党校为阵地,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深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通过组织主题培训,加强师德教育,推广微型党课,加强校级干部调研,学以致用,并以调研促反思,提升工作水平。学校党支部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亮点,如广济中心小学党支部积极围绕故事文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推荐参加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案例评选。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和要求,区教育系统今年6月正式启动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做到动员部署迅速,组织领导到位,活动载体多样,坚持典型引路,较好地营造创先争优活动氛围。局党委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结合系统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创先争优的活动主题为“强堡垒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先锋促教育科学发展”,并建立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调研和指导;确定广济中心小学党支部、东恩中学党支部、达敏学校党支部和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作为教育系统创先争优示范点。

深化“三风”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针对上半年教育系统发现的违纪违法事件,着力对现有各类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审查,坚持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体系和规范为目标,抓好反腐倡廉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建立起比较健全的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开展警示教育、案例分析会、基层党建工作报告会等专题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分工制,加强对学校基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建设和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二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严格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务。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协、行风监督员和社区的沟通,积极探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机关服务意识,规范机关工作制度和程序,提高机关干部把握全局、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全区教育系统作出表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局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为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做好我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大队对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顺利落实。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

根据东胜区爱卫办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局干部职工的医疗卫生意识,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局健康领导小组制定了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以文件下发各大队各科室学习贯彻。同时向各部门提出了实施健康教育总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各项活动,全年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四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六次、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六期。并按时向上级部门上报工作动态。

三、广泛宣传,强化学习

1.各大队各科室在职工中经常性地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学习,提倡健康生活和健康行为,提倡戒烟少酒,减少疾病发生,保证执法队员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医疗保险等社会活动,为队员购买医疗保险,妥善处理好队员就医住院等突发性的问题。

2.安排布置学习内容,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队员的健康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普遍掌握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方法,了解了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的一般症状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前兆有了深刻认识。学习使广大职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习惯,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传染性疾病。

3.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发生。同时特别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教育。

今年,我局把健康教育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以人为本,关心队员的健康状况,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强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xx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育人新机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转变教育治理方式,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为“”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教育公平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改革有序展开,教育活力持续增强;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袁贵仁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标准,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

袁贵仁指出,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系统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指引下,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加快教育结构调整。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全民继续教育。三是下大功夫抓好教育公平。要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四是提升办学要素水平。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袁贵仁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袁贵仁强调,要切实担负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要在抓紧抓小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教育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和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育部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模板)

一、巡察工作基本情况(一级标题黑体,字号三号)正文仿宋_gb2312,字号三号,行距28磅。

二、对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评价(一级标题黑体,字号三号)

三、巡察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如:

(一)违反财经纪律方面(二级标题黑体,字号三号)正文仿宋_gb2312,字号三号,行距28磅。

四、巡察组提出的整改意见

五、其他

宁波教育局工作报告查询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年过去了。在这个学年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初三17个班的美术课,回顾这一学年,既忙碌,又充实,更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年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年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比赛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在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在区师生书画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指导学生参加艺术节书画现场赛中分别获得三个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艺术等级考试中顺利通过b级。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所以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平时我有心将这些心得总结成文,其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初中美术教师整体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分别获三等奖,《新课程下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美术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分别立项研究。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教育

本学年我校搞了运动会、艺术节活动,同时黑板报、展览橱窗也需布置,在这里不仅涉及到很多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需要我们全程积极参与创作作品。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因为他们不但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而且更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所以我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党山初中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4.由于我个性直率,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得罪一些人自己还不知,有时容易让一些老师产生误解,以至不能顺利展开工作。

5.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点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会认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也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而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