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时间:2023-12-08 14:08:30 作者:影墨

教学计划通常包括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资源等详细信息。教学计划范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可以给教师提供灵感和启示,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力量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学习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

3、有谦虚好学、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经验准备:会武术的基本动作。

一、开始部分:

导入:猜猜我这身打扮是要做什么呢?原来,我在练中国功夫。想看我露一手吗?(教师表演武术操)。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感受学习。

1、老师的功夫怎么样?其实我的师傅更厉害。你们认识吗?她就是我们幼儿园的武术老师。

2、幼儿经验展现。

(1)他们做了些什么动作?你喜欢哪个动作?幼儿模仿,老师讲解指导基本动作,重点:站姿、掌法。

(2)看了这些中国功夫,你们感觉怎么样?

(二)自主分散学习。

1、出示武术秘籍,引导幼儿分组学习。

2、分层次加大学习难度,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武术动作。

(1)照秘籍自由学动作。

(每一本秘籍上有几个动作?都是些什么动作?比划一下,老师规范动作。怎样做才有力度?启发幼儿发出声音。)。

(2)听音乐做动作。

(试试看,和着音乐把四个动作连起来变成一套动作。)。

(3)按音乐节奏将四个动作连起来变成一套动作。

(4)练习掌握好换动作的时间,使一个组的动作达到整齐。

(三)巩固新知。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通过比赛,幼儿的竞争及团体意识得到了锻炼。)。

召开武林大会(小子们练得很不错,究竟谁来当武林盟主呢?干脆来比一比!谁做的最整齐,最有精神,动作最有力,谁就是武林盟主!)。

第一回合比一比看哪一派动作最整齐。

第二回合比整齐、有力。第一名的就是武林盟主。

结束部分:观看课件,小结。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武术的录象带,音乐磁带,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象,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欣赏中国武术。

2.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3.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1.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2.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3.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三、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1.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3.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有力准确,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感受音乐雄壮有力的曲风,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了解、喜欢中国功夫,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有关中国功夫的媒体资料;音乐“中国功夫”;自制功夫秘笈(武术动作图解)。

一、聊聊中国功夫(交流、了解有关中国功夫的信息,激发幼儿情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谈论:你们喜欢中国功夫吗?你在哪里看到过中国功夫?

关键提问:中国功夫有什么用?

小结:中国功夫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体育运动,它能锻炼身体还能防身自卫。

二、欣赏、感受歌曲(体验乐曲的风格和节奏变化)。

过渡语:刚才我们看了功夫高手的影片,想不想也来练练中国功夫?在练之前,我们来听一段音乐。

1、欣赏歌曲、体验乐曲的风格。

关键提问:你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歌曲雄壮有力的曲风)。

小结: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做“中国功夫”。

2、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主要歌词内容及节奏变化。

关键提问:歌曲里唱的中国功夫是怎么样的呢?你听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主要内容“卧如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4、通过动作表演体会歌曲的节奏变化。

三、创编与表演(尝试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匹配)。

2、分组创编:

注意功夫是有节奏、有停顿的,动作和音乐节奏配起来。

2、分组表演。

比比哪一组是最强的武林高手。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唱和欣赏中,学会歌曲,让学生深知身为中国人为之骄傲而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感情的投入和表现力的发挥。

教学难点:说唱部分的演唱练习。

多媒体图片视频等。

(一)导入。

1、提问。

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电视电影,那同学们心目中的功夫偶像都有谁呢?”

2、展示图片(有名的功夫影星)。

以李连杰为功夫代表人物播放视频《黄飞鸿——男儿当自强》。

(二)教学新课。

“这是一首具有流行性元素的歌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播放歌曲视频看谱。

3、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综合整理答案)。

出示问题:

(1)歌曲共分为几段?4段。

(2)聆听完歌曲后的感受以及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豪情壮志中国情。

(3)歌曲的表现力是怎样体现的?(演唱力度速度)快慢分明力度浑厚。

4、引出歌曲重点难点:新的演唱形式——说唱(简单了解即可)。

把歌曲中的难点部分提出,多做练习(分角色演唱)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注入感情。

有气势的演唱。

5、随琴弹唱歌曲,学生学唱2遍(在难处注意纠正)。

6、分组演唱(全曲分为三个部分)。

a第一部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前半部分用以中速全班合唱。

b说唱部分:推荐出一位声音洪亮的男生说词,其它男生表演唱的部分,女生为男生伴唱(两段男女生可以交换演唱)。

c结尾部分:3段和4段全班合唱最后一句男生独唱。

在演唱过程中,老实可引导学生自主上台表演功夫,活跃课堂(演唱后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改变以及纠正演唱的形式)。

可以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来适当的增加难度,对歌曲进行花样演唱:

例如:“在说唱部分中,每一乐句后加入的伴唱词”

7、娱乐。

b感情投入,体会感悟,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老师可根据课堂时间的长短)推荐相关歌曲或者共同欣赏:男儿当自强。

醉拳。

少林少林。

英雄谁属。

精忠报国等等。

要求学生在课后注意搜集欣赏相关音乐。

注:由于本歌曲有点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只是初步引导学生融入感情的学会演唱本歌曲,本歌曲中的难点知识也只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其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歌曲音乐背景的器乐演奏及风格;其最新演唱形式的深层次理解”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详细的解说。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辨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下面我们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学生随琴齐唱。

1、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请几位表演比较好的学生随歌曲即兴表演。

3、推选代表共同表演。

1、教师简介乐曲。

2、知道学生进行学唱。

3、初听乐曲。

课本中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

4、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作表演。

5、指名随音乐进行表演。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课后学习一两个武术动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

2、能随录音学会歌曲《男儿当自强》,并对歌曲中的对称现象有所注意。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

教师简介歌曲。

1、教师朗诵歌词。

2、出示歌词。

引导学生观察歌词,找出“两两相对”,即对称。

3、初听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歌曲。

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反复两遍。

5、再次复听。

学生跟唱,并在“xx”处自由表现。

1、随伴奏齐唱歌曲。

2、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3、分组进行汇报表演。

4、教师讲评。

5、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了《武术》和《男儿当自强》,希望大家关心武术、热爱武术,健身强体,为国争光!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进一步熟练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辨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下面我们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学生随琴齐唱。

1、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请几位表演比较好的学生随歌曲即兴表演。

3、推选代表共同表演。

三、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1、教师简介乐曲。

2、知道学生进行学唱。

3、初听乐曲。

课本中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

4、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作表演。

5、指名随音乐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课后学习一两个武术动作。

中国功夫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中国功夫,感受、体验中国功夫雄伟有力的气概和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了解代表代表中国功夫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准备:主题树的课件。

活动过程:

1) 出示:中国功夫“四字”,问:你喜欢中国功夫吗?中国功夫到底是什么呢?

1、 你知道中国功夫吗?你能说说吗?

播放课件《少林寺》等图片。

1) 他们在干什么?这功夫厉害吗?

2) 你还在哪里见过中国功夫呢?他们怎样的呢?

小结:中国功夫的种类很多很多,有的不同兵器的多种拳术,还有使用兵器的剑术、刀术等很多种,真了不起。

引导语:在你的心目中有会功夫的英雄人物吗?他有怎样的本领?

1、重点介绍、了解“霍元甲”的英雄故事。

观看课件《霍元甲》的片段(打败三个外国大力士)。

2、 看了霍元甲打败三个外国大力士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小结:霍元甲真是了不起,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3、 你的周围有人学武术吗?为什么要学武术呢?

小结:中国功夫能强身健体,比赛中为国争光;打败敌人,保卫国家。

四、共同体验:我是功夫小子。

1、请幼儿听中国功夫的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这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幼儿表达)。

2、想不想也来学几招?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中国功夫的动作。

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在我国叫做武术,在外国才叫做中国功夫。中国武术中有许多武器,例如:刀、剑、矛、枪等兵器。中国武术中的功夫有:九阴白骨掌、大力金刚指、一阳指、醉拳、一指神功、咏春拳、降龙十八掌……还有许多的门派,比如:峨嵋派、少林派、四方派。拳术也有多种,如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中国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他们善于抓扭、摔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术也进入新的阶段。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频繁,士兵们在战争中掌握的一些搏击竞技技巧经过慢慢的发展与演化,就形成了后来的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技巧在于快、准、狠。快速的出击,以瞬间的强大力量打倒敌人;准确出手,找到对方的弱点,并准确无误地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很狠地出手,用攻击力打败对手。中国武术还要具备勇气,随时准备被对方击中,要勇敢出击,不能畏手畏脚,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中国功夫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乐曲《武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能随歌曲《中国功夫》的音乐即兴表演几个武术的动作。

3.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辩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但还不太熟练,尤其是第三段念白还不够整齐。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3.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一部科教片《武术》,专门介绍中国的武术,其片头音乐就是由老一辈作曲家何彬创作的民乐合奏《武术》,教科书中已经将乐曲中两个主要的主题列出来了,请随老师学唱并熟悉它。

学生学唱,教师用二胡伴奏。

欣赏乐器《武术》(初听)。

学生回答:a出现了8次(先出现4次,在b段又出现了4次),b段只出现了2次。

对!这种先出现a段,再出现b段后又重复出现a段的乐曲结构就称为aba的结构。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更清楚了。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a段犹如重拳出击,b段犹如太极八卦,柔中有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做表演(几位学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4.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准备好乐器,下节课进行合奏《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辨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下面我们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学生随琴齐唱。

1、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请几位表演比较好的学生随歌曲即兴表演。

3、推选代表共同表演。

三、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1、教师简介乐曲。

2、知道学生进行学唱。

3、初听乐曲。

课本中的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顺序是怎样的?

4、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作表演。

5、指名随音乐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课后学习一两个武术动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教学目标:

2、能随录音学会歌曲《男儿当自强》,并对歌曲中的对称现象有所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

教师简介歌曲。

二、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

1、教师朗诵歌词。

2、出示歌词。

引导学生观察歌词,找出“两两相对”,即对称。

3、初听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歌曲。

学生随歌曲轻声哼唱,反复两遍。

5、再次复听。

学生跟唱,并在“xx”处自由表现。

三、歌曲《中国功夫》表演与演奏。

1、随伴奏齐唱歌曲。

2、分组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3、分组进行汇报表演。

4、教师讲评。

5、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歌曲《中国功夫》,欣赏了《武术》和《男儿当自强》,希望大家关心武术、热爱武术,健身强体,为国争光!

教学反思: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进一步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能随歌曲《中国功夫》的音乐即兴表演几个武术的动作。

3.在欣赏乐曲《武术》时,能分辩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不同情绪以及乐曲的结构。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唱了歌曲《中国功夫》,但还不太熟练,尤其是第三段念白还不够整齐。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演唱歌词,要求唱得更加整齐,更加生气勃勃、英姿飒爽。

3.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一部科教片《武术》,专门介绍中国的武术,其片头音乐就是由老一辈作曲家何彬创作的民乐合奏《武术》,教科书中已经将乐曲中两个主要的主题列出来了,请随老师学唱并熟悉它。

学生学唱,教师用二胡伴奏。

欣赏乐器《武术》(初听)。

学生回答:a出现了8次(先出现4次,在b段又出现了4次),b段只出现了2次。

对!这种先出现a段,再出现b段后又重复出现a段的乐曲结构就称为aba的结构。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更清楚了。

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a段犹如重拳出击,b段犹如太极八卦,柔中有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做表演(几位学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4.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准备好乐器,下节课进行合奏《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常模仿影视中的打打斗斗,并且时常模仿同伴的新动作,在他们心中默默地热爱着中国功夫。为顺应孩子,我选取了曾经观摩过的王红裕老师的综合活动《中国功夫》,结合本班幼儿的基础,进行修改,制定了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目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激发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中国功夫,在富有力度的动作表演中把自己对中国功夫的钟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对民族精神有所体味,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学会看图谱练习动作。

2、不怕困难,体验挑战性活动的乐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红绸带人手一条。

ppt功夫秘笈三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1、教师腰系红腰带,提问:你觉得最近老师在学什么?

想看我表演一下吗?(演示几个动作)。

2、有个人打得比我好。打开课件:李连杰打斗片段。幼儿观看。

他表演了哪些动作?你最喜欢哪一个?想试试吗?

幼儿模仿动作。

3、还有哪些人的功夫也非常厉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练的?

1、幼儿自己分成三派,每派人数相等。

教师把功夫秘笈贴在黑板上,每派在秘笈前自己学习上面的动作,教师指导。

秘笈上的动作都练过了吗?

跟着音乐把四个动作连起来练习,一句一个动作。

2、增加难度,想办法把动作做整齐。

音乐能帮助你吗?你是怎样听音乐做动作的?

第一个动作和第二个动作是在第一句音乐和第二句音乐的哪里换的?

3、听音乐再次练习。

怎样克服困难,让四个人的动作统一?

引导幼儿感知可以在乐句的前面换,也可以在乐句的后面换,这样才能做整齐。

4、最后一次练习。

要求一派的四个人动作整齐有力。

三、召开武林大会,加大挑战难度。

1、第一轮:少林pk武当。

比动作有力。

系上红腰带,自己排队形,请客人老师做评委。

2、第二轮:第一轮胜出者pk华山派。

比整齐。

3、最后三派的功夫连起来变成一套很长的功夫。

四、激起民族自豪感。

刚才学的是掌术,还有哪些?

《中国功夫》教学设计

1、喜欢中国工夫,体验中国工夫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2、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中国工夫。

中国工夫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制作。

一、京剧表演:

分男、女幼儿表演京剧中的人物,男孩面戴自己设计的京剧脸谱,女孩手拿手绢表演。

二、学习武术表演:

1、观看武术表演。

刚才,表演了中国国粹京剧,今天,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武术吧。(幼儿观看武术表演)。

问:中国的武术种类很多很多,你喜欢武术吗?为什么?

武术有什么用?(强身健体)。

2、了解中国武术。

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武术?你能做做动作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后播放多媒体软件)。

(个别幼儿示范做动作,集体学做个别动作)。

问:“听了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a、听到慢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停顿)。

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表演。

b、听到快的音乐时应该怎样做动作?(动作有力、连贯)。

放第二段音乐幼儿表演。

c、下面,把动作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请你们做小小武术师把刚才你们表演的动作配上去,好吗?

请你们自己找几个朋友一起给歌曲编动作,动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现出中国武术的特点)。

d、请多位幼儿上台表演。动作要有力、精神。

e、请幼儿做小老师,可以和他们做的动作不一样,也可以一样。

再请部分幼儿带领大家表演,教师参与表演。

三、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刚才表演了雄壮有力的中国工夫,下面小小演奏家听着优美的江南民乐一起来表演。

中国功夫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欣赏中国武术。 。

2.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

3.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

1.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

2.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

3.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

三、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

1.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

2.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3.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有力准确,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