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

时间:2023-06-25 11:06:32 作者:曹czj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篇一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讲的都是豪气干云的人物,孙悟空,宋江,诸葛亮,一个比一个智慧,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骁勇善战。

我喜欢黛玉,她能够为自己的幸福而去争取,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只是黛玉错了,在这个年代,岂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吗?黛玉太过于清高了。以至于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结局。而宝钗则与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与之相反,所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多与宝姐姐一块儿,这点也促成宝钗在众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虽“心较比干多一窍”,可黛玉表现太露,不比宝钗端庄沉稳,在贾母眼中留下了一个典范妻子的表率。

身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潇湘妃子”黛玉,又怎会没有难言之隐呢?父母已双亡,在这偌大的府邸之中,却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啊!

寒假红楼梦读后感(四):600字

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篇二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故事,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了他们的虚伪、欺诈、腐朽和罪恶。曹雪芹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有人说最漂亮的是秦可卿,但最牵人心弦的,无疑是黛玉。这个“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痴情女子,无时无刻,不让人为之动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首词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胜西施的姿容刻画的淋漓尽致。就是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她不委屈求全,她就是她,她自尊,她清高。她敢想敢说,她言语犀利,别人都认为她小心眼,只有宝玉懂她,只有他俩心灵相通,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下互相扶持。

宝玉见到林妹妹时,“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比喻更是让人对林妹妹柔弱的娇美以无限想象。林黛玉非但外表秀美,她才华横溢,对诗对词无不让人钦佩,《葬花吟》以及同史湘云对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尤为经典,在对菊花诗中,一句“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于菊于人,林妹妹的高洁与苦楚都在其中。同时她还坦然,遇事有一说一,而且分寸得体,但寄人篱下的她善感、多愁,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身世遭遇感伤,有时不免还语中带刺、有点刻薄。“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正是林妹妹不计较功名、深感世态炎凉的写照。

然而,黛玉的泪与病是最让人心生爱怜的。其因母亲生前嘱其“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而倍加善感,开始她为宝玉的不理解而恼,后又为一些误会而恼。而这些恼,皆因她对“洁”之追求,她追求爱情的洁,但宝玉青春年少,虽然对林妹妹情有独钟,但不拘一格贪玩博爱,让林妹妹心生蒙影;她追求心与心的洁,但贾府上下许多人都城府甚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就连花开花落,她也追求洁,生恐“污淖陷渠沟”。所以史湘云将其比戏子她恼人,晴雯不开门,她恼人。最为高潮的,是葬花的一段,不免让人落泪,尤其是最后几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红楼梦》中有太多的不透彻。林黛玉作为其灵魂人物之一,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黛玉一直在寻找着她的“香丘”,直到死亡。她悲叹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却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我喜欢黛玉的纯粹,她不似宝钗般工于心计。当宝玉挨打后,精于世故的宝钗送来药丸,而且还用教训的语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宝玉的支持者,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哭成了桃儿一般。她不是软弱,她只是将情感融入泪水,因为她知道宝玉会明白的。

此刻,我不再为黛玉的早逝而感到可惜,也许,离开那个她融入不了的世界,对她来说是一件好事。

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篇三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题记

一首葬花吟,是诗,也为歌,顿将我的思绪牵绊入那红楼的梦萦中。

只记得刚读罢红楼,心里不免添了几多浓愁,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还是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或许都不是,我曾为黛玉和宝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而感叹,却悲愤那终究是落了空。

在红楼中,我颇为钟爱的是黛玉,黛玉性格里独有一种叛逆和孤僻,尽管她对于世俗不屑一顾,但她却尤其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这样的女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如此地可遇不可求。可是就是这样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女子,还是收获不了纯洁的爱情,终究是落了个苦的结局。而归根结底,是源于她凄凉的身世、她骨子里透出的多愁善感与懦弱,以至于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因此彻底扼杀了她与宝玉之间的情谊。

我觉得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不高,所以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却找不出她可依靠的亲人;她生性寥落忧伤,更找不到倾述的知己,满腹愁肠道不尽,哪怕是宝玉,也总是让她患得患失。黛玉是凄惨的,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钟情的是那薛家的宝钗,让她与宝玉的姻缘成了空。

但是后来细想,死对于黛玉又无非是最好的解脱,至少让她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了,否则若真让她活了下去,以她的脆弱,是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的,再说宝玉无非是个纨绔子弟,身在富贵中,从小被一群女人包围着,生性也早已偏向了柔弱的性格,现如今贾府塌了,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自然也给不了黛玉幸福。

我一直不喜欢薛宝钗,认为她是带着虚荣的面具过了一辈子。就如她和黛玉间的“假”情谊,愣是别人拿她当了谈心的知己,却还是上演了一出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之戏。其实看完整本书,才觉得宝钗这号人物的结局也是落魄的,她是当上了宝二奶奶,可是她失去了丈夫的关爱,她只能孤独生,孤独死,锁在这寂寞的红楼中,老死去,她的最终或许比黛玉更凄惨。

至少黛玉爱过了,追求了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带着回忆死去的。而她,什么都没有,即使有了宝二奶奶的头衔,但是贾府是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所以都无用了。

贾府有复兴的可能吗,还是真正的彻底败落,高鹗没有续写到,但够了,我知道我会一直读下去,每一新诵或许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红楼梦》是读不尽的,已经传了二百多年,今后却还要传下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抹忧愁冷处浓!

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篇四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最终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溪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首屈一指。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的大风气,早已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坚持住内心的一方净土,是周国平先生、余秋雨先生、王蒙先生等,以及所有有良知的读书人的心愿。我愿做这样的践行者,践行着心中永远简朴安静的生活,践行着完美的祈愿。想必曹雪芹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他仿佛在对我们说,一切繁华都是红楼一梦,何苦为儿女情长苦苦纠缠,何苦为人情世故操劳奔波,何苦为琐屑小事争喋不休,何苦为追求金钱呕心沥血,何苦徒增无尽烦恼。心安即是归处。

虽然《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真是把“人”写绝了:人的完美,人的智慧,人的劣性,人的悲哀。读这样的作品,我们便懂得了自我,懂得了我们的家庭,懂得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向曹雪芹先生致敬,正因有了他,荣辱兴衰、人性冷暖尽收眼底。向那些努力修行品德的志士致敬,英雄造时势,唯愿不再是个传说。

2023年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优质篇五

在那本陈旧的《红楼梦》里,我遇到了你————林黛玉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印象中,你总是杏眼含泪,提着那红帕子,不断拭着眼泪。多愁善感,恰似你。十五岁丧母,你独自一人去荣国府。这路途是何等漫长啊,你坐在似晃似摇的船摆,望着渐行渐远的轮渡,西边的夕阳将余晖撒在你的侧脸,嘴边勾起的,是无尽的哀愁。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位感时伤泪的女子。你性情冷淡,不讨人喜。别人都说你刻薄,我却看到了你温柔细腻的情怀。花飞花谢,满树杏花凋零。在这如仙境般美丽的花海中,只有你怜惜花的命运:“花飞花谢花满天,红俏香断有谁怜?”你手握锄头,将那瓣瓣花埋下,泪洒在花冢里,溅湿了朵朵红尘。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位痴情的女子。你与宝玉相痴,却终究抵不过一纸婚约,做了一世的梦,却在那一刻无情的说:“该醒了”。还记得你们第一眼对视时惊艳与娇羞的目光;还记得你们一起在杏花树下一起许下的山盟海誓;还记得你们曾扯着帕子漫步在春天的花园里,一切的回忆是多么美好啊!但天地无情,将你在无助中打回原形。一声长叹,你在痛苦中西辞,红尘万丈,最终只是一阙残梦。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个软弱女子背后的坚强。从一个家世丰厚的小姐,到无依无靠的孤儿,你经历了多少故事,走过多少辛酸。但你在一次次泪的交错下站起,即使风再大,也逆风而行。初至荣国府,你举目无亲,步步小心谨慎,但还会因别人的一两句戏语,躲在帐后偷偷抹泪。泪洒了,情疏了,该面对的依旧得面对。你像是夏日里的向日葵,外表娇美动人,而心却始终向着太阳。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个大家庭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当年的荣国府是何等的风光呀!从重臣之家到皇亲国戚,他们一路走来受到了多少的艳羡与梦想,可华盛与璨然总是那么短暂,家道衰败,人离鸟散,最终的繁华却只剩下那些空荡荡的院子和“荣国府”这三个大字。命运总是始料不及,还未触碰,却已消散。

与你相识,我看到了一个被世俗尘蒙的朝代。衣服的漂亮,终究是掩盖不过内在的丑陋。当清朝正沉迷于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它的内心却向低谷走去。国似华,实切虚。没有其他,只留那苦寂的残梦。

与你相识,我看遍了人间冷暖,让我学会了珍惜,你的故事,真的值得一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